AI和Web3能擦出什么火花

最近,闲来无事,问一些在硅谷的互联网投资者,重点关注什么领域?

本以为又是“Saas”、“Web3”等老名词,结果出乎意料,“AI”成为了高频关键词,众多一线硅谷 VC 开始瞄准 AI 初创公司,巨额融资不断浮出水面。

比如,Meta(原Facebook)工程师 Lin Qiao 离职之后,开始基于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 PyTorch 进行创业,为诸如 Stable Diffusion 之类的 AI 图像创建工作提供支持。

众多一线 VC 竞相追逐,尽管只有一个 PPT,一个梦想,但是该项目最终以上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千万美元融资,Benchmark 和红杉资本均有参与。

这只是 AI FOMO 下的一个缩影。

10 月 17 日,英国开源人工智能公司 Stability AI 宣布获得 1.01 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 10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由Coatue、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O’Shaughnessy Ventures LLC 参与投资。

如果聊到最近大火的 AI 生成艺术一定离不开这家公司,StabilityAI 于今年发布了深度学习文字转图像模型 Stable Diffusion,主要用于根据文字的描述产生详细图像,Stable Diffusion 的诞生让 AI 绘画这个领域愈发火爆。

根据最新 Tiger 致投资者信中的内容,他们已然悄悄投资了AI领域巨头 OpenAI。

一场 AI 飓风席卷科技创投界,这股Fomo 浪潮也和红杉资本的一篇文章有关。

2022 年 9 月 23 日,红杉美国官网发表了最新一篇题为《生成式AI: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的文章,认为AIGC(AI-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会代表新一轮 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的开始

原文作者是红杉的两位合伙人,Sonya Huang 和 Pat Grady,有趣的是第三位作者,赫然还写着 GPT-3,OpenAI 旗下基于深度学习原理的语言预测模型,简单理解就是基于上下文的生成 AI 系统

当你向 GPT-3 提供提示或上下文时,它可以填写其余内容,也就是说你给GPT-3提供素材,他帮你撰写文章

此外,这篇文章插图也是用 Midjourney 生成的,输入关键词,即可得到一张精美的插画,这也让众多绘画师感到忧心忡忡,甚至在微博上有了“绘画会被 AI 替代吗”的热搜,引得众多画师下场讨论。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图源:知著网

文字、图片可 AI 生成,音频和视频同样不在话下

在 Podcast.ai 推出的第一集播客里,已故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竟然成为首位嘉宾,与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 Joe Rogan 进行了一场长达 20 分钟的交流,讨论了乔布斯对大学、计算机的看法以及工作状态、信仰等。

人死不能复生,这背后当然是 AI 作祟。

Podcast.ai 是一个完全由 AI 生成的播客通过乔布斯的传记和收集网络上关于他的所有录音,用 Play.ht 的语言模型大量训练,最终生成了这段“假 Joe Rogan 采访乔布斯”的播客音频内容。

以上种种都是 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前 AI 还只是辅助内容创作的工具,今天 AI 已经可以成为内容创作的主体,能够独立完成写作、设计、绘画、视频制作等创意性工作。

从 PGC 到 UGC,内容产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而 AIGC 的兴起,则将给内容产业带来革命性突破,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历史进程

Play.ht 表示,“我们相信在未来,所有内容创作都将由人工智能生成,但由人类指导,而最具创造性的工作将取决于人类将他们想要的创作表达到模型中的能力。”

AIGC 与元宇宙

谈到 AIGC 与 Web3 的结合,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元宇宙,道理很简单,一个真正的元宇宙是需要海量的优质“内容”进行填充。

在 PGC 的商业模式下,生产内容与变现的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人力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大规模的元宇宙内容生成。

UGC 让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能瓶颈,中心化,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的问题,但是内容创作质量良莠不齐,大量的“垃圾内容”反而是损害,仍然难以满足元宇宙对于内容的需求。

只有 AIGC 才能让人类突破生产力枷锁,高效率生成高质量内容,让人类进入到真正的元宇宙之中。

拿最落地的一个场景游戏举例,游戏中的美术、配音、文案等理论上都可以由 AI 辅助或者自主完成,比如,最近 B 站 UP 主“拔丝柠檬制作组”利用 AI,花了 6 小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二次元 galgame 游戏Demo。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这一领域的成长速度将远超大多数人的预期。

站在 AI 与Web3 的交叉口

如果说 Web3 的内核是“去中心化”,那么现在的 AIGC 毫无疑问是中心化的。

过往,AI 模型往往开源存在,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型模型变得越来越封闭,以及和互联网巨头绑定愈发紧密。

以 AIGC 之王 OpenAI 为例,成立于 2015 年,由马斯克发起创立的 OpenAI 从第一天便将自己定位为“非营利组织”,目标是以安全的方式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使全人类平等收益,而不是为公司的股东创造利润。

但在2019 年,OpenAI 违背其初衷,成为了一家名为“OpenAI LP”的营利性公司,由一家名为“OpenAI Inc”的母公司控制。

OpenAI 更改结构数月后,微软便注资了 10 亿美元,附属条件是微软有权将 OpenAI 的部分技术商业化,比如 GPT-3 与 Codex。

批评纷涌而至,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所长 Oren Etzioni 表示:“我不同意非营利组织不具备竞争力的观点……如果规模更大、资金更多就代表(这个机构)会发展得更好,那 IBM 就不会被挤下第一名的位置。”

就连OpenAI 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在“微软获 GPT-3 独家授权”的新闻后,给予批评:“这种决定似乎是与‘开放’相悖的。实质上 OpenAI 已经被微软控制了。”(注:马斯克于 2019 年离开了OpenAI 董事会)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如果 OpenAI 是生产力的王者,那么他则是遇到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公共产品还是盈利组织,如何长期维系发展……

在我们看来,Web3 提供了一个开发公共产品和公地范式的机会,过去,公共产品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没有一种价值获取方法来自我维持,Web3 的经济系统可以帮助公共产品定义新的价值获取途径,又可以确保将获取的价值优化分配给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

首先,AI 模型所需要的数据生产可以通过 Web3 的组织形态进行聚合。

一个成熟且强大的 AI 模型需要被喂养海量的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同时也需要外部训练与调教,因此也产生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这样的职业。

数据天然具有“垄断性”,目前海量的数据是被大型科技公司所有,并且几乎没有动力开放对其数据的生产或分发的访问。

但是,我们也看到全球也有一些开源社区正在向全球研究人员开放数据和模型训练。

Common Crawl,十年互联网数据的公共存储库,可用于一般的AI训练。

LAION,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向公众提供大规模机器学习的模型和数据集,并发布了LAION5B,一个58.5亿个经过CLIP过滤的图像-文本数据集,一经发布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开访问的图像-文本数据集。

EleutherAI,一个去中心化社区,发布了全球最大的开源文本数据集之一,The Pile,一个 825.18 GiB 的英语语言数据集,用于使用 22 个不同数据源的语言建模。

目前,这些组织依然还是非盈利性质,主要靠志愿者“用爱发电”。

那么,如何用 Web3 对AI数据的生产与访问进行优化?

CoinFund 曾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比如 Token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鼓励创建开源数据集,根据数据贡献来进行分配,比如给大型文本-图像数据集贴标签进行AI训练等,这样的一个开源社区也可以转变为一个 DAO 社区,一个编译良好的开源数据集对于扩大大型模型的研究可及性和提高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一个优质的大型 AI 模型可以有属于自己的 Token,而建立在模型之上的产品的下游收入可以累积到 Token 价值中,这样一来,数据集贡献者可以获得合理分配,总之,Web3 可以更好将数据货币化以及建设更好的公共产品。

其次,训练大规模神经网络需要海量的算力,在过去十年中,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计算需求每 3、4 个月就翻一番。

例如,OpenAI 的GPT-3有1750亿个参数,训练时间为 3640 petaFLOPS-day,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两周时间,而标准笔记本电脑需要一千年以上的时间来计算。

因此,AI 训练一般需要因数学运算需要而优化的特定硬件,如 GPU、ASIC,这些硬件基本被少数寡头垄断的云服务提供商所控制,如谷歌云、AWS、微软 Azure 和 IBM。

这可以成为 Web3 去中心化治理/市场模式与 AI 计算的另一个交叉点。

比如,去中心化的治理和激励系统,可能被用来激励和分配计算资源,想象一下,一个通过Token来众筹模型培训的赏金系统,成功的众筹者将获得模型的优先计算权。

目前,市场中已有类似的参与者,比如 Gensyn ,使用区块链来验证深度学习任务是否已正确执行,并通过 Token 触发支付,将未使用的计算能力货币化。

如果说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革新优化,AI 就是生产力的跃升,二者的交叉结合或许可以擦出火花,这也成为不少投资机构所关注的领域,比如 CoinFund 投资人 Rishin Sharma 明确表示在寻找 AI 与 Web3 交叉的三类团队:

1.以开放人工智能为核心任务的团队

2.更好地管理公共资源(如数据和计算)以帮助构建 AI 模型的社区

3.利用人工智能将创造力、安全性和创新带入主流应用的产品

作者:巴比特

穷人的原宇宙

“web2.0的时候,我们追求资讯共享、跨越地域和种族的交流,web3.0的时候,我们发行货币,模拟娱乐,复制一个消费至死的地球,你们管这堆虚拟世界的玩具叫元宇宙?”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在探访元宇宙里的贫民窟之前,先看看科技巨擎们向我们描绘的理想元宇宙:

“在元宇宙,你几乎可以做任何能想象的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作——以及完全不符合我们如今对电脑或手机的看法的全新体验。”——Meta CEO 扎克伯格

“我认为元宇宙可能会通过AR技术,来提升计算的沉浸感,并且会开启各种沉浸式、交互式的多样化体验。”——谷歌CEO Sundar Pichai

“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场所……我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愿景、一个共同的障碍或一些创造娱乐渠道的东西聚在一起。”——Roblox CEO Craig Donato

CEO们在布局,NFT卖出了天价,搜索页面的前10页看起来都欣欣向荣。

或许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宇宙模型的一些基建,也是普通人更容易参与的部分。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Facebook@Mark Zuckerberg

NFT游戏对没钱没技能的普通人来说,是进入“元宇宙”最容易的方式,P2E(Play to Earn)模式让玩家可以通过做任务来换取加密代币作为奖励。

在今年3月份,Finder发布了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NFT游戏统计报告,以菲律宾为首的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南非,NFT游戏玩家比例比欧洲发达国家还高,但他们不是来玩游戏的,是来打工的。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Finder

40%的Axie Infinity玩家都是菲律宾人,这个游戏有点像Pokemon Go,玩家需要买三个怪物Axies,做任务获得的游戏币可以兑换成加密货币,同时每个Axies都是一个NFT代币,可以拿去出租或交易,巅峰时期,每天有270万人在Axie Infinity打怪升级。

Orias原本是一个做章鱼烧的厨师,一个月能赚4000比索(约80美元),去年他刚开始玩Axie Infinity的时候,每周能到手29美元,加起来比工资还高。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Orias,图片来源:TIME@Ezra Acayan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Axie Infinity游戏页面

Orias这样的菲律宾穷人大量涌入Axie Infinity,很多人连买三个入门级怪物的钱都拿不出(最便宜的一个37美元),于是又崛起了一批游戏公会,把怪物租给这些玩家,从玩家的收入里收30%-50%的回扣。

这类NFT游戏也叫区块链游戏,游戏机制大多枯燥甚至幼稚,只能用奖励机制吸引玩家,而吸引来的“玩家”,更像是花钱雇来的NPC。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没有游戏体验可言,科技巨头许诺的未来感、虚拟娱乐和他们毫不沾边,贫穷让大家相遇,忙忙碌碌,只为加密货币的小数点后几位数。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TIME@Ezra Acayan,出租怪物的人被叫做“经理”,Albert Oasnon就是其中之一,最多的时候手下有20个租客

玩家一多,竞争就激烈,碰到加密货币全线暴跌,做任务换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再加上今年三月份,Axie Infinity被黑客入侵盗走了6亿美元的加密货币,Axie NFT价格缩水99%,曾经只要每天玩几个小时手机就能养家糊口,如今有些人连租怪物的钱都无力偿还。

Axie Infinity的陨落没有让其他NFT游戏吸取教训,但吸取了一批穷人NPC。

一部分玩家转战Critterz,这是一款搭建在“我的世界”(Minecraft)里的NFT游戏,玩家可以买Critterz的NFT作为门票,访问专属的Minecraft世界,在里面耕地、造建筑、生产商品来获得代币奖励,最多时一天能挣上100美元。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Critterz NFT=打工人图鉴

Big Chief在“我的世界”里建了一个赌场,为了收集建筑材料,他雇了一帮菲律宾孩子,每天给他打工8个小时来赚钱。

面对剥削童工的指责,Big Chief还觉得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明明帮助了这些想赚外快的穷人:

“我不能告诉你每个小时收入是多少,但我可以告诉你,菲律宾人挣的钱很少,生活成本也很低。”

直到今年7月,“我的世界”开发商Mojang宣布禁止在游戏里玩NFT交易,玩家们再一次下岗。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比他们更惨的,可能只有矿场里日夜兼工的显卡了

虽然没有人关心这些打工人的死活,但这种雇佣模式也带来了一些启发。

Wolves DAO成员 Mikhai Kossar建议发展中国家的玩家可以在富裕玩家的世界中扮演 NPC:

“只是在世界上居住——也许做一份随机的工作,或者只是来回走动、钓鱼、讲故事、当店主,一切皆有可能。”

这剧情怎么莫名熟悉?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不想在元宇宙里打工的人,可以创作并出售NFT作品,元宇宙里的艺术家,你们挣到钱了吗?

CryptoArt.io只收录了身价最高的一万名NFT艺术家,第一名是Pak,一个已经在数字艺术领域活跃了二十多年的数字艺术家,把自己的NFT送进苏富比拍卖,他的团队可以在2年的时间创作并卖掉18万幅NFT作品,赚了3.9亿美元。

而排在第10000名的chrisparks卖了8幅NFT,价值2084美元。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CryptoArt.io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YouTube@Gamertag VR

NonFungible显示最近7天内,NFT作品的平均售价是461美元,同时,售价最高的一幅NFT卖了49万美元,这样摊出来的平均价格,跟平均工资水平一样没什么参考意义。

艺术家Kimberly Parker曾经在NFT交易网站OpenSea上,收集了一个星期的NFT销售记录,数据表明有一半的NFT作品售价不超过200美元。

你在新闻里看到的动辄上千万美元的NFT作品,只是统计图里最细的一线生机,而这统计的还是那些能卖出去的NFT。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Kimberly Parker

至于那些没有卖出作品的NFT艺术家,虽然还没有挣到钱,但他们丰富了NFT交易市场,是一串串漂亮数据背后的无名英雄,以另一种NPC的形式,活跃于元宇宙中。

NVIDA的CEO Jensen Huang曾经这样描述他眼里的元宇宙:“很多人是这样想的——当你说‘虚拟世界’的时候,他们想象着戴上VR头盔,但显然不仅仅是这样。我最喜欢的享受虚拟世界的方式之一是一大堆的机器人在虚拟世界中工作,并与物理世界中的其他机器人进行交流。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连接,不一定只有人类,可以是机器对机器。”

目前看来他才是真正的预言家,这些元宇宙里的NPC,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加入元宇宙吧,你也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过上我的现实生活。”

或许又如一位reddit网友所困惑的:“web2.0的时候,我们追求资讯共享、跨越地域和种族的交流,web3.0的时候,我们发行货币,模拟娱乐,复制一个消费至死的地球,你们管这堆虚拟世界的玩具叫元宇宙?”

这是我们迈向未来必经的阵痛,还是某条岔路上竭泽而渔的巅峰?

作者:陈只三

火币终于易主,区块链前浪何去何从

2022年10月8日,香港百域资本旗下并购基金完成对火币李林的股份收购,据传在收购早期币安也参与其中;而在2017年,币安还只是初出茅庐,而火币则是绝对霸主。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写道:“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那个曾经中文世界最大的加密交易所背后,又有多少天命与人事呢?

时势与英雄,火币的崛起之路

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一个自古以来争论许久的话题。火币的崛起与衰落,毫无疑问,也是一次时势和英雄的演义。

2013年10月上旬,比特币交易价格最低为123.00美元,到了12月比特币竟飙升至1237.55美元,火币网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加密牛市之中。不过,那时的火币还不值一提,MtGox(门头沟)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交易平台,当时占有BTC全球交易量的80%。如果依此发展,火币或许也就只能作为一个二线交易所默默存在,但是火币的运气简直爆棚。2013年,借助比特币牛市,火币向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完成融资;2014年2月,Mt.Gox 就宣布被盗并申请破产,国内外用户一时间就炸了锅,国内用户最后发现还是选择国内交易所靠谱,至少维权方便吧。在如此时势之下,火币乘势承接了大量国内用户,迎来了其历史上第一次高速发展。

可以说,时势确实造就了英雄,但为什么又是李林呢?李林毕业于清华、技术出身并在顶级互联网公司甲骨文工作过;2011 年,李林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了解到比特币,随后开始查询资料并加入到与比特币相关的讨论组;到2012 年底,李林两次创业失败;2013 年 9 月 1 日,Huobi 一上线便宣布免除交易手续费,吸引大量玩家,随后稳扎稳打,逐步沉淀用户。

从火币的崛起之路可以看到,李林的成功并非随随便便,他拥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和能力,这奠定了初期火币产品的良好口碑,后来的徐明星和赵长鹏也是搞技术出身;李林对比特币有足够认知,并非蹭热点赚快钱,这使得他有足够的信心坚持到熊市结束;他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使得他可以很快搭建好团队,并完成融资;同样得意于之前创业经历,火币在运营上张弛有度,虽然刚上线策略激进,但很快又能沉下去做产品,不骄不躁。当时的比特币其实非常像骗局,李林能放下自己的明星背景选择加密市场,在众多骗局和圈钱项目中能基本坚持不作恶,这一点难能可贵。

四年之后,火币至其极盛,李林值得。2017年,比特币牛市再临,火币乘风而起,快速成为当时中文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交易所;其依托资源优势在业内率先布局火币大学、火币投资等生态;在国际化方面持有美国、香港、韩国、日本等多地的合规牌照。据知情人士透露,火币用户数量曾超过2000万,年利润最高曾达数十亿美金。

监管之下,火币的踟蹰与抉择

古人说:“福祸相依”,实际上火币也是在2017年开始由盛转衰,说其极盛是因为大牛市促使其利润飙涨,比如2017年11月Huobi月报显示,新用户增幅 2055%;说其开始衰落,则主要是在这一年9月之后,火币开始遭遇真正意义上的国内严监管时代。

提到严监管,自然也有必要提一下宽松式监管。如果笼统地划分,2017年9月之前,国内对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监管还属于相对宽松;2017年9月之后,监管态度其实就开始转向严监管。之所以会有这种监管态势的转变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都是新事物,它该不该监管,该由谁来监管,该怎么监管,监管部门对于该技术的认识有滞后性;同时不同的部门之间还存在监管博弈,这在美国SEC和CFTC之间也表现地很明显,因而政府部门间也需要时间达成共识,进行同步监管。之所以说2017年9月国内开始进入严监管时代,实在是因为当时国内ICO乱象太过严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七部委开始率先形成共识,严监管开始成为加密监管主导方向。下面我们进一步梳理下最近几年国内的重要监管举措: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2021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三大协会联合发声抵制虚拟货币炒作,再次强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2021年9月24日晚间,发改委、央行等连发通知提及整治挖矿及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另外,24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从上面的监管举措等可以看出,国内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共识越来越强,监管部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监管范围越来越广。这一监管态势的转变,对于火币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9 月 4 日后,所有中国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被勒令限期关闭,并停止新用户注册,Huobi 不得不宣布暂停所有用户交易,以应对政策影响。值此节点,币安却乘势而起,对火币等形成直接挑战;后来火币等虽然“猥琐发育”,但终究显得畏缩不前,放不开手脚,很像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混日子,币安等则不断扩大加密市场份额。

对于李林个人而言,2020年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火币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林作为会上最懂区块链的专业人士还发表了关于区块链的一些应用案例和使用场景。而到了2020年11月前后,李林等则被请去“喝茶”,据传当时是因为火币的“买壳”资金与山西地下钱庄有关(国内币圈称此为“山西事件”),这对李林打击很大。

整体上看,从2017年9月国内进入严监管时代后,针对加密交易市场的监管不断收紧,国内短期也不会使加密货币交易合规,火币“长袖善舞”的空间越来越窄,稍有不慎,便可能锒铛入狱。火币的国内用户一直是其核心,虽然也一直试图拓展海外市场,但出海效果不理想。到2020年“山西事件”后,李林彻底下定决心,断尾求生。

李林的“顾家舍业”与“内斗不断”

“山西事件”之后,李林心态发生重大改变,不同于徐明星的出走国外,李林决定清退国内用户,以此“舍业顾家”,断尾求生。

2021年10月6日,李林在国内微信群中说:“没有火币,大家会有币安和ok,如果大家因此失望,我(感到)抱歉”。这时的李林虽然决定放弃国内市场和用户,但是仍寄希望于国际业务。毕竟,当时加密市场还是牛市,比特币仍然在不断创下新高;火币在2021年3月还获得了香港基金牌照,正欲打造“港版灰度”,手中更是有好几张海外合规牌照。

虽然李林最初的想法很好,但上天对于他的眷顾似乎已然不再。2021年“山西事件”爆发后,由于火币当家人被带走,市场恐慌,火币比特币存量疯狂向币安转移,用户也出现大量流失;接着,火币决定清退中国用户,营收骤减,期间赚币业务产生较大亏损;加之盲目扩张海外,支出大幅增加。而“屋漏偏又逢阴雨”,进入到2022年,加密市场颓势渐显,熊市来临,交易所营收更是进入到周期性萎缩。可火币毕竟是大,虽然艰难,若能团结一心,或能熬到下个牛市,但火币的内斗,似乎耗尽了李林最后那点希望和信心。

在火币宣布被收购前,网上曾广泛传了一份火币前员工揭露其内斗的文章,大概事件线如下:1.李林在“山西调查事件”后淡出火币,寻找新CEO;2.朱烨加入火币任职CTO,欲赚大钱;3.朱烨因为技术故障,没有成功接任火币科技CEO;4.李林任命朱烨接手火币Global业务,朱烨上任后挤走商务VP、业务VP等,并控制风控、财务、人力等,干扰审计、安全、政府事务等部门的独立性,完全控制Global业务;5.在朱烨主导下,火币狂推Earn,随后在Luna暴雷、Vires暴雷等一连串事件下,造成火币巨额亏损;6. 朱烨推的Cube生态中多个项目被李林喊断叫停,Cube项目跳水大跌;7.李林心灰意冷,决定卖掉火币。(注:上述有关火币内部信息仅为简单整理其前内部员工的文字)

新东家百域资本是什么来头

香港百域资本(About Capital Management)为一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由陈亦骅于2013年创立,在2004-2013年,他也曾是国内知名私募景林资产合伙人,拥有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MBA学位,曾获得三年期海外金牛私募投资经理(股票多空策略)奖。

从香港证监会了解到的百域资本管理人及营业代表目录如下:

在两个法团负责人中,陈亦骅(Ted Chen)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1990年便开始在澳大利亚工作,是中国最早一批海外基金管理人,拥有澳洲管理学院的MBA学位以及特许财务分析师(CFA)和金融风险管理(FRM)的资格;单黎鸣毕业于上海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曾供职于香港西京投资及申万菱信基金。

二人均为上海系金融圈人士,且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

从Linkedin看到陈曾经与复星集团独董张化桥(1990年公派澳洲留学,当时陈在澳洲已经工作)有过互动,结合复星创始人梁信军也在重注加密行业可以推测:陈亦骅背后的上海金融圈资源应该相当深厚,此次股权转让不排除是上海的圈内大佬牵线搭桥。

单黎鸣曾供职的申万比较知名,暂时不提,其供职的西京投资,是最早一批拿到QFII资质的海外基金,实控人为刘央,女性,原中信国际最年轻的海外基金经理,号称“中国女巴菲特”,在香港金融圈非常知名。

About Capital Management,香港百域,注册于2013年9月24日,主营业务是提供资产管理,是一家专注于投资亚太市场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4001室,原名Beyond Capital(2010年更名)。

百域旗下主要经营业务为:百域亞洲特殊機遇基金。

根据基金月报可以得知,百域资本在加密行业并非新兵,在2021年1月月报中,首次提到基金进行了比特币的加密资产配置。

在2022年4月的月报中,基金提到对于目前加密市场的看法:

截止2022年8月,百域亚洲基金配置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基金仍然有3.6%的加密资产配置。

基金概要如下:

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关于火币内斗的故事,江湖上多有传闻,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随着李林的离开,也都不再重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022年10月8日,李林在完成Huobi Global股权转让及资产交割事宜后发文:“自己不再是Huobi Global实控人与股东,也不再拥有任何权限。说声再见,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不论如何,火币易主了,现在李林和火币实质上已再无关系。火币还是那个火币,火币也不再是那个火币。

回想火币的崛起,当时是门头沟的衰落给了它一个绝佳的崛起机会;而到了2017年,火币在监管重压下又给了币安一个逐鹿天下的机会。那币安会就此坐稳江山吗?根据美官员的表态,美SEC早已盯上币安等头部交易所,在美国监管大潮将来之际,未来又会是谁家之天下,且未可知!

从更深远的角度看,火币易主是CEX时代进入落幕的第一章,也是DEX开始走向舞台中央的开始。数据显示,Uniswap在今年5月份的累计交易量就已突破万亿美元,中心化交易所的地位正在被不断撼动。另外,在2022年9月以太坊2.0也来了,那个千呼万唤的区块链2.0时代正式扬帆起航。未来,去中心化的各路大戏才刚开演,而中心化交易所等则正在加密世界里不断边缘化。

陀螺财经

以太坊合并对矿工有什么影响

“以太坊从PoW向PoS是白皮书对2.0时代的一个约定,将改变原有的以太坊获取方式和话语权。”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秘书长王娟表示。

王娟认为,加密数字货币一开始宣称的去中心化、低成本交易在当前看来,是越来越远了,手续费收入和巨鲸控盘在这一市场也不避讳了。以太坊本身是一个底层机制,扩容提效才能有更丰富的应用接入,主网与挖矿的告别,是期望走向更大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集群,是一个积极的努力。

不再通过矿机算力“挖矿”

记者了解到,此次以太坊合并是主网与信标链的合并,最主要变化是共识算法从“工作量证明PoW”转为“权益证明PoS”,即以太坊转PoS后,区块链网络的稳定运行主要由质押了资产的验证节点维护,而非通过矿机算力进行挖矿。以太坊网络交易的Gas费不会显著减少,同时交易效率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这些都要等到下一次“分片”升级完成。

数据显示,此前在PoW算法的以太坊区块链大约每15秒会打包一个区块,每个区块里会包含150-300笔交易,换算下来的一秒钟也就只能处理10-20笔交易,交易效率较低。

据了解,现实中的以太坊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着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等诸多问题,这与其要成为“世界级计算机”的梦想背道而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更安全、更高效和更环保的区块链网络,以太坊社区从2015年以来已经先后进行了十数次的分叉升级。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长期以来一直是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的支持者,他认为以太坊网络采用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无法满足可扩展性标准,因此需要转型升级。但在一开始以太坊区块链的运转并不能依靠PoS有效运转,因此以太坊团队采取了相对比较折中的方式:先使用工作量证明(PoW)算法,并在之后转向PoS。

数据显示,目前以太坊已经拥有超过3000名开发者和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其生态运行着400多个Defi(去中心化金融)项目、13万个NFT合约和7500余个活跃节点。

针对本次以太坊升级,区块链经济研究者魏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以太坊升级后将提高验证效率,增强验证安全性。在PoS验证机制中,以太坊更容易从攻击中恢复,长期来看,合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当以太坊完成合并,PoW验证机制将被PoS所取代,曾经的矿工群体将受到最大影响。

对此,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宇林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在以太坊网络中不会再有挖矿的概念,显卡市场或许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将节省至少99%的能耗

高能耗、高排放的“挖矿”始终使得加密货币备受争议。根据加密货币评论组织Digiconomist测算,全球每年用于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消耗为128.61TWh,相当于阿联酋、阿根廷、瑞典、挪威和乌克兰的用电量之和。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所有加密货币的年耗电总量为350 TWh,约为全球电力需求总量的1.5%。

同时,Digiconomist测算的以太坊年耗电量为79.79 TWh,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的年用电量在近5年已经增加了近10倍。

而根据以太坊基金会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博客,合并后的以太坊网络将完全在权益证明算法下运行,无法再进行PoW挖矿。因此,该基金会曾预测,如果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成功过渡到权益证明,以太坊的电力支出预计将下降99.65%。

“以太坊转向PoS,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加密资产存在的弊端,主要就体现在能源消耗方面。”于佳宁表示,PoW需要成千上万的挖矿硬件设备持续运行,以支撑和保护网络。相对于PoW来说,PoS算法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数学运算带来的资源消耗,性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依然是基于哈希运算竞争获取记账权的方式。

“由于PoS采用权益记账的方式,因此其能耗相较于PoW可以节省至少99%的能耗。根据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公共平台上最新发表的观点,以太坊升级后将使得全球用电量减少0.2%。”于佳宁如是说。

国盛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也表示,PoS机制有望使矿工更易搭建节点参与安全维护、主网被51%算力攻击难度更高,且节约99.95%的电力消耗。合并仅是以太坊技术升级中的一步,根据以太坊开发团队计划,合并后还有起飞、边界、清除、狂欢阶段,并计划最终借助分片等技术,解决以太坊生态区块处理交易能力供不应求、Gas费高企等问题。

赵奕 胡金华

以太坊合并后为什么价格没有飞升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5日14点43分,随着鱼池挖出最后一个POW区块,以太坊合并终于落地,V神实现了他在2014年以太坊白皮书上写的POS诺言,尽管以太坊不是首个POS公链,V神也不是最早提出POS共识的人,但是谁都无法否认POS因为以太坊才真正成为主流,看看现如今火热的公链项目SOL、DOT、ADA、AVAX、MATIC等等,哪个不是POS共识,而以太坊这次合并的意义就在于,以太坊已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公链项目了,但依然敢于冒险的切换成POS,这也侧面印证了POS的优越性,虽然合并完成后ETH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走出暴涨行情,甚至还跌了不少,但我相信这只是短期获利盘的出逃,只有这部分投机资金离场才会迎来真正的行情,另外几个月还有最重要的上海升级,到那时候以太坊2.0才会向世人展露真正的价值,所以不要纠结以太坊当下的价格波动,长期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再说宏观市场,随着通胀和利率上升,美国大型企业CEO的信心降至两年来的新低。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报告显示,第三季度CEO经济展望指数下滑11.4点,至84.2.受访者对公司未来6个月的销售、资本支出和雇佣的乐观程度下降。这些指标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调查显示,CEO们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3.2%下调至2.3%。

华尔街的各大机构给出了最新对市场的看法,有悲观派也有乐观派,最悲观的当属桥水创始人Ray Dalio,他认为年底利率可能会来到4.5%-6%,​因为现在的利率是2.5%,所以这个预测按照最低的4.5%来算,还要经历9月的100基点和11、12月的各50基点,美联储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市场大概率是要崩盘的,按照达利奥的预测,美服还会下跌20%​。此外野村证券也挺悲观,他们支持9月加息100基点;当然也有乐观派,其中最乐观的当属arkk的木头姐了,甚至她的乐观已经让人觉得是在做梦,她认为美联储9月应该加息25基点,否则就会给市场带来通货紧缩,而且这货还用行动捍卫自己所说的话,这几天一直在疯狂抄底科技股,另外还有一些对冲基金和小散也跟着木头姐​疯狂抄底。

此外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在刚刚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不太可能在将利率上调100个基点。他的理由是加息100个基点意味着美联储基准利率水平最终将达到5%或更高的水平,现在加大货币政策刹车力度,可能反过来会加大美联储在2023年降息的力度,这番操作将会使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我个人觉得,连续3次加息75基点已经是历史上最狠的加息组合拳了,如果超出了75这个边界线,很多事情和情绪将会变得不可控,所以即使9月份这次的75基点不够给力,美联储可以采取11月继续加息75基点的手段去限制通胀,而不是直接100基点让市场自生自灭,所以9月份大概率还是75基点,而且在当前的舆情条件下,加息75​基点反而会成为利好事件,咱们9月22号见分晓吧。

以太坊合并完成后,几个大机构都推出了纪念合并成功的NFT,而且都是免费mint的,其中包括A16z的以太坊合并纪念NFT「Proof-of-Merge」和consensys 的the merge,其中the merge可以无限mint,所以可能有很多刷子,所以重点关注a16z的nft吧,网址可以去我的​twitter里找。

韩国首尔南地方检察厅今日要求外交部对 Terra 创始人 Do Kwon 等 5 人进行行政制裁,强制注销他们护照。据悉,根据该国护照法,在已发出逮捕令的人中,可以拒绝签发或补发护照,或者可以向在国外的人发出归还护照的命令。

​据 Glassnode 数据显示,持有 32 枚 ETH 以上的地址数量达到 121,663,创 20 个月以来新高​。

BeaconScan 数据显示,以太坊信标链节点数量已接近 43 万个,当前节点数量 428,299 个,近 5 个月增长 35%。

行情

BTC: 比特币被CPI砸晕了,然后这两天一直是一个调整的走势,这种走势还会持续,因为市场迫切需要信心,当前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弱势调整。

4小时级别,下方支撑19500附近,上方阻力21800、22500附近,无论行情如何变化,一定要记得当前最佳交易策略就是定投。​

ETH: 合并之后的走势还是和我昨天预测相一致,先砸一波,不少投机资金其实不关注以太坊的长期价值,就是过来吃分叉福利的,所以今天快照之后市场继续了下跌行情,应该是这部分资金出逃所致,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几年一直呆在场内,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以太坊转POS虽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利好时间,但是未来以太坊的一切利好都是建立在这次合并成功的基础上的,所以以太坊的路还很长,同时这次合并之后以太坊的天花板也更高了,所以不要过分关注短期的波动,长期来看以太坊一定会兑现自己的价值,我不认为这个市场有太多的​山寨能跑赢以太坊。

LDO:这次以太坊合并成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LDO,即使ETC因为合并算力暴涨好几倍,但我也不觉得能和LDO相比,因为LDO拥有30%的ETH质押节点,合并之后LDO就是以太坊最大的矿池,类似于之前比特币上的比特大陆一样,而LDO比比特大陆更具有优势的是ETH是一条真正有很多人在用的公链,而公链交互过程中产生的MEV价值是百亿级别的,这也就意味着LDO协议可以躺赚30%的MEV收益,这些都是额外的,而作为最大的矿池本身就能捕获最多的ETH奖励,所以这次知道为啥LDO走势这么猛了吧,即使ldo已经涨了几波了,但现在18亿美元的​FDV仍然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By Cieme

2022年比特币下跌到底了吗

先说结论:情绪还没有到位,还有下降的空间,现在说底部还为时过早


截止2022年10月,现在比特币2万左右,ETH的价格在1100左右,最近这两天一直在震荡,


作为一个16年入场的老韭菜,来说一说。


比特币每轮上涨的原因都不相同,但背后的本质是资本推手,绝不是靠散户带动起来。


上一轮比特币的上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美放水,虚拟货币承接一部分蓄水池,导致估值上涨,现在大家都清楚,老美现在缩表加息
,也就是从蓄水池里面抽水,市场反应也是趋势向下,至少短时间来看,没有上涨的动机。


从这几天来看,最低点在17000左右,但是我认为还有降低的空间,现在整个市场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咱们散户来说,在没有资金优势消息面的情况下,唯一能决定得是耐心,在行情没有确定之前,耐心等待机会才是最稳妥,想在金融市场上赚钱,耐心等待机会远比自己瞎操作要稳妥得多。
如果连耐心都没有,想赚钱,就只能看老天爷了


补充一个冷知识:
从90%跌到95%,要再跌50%
从95%跌到99%,要再跌80%
从90%跌到99%,要再跌90%
从98%跌到99%,要再跌50%
跌70%抄底,最后跌到95%,需要涨500%回本
跌90%抄底,最后跌到99%,需要涨900%回本

天上从来不掉馅饼。

不要以为持有比特币很容易。

试想,一个穷人当初以几块钱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买入100个比特币。

他要有多么坚定的自信,才能在比特币从几块钱涨到几千块的时候,仍然坚持持有?

他要有多么强大的毅力,才能当比特币从1万跌到4000的时候,仍然坚持不抛?

他要有多么决绝的忍耐,才能当中国政府出面全面禁绝比特币的时候,仍然继续死死守候?

他要有多么无敌的王者心态。才能超越亲朋伴侣的流言蜚语,仍然继续坚定自己的判断?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坚持到了今天,发了财,我是非常服气的。

我扪心自问,大概比特币从几块涨到一百块的时候,我就差不多全抛了。

这就是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原因!

作者:小道消息

Web3到底是什么

传统科技行业和新兴区块链行业的领导者带着各自对互联网历史和未来的不同视角,纷纷参与了这场讨论。

在具体讨论Web3之前,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下这个概念是如何演变的。

“Web 3.0”这个概念最初是由HTTP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提出的,是指一个集成的通信框架,互联网数据可以跨越各个应用和系统实现机器可读。Web 3.0通常也被称作为“语义网”(Semantic Web)。

到了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在一篇名为《DApp:Web 3.0是什么》的博客文章中重新定义了Berner-Lee提出的这个词,用来指代一种区块链技术,可以基于“无须信任的交互系统”在“各方之间实现创新的交互模式”。

Gavin Wood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加密资产,而是共识引擎和密码学等协议和技术。这些协议和技术可以实现更强大的网络社会合约。他之后又阐述了Web3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更少信任,更多事实”。

而现在,许多人对这个概念都有不同的见解,传统科技企业和新兴区块链行业都在不停思考Web3的核心价值主张和协议是什么,以及它对未来的信任模式会产生哪些影响。

本文将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史来定义Web3,详细介绍Web3技术栈的关键技术,并探讨Web3的当前和未来发展。

术语注释:本文中的“Web3”与“Web 3.0”应区别开来,Web 3.0通常指Berner-Lee的语义网。

互联网的发展史:从Web 1.0到Web 2.0再到Web3

要充分理解Web3的含义,就必须先看互联网的发展史,以及Web3与前两个发展阶段的不同之处。

Web 1.0(1994-2004)

Web 1.0是互联网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从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4年,期间出现了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巨头。虽然大众在1994年左右才接触到Web 1.0,但实际上早在1968年,一个名为“ARPANET”(全称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的美国政府项目就启动了Web 1.0。ARPANET最初是由军方承包商和大学教授组成的一个小型网络,他们在其中互相交换数据。

ARPANET circa 1967 diagram
1967年的ARPANET。图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西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或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计算机节点。

Web 1.0主要是静态的HTML网页,用户之间很少交互。虽然有AOL(美国在线)等门户网站以及私人聊天室和BBS等论坛,但总的来说当时的互联网仍没有什么交互或支付交易功能。

Pizza Hut ordering form
Web 1.0的披萨订购网页。必胜客在Web 1.0时代是一家创新的企业,他们发布了自己的网站,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买披萨,不过支付只能在线下完成。

Web1.0并非完全没有交互或支付功能,只是这些功能因为转账基础设施无法保障安全性而受到很大限制。在Web 1.0时代中最具创新力的企业就是必胜客。他们在1995年开发了一个订购披萨的网页,消费者可以在页面中下单,等到披萨送到后再付现金。

AOL commercial
美国在线(AOL)早期的广告,AOL也是最早的门户网站之一,向数百万用户寄去他们的软件CD,并赠送10小时的免费使用时间。

虽然AOL在他们1995年的广告中宣称用户可以在网站上给母亲订花,购买比赛门票或写一篇关于恐龙的研究报告,但涉及到网上付款环节时还是需要运营商的辅助,因为当时在线支付交易普遍无法保障安全性和加密性。

Web 2.0(2004年至今)

互联网在2004年左右经历了蜕变,由于当时互联网在网速、光纤基础设施和搜索引擎等方面都取得了发展,因此用户对社交、音乐、视频分享和支付交易的需求大幅上升。

MySpace profile page
早期Web 2.0公司MySpace创始人Tom Anderson的MySpace主页。所有注册了Myspace账号的用户第一个自动添加的好友就是Tom。

用户对社交属性的需求也催生出了如今许多互联网企业。Facebook、MySpace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社交功能;Naspter等数据分享软件满足了用户对音乐和视频的需求;Google为用户搜索海量互联网信息提供了捷径。美国银行等传统机构则满足了用户的支付交易和电子转账需求,并采用了256-bit AES等新型加密标准。

这种更具互动性的全新互联网体验为用户带来了许多新的功能,并提升了用户体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直到今天也一直无法彻底解决,那就是:用户如果要使用这些新功能,就必须授权中心化的第三方平台管理大量数据。因此这些中心化的实体在数据和内容权限方面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而这个模式一直运行到今天。仅在美国,谷歌、YouTube、Facebook和亚马逊在2021年10月的共合计访问次数就达到了235.6亿次。

Web3(2008年之后)

在2008年,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在其中指出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基础并发明了点对点的数字货币,由此掀起了Web 2.0的改革浪潮。比特币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数字化交易的概念,并首次提出了一种无需可信中间方的安全在线交易模式。中本聪写道:“需要基于加密证明,而非信任,来建立电子支付系统。”

直到智能合约被发明后,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模式才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如果说比特币实现了点对点支付,智能合约扩展了可编程协议的概念,实现了保险、游戏、身份管理和供应链等更高级的用例,那么这一切会如何影响互联网用户体验和数字化交互呢?智能合约用户可以直接、安全地交互,因此打造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且基于加密事实的新型互联网。

Gavin Wood将这个升级版的互联网称作“Web3”,即“一个安全的、由社会运行的系统”。

简而言之,Web3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旨在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合约系统,并颠覆个人和机构达成协议的方式。Web3复刻了第一版互联网(即Web 1.0)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Web 1.0的特色是用户自己架设博客网站以及RSS feed。在此基础上,Web3还结合了Web 2.0丰富的交互体验,比如社交媒体平台。Web 1.0和Web 2.0相结合,就形成了Web3的数字化生态,在其中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并且交易受到了加密技术保障。用户无需再信任品牌背书,而是可以依赖确定的软件代码逻辑来严格执行协议。

Diagram show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ontent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Web 1.0, 2.0, and Web3.
Web 1.0、Web 2.0和Web3中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Web3的核心要素:区块链、加密资产、智能合约和预言机

Web3模式的去中心化技术栈不断发展壮大,涵盖区块链、智能合约、预言机、加密钱包以及存储网络等各种技术。下文将详细阐述Web3技术栈的关键构成要素。

区块链

区块链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水平都极高的网络,人们可以在一个共享账本中储存数据、交换价值并记录交易活动,而且这个账本不受任何中心化实体控制。区块链网络是Web3的支柱,提供了安全的执行层,可以在其中创建、发行并交易加密资产,并且开发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是Web3的结算层。

加密资产

加密资产是数字通证,利用了去中心化且防篡改的区块链网络环境,充分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加密资产是Web3去中心化应用(dApp)的原生货币,也可以用于支付Web3服务并参与Web3治理。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以前,通证往往指用来购买和交易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单位,比如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证、游乐园的门票和游戏代币。在这些早期用例中,服务提供方通过发放通证,让用户直接提前支付服务费用。

Web3应用中的通证也是发放给Web3内容创作者的价值单位,但区别是这些价值单位是以数字化且可编程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其功能远不止价值交换。在Web3中,通证可以表示对某一协议、项目或区块链的投资。通证也可以在这个项目或协议中用来支付或保障服务。另外,通证还可以让持有者参与到协议或项目的治理。

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上不可篡改的程序,利用“如果x是真实的,则执行y”的代码逻辑自动执行交易。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可以创建去中心化的应用,或者叫“dApp”。去中心化应用是基于加密经济的协议,为Web3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Web3交付到了用户手中。

dApp与Web 2.0的应用以及Web 1.0的静态HTML网页不一样,它们不由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运行,而是由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运行。去中心化应用看似简单,但却能够打造出点对点金融服务(DeFi)数据驱动的保险产品以及P2E游戏等非常复杂的自动化系统。

预言机

智能合约要充分实现其潜力,就必须能够与区块链网络以外的数据和系统交互。预言机能够将区块链连接至真实世界中的数据和系统,并提供关键的基础架构,打造一个具有互操作性且统一的Web3生态。

Chainlink预言机网络不仅能够为DeFi应用传输金融市场数据,还能够执行一系列安全的链下计算,比如可验证的随机数去中心化执行,以最终实现动态NFT以及自动化水平极高的dApp。另外,随着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的不断发展,预言机网络将连接各个快速发展的区块链生态和L2扩容方案,使其安全地实现交互。

预言机对Web3技术栈进行了扩充,传输链下数据和服务,以推动智能合约创新;实现跨链互操作性,以确保各条区块链无缝连接。Chainlink的预言机基础架构也为Web 2.0后端系统进入Web3世界提供了入口,为传统系统提供抽象层,轻松接入任何公链和私有链。最终,预言机将为传统系统带来去中心化计算和加密保障,并在Web 2.0和Web3之间搭建桥梁。

Diagram showing how Web3 is built with decentralized computing networks facilitated by Chainlink oracles.
Web3由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组成,这些网络通过Chainlink预言机连接。

Web3的应用

Web3兼具去中心化和交互性,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模式。在其中,用户可以绕过中介直接交互。dApp用户无需许可即可访问金融工具,以点对点的方式交易加密资产,获得参数型保险理赔,通过NFT交易可验证所有权的数字艺术品,并且在游戏中赚钱。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完全绕过中间方直接展开。

Web3的建设者希望通过这个创新的架构,打造出更加公平和开放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在其中直接展开交互和交易。目前,采用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这三种核心技术的Web3应用已经实现了丰富的用例,颠覆了房地产、教育、金融、游戏和医疗等各个行业,并势必在未来将颠覆更多其他行业。

去中心化金融

Web3技术让个人可以创建并参与金融协议,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安全性和透明性。这种创新的经济模式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

DeFi协议与传统金融服务不同,利用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以及预言机安全的数据输入,帮助用户在透明且防篡改的链上市场中直接交易。用去中心化的货币市场Aave举个例子:Aave集成了Chainlink预言机后为智能合约保障了超过120亿美元的价值。协议采用了非托管的模式,其用户可以点对点地进行借贷。货币市场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支柱。链上货币市场将控制权去中心化,并且利用了预定义的智能合约逻辑,能够降低参与门槛和单点失效风险,并避免系统性风险和储备金不足的情况。

DeFi最大的一个创新就是可组合性。开发者可以将不同的开源协议组合成一个更加复杂的金融工具,比如利用超额抵押贷款协议打造无损储蓄游戏、开发去中心化稳定币以及盘活闲置资金生成利息收益。

DeFi的创新金融应用是目前Web3最引人注目的发展,然而Web3远不止金融交易,还包括互联网世界中从娱乐到社交媒体再到浏览器等各个领域。

NFT、游戏和元宇宙

NFT、区块链游戏和元宇宙(metaverse)是Web3生态中异军突起的力量。NFT为数字资产提供了可验证的所有权,让这些数字商品拥有与实物资产同样的独特性。有了NFT,数字资产即使外观一模一样,也可以互相区分开来,这就像现实世界中两本一模一样的书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独特的标记和磨损痕迹区分开来。

这对于数字艺术品、元宇宙应用和游戏来说意义重大。目前,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NFT项目正在不断推广NFT和数字艺术品;而Axie Infinity等区块链游戏也在逐渐颠覆传统游戏行业的玩家经济模式。实现这一转型在本质上需要区块链提供底层结算层、NFT智能合约提供可验证的艺术品所有权以及去中心化的预言机提供可验证的随机数智能合约自动化和链下数据等关键服务。

参数型保险

去中心化参数型保险是区块链另一个有意思的用例。Arbol和Etherisc等区块链保险项目目前正在采用创新的模式,通过Chainlink Data Feeds将智能合约接入链下数据,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农作物保险和航班保险等各类创新保险产品。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假设某一季节中的降雨量必须超过20英寸,才能保障农作物不欠收。一个农民希望买保险来对冲恶劣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通常,他必须要经过漫长的理赔流程,并且要依靠中心化的保险机构来核实降雨量。

然而在Web3的世界里,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都能轻松买到保险。有了Arbol的链上农作物保险,保费和赔偿金额都会基于预定义的参数自动生成,并且会基于Chainlink提供的天气数据,通过保险智能合约自动支付赔偿金。因此,保险流程会非常高效迅速,并基于简单的二元逻辑判断农民是否应获得理赔。物联网传感器在当季记录的降雨量是否低于20英寸?如果是,则立即支付赔偿金给农民。如果否,则不支付赔偿金给农民。

这个模式还可以应用于航运险和火灾险等其他领域,而区块链参数保险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参数型航班保险中。

Web3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Chainlink的联合创始人Sergey Nazarov在近期关于Chainlink未来发展的演讲中提到,Web3生态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在近期进入了主流视野:“如今Web3的应用场景覆盖了DeFi、NFT和通证化所有权这几个领域,但是这一切才刚开始。现在仍是加密技术发展的初期,之后这项技术会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所有行业的各个角落。”

Diagram showing how as people realize the power of cryptographic guarantees, they’ll move from centralized, probabilistic service providers to the trust-minimized services of Web3.
随着大家逐渐意识到加密技术的力量,它们将抛弃缺乏确定性的中心化服务提供方,转而拥抱信任最小化的Web3服务。

Web3这个词实际上指代了基于去中心化技术的新型互联网体验。而Web3已经开始颠覆我们在投资、交易、游戏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的交互方式。全球各地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和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无须信任的交互和基于加密技术保障的协议是多么重要。虽然Web3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它有潜力将互联网恢复成当初设计者所希望的那样:完全透明、可靠且易于使用。Sergey在演讲中说道:“Web3在速度、效率和成本上将逐渐赶上Web 2.0系统,并且它还具有Web 2.0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信任最小化的加密保障。”

作者:Chainlink

比特币抄底教程

三大指标提示比特币买点:

指标1:可以通过斐波那契指标来判断本轮下跌的目标点位,以及确认相对可靠的抄底机会。

指标2:可以通过成交量的数值来确认支撑位。

近期BTC成交量的最低值出现在5月27日,数值为202亿美元左右。我向前翻看BTC回升阶段最低202美元出现的日期,为5月11日的14:00前出现。也就是说,在这个时点前,BTC的成交量回升到了202亿美元以上。对应BTC的点位上,可以维持更高的收盘价。

指标3:USDT企稳的价位,是我们确认数字货币止跌的位置。

从USDT的事件表现来看,4月26日暴雷Bitfinex使用Tether资金秘密弥补了8.5亿美元损失后,投资者对USDT的不信任再一次提升。当时,场内USDT价格大幅度回落到95.779附近。同时,为BTC的止跌回升创造了条件。

原文链接:何时抄底BTC? 3大指标或将提示历史性买点

市场暴跌的原因分析

数字货币趋势狂人今天的文章分析了比特币大跌的原因,他称早间钱包提醒突然传来一条提示,25160个btc从一个尾号为h8S的钱包地址转到了coinbase。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砸盘后,比特币从8500附近一路砸盘至7800,下跌将近10%,下跌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狂人去coinbase看了下成交量,总共砸了13000个BTC,而后大额转账给我推送了另外两个消息。

两笔BTC,11000+14160=25160从coinbase转回了钱包,从coinbase的成交量能(不大于13000个)来看应该真正成交的只有11000的那一笔,另外一笔是转给了自己另外的一个钱包,肯定很多人想问他到底在干什么,这种情况只有两个解释:

1.对倒砸盘,期货做空赚钱;

2.出货,没走场外,走了交易所。

后来狂人又去翻了翻他的钱包,发现此人持有比特币的成本极低,因此大概率还是出货行为,一半套了现,另一半躲避黑客换了个钱包,所以大概率是在出货。无论如何,货出了一半后另一半已经存了回去,短期内没有再度砸盘的风险了,后面市场小时线惯性下探后会逐步企稳反弹,预计这两天不会再跌破7900整数关口。

不过,晚间tokengazer提出了不同观点,它认为市场对比特币下跌有较多解读,其中呼声较高的是来自Coinbase的砸盘。TokenGazer基于严谨的数据分析,得到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在BTC下跌期间(UTC 3日22点—4日2点),Bitfinex交易所中的卖单数量(20624)远超买单数量(15465),Coinbase的卖单数量(20698)少于买单数量(23896);Bitfinex的交易量(13443.42BTC)逼近Coinbase(14235.12BTC),Coinbase成交量约为Bitfinex的1.5倍;在这个时间点Bitfinex最大抛盘为393.246BTC,Coinbase为41.6454BTC,Bitfinex的抛盘数额较大且较为密集,基于以上数据支撑:此次BTC的下跌,大概率是Bitfinex导致,而非Coinbase。

原文链接:市场暴跌的真相竟是这个,背后的逻辑耐人寻味

近三年各类资产的动态收益率进行比较,比特币的收益表现一枝独秀

Tokenmania每周的区块链二级市场报告显示,最近三年比特币动态收益率为2045.75%,位居各类资产首位,同时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有较大差距。除数字货币以外,其他资产收益率表现分化,美股表现相对较好,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31.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50.63%;此外恒生指数涨幅29.24%,上证综指涨幅-0.61%。 

各类资产中数字货币的市值波动性最强,在泡沫膨胀与泡沫破裂的过程中,数字货币价格更多地呈现出暴涨暴跌的趋势,熊市实际上有助于市场中劣质项目的淘汰和短期投机者的离场。近期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但数字货币仍处于估值低位,随着泡沫的挤出,数字货币值得作为另类资产进行部分配置。

大佬如何抄底比特币

2021年5月,比特币坐上过山车,道指也出现“400点”大逆转。

全网加密货币市场已有58万人爆仓443亿,但“女巴菲特”依然唱多至50万美元,马斯克也迅速发声。

波场币创始人孙宇晨更是自称,已豪掷9.8亿抄底比特币、8.6亿抄底以太坊。这意味着他一共已经斥资约18.5亿人民币抄底加密货币。

比特币暴力反弹一万美元
反弹幅度一度达到40%,58万人爆仓443亿

周三,比特币一度狂泻30%,加密货币市场也集体暴跌。而在比特币价格触及3万美元关口后又迅速暴力反弹,一度回升至42000美元之上,反弹超12000美元,反弹幅度达40%。

但在暴力反弹后,今晨,比特币价格有所回落,截至发稿,比特币价格跌破40000美元,在38000美元左右徘徊。

图片

比特币价格的大起大落使得不少人爆仓。截至北京时间今晨7点,过去24小时内,共有近58万人爆仓,爆仓金额达443亿人民币。

图片

波场币创始人孙宇晨抄底
豪掷18.5亿

在比特币价格大跌之际,波场币(TRON)创始人孙宇晨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支持这一加密货币。

图片

他表示自己已经“逢低买入”,用36868美元的平均价格购买了价值1.53亿(约合人民币9.8亿)美元的比特币,用2509美元的平均价格购买了价值1.35亿(约合人民币8.68亿)美元的以太坊。

如果其言论属实,这意味着他已斥资9.8亿人民币抄底比特币,斥资8.6亿人民币抄底以太坊,总共斥资约18.5亿人民币抄底加密货币。

“女巴菲特”:比特币仍将涨至50万美元
马斯克也发声了!

当地时间周三,加密货币市场大幅震荡之际,有“女巴菲特”、“牛市女皇”之称的Cathie Wood表示,仍然对比特币充满信心,依然预期比特币能涨到50万美元。

但她还表示,尽管拥有长期看好的信念,但在反弹前,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可能还有更大下行空间;当市场非常情绪化时,你永远不知道低点有多低。

马斯克也发声了。

他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句十分简短的话,被不少人解读为,特斯拉手中拥有钻石,而钻石大概率在暗示比特币的价值。

图片

美股也现大逆转
道指反弹400点

比特币价格大逆转之际,美股也出现大逆转。开盘后不久,三大股指均跌超1%,但盘中震荡上行,收盘跌幅均收窄至0.5%以内。

其中,道指盘中一度触及33473点的低点,但收盘报33896点,距离日内低点反弹423点。

图片

截至收盘,道指跌0.48%,报33896.04点;纳指跌0.03%,报13299.74点;标普500指数跌0.29%,报4115.68点。

图片

三大股指盘中走势受拖累的原因,除加密货币价格的震荡外,还包括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发布。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左右,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发布,会议纪要暗示美联储官员将讨论收紧政策,道指随即跳水,再度跌超1%,但临近尾盘跌幅缩小。

4月27-28日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在4月会议上对国内经济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部分与会者认为,如果经济继续朝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目标迅速发展,在未来几次会议上的某个时候开始讨论调整资产购买速度的计划可能是适宜的做法;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管理者指出未来几个月隔夜利率的下行压力可能导致需要考虑适度调整管理利率。

但也有与会者指出,经济可能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向着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这份会议纪要反映的是美联储馆员4月27日至28日的观点,而在这之后,不及预期的4月就业数据和零售数据才发布,当时官员的观点显然没有考虑上到这些数据所反应的经济复苏复杂性,因而观点有些“过时”。这或许是市场对这份美联储纪要没有做出过多反应的重要原因。

分析师Chris Anstey认为,到目前为止,美联储似乎还没有足够的理由或证据支撑它在6月份发出缩债即将到来的强硬信号。考虑到4月份令人失望的就业和零售数据,情况更是如此。

分析师Cameron Crise认为,讨论缩减购债是正常的。他表示,美联储会议纪要反映的是在最近的非农就业和通胀报告发布之前召开的一次会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议的观点已经有点旧了。有关缩减购债时机的新闻标题正在引起一连串反映,但对于市场来说这不应是出人意料的。你仔细想想,如果他们不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开始讨论这个问题,那才是不寻常的。

特斯拉再收跌,已回调37%
“女巴菲特”出手加仓

持有大量比特币的特斯拉,股价未能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反弹而收涨。

周三,特斯拉再收跌,截至收盘,特斯拉跌近2.5%,股价报536.46美元,距离年内900.4美元的股价高点已回调37%。与股价触及年内高点时相比,特斯拉市值已回调3176亿美元,约合2万亿人民币。

图片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本周二,Electrek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斯拉有超过10000辆从弗里蒙特(Fremont)工厂出厂的电动汽车,因缺失零部件而无法交付给用户。

知情人士称,有1万至2万辆汽车因缺少未知部件而被密封保存,部分Model 3和Model Y下线时仍然保留密封保存标签;这个问题很小,可以由服务团队解决,但会造成车辆交货延迟;最坏的情况是,部分车辆的交付时间可能推迟到第三季度,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业绩将受影响。

据富途,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旗下旗舰基金ARK创新ETF和ARK自主技术与机器人技术ETF周二增持超过47000股特斯拉。虽然价值仅仅2700万美元,但这是Ark自4月以来首次购买特斯拉。

特斯拉是美股最大做空目标
空头头寸接近亚马逊和微软之和

据雅虎财经,特斯拉目前是美股市场上最大的做空目标,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预测分析董事总经理Ihor Dusaniwsky表示,这是近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空头目标。

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特斯拉的空头头寸达到225亿美元。正如Dusaniwsky所指出的,这几乎相当于亚马逊与微软加起来的空头头寸。

《大空头》原型也在做空特斯拉。本周,电影《大空头》原型迈克尔伯里旗下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发布最新13发报告,该报告显示,该基金持有价值逾5亿美元的特斯拉空仓。

作者:小葱宥智

VC怎么通过Web3赚钱

Laoyapi

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使用加密代币和 NFT。许多业内人士担心,这种全民上头的淘金热,正在扭曲经济以造福专业投资者。

又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转向 Web3,从来没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做。突然之间,出现了 Web3 媒体公司、Web3 广告公司、Web3 工作室、Web3 营销策略和Web3 发布平台。LimeWire 和 MoviePass 已经死里逃生,正如他们的一位 CEO 所说——“通过 Web3 技术”他们获得了“新驱动”。Web3 显然不仅是“改造游戏”和“重新设计房地产规则”那么简单,它是互联网的未来,甚至可能是整个全球经济的未来。

很少有人能就 Web3 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达成一致。这没关系。对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 Web3 是企业家们纷纷涌入的热门新事物。风险投资家 Hadley Harris 告诉我,他最近查看的 Web3 推介中大约有一半,半年前甚至都还没“诞生”。Alchemy 公司非常支持 Web3 ,该公司认为自己是亚马逊网络服务的 Web3 基础设施等价物。它在 2 月份表示,“数百家成熟的 Web2 公司”正在使用这个平台转向 Web3。甚至新的制药公司现在也在采用 Web3“加密优先方法”,其中一个提高了向其临床试验参与者发行“加密货币代币”的可能性。

与许多企业家同行一样,专注于创造者经济的初创公司 Norby 的CEO兼联合创始人尼克·杰拉德(Nick Gerard)去年开始注意到,他的竞争对手也一个接一个地一头扎进了加密货币和 Web3 。杰拉德表示,Norby 的潜在投资者也在推动他向 Web3 迈进。

但杰拉德不禁对整件事感到困惑。他的客户,他认为最重要的人,恰恰很少对 Web3 技术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他告诉我:“我可以用一只手算出来我从这些人的嘴中说出“NFT”的次数”。尽管如此,他和团队的其他成员仍在考虑是否进行转换,担心他们错过了其他人在做的事情。

“没有人想成为保罗克鲁格曼,”杰拉德说,他指的是 1998 年的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预测,互联网最终不会比传真机更重要。(他也是著名的反比特币和加密货币。)

Web3 的疯狂今年仍在继续,尽管科技行业一直在努力应对利率上升和股价暴跌。专注于加密货币的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说:“在过去的六个月里,这变得相当荒谬,”。根据研究公司 Pitchbook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排名前 15 的风险投资公司在 Web3 和 DeFi 早期和种子阶段交易中投入的资金比其他任何领域都多,这是他们连续第三个季度这样做. 总体而言,上个季度,早期和种子阶段的 Web3 世界的项目从顶级公司那里获得了 20 亿美元的资金,是第二大行业生物技术的两倍多,是传统金融科技的三倍。这些数字低估了该领域的总体兴趣和资金水平。根据研究公司 CrunchBase 提供给 Motherboard 的数据,区块链公司在 2021 年获得 180 亿美元的资金后,至少筹集了 95 亿美元。更多的火力正在路上。5 月下旬,在加密货币价格暴跌的情况下,Web3 最大的机构支持者之一,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在对 P2E 游戏等 Web3 项目进行一系列高调投资后宣布,它已筹集了一笔 45 亿美元的巨额加密基金。

“这无疑是一场淘金热,”Branch 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代顿·米尔斯(Dayton Mills)说。米尔斯的公司在转变为 Web3 游戏平台之前,一直是一家苦苦挣扎的远程工作初创公司。但是当他开始谈论 Web3 愿景时,投资者的兴趣就飙升了。他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有些人我甚至都没有见过面,他们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和我交流。” 他原本计划筹集 200 万美元,却在两周内收到 2000 万美元的投资承诺。“我们停了下来,因为它夸张的让人害怕。”

“这绝对是正在发生大事,”米尔斯补充道。“很多人都想加入,更多的人其实是害怕掉队。”

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很难说清楚。“Web3 ”一词的说法,归功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加文·伍德(Gavin Wood),他在2014年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网络版本,其中系统不信任组织,但几乎完全信任区块链技术。但这个词直到去年才进入主流文化词汇,当时它开始作为一个总称,用于收集有争议的金融技术产品,包括加密货币、区块链、不可伪造的代币、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元宇宙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产品。

“这就像一个无意识的洪流。一个未经证实的产品,却无人掌舵,”一位风险投资家说。

对像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这样的一些人来说,将这些创新联系在一起的是,它们共同提供了一种理论愿景:人们“有能力拥有互联网的一部分”。例如,通过使用 NFT,它本质上是可交易的证明——你可以获得所有权收据。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使用他们的 NFT 甚至将其货币化,而不仅仅是在 Instagram 上。这样一个系统,支持者们相信活获得一个更公平、更公共的网络版本,从那些一直在人们的数据和创造力中获利的技术巨头手中夺回控制权,创造一个世界社区。因此,许多言论都涉及到使用 Web3 来获得真正增强的金融包容性”(引用了安德森霍洛维茨的话)最终将那些被传统金融结构边缘化的人也纳入其中。

这样的论点无疑是诱人的。很多人认为支撑社会的金融和互联网结构应当得到改善。但他们也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专业投资者不会仅仅为了改善世界而将资金投入这场豪赌。正如美国大学法学教授希拉里·艾伦(Hilary J. Allen)简洁地说:“风险投资家推动这一切的原因是为了赚钱。”

在 Web3 中,风险投资阶层和其他专业投资者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吸引人的环境,他们认为而无需依赖虚拟现实或触觉技术的巨大飞跃,只需要利用监管政策套利,或者是利用全新的互联网市场,Web3 就可以赚到一大笔钱。

伦敦的软件工程师和加密评论家 Stephen Diehl 写道:“如果加密资产有任何创新,那不是在软件工程,而是在金融工程,”。

研究金融监管的艾伦认为,围绕授权和包容的言辞不过是一种 “玩世不恭 “的伎俩。她和其他人认为,这掩盖了Web3世界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使它对风险资本家、亿万富翁和其他机构参与者很有吸引力——以至于他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不顾该行业明显的诈骗、欺诈和监管审查的倾向,任然坚持向下扎下脚跟。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基本上不受监管的市场,它已经成熟,充满了不明确的估值指标、可争论的未注册证券、奇特的金融产品、无数兑现的方法和面向公众的意识形态任务声明。

特别吸引人的是代币在Web3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这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监管机构仍在努力掌握,但风险资本家已经意识到,即使公司从未上市,他们也能快速兑现并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他们上市,回报则会加倍)。

至少就目前而言,对于专业的赚钱阶层来说,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竞争环境,无论其效用如何,都会引发转型或死亡的压力。一位企业家非常沮丧地描述说,他最近与一家 VC mixer 的创始人交谈,该创始人正在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晚餐预订系统。当他问为什么需要在区块链上建立预订系统时,创始人简单地说:“这就是未来。”

至少,Web3 有可能带来更好、更充实的互联网版本。它同样有可能被证明是最严厉的批评者所担心的:对“包含反乌托邦噩梦种子”的网络进行“超级资本主义”重构。

许多 Web3 企业家和投资者似乎对他们创建更好的互联网版本的使命充满热情。对于这些人来说,Web3 不是一种浪漫的的可能性,而是一种全面的必然性,他们都在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热情谈论 Web3 。Evernote 前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Phil Libin 说:“我觉得这真的是意识形态层面的,而且很奇怪,因为 VC 往往不在意识形态层面进行投资。” 事实上,在最近一系列加密争议之后不久,包括 Luna 加密货币及其双胞胎“稳定币”UST 的5 月急剧崩盘后,Andreessen Horowitz 表示 Web3 刚刚进入其“黄金时代”。同一周,它宣布了投资了“Goddess Nature Tokens”——这是在 WeWork 前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伊曼 (Adam Neumann) 的 Web3 气候企业中出售的代币。

另一位 Web3 的信徒本杰明·科恩 (Benjamin Cohen) 最近创办了一个专注于 Web3 的投资基金,他在 3 月份接受一个加密货币网站采访时说,“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将不可避免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观点。位于迈阿密的 DAO 创建工具 Upstream 的联合创始人 Alexander Taub 在 Zoom 采访中表示:“现在存在的每一家公司都将以某种形式的 Web3 存在,”。(戴着“Just DAO It”帽子的 Taub 补充说,“DAO 的潜在市场规模是数万亿美元。”)

Alloy Labs Alliance 的首席执行官 Jason Henrichs 曾与 Web3 项目讨论过潜在投资(并推进了一些项目)。技术作家和研究员 Evgeny Morozov 甚至将他们比作“令人讨厌的庸俗平均主义者,尽管有相反的证据,他们一直 [并一直] 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内部的客观发展不可避免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信心水平确实显得有些奇怪,或者至少为时过早。战略公司 National Research Group一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美国成年人只有 13% 知道 Web3 的含义,而且超过一半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词。大约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另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不到五分之二的 Z 世代成员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件大事,并将在未来十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 Electric Capita 最近的一项调查, Andreessen Horowitz 声称有22,400 名 Web3 创作者,到 2021 年底只有 18,000 名开发人员从事加密或 Web3 工作,这与全球超过2700 万开发人员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有人怀疑 Web3 的炒作是否合理。Libin 最初被 Web3 的“美丽”和“优雅”概念所吸引,他说。作为初创工作室 All Turtles 和虚拟相机应用程序 mmhmm 的首席执行官,以及 General Catalyst 的前风险投资人,Libin 的职业生涯是寻找能够以清晰的商业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但当他开始听到越来越多的 Web3 公司的消息时,他发现自己无法理解在区块链上开发某些不使用内部数据库的项目会带来什么好处。当他开始质疑他收到的一些建议时,他发现这些看起来不必要又昂贵的技术通常用在黑客和诈骗事件里。

“Web3 的支持者正试图解决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我只是不认为 Web3 是解决方案,”他说。“作为一名程序员,这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这是风投们经常重复的常见的 Web3 的反对论点,就像 1990 年代的互联网一样,早期的支持者就是少数人。研究该行业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马丁·肯尼 (Martin Kenney) 表示,这种肆无忌惮的乐观对 Web3 来说并不新鲜,甚至可以算是风险和技术行业模式的核心。投资者的目标始终是出售公司,他们有动机瞄准热门行业,然后帮助提高对这些行业的兴趣。

“无论这个新事物到底是什么,大肆宣传它绝对符合 VC 的利益。不这样做你就是个傻瓜,”肯尼说。“所以要发给媒体。媒体告诉所有人这将改变世界,这是自从吐司发明以来我们遇到的最好的东西,无论它到底是什么,都能让投资者相信必须要拥有它。”

它可以令人信服。根据一项关于所谓“网络”效应的研究结果,在 1990 年代后期的互联网热潮中,众所周知,在此期间,在名称中添加“.com”的公司在更名后立即经历了“戏剧性”和“永久性”的估值上升,“无论公司对互联网的参与程度如何”。研究人员确定,这种所谓的“网络”效应可归因于“不惜一切代价与互联网产生联系”的愿望,即使这些公司“充其量只是松散地连接到它”。最终,繁荣变成了萧条,但在许多风险投资家兑现承诺之前。

无可争辩的是,炒作周期又回来了。一家专注于加密的投资公司的管理合伙人凯尔·萨马尼 (Kyle Samani) 告诉我,尽管他的大多数有限合伙人并不总是完全了解 Web3 背后的技术,但他们希望了解“所有这些”。花旗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仅 Web3 的一个组成部分“元宇宙”就可以在八年内拥有13 万亿美元的总潜在市场和多达 50 亿用户。(相比之下,整个加州的住房存量目前价值9.2 万亿美元;花旗基本上声称相信,到当前的中学生大学毕业时,元宇宙将或可能超过除三四个整个美国行业之外的所有行业。)

创立 Indiegogo 和另类资产投资搜索引擎的早期投资者 Slava Rubin 表示,这种热情让他想起了 1990 年代的繁荣的电子商务。他说:“只要有变化,就有机会取代传统玩家,并有可能在投资上赚到很多钱,”。

然而,这一次,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也纷纷涌入,以免落后。星巴克、ESPN、Spotify 和 GameStop 正在制定 NFT 计划;美国最大的 401(k) 提供商 Fidelity Investment允许人们将退休储蓄存入比特币。高盛正在提供加密支持的贷款。JPMorgan Chase、Gucci 和 Miller Lite 正埋头于虚拟世界。Google 有一个专门的 Web3 团队。Facebook 为了表达雄心直接改名了。

在上个世纪,风险资本家支持的行业改变了世界并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最著名的是早期互联网。哈佛商学院教授乔什·勒纳(Josh Lerner)也研究风险投资行业,他说,风险投资课程里教的也许并不是真理。作为一个例子,勒纳引用了 2000 年代末 VC 资助的清洁技术的繁荣和萧条作为最近的例子。

“事实证明,不仅技术比他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而且许多企业经营得非常糟糕,一些业内最好的公司只是被他们烧掉大量投资者资金的热情所蒙蔽。”勒纳说。

Tomasz Tunguz 对 Web3 没有兴趣是因为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和许多投资者一样,由于 Web3 生态系统的经济特殊性,他看到了赚大钱的机会。

Tunguz 是 Redpoint Ventures 的风险投资家,他撰写了一篇关于该行业的热门博客,在他注意到 Web3 市场既具有资本效率又可以扩大到巨大规模后,他于去年上半年开始活跃于 Web3 市场。8 月,Tomasz 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惊讶地看着区块链平台 Solana 的代币价格在 9 月中旬从 40 美元上涨到 190 美元,到 11 月市值一度达到近800 亿美元。

“这确实让很多人看到了这些公司的规模,”Tunguz 说。“规模迫使你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越靠近,投资机会就越大。一方面,这些企业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在过去的 20 年中,投资者和企业家共同开发了相当可靠、标准化的财务模型,使他们能够在将传统软件业务与类似的较早业务进行比较后自信地对传统软件业务进行评估。“大多数软件业务都非常了解。一家初创公司走进来,风险投资家和私人市场投资者一样清楚地知道它应该值多少钱,”Tunguz 说。

“在 Web3 中,情况并非如此,”他补充道。“没有人知道如何评估这些业务。” 他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而是表明 Web3 行业正处于“广泛发明而非优化”的时期。“没有人知道如何评估这些企业的价值……它太新了。”一位风险投资家说。

“我还没有与 Web3 公司谈过‘客户获取成本’或‘投资回收期’这样的词。它是如此年轻,以至于人们并不担心单位经济学,”Tunguz 说。(帮助发现“网络”效应的剑桥金融学教授 Raghavendra Rau 同意 Web3 行业的基本面“难以解读”,其他人也应该同意这个观点。)

Tunguz 知道,对某些人来说,缺乏对经济基本面的关注听起来很“疯狂”,他确实相信,与风险基金投资组合中的典型初创公司相比,Web3 风险投资的失败比例“明显更高”。但他也将 Web3 不明确的估值指标视为与 Web 2.0 世界相比完全不一样的金融机会,Web 2.0 已没什么新花样,事实证明投资者更难获得优势。

Tunguz说:“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如果你知道一些我不知道事情,并且你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交易,你就会赚到一大笔钱,对吧?在股市,这是违法的。它被称为 MNPI——重要的非公开信息。你不能那样做。在私人市场,你可以。”

Tunguz 被 Web3 市场吸引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开始看到加密货币的核心创新之一——代币的财务潜力。“代币”一词在加密领域可能意味着很多东西,这使得很难以任何方式同时定义包罗万象的东西。简单地说,它是任何区块链上的可交易单位,但它已经具有多种形式和功能:代币可以是货币,就像比特币一样;它们可以代表有投票权的股份,就像 DAO 治理代币一样;它们可以是数字收藏品,就像无聊猿的 NFT;它们可以通过在线工作获得,就像“玩赚钱”游戏Axie Infinity 一样。

但专业投资者也开始将它们视为加密项目的可交易股份。据其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凯尔·萨马尼 (Kyle Samani) 称,位于奥斯汀的投资公司Multicoin Capital就是其中一家公司,“主要”投资于代币而非初创公司的传统股权”。Multicoin 最近的回报简直是惊人的。据报道,其对冲基金资产在 2017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飙升了 20,200%,其风险基金获得了 28 倍的回报。Samani 表示,他已经想出了如何处理“加密资产”的投资——他认为“加密货币”这个词并不准确——应该使用类似于传统投资者可能对股票进行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它。

一家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说:“你可以认为这些代币获取价值的机制与初创公司的股权相当。”

“这些代币获取价值的机制可以与初创公司的股权相媲美,”萨马尼告诉媒体。“其中许多资产直接获得收入,就像初创公司获得收入一样。如果一项资产获得了收入,那么你可以使用贴现现金流模型对估值进行建模。” 这样的说法是许多人认为代币应该像投资合同或证券一样受到监管的原因,因为人们投资于代币“具有从他人的努力中获得利润的合理预期”——符合证券资格的法律标准.

“大多数 web3 顿悟的内容是‘如果我们不卖产品,我们卖股票怎么样?’” Meta 产品经理、加密货币愤世嫉俗者 Dare Obasanjo写道。

Tunguz自己将基于代币的奖励系统称为“以‘股权’支付客户”,他写道,随着“网络变得更有价值,用户在公司中的股份也变得更有价值”。这样做为初始用户投资于公司的成功提供了一个理由,有时甚至在公司知道它将生产什么产品之前。这就是为什么风险投资家会说“ Web2 公司从产品开始,而Web3 公司从社区开始。” 。例如,受 Axie Infinity 的启发,Alex Kehr 在他的创业公司 Superlocal 中采用了一种基于代币的方法,这是 2020 年代的 Foursquare 版本,人们可以通过“地点打卡赚取加密货币”。他说,该令牌将让人们“在我们的应用程序还没有太多人的时候做一些事情”。(他特别认为,P2E游戏代币在未来不太可能被视为证券。)

Andreessen Horowitz 在其最近的“加密状态”报告中认为,Web3 公司以代币为中心的结构以非代币化公司无法做到的方式调整了用户、创造者、建设者和投资者的激励机制。报告称:“Web3 让网络参与者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网络的发展——共同努力。” 所以逻辑上,理论上他们真的可以做到。

但Tunguz(和其他人)看到了专业 Web3 投资者的机会,但那些停留在早期网络迭代中的人无法获得这些机会。他意识到该行业非常适合“监管套利”,即企业转移到法律更有利的司法管辖区或将自己定位为一种类型的公司而不是另一种类型的公司,以避免监管监督(例如,拼车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应用程序初创公司,而不是出租车公司)。正如 Tunguz 所说,Web3 属于“法外之地”,它允许公司获得传统的公司无法获得的资金。

传统上,风险投资家必须等待数年才能收到投资回报,通常是在首次公开募股期间。由于代币可以随时出售,Tunguz 意识到他们的 Web3 投资者可以使用具有“即时流动性”的资产,即使公司从未上市,也可以带来回报。如果他们这样做,那就更好了:股权投资者可以两次套现。

另一个被称为“质押”的与代币相关的过程——对 Tunguz 特别有吸引力。对他来说,这似乎就像他们进入金融领域的决策一样确定无疑。正如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所说,通过质押,代币的所有者将其移交给一个项目以用作流动性——例如加密贷款——并作为交换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百分比率的奖励”。Tunguz 意识到,这意味着无论其价格上涨还是下跌,他都可以通过代币赚钱。很快,他就积极投入代币领域以产生他认为非常高的“利率”。(“代币可以产生 15% 到 100% 的固定收益,”Tunguz 说。)

在 Web3 领域发现如此巨大的固定收益证明了 VC 的经济利益,但 Tunguz 预计,对于专注于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这将非常令人兴奋——“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抵押债务,基本上是导致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因素,”他告诉我。“这些是真正想要进入 DeFi 的大型机构资金池,因为它们可以产生收益。”

“这些大型机构正在研究这些加密代币,并研究是否可以将自己与代币价格上涨或下跌隔离开来,但如果我能在一致的基础上捕捉收益,那么我可能会产生 10 倍于债券上的利润,”他继续说道。

然而,在我们交谈后不久,这种系统固有的风险就变得很明显了。5 月,价值 400 亿美元的 Terra-Luna 生态系统崩溃了。一个主要因素是附属贷款协议 Anchor 承诺20% 的质押收益率。一旦人们开始对这种收益率的可持续性失去信心,他们就会急于撤出资金,导致 Terra 的算法稳定币 UST 与美元脱钩,其姊妹加密货币 Luna 急剧崩盘。

据报道,几天之内,Terraform Labs 的早期和最大投资者之一,专注于加密货币的对冲基金 Pantera Capital,在 UST 倒闭之前悄悄兑现了“大约”五分之四的投资,17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在 1.7 亿美元收益。这一消息激怒了许多散户投资者,他们认为这证明了许多加密货币领域的人所怀疑的:专业投资者获得了早期优势,大声推动项目,悄悄地兑现——抛售——然后转向下一个代币。

去年,投资者和播客 Jason Calacanis 和 Chamath Palihapitiya 开玩笑说要抛售他们的 Solana 代币的视频片段引起了类似的愤怒,因为区块链在早期得到了专业投资者的大力支持。科技记者 Casey Newton最近写道:“没耐心的 VC 可以操纵项目的一种方法,就是坚持要求初创公司提供代币作为其项目的一部分,并要求为 VC 预留一定数量的代币。这样一来,一旦代币可以在公共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交易,风投就可以提前几年兑现部分投资。或者,如果项目在出售或上市之前就失败了,风险投资人可以从一项本来会是亏损的投资中获得利润。”

Newton 在 ApeCoin 代币发布后发表了评论,该代币几乎与 Yuga Labs 正式相关,Yuga Labs 是 Bored Ape 游艇俱乐部或 BAYC 背后的公司。ApeCoin 的组织机构 ApeCoin DAO 已将近四分之一的代币献给了 BAYC 的联合创始人和“帮助使该项目成为现实的公司和个人”,据报道其中包括很多风险投资家。

这种内部交易是加密领域的许多人开始怀疑专业投资者阶层的原因。Web3 项目已经开始要求 VC 锁定他们的持股以避免专业的拉高出货,而 VC 已经基本不写那些关于人们为什么应该拿他们的钱的文章。(“如今,风险投资有很多替代品,尤其是在 web3 中,但在艰难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替代品能够坚持下去,”投资人 Fred Wilson在 12 月写道。)

然而,风投对创业系统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一位“风投朋友”最近告诉 Newton,“他们听说初创公司被迫提供代币。”  Norby 的 CEO Gerard 也同样开始听说公司面临铸造代币的压力。“他们未能在他们的 Web2 公司中找到激励措施。因此,在 Web3 中构建一些东西,对于某些人来说几乎是一种逃避。他们就像,’哦,我们只要搞一个令牌就万事大吉了。’”

但他对它们了解得越多,就越怀疑。他开始相信,代币,不是意识形态上的 “完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的未来”,而是投资者对Web3的许多兴趣的背后原因。他告诉我。在他看来,一家投资公司可以投资一家初创公司,以换取股权和内部信息,然后通过谈判获得囤积的早期代币。Gerard 说:”我现在拥有的是获取不对称信息的途径,我有一条与创始人直接联系的线路,而Discord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我可以接触到财务信息。我知道用户采用率是否在下降。我知道使用率是否在激增。我知道创始人是否有抑郁症,是否迷上了Adderall,是否正在失去控制。

然后,在出现第一个内部问题迹象时,投资者可以将代币转储到“报价-取消报价社区”,Gerard 说。

“这是这个行业运作方式的根本变化,”他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仍然能够用围绕所有权和社区的语言来表达所有这些。”

去年夏天,当 Gerard 权衡自己的重心时,他不断听到一些创始人做出转变,仅仅是因为这样做更容易筹集资金。

一位风险投资家要求我不要使用他的名字,以便他可以自由地谈论他公司的投资,他承认他自己的一家投资组合公司也在这样操作做,其他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也同样表示,他们注意到初创公司涌入Web3 后需要更多资金才能生存。

“他们未能在他们的 Web2 公司中找到激励措施,” Mills 说,他本人也转而创办了一个 Web3 游戏平台,他在谈到这些公司时说。“所以在 Web3 中构建一些东西,对某些人来说几乎是一种逃避。他们就像,’哦,我们只是要在它上面搞一个令牌就万事大吉了。’”

“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风险公司Uncork Capital的创始人Jeff Clavier同意。”Web3是新的趋势,很多企业家把它作为一种事后的点子来添加进去。” Tiny Rebel Games首席执行官Susan Cummings说,试图在表面上 “偷工减料 “以筹集资金,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危险的赌注。在Web3中这样做是很难解读的。一位投资者指责卡明斯自己在向他推荐Petaverse网络时,加入了不必要的Web3元素,Petaverse网络是一个Web3项目,人们在其中建立数字宠物,然后与他们一起生活在各种元宇宙中。”他拒绝了我们,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需要区块链,”她说。”这倒是真的。你可以把它存储在一个数据库里。” 她争辩说,基于Web3的想法的潜在互操作性和所有权 “使它变得更好”,并继续筹集700万美元,这个数字比她设定的目标高出一倍。

每个人似乎都能同意的是,这股热潮创造了很多蒸发品和无用的创业尝试,只是为了快速致富,即使没有人愿意在记录上说出名字。

“使用 Web3的概念,投资者就会盲目地投入资金并将估值夸大 2-3 倍。”

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都将那些利用 Web3 元素以筹集更多资金的公司描述为“骗子”。风险资本家说,这样的公司很容易被看穿。即使这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一位创始人告诉我,他注意到加入 Web3 元素会增加投资者的兴趣,无论其相关性如何。“加入 Web3,”创始人说,“投资者会盲目地投入资金,将估值夸大 2-3 倍。”

Norby 的 CEO Gerard 在决定是否转向 Web3 时,经历了真正的“自我怀疑”时期。有时,他担心自己是个傻子。但最终,他决定,如果他的客户不要求这样做,他就没有理由转向。

“如果这是我们开始从客户那里听到的东西,那么这绝对是我们要研究并找出对我们有意义的版本,”他告诉我。但就目前而言,他补充说,“我们不能强迫人们收下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目前的问题是监管套利方将持续多久。监管机构正在包围许多人认为是非法的金融活动。最近几个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加里·根斯勒一再重申,他认为许多加密代币应作为证券进行监管。“我们不要冒险去破坏 90 年的证券法,人为的制造一些监管套利或漏洞,”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4 月的法律会议上说。

尤其是令牌化的兴起让 Web3 的批评者感到沮丧。Meta 的 Obasanjo表示,“如果你说它授予投票权但不授予所有权,那么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有效地出售股票是合法的”,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和“巨大的黑客行为”。研究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的 Forrester Research 副总裁 Martha Bennett 将其描述为“对系统的滥用”。英国加密货币评论家斯蒂芬·迪尔(Stephen Diehl )辩称,“加密代币作为股权代理计划”通过允许人们“进行内幕交易、洗盘交易、拉高抛售”而不受惩罚,从而使 1920 年代的金融规则重新发挥作用.

“我们所拥有的代币是另一种创造杠杆的方式。现在,资产本身是合成的,”一位法学教授将加密代币与信用违约掉期进行比较时说。

研究金融监管的法学教授 Hilary J. Allen 最近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构成 Web3 的金融产品与导致大萧条的工具集合之间的相似性。在代币中,Allen 认为其核心创新可与信用违约互换相媲美。她说,两者是不同的——信用违约掉期允许许多人对债券的未来表现进行押注——但归根结底,两者都有助于大大提高金融体系的潜在杠杆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杠杆作用很大,因为它可以让你的利润成倍增长。但这意味着该系统要脆弱得多,因为即使你的投资损失很小,也会将你消灭,”她说。“我们所拥有的代币是另一种创造杠杆的方式。但现在,这不是很多合约引用债券的问题。现在,资产本身是合成的——我们可以创建的代币数量没有限制。”

Allen 在讨论她担心的最坏的未来情景时毫不掩饰:“重大的系统性内爆”。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加密行业尚未达到引发“金融稳定担忧”的规模,总统乔拜登表示支持“负责任的”加密创新,但金融民主化的言论仍然让 Allen 想起了次贷之前房地产泡沫破灭,当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债务抵押债券等一系列复杂的金融创新被视为新一批人可以获得财富的途径时。现在,Allen 和其他人希望 Web3 系统将被置于在历史重演之前能够被监管。

支持 Web3 的风险投资家 Tunguz 已经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但直到那时才能收获回报。

“无论是哪一年,都会有 2033 年的证券法,”Tunguz 说。“只要法规出台,我们就会做出回应。但我认为这里绝对有机会以一种有利于生态系统中每个人的方式赚钱。”

怎么在Web3上靠写作赚钱

Horse

Web3 是个很奇妙的世界,重点在于,它是围绕着“资产化”开始的 — — 区块链一开始就创造了 BTC 这个巨大财富,然后,人们不断地在创造新资产。如果你已经是个 Web3 成熟用户,那么这篇文章并不合适你,或许,低买高卖才是财富之路,而且 DeFi 世界也有很多利息在等待你。但如果你是一个 Web3 新人,不想花很多时间,也没想花钱买币,那么,这篇文章或许对你合适。

为什么要 Write to Earn

我们还不确定未来,但区块链世界已经创造出数万亿美金的资产,Web3 也正在让区块链应用变得普及,至少,我们可以开始慢慢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如果你稍微能写点什么,比如一个教程,一个小故事,一篇可以公开的日记,那么我觉得 Prsdigg.com 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零成本就能让你开始体验,赚到一点币,并且学习 Web3 和区块链。更进一步,你多攒点钱,它可以帮助你去体验更多其它服务 — — 区块链大部分的服务包括一些 Web3 应用,都涉及到“资产”,所以有点本金,好玩的服务就可以放心体验了。

区块链创造了资产以后,人们正在发明很多 XXX to Earn,比如 Run to Earn。这些目前还是个新潮事,还有很多争议。但是,Write to Earn 是我很认同的事情。垄断化的 Web 2.0 服务,你不仅免费在书写和表达,而且还会作为“广告的对象”;如果你很认真的在写点什么的话,无法从中获得收益这样的正反馈,还需要跟很多浮夸的内容竞争,并不愉快。所以,即便目前小众一点(暂时可能还挺难从 Prsdigg 获得很多的读者),但至少你会获得付费用户,他们会认真阅读你的文字。

有些东西 to Earn,我觉得会损坏它本身的价值,比如跑步(这只是个人看法);有些东西 to Earn,更适合直接作为职业。但是 Write 很合适 to Earn ,它是一个业余收入,而且表达本身应该是我们内在的需求。

所以,回答“如何在 Prsdigg 上开始 Write to Earn”,重点不在于如何,而是:为什么要?对,就是 Write to Earn:它让你至少体验了 Web3;还可能攒点本金邀游加密世界;运气好还可能获得持续收入

从钱包开始

真正说说“如何”了。先要从 Web3 的起点“钱包”开始。我们在一般网站上,是注册用户名来登录,但是在 Web3,我们是需要先拥有一个钱包,然后钱包作为我们登陆其他服务的凭证。如果你不是一个小白,那么你应该已经有了 Metamask 钱包了吧?如果你是一个完全的小白,那么,拥有一个区块链钱包,就是你的第一步。

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最为普及、用户量最大、别支持最为广泛的 Metamask,对,Prsdigg.com 最近支持了这个钱包登录。另一个选择我更为推荐,就是注册一个 Mixin Messenger ,这是一个IM聊天软件和钱包整合在一起的服务,你不仅会拥有一个跟 Prsdigg 高度整合的钱包,而且能很方便的加入相关的群聊,获得第一批读者支持。

我的建议是,如果完全没有钱包,那么从 Mixin Messenger 开始;如果已经有了 Metamask ,可以直接登录 Prsdigg。但最后,我还是建议两者都要体验

嗯,具体教程没有。毕竟这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Google 一下,这两者的使用都很容易,无非是请认真对待,要记住密码、记住助记词 — — 再次重申,这是成年人的世界,它们(和里面的资产)可能丢失,你不可能从“站方、运营方、公司”重置钱包;它就像你真的有个钱包一样,丢了就没了(目前加密世界还没有“警察局”可以帮你)。

写作、定价和种子用户

不用太担心你的第一个买家。首先,你要写一篇有用或者至少有趣的文章。

情况有一点不一样,Web3 认为很多行为都应该被“价值化”。所以 Prsdigg 建议你要定价。在区块链世界,你可能想要有一点点 BTC 或者 ETH,对,你应该学习了解一下它们:虽然有无数的加密货币,但这两者支撑着目前的整个加密世界。不过,大部分人应该已经他听说过它们了。此外,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赚一点 XIN 币备用,因为 Prsdigg 的交易系统是基于 Mixin Network 来进行的,而 XIN 是这个区块链网络的代币。

ETH 会让你有机会体验非常丰富的 Web3生态;至于 BTC,大多数人只是希望拥有一点点,可以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提一句,“哦,我好像也有一点点”。

对这些币可以慢慢了解,反正就是一个计费,而且系统会提示你的定价相当于多少美金。建议你的定价从 1 美金或者更低开始:Prsdigg 的用户还不够多,大家更多是凭借对区块链世界的信仰,对未来的期待在“消费”。

Prsdigg 做了一个很奇怪的设计,网站认为自己提供了服务应该分成,所以会拿走 10% ;网站认为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你的早期读者是你最重要的财富,而且他们可能会帮助你宣传,因此,他们要分走 40% ;对于作者,你可以拿到剩下的 50% 。你必须接受这个规则,这也恰好是你需要体验的,如前面所说:Web3 正在尝试让很多行为价值化。同样,你只有赚一点币,才能支撑你去体验更多 Web3 应用。

你可以这里留言通知我作为你的第一个购买者,假如你的定价合适、摘要也吸引我。偷偷告诉你,这个网站的开发者,通常会对新作者很热情,也会想要成为你的第一个购买者。此外,这种购买信息,会被购买者的订阅者收到信息,他们会根据这个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也要买来看看。

你原来的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做点宣传,虽然有点够呛,因为目前很多人都觉得 Web3 的使用很麻烦。但是你还要试试,万一有人已经悄悄成为了 Web3 的用户呢?

服务好现有读者吧

很多人都是担心早期读者,这也是 Prsdigg 认为读者应该被“赋予价值”的原因。接下来,你要为获得你的早期读者群多做一点什么了。

所以,你就需要使用 Mixin Messenger,这是一个捆绑了钱包的类似 Telegram 的即时通讯软件,它可以通过机器人开发群聊功能。注册登录以后,你应该搜索 7000103074 这个数字,添加“顶瓜瓜中文社区”这个群 — — 它是 Prsdigg 的作者和读者们的交流群,它允许或者说鼓励新作者将文章转发过来,自我推广一下,获得最早的读者的。还好啦,因为早期购买者能够不断获得分成,还是有一定“消费积极性”的。

总而言之,做一些这样的努力,帮助你获得一个起步的种子读者是不难的。虽然数量有限,但你还是可能收到鼓励,而且有点本金继续体验了。

从 Mixin Network 生态内获得早期读者比较容易,所以还是很建议先多熟悉了解 Mixin 的。如果你愿意跟现在的读者深入交流,那么你可以和他们成为朋友,或者拉个群聊聊天,甚至你也可以研究一下 ohmy.xin ,通过一个机器人来正式运营你的读者群。

如果你认真对待这一切的话,Prsdigg 是个很不错的开始。

不过,正在成长中的 Prsdigg 和 Mixin,也很希望你能给它们带来新的用户。我这篇文章纯粹是自来水,感谢过去从 Prsdigg 和 Mixin 获得的收益和快乐。

当我发挥我中老年人看不惯社会的特性,骂骂咧咧写一篇文章抱怨社会,竟然还赚到了点钱。你能想象吗?还是有点快乐的。

[ 说明,Prsdigg 已经更名为 Quill,新网址是 https://quill.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