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顶级投资人的成与败

放眼整个加密货币创投圈,恐难找到如a16z这样看起来不像VC,但却将投资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机构。

上至创始人,下及GP,似乎每位成员都深诣营销之道,善用媒体工具为投资铺路,就连原合伙人Benedict Evans也笑称,「a16z是一家通过风险投资盈利的媒体公司」。

开设「加密创业学校」,密集招聘拥有金融监管/政府背景的人才,组织游说团队接触总统身边官员,向政府提交加密货币监管提案……凡传统VC鲜出打法,a16z都在一一尝试。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不像VC的VC,却成功在加密货币市场捕获公链、支付、DeFi、交易等多个领域的头部项目,其中最佳战绩当属押中美国最大CEX平台Coinbase,斩获超70亿美元投资回报。

而在互联网赛道,a16z同样战绩赫赫。从2009年成立,该机构先后投中Facebook、Twitter、Skype、Airbnb及Stripe等多个巨头,被评为「硅谷VC颠覆者」,成立6年便稳居硅谷风投前三。

是什么方法使a16z成为创投圈的「常胜将军」?他们又是如何将投资这件事做到极致的?

一、a16z灵魂:Marc Andreessen

任何伟大的企业都离不开出色的创始人,a16z也不例外。

作为掌舵人之一,Marc Andreessen对技术发展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成为a16z能够屡屡押中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原因,而这也可从其早期经历中发现端倪。

与多数人熟知的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一样,Andreessen也是技术天才。9岁起,他开始接触计算机,自学Basic语言,于1992年大学期间开发出最早的浏览器软件。毕业后,其应邀加入通讯公司Mosaic(后更名为网景),并凭借主导开发的新版Mosaic浏览器(互联网史上首个被普遍使用以及能够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为网景抢占浏览器市场超80%份额。

在资本市场,Andreessen带来的影响更为直观,其为网景在互联网领域塑造的竞争力,极大地推高市场对该公司的预期。1995年,Mosaic上市,开盘价一路飞涨至71美元(当日收盘价58.5美元),远超投行预估每股14美元。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称,「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达到27亿美元,而网景只花了1分钟。」

然而,虽然网景在浏览器市场竞争中极具优势,也获得资本市场青睐,但由于其在随后与微软的竞争中败北,最终不得不于1998年出售给美国在线(AOL,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对Andreessen来说,这一结果促成其与老搭档Ben Horowitz(在网景时的同事,时任项目经理)于1999年共同成立云计算和云存储公司Loudcloud,估值在两个月内达到6600万美元。

巧合的是,Loudcloud的命运与网景同样多舛,在互联网泡沫席卷下,该公司被迫于2008年出售给惠普。次年,Andreessen联合Horowitz进入风投领域,以二人姓氏命名机构名称「a16z」(Andreessen与Horowitz之间有16个字母)。

从Andreessen早期经历看,虽然参与的两家公司最终都被迫易主,但在这两段经历中,其本人在技术方面的敏锐性,以及对趋势的洞察力展露无遗。在大学期间,正是发现万维网的局限性,意识到易于使用、带有图形的网页浏览器具有潜在市场,Andreessen才着手开发浏览器;而在创业前,其察觉到随着浏览器市场不断扩大,基于软件和网络服务的云计算将影响所有企业,因此创立被公认为最早进入云服务领域的公司Loudcloud。

对技术发展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使Andreessen早于十年前预判到软件将渗透至各行各业,并提出「软件吞噬世界」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也正是基于Andreessen敏锐的观察,在多数人还不理解、并将比特币称为郁金香的2013年,其大胆带领a16z驶入加密货币领域,并再次预判道「20年后,我们就像讨论今天的互联网一样讨论区块链」。

对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洞悉力之外,偏爱打破常规的思想/产品、疯狂热衷新鲜事物,做事激进…..所有可以描绘Andreessen人物画像的标签,都在印证这位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天然适合做一名风险投资者。

「在我们看来,风险投资的整个艺术是思想的重大突破。创新的本质是它们不那么可预测。」Andreessen这句对投资的理解,直接解释了为何其本人在2013年就发掘、相信比特币的潜力,以及为何a16z会先于多数传统VC布局加密货币市场。在追求投资回报方面的思考,Andreessen也清楚地认识到,靠成功和共识很难赚钱,因为如果某些事情已经达成共识,那么资金就会大量涌入,获利机会就会消失。因此,风险投资的本质是不断投资未达成共识的事物,也就是非共识事物。在这里,Andreessen对「非共识」所下定义就是「疯狂」,投资那些看起来很疯狂的事物。

(图:Andreessen于2014年在《纽约时报》发文介绍比特币重要性)

显然,在Andreessen眼中,比特币就是继软件之后的又一「非共识事物」,其秉持的「投资要保持激进」的观点也将a16z打造成一只敏捷的猎豹,只要发现可以果脯的食物时就会迅速展开攻势。2019年,在看到加密货币市场拥有难以估量的投资潜力后,a16z不惜以接受更严格的监管为代价,从风投转为注册投资顾问,换取自由进行加密交易的权利。(注:红杉资本也于今年10月宣布计划注册为投资顾问,以加大对加密货币的投资)

在a16z注资规模上,同样可以看出Andreessen「激进」的投资风格。自2013年起,a16z先后8次向Coinbase注资,成为该平台最大的外部投资者。而在今年,据不完全统计,a16z累计投资逾40个项目(占总投资量三分之二),其中超70%属于领投。另在NFT平台Opensea今年完成的两轮融资中,该风投均以领投方身份参与。在尚未结束的11月,a16投资8个与web3.0、游戏及NFT相关的项目,约4天进行一笔交易。足见,Andreessen带领a16z布局加密货币领域的节奏加快。

二、横向发展:寻找与服务聪明的大脑

每家VC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a16z的法则就是「投人」。

在a16z内部,「模式识别」被经常提起,Andreessen在谈及投资时指出「要对抗天生的模式识别」,实际上,「模式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而「模式」是环境与客体的统称。在Andreessen这句话中,「对抗天生的模式识别」暗指「克服用固有思维模式识别事物」。

由于未来不可预测, a16z认为,只有真正强大、拥有研发能力的团队才有可能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而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的弱团队通常会走向失败。「识别合适的人就是模式识别」,如果公司的创业者足够优秀,其就能正确认识、应对市场变化。这种对创业者自身能力的重视,不仅影响a16z筛选投资项目,还使其在招募一般合伙人时更倾向选择创业者或CEO。**

不过,与寻找「聪明的大脑」相比,a16z大部分工作重点放在「服务聪明的大脑」上,而这构成其与多数VC之间最为鲜明的区别。「对真正的风险投资者来说,VC会将时间花在为投资项目招聘工程师之类的事情上,这不是光鲜亮丽的工作,但却必不可少。」a16z成员Tren Griffin说道。

a16z对投后的重视程度使其看起来更像乙方,而非甲方,更像注重营销的经纪公司,而非单纯静候回报的资方。而事实上,在a16z的内部建设以及发展策略上,这家深诣营销重要性的风投的确有意推动团队成员成为所投项目的经纪人、某领域意见领袖,以成员为行业抓手来为投资项目提供帮助,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实现双赢。

今年9月至今,a16z合伙人Chris Dixon开始不断于社交媒体发表与Web3.0相关文章或观点,该公司高管/法律顾问也在此期间就Web3.0立法问题发声,并试图与政府监管层接触。在a16z为Web3.0宣传的这三个月里,该公司领投XMTP、Mem Protocol、Nym及Kosen Labs等项目,约一半同期完成融资的Web3.0项目被其纳入麾下。

重营销,并非a16z在加密货币市场特有打法,其在成立早期就笃定营销对成功至关重要,而提出该观点的正是这家风投的灵魂人物Andreessen。「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硅谷出现了新一代企业家。他们非常注重技术,非常以产品为中心。(虽然)他们正在构建伟大的技术,但其对销售和营销一无所知…..许多打造出色产品的企业家根本没有良好的分销策略。更糟糕的是,他们坚持认为不需要任何分销策略….」

Andreessen对营销的推崇,既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好莱坞金牌经纪人Michael Ovitz的思想渗透。

1971年,Andreessen出身在美国爱荷华州,父母均从事与农产品销售有关工作,或许是家庭环境熏陶,其营销方面的天赋自进入创投圈后展现的淋漓尽致。个人层面,Andreessen频繁在社交媒体露脸,输出观点,间接提高a16z曝光率;公司层面,在a16z成立第二年,Andreessen就招募被誉为「硅谷公关一姐」的Margit Wennmachers加入团队,以增强营销实力。

在a16z具体的营销策略上,不得不谈到Michael Ovitz。2009年,a16z成立初期,Andreessen想要帮助公司快速出圈,打响知名度。恰逢此时,好莱坞顶级人才经纪公司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联创Michael Ovitz对他提了个建议,也正是因为该建议,a16z发展成为一家重营销、重投后的VC。

当时,Michael Ovit这样说道,「把每一个企业家,都当成一个客户。要有平台的长远眼光,而不是紧盯眼前的交易流。把每个人,都称为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其他人没有的服务,帮助那些还没有成为你客户的人。通过‘执行梦想的机器’这个模式,来使自己独一无二,瓦解这个行业。」

从a16z目前的打法看,无论是Ovit当年提出的「把企业家当客户」、「持长远眼光」,还是「帮那些未成为你客户的人」,这家硅谷风投都在一一践行,而「将角色由投资方转为服务方」、「自称全天候投资者」,以及「开设加密创业课」等等这些具体的举措,则更清楚地表明Andreessen在用经纪公司的「营销哲学」运营一家VC。

有意思的是,从学习成果看,a16z的确正在成为加密世界的CAA。为更好地「服务聪明的大脑」,a16z将大量资金用于招聘技术、市场、企业发展等不同垂直领域的专家,并维系一份超2000名企业家的名单,以通过提供专业指导以及人脉资源,帮助所投项目快速成长。a16z采取的这一做法几乎与CAA相差无几,后者就是凭借组建专家团为客户服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三、纵向延伸:建立强大的关系网,参与游戏规则制定

在追求精细化投资的过程中,a16z并不满足于横向发展,其在纵向延伸上同样不遗余力。

2020年初,a16z开设免费的线上「加密创业学校」,教授与加密货币技术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构建加密企业。在课程开始前,申请者数量过千,a16z从中筛选出45名可以参加培训的学员,而这些学员不是来自互联网巨头、知名区块链项目,就是来自硅谷初创公司。此后,该风投又于同年6月推出「人才 x 机会基金」(Talent x Opportunity Fund,简称为TxO基金),投资有才华、有想法但缺乏教育背景和资源的企业家。

无论是免费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还是投入资金为企业家提供支持,a16z在纵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寻找潜在投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广泛积累人脉资源,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为扩大投资版图铺路。

不过,与向下延伸相比,a16z密集聘请政府要员,积极向上接触监管层的表现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6月,a16z公布5名重量级新员工,其中包括美国SEC财务部前主管Bill Hinman、拜登总统前高级顾问Tomicah Tillemann、美国财政部副部长Brent McIntosh、Coinbase 第一任通信副总裁Rachael Horwitz。在此之前,a16z已经聘请前联邦检察官Katie Haun、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部门前负责人Anthony Albanese,上述Tillemann正是由Katie Haun招募。

随着a16z引入更多拥有监管背景人才,该机构开始积极接触监管层、游说政府。根据纽约时报消息,该风投在今年10月进行为期5天的游说闪电战,并「派遣一个华盛顿内部人士小组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同在10月,a16z向美国政府提交加密货币监管提案,建议「按照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法》建立加密监管制度」、「赋予 DAO 与标准注册实体类似的法律权利」、「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以及「成立非营利组织进行技术监督」。

在这份提案中,a16z从四个方向对行业监管提供客观建议,但金融监管方面的专家似乎并不买账,认为这些建议的本质是在「谋求自身利益,通过规避现有法规,使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纽约时报引述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教授、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咨询的金融监管专家 Dan Awrey 观点称,「如果a16z 的提案得到实施,将为该机构以及其他金融行业参与者,甚至对冲基金开辟漏洞,它们能够利用这些漏洞进行自我重组,而这种重组的方式可能破坏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

关于DAO的提案,专家认为由于a16z投资的项目以DAO形式建立,其所提建议的目的就是保护投资项目不受SEC约束。「这是一次非常赤裸、透明的尝试,最终目的还是要从中获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前监管人 Lee Reiners抨击道。

虽然a16z提案并未获得相关人士认可,能否真正影响政策制定者尚未可知,但就自身来说,其在政府关系方面储备的资源,以及为行业建设所做的努力,均将提高这家风投的市场竞争力。

失败的警钟已悄然而至

a16z 通过在 Uniswap、Solana 和 Sky Mavis 等行业中流砥柱上下注,确立了自己在加密领域的地位。该公司还于 2022 年 5 月推出了创纪录的 45 亿美元加密基金,突显了其对区块链技术的承诺。但即使是硅谷的顶级玩家也会时不时犯下投资错误。以下是 a16z 在过去几年中押注的一些最失败的加密项目。

a16z 和 OpenBazaar

OpenBazaar 是一个早期的加密项目,与比特币的黑暗市场时代有关。该项目试图为商品和服务创建一个分散的点对点市场,类似于带有加密货币支付功能的开源版本的 eBay。

OpenBazaar由比特币开发人员 Amir Taaki 和来自初创公司 Airbitz 的一组程序员编写,作为 2014 年 4 月多伦多比特币黑客松的一部分。然而,该项目的创建者后来放弃了它,代码被一个新团队采用并重新命名为 OpenBazaar 。第一个版本于 2016 年 4 月 4 日推出。

作为 OpenBazaar,该项目吸引了数家加密领域顶级风险投资公司的兴趣。 a16z 、Union Square Ventures 和 Digital Currency Group 都通过种子轮融资支持了 OpenBazaar。 a16z 为 OpenBazaar 的 100 万美元和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及后来的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做出了贡献。根据 Crunchbase 的数据,开发 OpenBazaar 的公司 OB1 在其一生中获得了超过 9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

然而,尽管 OpenBazaar 取得了早期的成功并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但它无法在快速扩张的加密行业中为自己创造一席之地。2021 年 1 月 4 日,OB1 宣布将停止支持 OpenBazaar 市场的钱包、API、搜索引擎和网站,从而有效地结束了该项目。

前 OB1 首席执行官和 OpenBazaar 项目负责人 Brian Hoffman 在 2021 年 7 月的CoinDesk采访中阐述了该项目的失败的原因。他说,比特币既是投资又是支付系统的相互矛盾的叙述是 OpenBazaar 的最大阻力。他说:“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从一种廉价的现金替代品演变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一种数字黄金——这并没有使它有利于日常亚马逊类型的电子商务购买行为。”

事后看来,Hoffman 还推测,如果 OpenBazaar 尽早优先支持稳定币,并通过对所有交易收取少量费用将平台货币化,它可能有更大的机会成功。尽管 OpenBazaar 拥有强大的基础和全明星支持者名单,但它的失败将提醒人们风险投资的风险本质。

Diem 的垮台

Diem 是 Facebook 对加密货币支付日益增长的兴趣的回应,它在早期得到了 a16z 和其他重量级人物的大力支持。Facebook 于 2019 年 6 月以 Libra 的名义宣布 Diem,将其吹捧为一种无需依赖第三方中介或复杂的货币兑换即可通过其社交媒体平台套件汇款的方式。

该项目计划作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在公司开发人员创建的基于区块链的许可系统上运行。 2020 年 12 月从 Libra 更名为 Diem,在 Facebook 于 2021 年 10 月进行 Meta 改造之前,它宣布转向元宇宙。

虽然 Diem 属于公司的集中开发,但它将管理委托给了名为 Diem 协会的第三方, Meta 是协会中众多具有同等投票权的成员之一。这群公司充当 Diem 货币的管家,同时也监督其发展。

a16z 是 Diem 项目的早期投资者,也是 Diem 协会的成员,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Union Square Ventures 和 Temasek Holdings 等风险投资也是协会成员。目前尚不清楚 Diem 筹集了多少资金,或者 a16z 贡献了多少资金。 根据CNET7 月 1 日的一篇文章,预计 Diem 协会的大多数成员每人将为该项目的开发贡献多达 1000 万美元。

与 a16z 的许多投资一样,Diem 一开始就得到了行业巨头的大力支持。eBay、万事达卡、PayPal、Stripe 和 Visa 等早期支持者暗示,Diem 能够很好地弥合传统金融和加密货币之间的差距。然而,随着该项目的发展,它受到了美国立法者越来越多的审查。

2019年,与监管机构和政治家的几次冲突对 Diem 的长期生存能力产生了影响。7月的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结束时,政策制定者们将 Diem 及其创造者比作纵火犯和电影中的恶棍,其中一位更有发言权的批评者,参议员肯尼迪(R-LA)对该项目表示怀疑,他说:“Facebook想控制货币供应。又怎么可能出错呢?”

来自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几位知名民主党人也参与进来,以隐私、国家安全、贸易和货币政策问题为由,致函要求 Meta 停止 Diem 的开发。美联储主席 Jerome Powell 也表示,美联储对 Diem 将如何处理洗钱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存在“严重担忧”。

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加倍强调了对这些事项的担忧,称将稳定币发行人与大公司结合“可能导致经济权力过度集中”。甚至前总统 Donald Trump 也表达了对该项目的怀疑态度。他在推文中说:“如果 Facebook 和其他公司目的是想成为一家银行,他们必须寻求新的银行章程并遵守所有银行法规.”

在美国强烈反对 Diem 后,eBay、万事达卡、Mercado Pago、PayPal、Stripe、Visa Inc. 和其他主要支持者也纷纷撤回了支持。经过两年的缓慢发展和持续的监管压力,Diem 协会于 2022 年 1 月达成协议,以 2 亿美元的价格将该项目背后的技术出售给 Silvergate Capital Corp。此次出售标志着 Diem 项目结束。

支持 Nader Al-Naji 的基础和 BitClout

我们名单上的最后一个 a16z 投资失误以双重特征的形式出现:Basis 和 BitClout。

首先是 Basis,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算法稳定币项目,由加密领域最臭名昭著的企业家之一 Nader Al-Naji 共同创立和领导。该项目通过链上拍卖保持其基础稳定币与美元挂钩,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代币来调整基础供应。Basis 雄心勃勃,希望创建一个“更好的货币体系”,能够抵抗恶性通货膨胀,不受中心化的机构控制,并且比现有的财富转移方法更稳健。该项目是创建稳定、无支持、与美元挂钩的代币的早期尝试,为其他失败的稳定币项目(如 Basis Cash 和 Terra)提供了灵感。

撇开可行性问题不谈,Basis 看起来的确很酷,因为它是由金融科技品牌和一个由前谷歌和高盛员工组成的团队。在 Al-Naji 的指导下,Basis于 2018 年 4 月筹集了 1.33 亿美元,吸引了 Bain Capital Ventures、曾任美联储理事 Kevin Warsh、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Andreessen Horowitz 等知名人士。

然而,无论是 Basis 团队还是该项目的支持者,都没有研究清楚有关美国证券法的功课。恶果很快就很显现, Basis 锚定于美元挂钩的债券和股票将被视为未注册证券,这意味着它们将受到转让限制。由于美国证券法规出了名的难以理解,Basis 意识到创建“更好的货币体系”不会像最初预期的那么简单。

2018 年 12 月,在筹集 1.33 亿美元后的 8 个月,Al-Naji 在Basis 网站上发布公告,透露将关闭项目,并将剩余资金返还给支持者。该帖子写道:“不幸的是,美国证券法规对我们启动 Basis 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合规”,并补充说,遵守证券法将影响项目的审查阻力并降低其链上拍卖的流动性.

尽管被 Basis 坑了,但当 Al Naji 推出他的下一个区块链初创公司 BitClout 时, a16z 决定再次押注。

作为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平台,BitClout 允许用户发布更新和照片,奖励帖子,并买卖所谓的“创造者硬币”——价值取决于人们声誉的个性化代币。BitClout 在其名为 DeSo 的工作证明区块链上运行,是“去中心化社交”的缩写。

与 a16z 之前失败的投资不同,该公司在 DeSo 的 ICO 中做出了贡献。根据Crunchbase 的数据,BitClout 通过其 ICO 从 14 位投资者那里筹集了 2 亿美元,平均每个投资者的贡献约为 1420 万美元。虽然有关投资者收到多少代币以及归属期的详细信息尚不清楚,但根据CoinGecko 数据,DESO 目前比 2021 年 6 月的历史高点 198.68 美元下跌了 97% 。

该平台自推出以来赢得的负面看法并没有帮助人们对 BitClout 产生更多的兴趣。最初,要在 BitClout 上购买创作者硬币,用户需要将比特币发送到 DeSo 区块链,然后以一比一的比例转换为 BTCLT。然而,一旦进入 DeSo,就无法将 BTCLT 转换回真正的比特币,从而有效地困住了用户的资金。在 DeSo 将其代码开源后,提现问题已部分解决。尽管如此,由于比特币和 BTCLT 之间的需求差异,许多早期用户损失了大量资金。

虽然 BitClout 和 DeSo 区块链仍然活跃,但它们的前景并不乐观。与 BitClout 平台互动的钱包和创作者的数量似乎已经趋于平稳,BitClout 创作者硬币的交易量处于历史最低点。许多人抱怨 BitClout 在未经所有者许可的情况下通过 Twitter 个人资料获利。 律师事务所 Anderson Kill. 的合伙人 Stephen Palley 也认为,DeSo ICO 应该被定性为非法证券发行。

鉴于 Nader Al-Naji 的另一个加密项目也没有考虑到美国证券法,也许 a16z 在考虑其未来投资时应该注意一句古老的格言。“被骗一次,是你丢人; 骗我两次,是我丢人。

作者:老雅痞Sheryl 

Aave值得买吗

Aave 拥有超过56亿美元的锁定总价值,是DeFi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它的野心远远超出了借贷的范围,稳定币和社交媒体也在它的视野之内。

可行性见解: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下面是投资者、经营者和创始人 应该了解的Aave的情况。

  • DeFi界的领先贷款人。Aave是去中心化借贷领域事实上的领导者。即使在加密货币低迷的情况下,其完全稀释的市值也在10亿美元以上。Aave拥有56亿美元的总价值锁定(TVL),并有望产生1680万美元的年化收入。
  • 由社区提供动力。Aave最值得注意的特征之一是其强大的社区。创始人Stani Kulechov从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它投入了大量时间来培养基层支持。这一基础帮助Aave从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 一个坚持不懈的创新者。Aave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项目。自2017年成立以来,它不断增加新的资产、生态系统和产品系列。其结果是一个具有无与伦比的范围和灵活性的综合金融平台。
  • 在扩张与专注之间取得平衡。该组织在未来几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弄清楚如何保持专注。今年,Aave已经宣布了在社交媒体和稳定币领域的两项重要的新举措。虽然很有希望,但它们将是资源密集型的,并带来新的风险赛道。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银行业务是必要的,而银行则不是”。Aave的创始人Stani Kulechov可能会同意。他的金融协议也许是加密货币对这种情绪最清晰的表达。自2017年成立以来,Aave已经发展到支持超过56亿美元的总价值锁定(TVL),这是一个类似于管理资产的指标。在去年的牛市中,TVL接近200亿美元(即使还有一些没有纳入母公司的较新项目)。Aave通过构建类似于无银行的银行系统来实现这些数字,这是一个建立在协议上的金融帝国,并由一个热情的社区来推动。

Aave的雄心壮志与它的资产规模相当。在过去的一年里,Kulechov的团队提出了一些倡议,暗示了贷款之外的广阔未来,包括过度抵押的稳定币和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这些项目,以及未来几年出现的其他项目,将在“Aave公司”的保护伞下,与它最知名的流动性协议一起生存。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这些企业是分散注意力,还是让Aave成为更伟大的东西:一个微型的Alphabet,一个家庭式的加密货币集团。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

  • Aave的演变。从外表上看,Stani Kulechov看起来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企业家。这位前法律系学生将一个小型点对点贷款机构转变为DeFi的蓝筹项目之一。
  • 关键的教训。Aave的成功提供了关于Web3创业、DeFi的制度化和活跃社区的力量的教训。
  • 未来会怎样。Aave正进入其第二步。在解决链上借贷问题后,Kulechov将目光投向了加密货币的两个最大问题:建立一个可靠的稳定币和解决去中心化的身份。

演变:Aave的崛起

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Aave是在相对默默无闻的情况下运作的。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Kulechov的胆识、项目的创新产品和活跃的支持者基础。

起源

2017年,一名芬兰法律学生决定进行一次实验。几个月前,在学习争议解决和合同法时,Stani Kulechov了解了以太坊。当他发现它有可能创建自我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合同时,他被其中的含义惊呆了。Kulechov后来回忆说:“这几乎让我大吃一惊”。

Kulechov被以太坊的可能性所吸引,决定成立一个专注于借贷的小型副业项目。这个想法是,借款人可以把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然后与贷款人配对。这个点对点(P2P)的过程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利用其智能合约。Kulechov称其为ETHLend。

这并不是Kulechov的第一次创业努力。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好学精神,在业余时间打造金融技术应用。最引人注目的是为游戏制作者提供的收入融资产品。开发者无需等待30至45天就能从App Store收到付款,而是可以立即得到付款,使他们能够支付成本并发展自己的业务。虽然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概念,但 Kulechov 的这个项目失败了。

他预计ETHLend也会遵循类似的轨迹。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创业公司创始人,或者做类似的东西。当时我还在大学里学习。”

起初,看起来Kulechov会实现他的愿望。在Reddit上分享了这个想法后,Kulechov指出“这个想法本身被完全扼杀了”。很少有人看到像他提出的这种服务的必要性,也没有对它的渴望。然而,不久之后,潮流开始改变。尽管ETHLend努力吸引用户使用其服务,但它开始吸引一个爱好者社区。这主要是由于Kulechov愿意与加密货币新人接触。他说:“出于某种原因,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感觉它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项目”。到2017年底,ETHLend进行了首次代币发行(ICO),获得了约1620万美元的资金。事后看来,它是在ICO热潮中出现的少数几个项目之一,这显示出了它真正的持久力。

ETHLend的资本注入是在有意义的牵引力之前。鉴于加密货币金融的不成熟性,通过P2P程序匹配贷款人和借款人是一个挑战。一位加密货币投资者总结了当时的状况。“最大的挑战是加密货币用户和DeFi用户太少,真的很难解决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ETHLend 并没有因为加密货币冬天的加深而冻结了对该领域的兴趣。

熊市被证明是ETHLend的福音。该项目重新命名为Aave,并从P2P模式转变为集合方式。他们不是直接匹配贷款人和借款人,而是简单地增加或从一个公共池子中添加或提取。Aave在2018年和2019年开发了这一战略,在2020年初推出了这一池子战略的“V1”。

正是在这个时候,Stani Kulechov考虑进行一轮风险投资。虽然ETHLend已经通过ICO筹集了资金,但该项目需要时间来引进正式的合作伙伴。一位投资者回忆说,他对Kulechov和他所创建的组织的创造力印象深刻。他们说:“我对Stani作为一个企业家有信心。很明显,他们正在以真正明确的方式进行创新。”

虽然Aave刚刚开始进入硅谷的生态系统,但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已经锁定了一些最负盛名的名字。2018年,前Postmates产品经理Robert Leshner推出了Compound 。与Aave一样,Leshner的创作为链上借贷提供便利。它在2018年吸引了82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并在之后一年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Andreessen Horowitz参与了这两轮融资,Polychain和Bain Capital Ventures也有贡献。一位消息人士称,由于这些关系,他们被称为该领域的“800磅大猩猩”。

2020年,Aave发展了它的名册,引入了Standard Crypto、Parafi、Framework、Blockchain Capital和命运多舛的Three Arrows Capital 。这并不是Kulechov当年收到的唯一好消息:12月,Aave被加入Coinbase ,为该项目带来了动力。

在此后的几年里,Aave已经成为DeFi市值领先的借贷项目。它目前的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尽管它在2021年接近80亿美元。对于一个Kulechov预计不过是一个 “实验”的项目来说,这样的数字代表了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核心产品

在其最基本的层面上,Aave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在纠结的功能和怪癖之下,Aave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借贷方式。它的服务既模仿又颠覆了传统的金融体系。

基本上,它是这样运作的。想象一下,你很幸运地参与了以太坊的ICO,并拥有100个ETH供你支配。现在,你可以决定不理会这些资产,希望ETH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值。不过,理想的情况是,你能从这些ETH上赚取利息。

这就是Aave的作用。与其让你的资产闲置,你可以把它们存入Kulechov的平台,让它们赚取利息。Aave通过将你的ETH出借给借款人来产生这些收益。这种利息以“aTokens”的形式发行,如果你存入ETH,你将获得aETH;如果你存入DAI,你将获得aDAI。

借款人方面的情况也同样简单明了。想象一下,你想用你的100ETH作为抵押品来借入资金。你不会把它放到Aave的借贷池中,而是把它作为抵押品提出来。一旦在平台上承诺,你可以随后提取抵押品价值的80%(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80ETH)。你可以用这些ETH来买车,支付房屋的首付,或者进行投资,同时保持你原来的100ETH抵押品不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偿还贷款。Aave围绕还款时间表的灵活性提供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贷款。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有人愿意存入更多资金,只是为了借一个较小的金额。为什么要把100个ETH作为抵押品,只为了获得相当于80个ETH的USDC ?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保留增长型资产的上升空间。如果你卖掉你的ETH,你就不能从任何价格升值中获益。通过贷款,你可以获得短期的流动性,但仍然可以从上涨中受益。

使用像Aave这样的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杠杆率。投资者可以在抵押品中存入100ETH,收到80ETH,在抵押品中存入80ETH,收到64ETH,在抵押品中存入64ETH…以此类推。其结果将是对ETH价格的超杠杆投注。在暴涨的情况下,投资者将看到丰厚的回报,但下跌将导致严重的痛苦。

试图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任何这些互动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许多机构不具备接受加密货币资产作为抵押品的条件;少数机构会要求提供更多的前期信息,并提供更严格的贷款产品。Aave让任何拥有资产的人都有能力在世界各地近乎即时地进行借贷。

创新之处

Aave已经成长为DeFi贷款的领导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创新能力。一些消息来源强调,这是该项目决定性的特征之一,也是它能够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加密货币投资者Étienne Brunet指出:“Aave以更快的发货速度超越了Compound”。他强调了该项目的创新。

回顾Aave的工作,它显然是通过将现有的解决方案带到新的领域和开发新的产品而获得成功。今天,Aave接受七个生态系统的30种资产,包括Fantom 、Optimism 和Avalanche 。除了典型的代币,Aave还提供与“真实世界资产”(RWA)挂钩的资金池。Aave的RWA市场与Centrifuge (一个将DeFi与传统经济联系起来的参与者)共同开发,提供房地产、货运代理、消费者贷款、库存融资等方面的贷款池。

除了扩大其服务的资产和生态系统的范围,Aave还创造了创新的贷款产品。“闪电贷”也许是最好的例子。通过这个产品,用户可以借到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只要他们在同一笔以太坊交易中在几秒钟之内偿还。这听起来可能是一个对客户和供应商都是灾难性的提议,在创纪录的时间内提供灾难,但它有实际用途。一些人依靠闪电贷款来利用交易所之间的代币价格差异赚钱。

其他人则利用在单笔交易中交易抵押品和债务的能力,以避免财务损失或改善贷款条件。例如,设想一个用户存入ETH并提取Tether。如果ETH的价格开始暴跌,他们的头寸就会有清算的风险。使用闪电贷,他们可以将他们的抵押品换成DAI,避免进一步的下跌。同样,如果Tether的利率上升,用户可以将他们的债务转换为DAI,以避免支付更多。Aave既是这种产品的先驱,也已成为这种互动的事实目的地。

Aave Arc是一个较新的举措,为机构客户提供“许可的”流动性资金池。与Aave的主打服务不同,Arc的资金池遵守AML和KYC规则,使其成为大型机构可行的资本目的地。当Arc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时,Aave分享说它已经支持了三十个基金,包括Bluefire Capital、CoinShares、GSR、Hidden Road和Ribbit Capital。

正如我们稍后将讨论的那样,该项目最近的创新已经超越了金融领域,并展示了“Aave 公司”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一瞥。

牵引力

Aave不仅拥有高额的市值。Kulechov和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吸引资本和用户的项目。

如前所述,Aave的总锁定价值被认为是56亿美元(虽然从早期的高点下降,但仍足以使其成为DeFi的第四大项目),按该指标计算。只有Maker、Lido 和Curve 在其智能合约中拥有更多资产。

尽管近几个月TVL有所下降,但Aave继续扩大活跃用户。该协议在8月创下了36000人的历史新高,其每年增长360%。按照Web2的标准,这些都是小数字;很多科技化的贷款机构的客户数量达到了数百万。然而,对于加密货币来说,这表明了有形的用户基础。作为比较,Lido(其管理的资产更多)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11400个用户。Aave的代币持有者数量也在稳步攀升,在8月接近12万。一年前,该数字略高于9万。

Aave通过收取贷款费用来赚钱,对使用该项目自身代币的人给予优惠条件。这种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收入。2021年10月,Aave产生了594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协议拿走了620万美元。总收入包括借款人支付的利息,而协议收入则反映了AAVE代币持有人所获得的金额。随着交易量在这个加密货币的冬天下降,这些数字已经大大下降。8月份,Aave的总收入为1230万美元,协议收入为140万美元,同比下降了62.5%和57.5%。在更广泛的市场背景下,这样的数字并不令人惊讶。

在这些数字的背景下判断Aave的估值是很棘手的。你是关注该项目最初的急剧增长和显著的高峰?还是看它最近的数据?对于一个在2021年1月至10月期间总收入增长超过2600%,年化收入达到7.128亿美元的项目来说,12.3亿美元的全面摊薄市值看起来很有吸引力。对于一个急剧下降,现在跟踪的总收入为1680万美元的项目来说,这听起来很昂贵。

真相介于这两种描述之间,无论人们的最终评价如何,很明显,Aave是一个真正使用的产品,有能力产生八位数的收入。

教训:Aave的重要性

Aave的影响说明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有趣动态。特别是,它显示了企业家在该领域获胜的不同方式,强大社区的超级力量,以及DeFi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吸引力。

不同的获胜方式

在2020年,很少有人会押注Aave成为DeFi的主要贷款人。Compound被认为是领跑者,它拥有一个更传统的技术领袖掌舵,并拥有一批高知名度的投资者。相比之下,Aave是由一个欧洲团队创立的,其背景没有那么传统,与硅谷VC的联系也很少。

这种并列的情况在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反复出现。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天选之子硅谷玩家,都有一个潦倒的、社区驱动的外来者。Compound和Aave只是这种二元结构的两个例子。Uniswap 和Sushiswap 也很容易算成这些角色。

Aave向我们展示了两者都可以发挥作用。进入硅谷并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即使面对拥有这种关系的竞争者。虽然这反映了技术占领世界的超级趋势,但它也揭示了一些关于加密货币的动态。通过向散户开放投资,并提供参与增长和治理的途径,科技权力中心之外的项目可以产生草根动力。

这并不是说更传统的方法不能发挥作用,Uniswap是加密货币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尽管Compound在市值和TVL方面落后于Aave,但它无疑是一个成功。它目前完全摊薄的市值为6.25亿美元,TVL为22.5亿美元。总的年化收入被认为是2300万美元。在2021年4月,即它的高点,Compound带来了4680万美元或5.616亿美元的年化收入。虽然它没有跟上Aave的步伐,但它是一个能够提出大数字的项目,并拥有自己的优势。例如,一个消息来源强调,Aave可以从Compound的用户体验中学习。此外,尽管Aave有更多的活跃用户,但Compound有更多的代币持有者,以19.7万比12万击败了Aave。

Kulechov和Leshner都创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应该在DeFi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项目采取了不同的路径来达到这一点。

社区的力量

我们已经谈到了Aave的力量是如何来自其社区的,至少是部分。但它是如何发展这种力量的呢?

它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源于Kulechov的个性和优先事项。在我们的互动中,Kulechov将自己描述为“热衷于聚集那些想制造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产品的人”。Aave的强大社区似乎源于这种兴趣。在之前的采访中,Kulechov指出,他不断与社区打交道。他说:“我每天花无数个小时与人交谈”。在Aave的早期,他将带领用户了解加密货币的基本知识,解释什么是钱包,如何购买ETH。

这些积累的互动帮助他创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参与和热情的运动。AAVE的治理方法对此有帮助。AAVE代币的持有者有权提交提案并进行投票,为项目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Aave最有趣的社区活动之一是Raave–一系列在世界各地出现的舞蹈派对。上个月,Raavers可能在波哥大集会;下个月,他们会在柏林。许多人将其描述为他们曾经参加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最令人愉快的狂欢。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在娱乐方面花费如此巨大,可能会显得很浪费。然而,对于一个依赖社区参与的项目来说,投资于欢乐的时刻是有道理的。

除了拥有一个参与的社区的直接优势,Aave还间接受益,特别是在招聘方面。Brunet形容Kulechov是一个“真正有远见的人,能够雇用有使命感的员工”。他补充说,Aave已经“能够雇用和留住顶级女性人才”——这在加密货币中是罕见的。对于一个追随者不那么热心、足迹较小的项目来说,这种奉献和多样性会更难实现。

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加密货币项目必须播种、发展并不断地吸引社区。如果做得好,它可以成为一种复合的竞争优势。

DeFi的吸引力和发展

虽然DeFi经常与不可持续的产量耕作计划和其他金融诡计联系在一起,但Aave说明了其好处。拥有加密货币资产的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赚取利息和借钱。

贷款是金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获得贷款使许多人能够承担生产性风险,或进行重要的采购,否则他们可能无法做到。对于投资者来说,Aave创造了一种有吸引力的产品,能提供高收益和可消化的风险。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Aave的速度更快,难度更小,也更灵活。

Aave Arc和RWA Markets的出现和发展表明,DeFi的步调变化可能来自于此。给予机构投资者所需的保障,将有意义的资源委托给生态系统,可以释放出一波资本,让更保守的市场参与者对加密货币越来越放心。当然,这个机会不会没有人争夺。Compound有一个很好的鲸鱼和机构名册,而像Maple Finance这样较新的产品通过专注于这个客户群而滚雪球。与传统金融一样,这是一个有空间容纳多个大赢家的市场,但Aave将需要确保它保持其存储借贷速度,以避免落后。

像货运融资这样的“现实世界资产”的循环提供了另一个巨大的增长途径。许多这样的贷款机会很难获得,被昏昏欲睡的现有供应商所主导,而且在财务上具有吸引力。Aave在这里的举动说明了该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加密货币是如何将自己融入到Web2行业的。

如果Aave能够拥有这些演变(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贷款人能够比其最后的高峰期大几个数量级。

未来:一个企业集团的形成

Stani Kulechov并不满足于仅仅建立世界上最好的借贷平台。他最近的举动显示,他渴望解决加密货币最重要的问题,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做正在改变Aave的基本面貌,将其从一套集中的借贷产品转变为更接近于一个企业集团的东西。事实上,当我问Kulechov,外界对Aave的理解往往不到位时,他指出了他的工作范围:

人们往往不知道Aave公司(为Web3开发软件产品的技术公司)和Aave协议之间有什么区别,Aave协议现在已经去中心化,由Aave DAO 管理和维护。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Aave公司”将成为几个不同计划的母公司。Kulechov的团队已经挑选了两个新的计划来处理:一个是Web3社交图谱,一个是稳定币。

Lens协议

今年2月,一个名为Lens Protocol的新账户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有些东西正在绽放….”

Aave公司“曾称其在下一个大棋”: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对于一家贷款企业来说,这听起来可能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但那些关注Kulechov兴趣的人并不感到震惊。一段时间以来,这位Aave创始人已经表达了对社交媒体的兴趣。今年早些时候,Kulechov因为在推特上发了一个自称是其新的临时CEO的笑话而被禁止进入推特。事实上,许多加密货币领域的人认为这很有趣,因为它似乎并不太牵强。

虽然其他玩家也试图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但Lens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在一个加密货币原生框架中复制了现有的传统社交媒体原素和行为。这样一来,新的行为就被解锁了。

Lens Protocol

Lens的运作是围绕着NFT 进行的。当你注册时,你可以创建一个个人资料NFT。事实上,每个钱包地址都可以拥有几个,并能够将个人资料的管理交给一个小组。这对DAO来说特别方便。

Following某人也会产生一个NFT。由于每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携带着你何时关注某人的信息,为档案奖励早期支持者或通过这一维度调节内容的可见度提供了可能性。

Lens支持发布丰富的媒体,包括文章、照片和视频。用户可以购买这些内容,将其添加到“收藏”中,以展示他们的兴趣。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代表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这种赞助和自我表达的形式有多受欢迎,还有待观察。

Lens的转发版本是“ mirror”。这放大了内容,并让放大的账户在其上风口上曝光。那些转发分享另一个账户的帖子的人,在这些帖子被购买时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费用。

最后,由于Lens是去中心化的,用户可以将他们的社交图谱从一个应用程序移植到另一个。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而不是从那些可能在某一天禁止他们使用或人气下降的平台上借用。

到目前为止,Lens似乎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位Web3的联系人说,它是黑客大会上最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成为任何需要社交图谱的产品的事实选择。新的应用已经出现,包括Lenster、Refract、Phaver和Alps Finance。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有65,000份资料和300,000个帖子是用Lens制作的。

Lens也从治理的角度得到了发展。本周早些时候,Kulechov宣布创建CultivatorDAO,一个专注于信任和用户安全的集体。该DAO旨在透明地和有条件地采取行动。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决定他们是否希望“打开”Cultivator的策划和管理。我们的想法是,激活Cultivator可以改善你的社交体验,去除机器人和垃圾账户。它可以被其他社区分叉 ,并根据其需求进行定制。

虽然这对Lens是一个有趣的补充,但CultivatorDAO提醒我们Aave公司正在接受多么大的挑战。Kulechov不仅希望为社交媒体创建一个新的技术框架,他和他的团队也在建立人力基础设施。他们将如何设法在这两个方面全力以赴地执行?

投资者Étienne Brunet将此作为Aave的风险之一。他指出:“ Aave有一大堆东西要建,而且有点难以看到Aave和Lens之间的联系”。Kulechov将需要确保像Lens这样的“登月计划”不会分散Aave的核心协议提供的机会。

GHO稳定币

GHO与Aave的借贷服务的联系是立即可见的。GHO于今年7月提出,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过度抵押稳定币,在Aave协议的范围内运作。

一旦实施,用户将能够通过存入抵押品来铸造GHO。与Aave的其他贷款一样,铸造的GHO数量将是所存资产价值的一小部分。当用户收回他们的抵押品或被清算时,他们持有的GHO将被烧毁。

涉足稳定币世界是一个危险的提议。Terra 的倒闭吸引了相当多的监管审查,Aave将希望避免这种情况。这也促使人们对这些资产的设计决策产生了健康的怀疑,这可能需要时间来解决。与Lens公司一样,GHO可能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Aave偏离更直接的增长。

这似乎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赌注。就其所有的动荡而言,稳定币代表了一个具有相当大上升空间的巨大资产类别。由于Aave打算将借入GHO所赚取的所有利息导向其DAO库房,它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个优雅的选择。毕竟,Aave已经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抵押品基础和分布。在这方面,GHO感觉是Aave赢得的力量的自然延伸。在这里获得有意义的份额可以将Kulechov的新兴企业集团推进到一定高度。

十年或二十年后的Aave会是什么样子?一位消息人士表示,Stani Kulechov的最终目标可能是建立一个不亚于加密货币版本Alphabet的庞大公司。

这种比较一开始没有什么意义,但你越想就越觉得有意义。从产品角度来看,Aave和Alphabet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他们不仅在不同的市场,而且在不同的范式中运作。然而,重新审视Alphabet的S-1文件,可以发现更多基本的相似之处。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他们的介绍信中写道:“谷歌不是一家传统的公司。我们不打算成为这样的公司。如果我们在与我们目前的业务相比显得非常投机甚至奇怪的领域下小赌注,请不要惊讶。”

人们可以想象Stani Kulechov做出同样的宣称。像Lens Protocol这样的举措可能与它的核心业务并不完全一致,但愿意试验、冒险和失败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组织的标志。

就目前而言,Aave公司离Alphabet的高度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它显示出许多有希望的特征,表明它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复合型企业。Aave不是一个传统的贷款机构。它也并不打算成为一个这样的公司。

作者:老雅痞

FTX破产引起币圈大地震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FTX交易公司于11月11日申请破产,而作为FTX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山姆·班克曼-弗里德从,也简称为SBF的“加密货币之王”从神坛跌落沦落破产的境地,几日内不但辞去FTX首席执行官一职,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调查。

Image

FTX曾经是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成立于2019年,平台支持交易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FTX发展迅速,正遇上全球加密货币发展红利期,仅三年时间年仅29岁的SBF就积累了上百亿美元的财富,跻身全球富豪榜单,并推动FTX在加密行业内占领一席之地。

而这次的破产,对这位年轻的富豪而言可称为惊天大逆转,FTX的破产不仅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还促使全球监管机构加大了对虚拟货币的行业监管,引用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司长随笔中的原文来说“一再有虛擬貨幣崩盤或相關交易平台申請破產保護,正正反映具透明度的營運及妥善適切的監管,才能讓這行業行穩致遠、持續發展。”

在宣布破产后,FTX遭遇大量客户提现,造成加密货币行情暴跌,在24小时内下跌20%,11月16日,SBF在推文中粗略估计当前的资产状况:拥有流动性资产为-80亿美元;半流动性资产为55亿美元;非流动性资产为35亿美元。同时SBF表示或许现有的90亿美元半/非流动性资产有很大的概率缩水,因为这些资产在一个月前曾价值180亿美元,由此看来FTX自身存在巨大的财务黑洞和监管漏洞。

Image

围绕SBF和FTX的负面消息不断传出,有的称,SBF把价值100亿美元的客户资金,转移到了他自己的交易公司账上;有的披露,FTX Digital Markets联席首席执行官Ryan Salame通过自己平台内幕交易已个人套现约10亿美元;有消息表示,FTX遭到黑客攻击,被盗走价值1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甚至更多;更有分析人士抨击FTX的破产,是相较LUNA来说更为恶劣的庞氏骗局,因为LUNA不曾粉饰自己;祸不单行的是多个项目方提醒用户,FTX疑似被内部人员控制或被黑客攻击,存在信息泄漏的可能性,需要卸载FTX App,并且不要下载新版FTX或进行版本更新。

11月15日,FTX已无法登陆,用户在执行登陆操作后,网页界面会不断弹出「正在登陆」与「503」字样,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HTTP状态码503表示服务器不可访问,差别于404服务器资源不存在。

FTX一系崩塌后的多米诺

FTX的破产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围绕着其创始人SBF和FTX的用户,还有在FTX背后的明星投资机构,这些机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除红杉资本之外,还包括淡马锡、贝莱德、老虎环球、软银集团、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等至少上百家投资机构,无一例外都将在此事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Image

据加密市场分析数据显示,在FTX提交破产申请后,Coinbase的交易量暴跌了约75%,同时加密货币全线大跌,比特币(BTC)在美国早盘时段下跌约7%,至16,351美元的24小时低点,这一系列反应表明加密投资者或因市场日益动荡而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产生怀疑,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是否要交易加密货币,这种负面的态度非常直观的影响了Coinbase,Coinbase的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只能不断在社交媒体无声控诉,反复强调Coinbase和FTX真的不一样。

在 11 月 14 日发给客户的官方更新中,BlockFi承认对FTX及其附属公司有“重大风险”,但坚持认为它有“必要的流动资金来探索所有的选择”,暗示着BlockFi在FTX的影响下正在酝酿破产。而无独有偶11 月 15 日,加密货币借贷平台 SALT 也披露,它将暂停对其平台的提款和存款,“立即生效”,因为“FTX 的倒闭影响了我们的业务”。

FTX 一系的崩塌导致加密市场交易流动性大幅下降,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时间里,Kraken的比特币市场深度下降了 57%,Bitstamp下降了 32%,Binance下降了 25%,Coinbase下降了 18%。而Alameda所持有大量资产的山寨币的状况则更为让人担忧,例如Solana的SOL,SOL的总市场深度已经下降了50%,各平台或投资人不得不纷纷在减持或清空与FTX相关的加密资产,并公布资金储备情况以证明此风险敞口对自身毫无或者仅具有极小的影响。

Image

业内对FTX事件的看法

加密货币领域最知名的人之一的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被问及FTX崩溃的相关事件时表示,这次巨大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其的中心化性质,“今年我们看到了大量这样的事情,因为它们的模式从根本上说是坏的”, FTX的营销和类似于“1930 年代独裁者”的“个人主义风格”,这使项目更加中心化,与加密货币的每一种精神完全相反。

Image

11月12日,Binance创始人CZ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撇开FTX不谈,请避开以下业务/交易平台/项目以保证安全,包括:不盈利、靠出售自身Token赖以生存、给予锁定Token高额奖励、有大额的总供应量,但只有小额的流通供应量、涉及贷款,并表示币安曾计划收购FTX以挽救用户,但由于FTX自身存在的财务黑洞和监管漏洞,该计划不得不停止。

FTX的突然崩溃或为币圈在3.12、5.19之外,又多增加一个11.9纪念日,但每次崩溃后的回溯,都会发现除了让人猝不及防外,却又有紧凑的节点不断透露着些许预兆, 11 月 3 日 CoinDesk披露的一份财务文件指出了SBF的 lameda Research存在的资债情况,关键在于其截至6月30日共持有146亿美元资产,近半数与FTT及Solana有关;随后 FUD 情绪不断发酵,而11月6日,Binance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卖出账面上的所有FTT,则加速了垮塌的进程;反观历史无论是雷曼还是Luna,都有些许雷同,可以预见在币圈的未来FTX的破产事件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何吸取教训

我们能从这场惨败中学到什么?以下是我们可以从 FTX 的兴衰中吸取的 10 条教训。

1.提防个人崇拜

爱上领袖和救世主是很自然的。然而,每次我们把任何人放在一个王座上时,我们都是在欺骗自己和他人。毕竟我们都是人,因此更容易犯错。加密货币世界充满了陨落的流星——我们盲目地信任别人,结果证明他们只不过是骗子。

Image

如果你参与过任何加密项目的兴衰,你就会知道失望和痛苦意味着什么。但每当你发现自己在追随一个骗局项目时,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你是否研究过资产的基本面,而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唯一没有明显领导者的加密资产是比特币,这使它具有抗脆弱性。中本聪决定在项目启动并运行后退出。

他追求的不是名利、金钱或权力,而是要改变世界。

2. 谨防交易所代币

所有拥有自己代币的交易所和平台最终都会破产。目前唯一的例外是币安。当这些平台铸造自己的代币时,交易所有强烈的动机来推销它。毕竟,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盈利方式呢?你凭空创造了一枚代币,让人们排队购买。当公司使用各种策略来抬高代币的价格以向世界展示它们的伟大时,问题就来了。

Image

Celsius、FTX、Voyager 和其他公司都这样做过,但都倒闭了。他们使用杠杆、部分准备金和内部操纵来膨胀泡沫,直到它变得不可持续。这个故事的寓意:远离自产代币和铸造这些代币的公司。

3. 只有冷钱包才安全

如果在这个阶段和我们经历的一切之后你仍然在交易所存钱,那你就太天真了。交易所是中心化平台,容易受到多种类型的内部和外部攻击。当你让其他人处理自己的资金时,你面临的风险是黑客攻击、欺诈、操纵、监管和其他威胁。

4.中心化项目的脆弱性

中心化项目容易受到黑客和内部人士的攻击。加密货币的全部意义在于切断中间人并开始为自己谋生。如果你更愿意依赖外部代理,你应该留在法币世界。生活中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处理。金钱就是其中之一。

5. 不要偷工减料

想快速致富,早点退休,和心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如果你很着急,你就更有可能搞砸了。重大改变需要时间,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来之不易。你为了微薄的薪水一直在努力学习和工作,但觉得现在等待 5 年似乎太长了?如果那是你的态度,你就不会成功。

Image

努力工作,研究专业知识,耐心等待,你最终会得到回报。

6. 了解庞氏骗局

比特币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法定货币很烂。有人说,比特币最大的敌人是诚实、高效、可预测的货币政策。那是不对的。凭空印钱,制造通货膨胀,下一代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制造债务泡沫,直到它破灭。这不是运行经济的方式。庞氏骗局即将结束。将会有一个大规模的重置。做好准备。

7.稀缺是一种力量

稀缺意味着低供应和高需求。只有稀缺资产才会升值。任何丰富的东西价值几乎为零。钻石很贵。水是免费的。很少有像比特币这样稀缺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法定货币和垃圾币更丰富的了。

8.质疑一切

永远不要相信你从新闻中听到的任何消息,无论是来自朋友还是任何有既得利益的人。也不要相信比特币主义者。通过研究基础知识并将其与替代方案进行比较,确保你了解自己正在进入的领域。

Image

为什么总供应量是2100万?为什么稀缺更好?为什么去中心化?为什么是区块链?为什么要工作量证明?当你能够独立回答这些问题时,就可以进行决策了。在此之前,请原地不动。

9. 生活和学习

人生是一场旅程。没有错误,我们就不会成为现在的我们。尽管很痛苦,但你不能一直成功。赔钱、被庞然大物分心和变得不耐烦是到达成功彼岸所付出的代价。尝试,失败,然后退出。但如果你准备好吃苦耐劳,在大家恐慌的时候HODL,逆风而行,那么,你就成功了。

10. 做一个逆向投资者

普通人很难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独立思考者。我们是群居动物。我们渴望被接受。但随大流到悬崖边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每当你发现自己处于多数时,停下来反思一下。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梦游,试着醒来并掌控一切。

结论

尽管有许多加密货币骗局、失败和纠纷。几乎每个人,包括传奇的投资者,都被一些导致他们陷入金融灾难的魅力领袖所吸引。避免个人崇拜、贪婪和恐惧,尽量为自己着想。这里没有捷径。没有领导者。

Image

做好工作并保持耐心。追逐承诺给你财富的加密独角兽很诱人。但是当某件事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时请保持远离。如果你想过上轻松的生活,你的生活就会很艰难。相反,做困难的事,你的生活就会轻松。

做工作,花精力,慢慢来。吃苦耐劳。如果你不想中彩票,那么你就需要创造自己的运气。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一只待宰的羊。

作者:Punk9527

矿工如何避免以太坊费用

以太坊挖矿者在伦敦升级后获得的利润减少了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以太坊网络在伦敦升级后,交易不断出现问题,其中包括交易费用太高以及交易经常出现延迟。

主要问题:例如,拥有一个GPU的挖矿者每天赚取3美元。为了获得每月90美元的报酬,他必须支付7.5美元,这几乎是他利润的10%。这费用实在过高,而且许多挖矿者还想每周甚至更频繁地获得报酬。

长期以来,以太坊网络一直存在着地址之间的高额交易费用的问题。以前这与矿池无关,因矿池可以自行决定哪些交易和费用要包括在他们的区块中,哪些要排除在外。现在,矿池没有任何优势。他们被迫以市场价格向挖矿者支付报酬。
在撰写本文时,以太坊的交易费是每笔10美元。

这问题是由于以太坊的网络负载。伦敦升级本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却使情况变得更糟。当有许多交易等待运行时,基础“燃气”价格会上升。您可以在专门的文章中阅读更多关于“燃气”的概念,文章标题为:什么是以太坊中的燃气?以太坊的交易费用。

就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在线钱包供应商广泛使用的智能合约而言,每笔交易的费用甚至更高,可高达20-30美元。

作为矿池,我们能做的就是限制我们支付报酬时所需付的最高燃气价格,这样我们的挖矿者就不必把他们大部分的利润用来支付费用。目前,我们的最高的燃气价格是100 gwei,所以挖矿者支付低于7.6美元的费用即可发送报酬至一个标准地址。

延迟支付给以太坊挖矿者的报酬

以太坊的高交易费用导致了第二个问题:报酬延迟支付。但也并非总是延迟,只有在以太坊网络超载的那几天才会延迟。遗憾的是,网络几乎不停超载,而且我们认为将来不会出现好的转变,毕竟活跃的加密货币用户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结果,这也有害于挖矿者。矿池只有在交易费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时才会发送报酬,即每笔交易的费用不高于7.6美元。其余的时间挖矿者们不得不等待收到报酬,同时希望以太坊燃气价格下降。

请看上周的燃气价格图。请记住,矿池设置了100 gwei的限制。该图表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左边的3天(10月2-4日)是矿池照常支付,右边的4天(10月5-8日)是矿池延迟支付。

用户一直在投诉,但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加大提高燃气限制。到那时,一笔交易要支付多少费用?20美元或30美元吗? 这是难以接受的。大多数挖矿者不会满意这样的决定,而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他们也不能只换矿池,因为所有的矿池都有同样的问题。

2Miners解决了支付报酬的问题

假设您是只拥有一块显卡的小挖矿者,想今天、马上就得到报酬,而不需要支付过高的以太坊网络费用。您可以怎么做到呢?
按逻辑,您可以通过另一个没有全部这些问题的加密货币网络获得报酬。因此,我们研究了流行币的交易费用和运行速度,得出纳米币(代币符号:NANO)为最合适的加密货币。这究竟是什么代币?

在撰写本文时,按市值计算,纳米币在所有加密货币中排名第113位。

纳米币的主要优势是即时和完全免费的交易。
纳米币在许多加密货币交易所中可进行交易。每日交易量为1500多万美元。一旦矿池支付了您的报酬,你可以随时将纳米币兑换成任何加密货币(甚至以太坊)。最后,您将拥有比直接获得以太坊报酬更多的以太坊。以纳米币获得报酬并不要求您支付任何费用。

我们的以太坊矿池现在支持以纳米币支付报酬。

您可能因为不信任这种代币而对我们的决定感到惊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解决方案:用比特币支付报酬。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呢?与纳米币不同,比特币要求支付交易费,但与以太坊相比要低得多。

以太坊挖矿者免费获得纳米币报酬

现在,即使您只有一块显卡,也可以每天免费在以太坊池中获得报酬。

如何运作?

一旦达到挖矿者设定的报酬门槛,该矿池会自动将挖矿者赚取的ETH兑换成NANO。我们目前使用K网(Kraken)和币安(Binance)等加密货币交易所。加密货币总是以市场价格进行兑换。

假设您的报酬门槛是0.0005 ETH(约1.75美元)。您积累了0.0006个ETH(2.1美元),这就启动了支付报酬程序。矿池将您的0.0006 ETH(2.1美元)和其他挖矿者的代币送到交易所,并按市场价格将其兑换成NANO。矿池获得NANO后,向每个挖矿者以NANO支付报酬。结果,您可获得相当于0.0006个ETH(2.1美元)的NANO支付到您的钱包,且不会损失一分钱。

起初我们并不想以NANO设置报酬门槛。假设您在一天内赚取0.0001 NANO(按目前的汇率计算,不到0.0005美元)。我们知道,许多用户直接向交易所挖矿,而交易所通常有一个存款门槛。例如,K网的最低存款是0.1 NANO。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矿池中设置了NANO报酬门槛,相当于0.0005 ETH(约1.75美元)。即使是用来开采以太坊最差的GPU也能在一天内积累到所需的最低限度。

设置

  1. 获取一个桌面或手机NANO钱包,或在加密货币交易所生成一个NANO地址。最好的移动钱包是Natrium 钱包,而最好的交易所是币安、K网、芝麻开门(Gate.io)。
  2. 在挖矿软件设置中把您的ETH地址改为NANO钱包地址。以下为用Gminer挖矿的bat档案样本。 miner.exe –algo ethash –server eth.2miners.com:2020 –user nano_3gyf7qnmkp4puzghqks8pn1rfxsubhpya4m5hohdeqkejdjtpwd4tkfxz6a9.RIG_ID
  3. 一旦开始挖矿,您可以在2Miners.com的搜索栏中输入您的钱包地址,进入统计页面。您的地址也会和普通ETH地址一起显示在所有矿池挖矿软件的列表中。您可以在统计页面上设置报酬门槛,但不做硬性要求。NANO交易无需额外付费,所以您可以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经常获得报酬。

何时以纳米币支付报酬

报酬在每天12:00(UTC)支付一次,且不是即时的。考虑到您的ETH必须被转移到一个交易所进行兑换,然后再转换回来,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两个小时,即便有小的延迟。我们计划在未来每天允许一次以上的支付。

费用

当挖矿者以NANO获得报酬时,他们根本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整个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在矿池支付报酬后(甚至在支付过程中),您可以监控该交易所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查汇率,从ETH发送到交易所就开始追踪您的钱,一直到您收到NANO的那一刻。矿池不保留任何额外费用:所有兑换的钱都会全额支付给挖矿者。

有办法在GPU上开采比特币吗?

这听起来很不切实际,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能在ASIC上开采比特币。但我们实现了在GPU上挖比特币。您可以在2Miners矿池中开采以太坊,并以BTC获得报酬。

一旦达到挖矿者设定的报酬门槛,矿池会自动将挖矿者赚取的ETH兑换成BTC。我们目前使用K网和币安等加密货币交易所。加密货币总是以市场价格进行兑换。

设置

  1. 获得一个桌面或手机BTC钱包,或在加密货币交易所生成一个BTC地址。
  2. 在挖矿软件设置中把您的ETH地址改为BTC钱包地址。以下为用Gminer挖矿的bat档案样本。 miner.exe –algo ethash –server eth.2miners.com:2020 –user 1HyyZxZAQjZenHf9TGsdUY9cxvMpbGjGBz.RIG_ID
  3. 一旦开始挖矿,您可以在2Miners.com的搜索栏中输入您的钱包地址,进入统计页面。您的地址也会和普通ETH地址一起显示在所有矿池挖矿软件的列表中。您可以在统计页面上设置报酬门槛。报酬门槛总是以ETH为单位设置。您可以选择从0.005 ETH(约17.5美元)到10 ETH的任何金额。

何时以比特币支付报酬

报酬在每天12:00(UTC)支付一次,且不是即时的。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两个小时,即便有小的延迟(如等待兑换的BTC从交易所提取)。我们计划在未来每天允许一次以上的支付。

费用

当挖矿者从我们的支付平台获得报酬时,他们只需支付比特币网络中的部分交易费用。我们将所有挖矿者的报酬归入一个交易。然后,交易费用在挖矿者之间平分。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每个挖矿者的费用低于0.2美元。

所有其他费用都由矿池承担,包括向交易所发送ETH的费用和从交易所提取BTC的费用。如果您不愿意支付任何费用,可以考虑以NANO获得挖掘ETH的报酬。
整个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在矿池支付报酬后(甚至在支付过程中),您可以监控交易所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查汇率,从ETH发送到交易所就开始追踪您的钱,一直到您收到BTC的那一刻。矿池不保留任何额外费用:所有兑换的钱都全额支付给挖矿者。

现在只需用您的BTC地址,非以太坊地址,连接到2Miners 的以太坊矿池,就可以在显卡上开采BTC。该矿池将负责所有的转换工作,并收取极低费用。

结论:挖矿中加密货币的自动兑换

如果您在2Miners矿池中开采以太坊,可以从三种加密货币中选择一种收取报酬:以太坊,比特币,或纳米币。挖掘以太坊(Ethereum),可以使用三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最低自动转限额分别为:

  • ETH:0.01 ETH
  • BTC:0.005 ETH
  • Nano:0.0005 ETH

以ETH支付报酬会在您达到报酬门槛后两小时内发出。以BTC和NANO支付报酬可在每天12:00 UTC支付一次。

使用自动兑换不需要任何特殊设置。您只需在挖矿软件设置中添加收取报酬的加密货币钱包地址(ETH,BTC或NANO)。

截至目前,自动兑换只能在2Miners的以太坊池(PPLNSSOLO)中运行。我们将来也可能在我们的矿池中为其他加密货币添加自动兑换功能。期待您在我们的Telegram聊天室和推特上提供反馈。

2Miners

为什么POS取代了POW

如果说,以太坊是Web3之梦的起点,那么2022年的升级合并,则是为这个梦插上了翅膀。临近合并,ETH价格在三个月内翻了一倍,市场用资本率先致敬梦想。

最新消息显示,以太坊将于9月份正式合并。此次合并是以太坊升级2.0的第一个阶段,整体升级完成后,以太坊的手续费、能耗和转账时间会大大降低,造福用户。但要等到包含本次合并的共4个阶段全部完成后,以太坊2.0才会真正实现,这可能至少需要近3年时间。所以眼下,用户把主要精力放在本次合并即可。

但完全从技术角度阐述的话,想必广大用户很难理解合并、难度炸弹、POW、POS、硬分叉和信标链等晦涩生硬的概念。为此,欧易OKX新手学院将通过本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逻辑,帮你揭开以太坊合并的神秘面纱。

一、矿工们赖以生存的POW,出了什么问题才被摒弃?

简单来说,合并就是以太坊主链从POW转为POS的过程。POW是通过算力验证区块,而POS是通过资产质押验证区块,验证成功者均能获得奖励。前者是成千上万名矿工们赚取收益的铁饭碗,但直到后者的出现,让矿工们听见了碗碎的声音。因为后者直接让大家通过质押资产,就能赚取资产,矿工无需存在。可以说,POS断了矿工们的活路。

所以合并的过程,其实就是站队POS的开发者和用户,和背靠POW的矿工之间上演的一场利益对决。那么,为什么POW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这还得从POW的运行机制说起。

在POW机制下,以太坊作为一条公链,可理解为去中心化操作系统(Windows),其数据的存储、传输和计算,就不依赖中心化服务器或机房,而是遍及全球、数以万计的矿机。

矿机主人即矿工,为能从挖矿生意上赚更多奖励,不惜联合同行组合兼并出更大的矿场,到最后形成矿池,规模化地赚取暴利性的奖励。同时仗着计算资源够强,变本加厉地向用户收取更贵的手续费。

可见,POW其实就是变相默许矿工联合起来,垄断计算资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也是大众诟病的POW的缺陷:

一是矿工们为了获取更多的以太坊而比拼算力,不断抱团加大能耗,形成恶性循环式的军备竞赛,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是POW的公平也只是相对意义,相当一部分矿工把算力寡头化,掌控了以太坊产出的垄断权。另外,当其产能占比超51%时,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生态发展。就像上市公司某一大股东掌握控股权,就会不顾大局、为己谋私;

三是POW机制下的密码确认流程很繁琐,一笔笔账单排队等待确认,导致以太坊到账速度极慢。既然大家排队,矿工就有理由让插队的人多交手续费,所以手续费越来越高。

、POS对矿工虽然够狠,却能实实在在地给这两类人谋利

当然,白手起家的以太坊,从14年至今不到9年时间,就能发展到万亿级市值规模,POW功不可没。因为起初门槛够低、多劳多得,的确吸引了大量闲散矿工贡献力量。但随着Web3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网络科技的发展,以太坊这个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统之上,也涌现出了大量去中心化的应用软件(Dapp)。

Dapp越多,用户就越多,以太坊市值就更高,开发者和用户都有利可图。但这对以太坊的性能提出了很多要求,大家希望以太坊的使用体验,能尽量向Windows看齐:费用少、速度快、软件多、玩法全。POW机制已成了以太坊发展的绊脚石。

POS机制,就是完全推翻POW的规则,产出区块无需计算,而是用户直接存入更多的资产即可交由后台系统自动出块,并得到更多奖励。POS也被人诟病有悖公平,因为他提倡的不是多劳多得,是多财多得,类似存银行的大户能吃更多利息,但他对性能的改善作用明显:

1、POS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信标链,系统可以往一个良性方向运转,而POW机制下各大矿池各自为战,没有中枢系统。在信标链统一协调下,在以太坊存入32个ETH的用户,就能自动处理交易者提交的数据处理需求,接着就是躺赚。这意味着,在日后的以太坊生态,矿机直接报废、矿工形同失业。以太坊挖矿的能源消耗,可直接降低99%以上;

2、POW机制下,数据处理全部交由矿工运行的一条主链来完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自然会堵。但是POS机制采用分配技术,也就是系统将数据处理需求,分发给64个分片节点处理。分流之后,拥堵情况大大缓解。随之而来的,就是交易确认速度的加快,因为不堵了,这也使得手续费更便宜,毕竟不需要排队的生意,再无理由收高价。有趣的是,手机和电脑又可以申请成为分片节点,历史重演;

3、POW机制下,掌握绝对垄断权的矿池如果选择罢工,那么以太坊就会停摆,就像Windows最大的机房和服务器停电。但在POS下,信标链将会将数据处理权随即分配给任意一个分片链,杜绝一家独大的可能。类似国王将兵力随机且平均地分配给64个将军,那么谁也没有发动军事政变的底气了。

可见,POW转POS,对用户和开发者都有着难以抵挡的甜头,无论是以太坊的灵魂人物V神(类似于苹果的乔布斯),还是围观群众,都表态强烈支持。当然,断人钱财,如同毁人活路,被POS逼到失业边缘的矿工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反击正悄然上演。

三、矿工们用硬分叉来反击:自立门户,谁都必须选边站

为保住饭碗,留下活路,以太坊矿工用实际行动来组织POS机制的落地,方式就是硬分叉。硬分叉是什么呢?就是一条区块链,或者类比一个操作系统,要重新再做另一个版本,也就是系统里一部分数据或者软件出走。在之前的区块链世界,比特币和以太坊都发生过分叉,但是因为那时候生态规模小,没太多用户和软件,影响不大。

但这次不同往日。遭矿工裹挟、被迫硬分叉之下的以太坊,会重新开辟出一条叫ETHW(POW版的ETH)链,和ETHS(POS版的ETH)链,二者泾渭分明,链上的资产和Dapp必须选一边站。

因为,一条以太坊链上的软件和资产,不能因为多出两条新链而1:1地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两份,这就对成千上万的大小利益方出了选择题。

欧易学院

比特币是避险资产吗

“黄金的避险需求,会部分被比特币取代,目前已经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但从大众接受度来看,黄金依然好于比特币,而且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远大于黄金,意味着其保值功能存在缺陷。”

建信期货资深宏观研究员何卓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比特币不会完全取代黄金。

中国黄金协会网站介绍,当代黄金主要用于两个领域:

一是做为商品用于生产工业原料。二是做为金融资产用于投资。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与美元脱钩后,黄金的货币职能有所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货币职能。目前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20年初发生的疫情、地缘政治、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不确定因素,都在加剧资本市场的动荡,市场对于可以有效对抗美元通胀预期的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强,金价在今年突破了历史高位,但却在历史高位后开启回调。

数据来源:Wind

年末,比特币的迅猛涨势也部分挤压黄金的避险需求,成为黄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黄金经历了最具历史性的一年,即将到来的2021年,会为黄金带来新的支撑点吗?

黄金和比特币,谁又会是新一轮的“避险之王”呢?

金价突破2000美元后 开启回调走势

从今年的现货黄金价格走势来看,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黄金的避险属性凸显,现货黄金在1月份上涨4.73%。

伦敦金现1月区间统计 数据来源:Wind

2020年1月至3月期间,新冠疫情开始在全世界蔓延,3月中旬,欧美等国家疫情爆发,市场急剧震荡,美元流动性收紧情况下,黄金遭到抛售,金价、美股一齐应声下跌。

黄金自3月9日开启暴跌模式 数据来源:Wind

2020年3月中下旬开始直到8月初,全球疫情情况尚无好转、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变化等不稳定因素存在,多头情绪仍占优,金价走势一路上升也不断刷新近年新高。6月底,金价突破1770美元,向1800美元冲击;7月,不确定性与超宽松货币流动性环境依旧为金价提供支撑,金价在7月底突破1900美元关口。直至8月,黄金迎来高光时刻,美国更为严重的二次疫情使得美国的短期经济产出和长期潜在增速均受到严重影响、8月4日黎巴嫩首都突发大爆炸等因素助推金价上涨,金价在8月初突破2000美元大关,站上历史新高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突破历史高点之后,金价开启回调走势。8月中旬,金价跌破1900美元,直至11月底金价创近五个月新低。

华安期货认为,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美国数据向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疫苗相关的利好消息提振投资者信心,金融市场投资者偏好抬升;与之前相比,美元跌势放缓,因美国大选等事件落定,消除部分不确定因素等。

此外,今年全年的黄金ETF大幅增加,但在11月却出现回落。资料显示,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仓11月27日为1194.78吨,连续一个半月从高位回落。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全球黄金ETF持仓在11月下降了107吨(约合68亿美元,总资产管理规模的2.9%),为过去一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世界黄金协会认为,这背后主要原因或在于金价出现了2016年11月以来的最差月度表现——月跌幅达6.3%。北美和欧洲的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在11月均有近3%的下降,其中北美净流出62吨(约合37亿美元)、欧洲净流出43吨(约合29亿美元)。

图片来源:世界黄金协会官网

美元实际利率是影响黄金最主要的因素

通常来讲,影响黄金价格因素是多样的,包括政治局面、经济预期、美元政策、通货膨胀、黄金开采量、黄金供求关系、股市行情、石油价格等。但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实际利率是影响黄金最直接因素。

自今年3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纷纷采取大幅降息、量化宽松等措施。此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多数美联储官员预测,这一利率区间将保持到2023年不变。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在其研报中指出,美联储货币宽松是影响金价的长期变量,黄金作为一类特殊商品,保有量和储量比较稳定,根据财富效应,其价格理应受到全球财富总量(以主要货币发行总量衡量)影响,随着全球财富总量和货币发行总量不断增加,长期来看以信用货币计价的金价应呈上升趋势。

此外,明明团队认为,中期影响金价的核心因素就是美元实际利率,这种核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其他因素如美联储货币宽松亦要通过影响美元实际利率,才能推动金价上行。

其二,其他因素影响金价方向与美元实际利率影响相悖时,美元实际利率影响更为显著。

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也认为,金价与美国实际利率的相关性最高,主要呈同步变化关系。黄金作为不产生现金流的无回报资产,实际利率水平即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其当前价值贴现。实际利率的高低受名义利率和通胀关系的共同影响,归根结底,要比较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通胀的动力两者的力量哪个更强。当前的货币、财政政策环境下,广义通胀的上升更可能超越其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

事实上,长期以来金价与美国的实际利率呈负相关关系,目前美联储持续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名义利率已经非常低,为了提振当前低迷的经济就不得不去刺激通胀,通过调高通胀目标来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张颢曾表示,黄金最近走势跟全球各国央行实行宽松的政策息息相关,这是把双刃剑,目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处在高位,催大了资产泡沫,如果疫情得以缓解,就是这个泡沫刺破的时候。

安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齐丁曾分析,美联储在9月17日的会议上调高了对2020年实际GDP和通胀水平的预测,同时表示直到2023年都不会加息,这实际上已经在贯彻通胀超调的纲领。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金,普遍意义上被认为是“硬通货”。当对经济出现负面预期,因物价上涨出现恐慌情绪,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时,黄金的保值功能会体现,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东吴期货研究所的万涛在分析近期金价表现时表示,因疫苗进展刺激了风险偏好,导致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下降。黄金ETF遭遇进一步的资金外流,暗示黄金低位买盘较弱,目前金价在1800美元有所企稳。

中信期货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黄金在短期内已经确立顶部,短期有回调风险。但从美国经济现状判断,即使经济复苏,美国未来一年也不会改变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因此黄金不会出现趋势性下跌。长期看,黄金将随其他商品上涨。

各大行对贵金属交易持谨慎态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从今年4月发生中行原油宝穿仓事件之后,各家开设了这种与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及贵金属标的挂钩的个人交易业务的银行也越发谨慎了,后续也多次暂停贵金属开户交易。

具体看来,工行率先发布公告,宣布自11月28日24:00起,暂停该行各渠道个人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新客户开立交易账户和新开代理个人客户贵金属竞价交易业务申请,已开户客户的正常交易不受影响。随后,建行、交行等银行也相继“喊停”贵金属交易开户。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陆续就贵金属交易做出风险提示,并陆续暂停新客户开立相关账户。截至12月4日,包括6家国有大行在内,已有17家银行宣布暂停贵金属新开户。同时,各家银行还提醒客户密切关注市场风险,谨慎开展交易,合理控制仓位。

11月2日,中行及交行两家国有大行齐发公告提醒客户注意此期间外汇和贵金属市场的风险,中行表示可能会短时间内暂停有关产品的报价,交行则表示可能会调整交易点差和限制交易。

早在今年7月,在当时金价大涨的情况下,工行、交行、民生、农行等多家银行也曾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并相继暂停了账户铂金、钯金、贵金属指数全部产品的开仓交易;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发布通知提示相关交易风险。

彼时,每经记者还从交行、工行等银行了解到,他们已经或即将暂停账户铂金、账户钯金的新开仓交易。工行表示,将暂停账户铂金、账户钯金以及账户贵金属指数全部产品的开仓交易(含开仓挂单),同时,投资者的账户铂金、账户钯金的定投计划也不再执行,对于持仓客户而言,其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自“原油宝”事件之后,国内各银行对大宗商品及贵金属市场波动的反应更趋谨慎,银行暂停贵金属交易业务,一方面是基于银行对其客户群体风险控制的担忧,与参与黄金期货、期权交易的投资者不同,商业银行账户贵金属业务的投资者,普遍风险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

黄金VS比特币 谁是“避险之王”?

新冠以来的经济形势也让另一避险资产“比特币”抢尽风头。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场加密货币市场有关。此前,国际知名支付公司PayPal曾宣布支持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买卖和支付,这也为比特币带来很大的信心。

Chainalysis首席经济学家称,市场是由北美机构投资者推动的。北美的交易所从全球其他地区获得了比特币的净流入,交易所今年发送的价值100万美元或以上的转账数量增加了19%,投资者的规模很大。纽约投资公司CoinFund的管理合伙人Seth Ginns说,他看到对冲基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明年机构投资者很可能继续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而据EthereumWorldNews消息,自10月1日以来,灰度以太坊信托(ETHE)价格在2020年第四季度几乎上涨了近三倍。

而加密货币的火热也引起各国监管的关注,北京时间12月18日,美国财政部针对加密货币提出新的监管要求,要求部分加密货币交易商提供有关其身份的信息,以遏制犯罪分子使用这种新技术进行的匿名资产转移。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比特币对于黄金来说,会部分挤压黄金的避险需求。

不过在高盛看来,虽然比特币对黄金有一些替代属性,但黄金的地位似乎并不会被轻易撼动。高盛指出,大型机构和富有的投资者由于加密货币“透明度问题”,基本远离比特币。而散户的投机性买卖使得比特币成为一种过度风险资产。高盛表示,没有观察到“比特币上涨侵蚀黄金牛市的证据,相信两者可以共存”。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宣布,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预计将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直至通胀升至2%及实现就业最大化。

事实上,今年以来,为了对冲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全球各国央行及政府都采取了大规模宽松及刺激政策,全球不少地区利率处于零利率或负利率状态。

知名贵金属投资公司Sprott Asset Management的投资组合经理Maria Smirnova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处于现代历史中最糟糕的一次衰退中,因此各种政策方面出现了最大的反应。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则认为通胀预期、美联储政策、美元疲软以及对全球经济的担忧等因素将是在2021年继续推升金价的主要驱动力。该机构策略师认为,假设欧美疫苗投入使用后一切顺利,这一进程所需要的时间和欧美第二波疫情暴发可能性,仍会使得欧美乃至全球经济活动长期处于低位,这将支撑金价持稳于每盎司2000美元上方。

而对于比特币和黄金的地位,何卓乔认为,黄金和比特币都是对抗法币体系的保值工具,而且比特币的供应相对而言少于黄金,价格上涨空间大于黄金,因此黄金的避险需求会部分被比特币取代,目前已经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但从大众接受度来看,黄金依然好于比特币,而且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远大于黄金,意味着其保值功能存在缺陷,因此比特币不会完全取代黄金,黄金依然会在机构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

谢婧

怎么通过加密货币质押赚钱

“Staking经济”,翻译过来就是质押经济。

这应该是去年“通证经济”之后又一个兴起的新名词。相对于通证经济,质押经济其实和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关系要大得多。

因此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质押经济以及它的投资性如何?

质押经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挖矿,但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比特币挖矿,以太坊挖矿不同。

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BCH等这些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工作量证明(POW)的数字货币,因此在这种机制下,产生新的货币都是比拼算力,所以就有了各种矿机。当下最流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就是比特大陆的矿机。

当我们要参与这些数字货币的挖矿时,我们通常都是去市场买矿机,然后自己找机房或者将矿机托管给大矿场代运营。矿机每天挖到的币除去电费和运营费剩下的就是纯收入。

“Staking”(质押)则是另外一种挖矿方式。通常基于权益证明(POS)和代理权益证明(DPOS)的数字货币就采用的是这种挖矿方式。

在这种挖矿方式中,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不需要太高的算力,而只需要质押一定数量的代币,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产生新的货币,而产生的新货币就是通过质押得到的收益。

这就相当于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每年能够得到一定的利息一样。

支持质押经济的币种有哪些?

去年EOS主网上线,主节点投票就正式拉开了Staking的序幕。

而真正让这种方式大热的还是今年2019年。今年以来一系列以质押方式挖矿的数字货币开始上线。一方面项目方为了招节点进行广泛的宣传,另外各大有实力的运营商也纷纷愿意配合项目方作为节点获取稳定收益。

因此质押经济迅速在圈内外火热起来。

质押经济值得投资吗?如何参与?

那么质押经济值得投资吗?我认为还是值得的,但是一定要找项目背景可靠,并且团队实力强的币。而且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选好一个项目长期质押,以获得稳定收益是与我们投资理念非常合宜的投资方式。

那么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该如何参与质押经济获得收益呢?

一般来说,每个通过POS或DPOS挖矿的数字货币项目方都会推出自己的官方钱包来供投资者进行质押和节点委托。但相对而言,官方钱包上的操作不一定方便。

现在很多工具类钱包也推出了节点质押服务,比如Imtoken、Wetez、Cobo等。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币放进这些钱包里,再进行节点委托。

那么质押方式是否安全呢?

数字货币的所有权是靠私钥来确定的。任何时候,只要私钥不泄露,币就是安全的。如果质押只是把权益委托给节点,并不需要把私钥给节点,就不用太担心币的安全问题。如果质押是把自己的币交给第三方代管,则安全性肯定会打折扣。

一般来说,质押操作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官方钱包、或Wetez、Imtoken等去中心化的钱包来质押。那么,这只是把币做了一个权益层面的链上委托。在这过程中,私钥不会泄露,所以你的币依然安全。

另一种情况是把币放到了中心化的钱包或矿池,比如:火币矿池等。这类中心化方式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币先暂存给了对方代你保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出问题,你的币可能就会损失,因此这时就要尽量找信誉好的大机构。

案例分析

美国加息导致比特币价格下跌,币市赚钱效应丧失。一个相对稳妥的办法是通过分布式银行,将我们的稳定比存入以获取将近20%的收益。

1、anchor

第一个当然是anchor,anchor最近遇到一些危机,不过anchor目前已经克服了危机。详情见工人万岁:luna要完蛋了么?

anchor目前提供19.46%的年化利率 ,你只需一个terrastation钱包,然后链接上anchor协议,将ust存入。即可获得利息。

作为第一个支持稳定币的区块链银行,anchor还很年轻,在克服了阶段性危机后,相信anchor未来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2、orion

如果说anchor是ust的银行,那么orion就是一个多样性的银行,支持usdt usdc busd dai等多种稳定币。

orion目前支持20%的年化,同样你需要一个metamask钱包,然后将你的busd,dai,usdc等资产存入。

非常方便

3. abracadabra协议

这个协议比较有意思。你存入ust,吃利息的同时,可以借贷出来mim。mim也是铆钉美刀的稳定比。你可以自己设置借贷倍数。比如存1000ust,借出250mim。当ust与美元脱钩降低到0.25刀时,系统会出发强制平仓。你借出的mim你可以随意处置,比如将其提现至交易所换成ust,然后充回abracadabra以获取更多的利息的同时进行更多的mim借贷。当然这个操作会提高你的杠杆倍数,导致ust爆仓价格降低。在去年5月的极端情况下,ust降到了0.8usdt,前几天的luna危机ust降到了0.97刀。所以说,我们在循环借贷的前天下保证ust的爆仓价在0.8刀以上就会比较安全,这个时候的你的年化收益率能到55%。

币安质押流程

提供一键锁仓、安心赚取高收益的服务,您所质押的 ETH 数量会得到保障,且无 Slashing 风险。质押 ETH 后,币安按 1:1 比例为您发放 BETH 作为唯一的质押凭证。这样您既可以充分利用流动性又可以获得 ETH 质押奖励。

发放收益

质押期间将根据你的BETH持仓数量每日发放BETH奖励至你现货账户,未来币安会开放BETH交易以及提现功能,具体时间请关注公告通知。

赎回ETH(尚未确定)

以太坊合并后,尚不能将质押的 ETH 提现;质押提现功能需要在主网合并后的首次重要升级后才能实现。该升级具体时间未定,预计在主网合并后的 6至12个月才会进行。届时,您可以按照1:1的比例,将 BETH 换回以太币,在您的现货钱包中收到与BETH余额等值的以太币。除此之外,从市场购买的 BETH 和通过质押 ETH 所获得的 BETH 会被同等对待。详情请点击币安官网

Ban8开心

以太坊扩容从入门到精通

今天主要是从一个自上而下结合时间发展的视角整理了以太坊扩容方案,内容涵盖了一些市场如今已经不再提及的旧方案,有些可能大家听都没听说过。但我认为把大框架和相互逻辑理清楚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扩容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创新和组合,遇到了哪些问题,不同时期市场的关注点是什么,以及为何目前 Rollup 方案胜出。这些也都有助于我们看清大方向。

个人在做research的时候,发现网上基本没太多文章从这个角度来全面的汇总和对比。我最初纯粹是因为完全不了解扩容,感觉方案很多,各有利弊,有些还很相似,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挖不同时期的文章。但这两周下来,我意识到结合了时间角度的整理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不过今天信息量应该会很大,因为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的技术和概念,如果能耐心读完,相信对构建整个扩容赛道的大框架和逻辑梳理很有帮助。

一、起因

在第一层以太坊区块链上,不断增长的网络使用需求 ,导致了网络拥堵,推高了交易成本。提高存储、网络速度和吞吐量是有意义地大规模采用以太坊的基础。

因此,需要进行扩容(Scaling)。

二、目的

扩容的核心目的便是在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交易速度(更快确定交易)和交易吞吐量(提高每秒交易量TPS)。

三、扩容方案

扩容方案:可以分为两大类——On-Chain(layer 1)和 Off-Chain (侧链+layer 2)

On-chain,链上扩容

对区块链本身的性能提升,这需要对第一层主网/以太坊协议进行变更:这就涉及到了 “Layer 1” 。Layer 1网络是底层区块链的别称。那除了以太坊(ETH),比特币(BTC)、Solana、Polkadot、Near、Cosmos、Aptos、Sui等都属于layer1协议,因为它们是所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网络。Layer 1协议能够在自身的区块链上处理并完成交易,同时自带用于支付交易费用的原生通证。

On-Chain Layer 1扩容的可选方案包括:

a.更改共识机制。以太坊升级就采用了这一方案。几周其前的beacon信标链和主网成功合并就是完成了共识机制从pow到pos的转换。

b. 实施分片sharding。分片是一种常见的Layer 1扩展解决方案,主要是用于增加交易的吞吐量。这是计算机学中的一种数据库分割技术,网络连同上面的节点一起被分割成不同的分片,来平摊工作量并提升交易速度。每个分片处理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活动,即每个分片都有自己负责的交易、自己的节点和独立的区块。

分片还可以减轻每位验证者的负担(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处理和保存整个网络的所有交易)。每个节点会将完成的工作写入主链,实时共享本地数据。这是之前eth 2.0 原升级计划涉及到的的扩容方案,现已被danksharding所取代。

c. 扩大区块规模。使每个区块能够处理更多交易(目前以太坊升级 proto-danksharding 就是类似方案,升级这部分以后会单出一个分享)。

Layer 1 扩容需要大费周折。很多情况下,不是所有网络用户都会同意这样的变更。从而可能会导致社区分裂,甚至发生硬分叉。(2017年比特币分裂出比特币现金就是硬分叉的后果)

Off-chain,链下扩容

所有的链下扩容都是与第一层主网分开实施,无需更改现有以太坊协议。Rollup 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Ⅰ. 侧链;Ⅱ. layer2二层解决方案。

Ⅰ. 侧链

侧链是独立运行的区块链,其安全性全靠自身协议机制。这也是侧链和目前主流链下扩容方案 layer2 二层扩容最大的区别。

而侧链作为一条独立的链和一些layer1 公链相比,区别在于侧链专门用于处理以太坊的过剩容量,而不是与整个以太坊竞争。这些生态系统与以太坊社区紧密结合,以互补的方式托管以太坊应用。

关于这部分分类,我发现网上很多文章都比较混乱,会把侧链归类在layer2中。这部分我主要是参考了以太坊基金会和侧链白皮书对侧链的定义。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ethereum.org/en/developers/docs/scaling/sidechains/

第二类链下扩容是刚才提到的 也是大家常听说的layer2 二层解决方案:基本想法是链下计算/执行,结果上链;离线批量处理。直接从第一层以太坊共识中获得安全性。那不同的layer2方案 会在安全性、扩容效率、去中心化程度、通用性之间寻找平衡。

先来说说侧链:

侧链 Side Chains 是一个独立的区块链,与以太坊主网并行且独立地运行。

它们通常是为高效处理交易而设计的。与第二层扩容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侧链不会将状态更改和交易数据发布回以太坊主网,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并不继承以太坊的安全属性。

侧链通常是选择牺牲了一些去中心化或安全性来实现高吞吐量。

侧链主要是通过双向锚定的跨链桥(two way pegged cross chain bridge)来实现与主网的链接、以及互相操作(这个概念我们很快就会细说)。而这里所谓的双向锚定式主要是指支持资产的双向锚定,即资产在主链与侧链之间的互转。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实际上资产并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只是通过”一条链锁定,另一条链铸造相同面额资产“的方式来进行”跨链“。但凡是架设双向锚定跨链桥的项目都可以被视为侧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向锚定的跨链桥(two way pegged cross chain bridge):

这个概念是BlockStream在2014年发表的侧链白皮书中提出的。双向锚定是指把主链上某笔资产比如 10eth 锁定到一个特定地址; 同时,在侧链上提供这笔“锁定交易”发生的证据,等量的数字资产以wrapped token的形式就会在侧链上被铸造 比如侧链上mint出了 10 weth,现在这10weth便可以在侧链上进行交易了。反之亦然,用户想在主链取出eth时,在侧链上销毁同面额的剩余的wrapped eth就可以。

在主链锁定(lock)token,在侧链铸造(mint)(wrapped)token。在侧链销毁/燃烧token,在主链提取token。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medium.com/techskill-brew/layer-2-blockchain-scaling-solutions-channels-sidechains-rollups-and-plasma-part-16-79819e058ef6

侧链的工作环境和主链相同,同样基于 EVM(以太坊虚拟机)。但侧链有自己的账本系统、共识算法(例如权威证明、委托权益证明、拜占庭容错)脚本合约等。但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它们获得安全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这里举几个例子:

单一托管模式 Centralized (basic third party authority):这是现阶段最简单的在区块链之间转移数字资产的方式——将主链上的资产发送到一个单一托管方(比如交易平台),托管方收到这笔资产后,在侧链上激活等额资产,这笔资产就能在侧链上流通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过于中心化。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联盟模式 Federation – multisig federation:联盟模式是使用公证人联盟来取代单一的保管方,利用公证人联盟的多重签名对侧链的数字资产流动进行确认。在这种模式中,如果要想盗窃主链上冻结的数字资产就需要突破更多的机构,但是侧链安全仍然取决于公证人联盟的诚实度。这种方式还是中心化的。

SPV(simple payment verification) 模式:以上两种方案都是通过中间人来保证安全的,都属于中心化的。

SPV (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即简单支付验证则是安全性更高的去中心化方式。

SPV是Nakamoto在《比特币白皮书》(《Enabling Blockchain Innovations with Pegged Sidechains》大家感兴趣可以读读,我把链接放在下面了)中提到的概念。这也是比特币底层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SPV是一种用于证明交易存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只需通过少量数据就可以验证某个特定区块中交易是否存在。在SPV模式中:

1. 用户在主链上将资产发送到主链的一个特殊的地址,来锁定主链的该资产。

2. 在主链上等待一个确认期,是指币在转移至侧链之前,在父链上必须被锁定的期间。此确认期目的是生成足够多的工作量,让下一个等待期内的拒绝服务攻击变得更困难。典型的确认期的量级可以是一或两天。

当父链上生成了特殊输出后,用户等待确认期结束,然后在侧链上生成一个引用该输出的交易,提供出一个它已被创建并在父链上被足够工作量覆盖的SPV证明,确认期是一个依侧链而定的安全参数,要在跨链交易速度和安全性间做权衡。

3. 主链确认期结束资产确定被锁定后,会创建一个SPV证明并发送到侧链上。然后一个对应的带有此SPV证明的交易会出现在侧链上,这笔交易就在侧链上生成了相同价值的侧链代币资产。

4. 生成的侧链资产先处于锁定状态,接下来,用户必须等待一个竞赛期。这个期间,新转移过来的币不能在侧链上花费。竞赛期的目的是防止重组时出现双花,在重组期间转走先前锁定的币。在这个延迟期内的任何时刻,如果有一个新的工作证明发布出来,对应的有着更多累计工作量的链中没有包含那个生成锁定输出的区块,那么该转换将被追溯为失效。我们称此为重组证明,需要等待一个竞争期来防止双花。如果在竞争期内,用户把主链上锁定的币转走,其他用户可以用最新的SPV证明此事,则侧链铸币交易失效,称此证明为重组证明。

只要有可能,所有侧链上的用户都会有动力来制发重组证明,因为对不良证明的承认会稀释所有币的价值。

5. 典型的竞赛期也是一或两天。竞争期结束后,侧链代币生成,可以在侧链内自由转移,不需要与父链进一步交互。不过,它仍保留着父链币的身份,仅能转回到它所来的那一条链上。

6. 当用户想把币从侧链上转回父链时,流程重复上述步骤:在侧链上将币发送至一个SPV锁定的输出,产生一个充分的SPV证明来表明该输出已完成,使用这个证明来解锁父链上先前被锁定的那个等面值的输出。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驱动链模式 Drivechain:驱动链概念是由Bitcoin Hivemind创始人Paul Sztorc提出的。在驱动链中,矿工作为‘算法代理监护人’,对侧链当前的状态进行检测。矿工相当于资金的托管方,驱动链将被锁定资产的监管权发放到矿工手上,并且允许矿工们投票何时解和将解锁的资产发送到何处。矿工观察侧链的状态,当他们收到来自侧链的要求时,他们会执行协调协议以确保他们对要求的真实性达成一致。诚实矿工在驱动链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整体系统安全性也就越大。

混合模式:驱动链 +公证人/侧链而混合模式则是将上述获得双向锚定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的模式。由于主链与侧链在实现机制存在本质的不同,所以对称的双向锚定模型可能是不够完善的。混合模式是在主链和侧链使用不同的解锁方法,例如在侧链上使用SPV模式,而在主链网络上则使用驱动链模式。

数据可用性(DA):

在数据有效性方面,因为侧链说把数据存储在侧链上,并不锚定回,所以只能由侧链自己的的validator来保证,安全性就弱了很多。

侧链项目:

Polygon – 项目范围从单一的Layer 2 plasma解决方案(前身为Matic Network),最终扩展为目前的一种扩容框架,可用于创建与以太坊兼容的区块链网络和扩展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种协议,而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其目标是为围绕以太坊打造一个像多边形一样的多链网络现在正在开发7种扩容方案(从zk-rollup、侧链、软件开发工具包)。其中Polygon POS侧链算是赛道龙头。Polygon团队认为,在未来,以太坊仍然是高价值交易和价值存储的主导区块链,而日常交易将转移到Polygon的低成本区块链。所以polygon pos侧链是通过协助以太坊扩容提供价值,而非直接和以太坊主网竞争抢夺市场。

Gnosis Chain -前身是xDai侧链,后与Gnosis合并开发的Gnosis Chain。低成本和以太坊兼容是gnosis chain两个主要的卖点。

Skale -定位赛作为以太坊的“弹性侧链网络”,能够支持成千上万个独立区块链、侧链、存储链和其他类型子链。这些区块链都与以太坊主网相连接,并且完全兼容以太坊生态。

Palm – 以太坊联创Joseph Lubin、ConsenSys创始人、电影制片人兼Heyday Films所有者David Heyman,艺术科技集团HENI Group创始人Joe Hage。这是一个允许用户建立NFT的以太坊侧链。

Ronin – 由链游Axie Infinity开发商Sky Mavis推出的以链游为主的侧链。由于游戏需要快速交互和低手续费,以扩展和促进每天发生的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的交易活动。用户体验必须是友好丝滑的。所以团队干脆自己动手上。

分片链 -在原eth升级方案(eth 2.0)中的分片链,也属于eth自己的侧链变体。

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1)侧链的兼容性是非常好的,支持通用计算,EVM 兼容,可以支持智能合约。

2)涉及到大规模 复杂的交易,侧链的tps可以达到非常高。比较侧链的设计本就是牺牲了一些去中心化或安全措施来实现高吞吐量(这部分可以参考区块链不可能三角)。

3)侧链的设局主要是为了减少了主链上的拥堵,降低了每个人的成本,增加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4)开发人员还可以使用侧链来探索和测试主链上不可用的新特性和用例。比如最早侧链的概念是怎么出现的?就是2012年,当时比特币的核心开发团队正在考虑如何可以安全的升级比特币协议,以增加新的功能,但是担心直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进行功能添加比较危险,因为如果新功能在实践中发生软件故障,会对现有的比特币网络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由于比特币的网络结构特性,如果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动,还需要获得多数比特币矿工的支持。这时,比特币核心开发者便提出了侧链方案。

所以最早侧链本就是允许开发人员探索性质地将新功能附加在其他的区块链,再将这些侧链附着在现有比特币区块链上。以保护比特币父链网络。

-ve:

1)侧链和以rollup 和 channel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rollup和channel都继承了以太坊主网络的安全性,但侧链因为采用自己的的共识机制,通常是为特定类型的交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交易能够更快、更实惠),这也意味着它们通常不会继承以太坊的安全属性。从技术上而言,侧链方案不属于layer2。

2)去中心化程度低。

3)和通道方案比起来,侧链的隐私性弱一些,因为在侧链上,每笔交易都会发布到侧链上,无论是否跟侧链上的所有参与者交互,交易都会被侧链上每个参与者接收。

Ⅱ. Layer2 二层解决方案

基本想法是链下计算/执行,结果上链;数据离线批量处理。这种方式是直接从第一层以太坊共识中获得安全性,方案包括:

A. Channel通道

这是一个非常早期、存在已久的区块链扩展方案,他最出名的应用是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更注重安全性,而非可用性。

参与者必须将以太坊的一部分状态,如 ETH 存款,锁定在一个多签合约中。锁定初始状态是第一个交易,并打开了通道。然后参与者可以在链下快速自由地进行交易。当互动结束后,把最终状态提交上链,关闭通道。

这边可以再细分为两种 支付通道Payment Channel和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

Payment Channel:现在主链上建一个多签合约地址,比如,A和B创建了这样的多签合约,资金只有经过他俩共同同意才能转移。把各自的钱存进去,假设A和B各存10eth,这个初始状态就相当于是打开了一个支付通道。然后在链下 他们之间进行了几十甚至上千笔交易,每笔交易双方都需要签名和盖时间戳。最后A有5eth B有15eth。但他们不需在区块链上记录这么多笔交易,只用记录两笔——初始资金交易和所有交易结束后的最终余额分配。当他们把最终余额上传到主链,相当于关闭了这个支付通道。

对于A和B来说 链下的那些交易没有手续费并且几乎即时成交。双方无需支付矿工费用,也不必等待区块确认。

State Channel:这其实是对Payment Channel的一种衍生,从名字就可以判断,这种方案是围绕“状态”,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交易状态,也可以是游戏状态、获活动状态等。举个例子,开始一场五子棋游戏,他们需要先创建一个新的“评判”程序,并为其提供初始投注,这样就算开启状态通道了。他们走棋的过程不会作为交易提交给区块链。但每走一步双方都需要签名且附上时间戳,然后再走下一步。只有当程序根据规则判定一方胜出时,结束游戏,a和b签署一个状态更新,根据游戏的结局简单地分配投注。这就相当于状态通道关闭了。

数据可用性 Data Availability(DA):

所有的数据存在Layer2,由Channel双方保证DA(转账或者游戏的整个过程需要靠 a 和 b 这些参与者自己来进行维护)

状态有效性State Validity(SV):

Channel结束后任何一方都可以提交最终状态到Layer1,但是Layer1不验证,而是会先要求提交者质押。然后会有一周的时间进行Fraud Proof,任何一个人可以对着笔结算疑然后提交证明(证明状态是错的)。这个质疑是可验证的。刚才提到了,每一笔线下转账和行为都需要双方签名,并且附加上时间戳。所以但凡质疑者提供的欺诈证明显示是签过名且**时间比之前的更新,**这就是一个可验证的欺诈证明。这个证明就会成为最新状态,同时先前提交状态的那个人质押的币会被扣除。

Channel 项目:

BTC 的闪电网络lightening network

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1)通道主要面向高频、小额支付。

2)节省了大量交易时间和费用。尤其是交易费用方面,创建通道有初始成本。但是一旦部署了,通道内部每个状态的更新都非常便宜。链上实际只记录两笔交易。

3)状态有效性SV 可以通过欺诈证明得到很好的保证。

4)状态通道有很强的隐私性能 –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发生在通道中的,而不是公开广播并且记录在链上。只有打开和关闭转账必须是公开的。但是在侧链系统中,每笔转账都是发布在侧链上的,然后侧链上的每个参与者都会收到,

5)状态通道有即时的最终确定性 – 也就是说只要两方签署了状态更新,就能认为状态结束了。

-ve:

1)提币慢,还需要1周时间进行欺诈证明才能提币

2)对于偶尔转账给对方的用户来说,创建和结算通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不太友好。因为你还需要创建多签合约,签名,设计评判程序…

3)不支持开放式参与。通道不能用于向尚未参与的人发送链下资金

4)TPS一般,更适合少数参与者,如果是大规模的复杂的交易性能就跟不太上。

5)不支持智能合约,毕竟不是一个链。

6)状态通道需要所有参与者100%的在线,如果参与者中途离开也会被扣除质押代币。

7)通道不能用于表示没有明确逻辑所有者的对象(例如 Uniswap)。所以说通道只通道不能用于表示没有明确逻辑所有者的对象(例如 Uniswap)适合用于有已定义好参与者集的应用,虽然说可以添加和移除参与者,但是需要每次都对合约进行改变。

B. Plasma

由于Channel“无法支撑大规模、大资金和复杂交易”的局限性,Plasma方案应运而生。其结合了侧链的一些设计,解决了将资产发送给任意目标人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确保TPS的提升。事实上在开发者们研究Layer2解决方案的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Plasma一度被认为就是 “the right one”。

但随着后来因为一些硬伤被Layer 2 取代了,这边来简单给大家说说:

Plasma是一条独立的区块链,最初的设计也是想保留侧链的主要用途,可以通过链下交易来扩容,同时能一定程度解决侧链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也就是说当子链遇到攻击时,存储在子链上的资产始终是安全的)因此在取舍后放弃了侧链的一些性能(比如执行智能合约等),却通过区块锚定回主网来增加安全性。他和侧链最大的2点不同在于:

1)侧链使用桥的方式来和主链交互资产,但侧链的安全性依靠自身的共识机制。而且侧链往往 比主网小很多。但plasma将自身的每一个区块的状态信息以区块根的形式发布到以太坊主网。因此在以太坊主网上是可以确认到plasma链上的状态信息的(只不过子链上的具体交易数据存储需要用户自行下载保存。以太坊主链在这个过程中只承担了确认者的角色,而非验证者,所以其安全级别是较差的)。因此Plasma链也被称为 “子”链,因为它们本质上是“父链”以太坊链的较小复制。这意味着它继承了主链的部分安全性,所以也属于layer2的方案。

2)plasma上是不支持智能合约的,仅支持基本的代币转移、交换和其他一些交易类型。

无限创建“链中链”:

每一条Plasma 可以无限创建更多的子链,以减轻父链的工作量,每条子链都有一个叫做“Operator(运营商)”的角色。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运营商周期性的“状态承诺”:

所有链下交易会先汇总到子链的运营商,然后(因为子链要锚定回主链)运营商周期性地把子链计算结果汇总,通过默克尔树的形式打包压缩成一个区块根,最后将区块跟提交回主链做状态记录。也就是所谓的 周期性的提交”状态承诺“。通过这样的方式,无论在两次提交期间,子链上发生了多少笔交易,子链只需要将交易执行造成的状态信息提交到主链上即可。而交易的数据是不会提交给主链的。

入口——主网合约:

像侧链一样,Plasma 使用在以太坊上运行的主合约来处理用户的进入和退出。用户必须在主合约中存入 ETH 或任何 ERC-20 代币。监视合约存款的 Plasma 运营商重新创建与 户的初始存款相等的金额,并将其释放到用户在 Plasma 链上的地址。

退出——欺诈证明:

然后在推出plasma链,也就是取款的时候,plasma引入了之前提到的“挑战期”, 通过欺诈证明的方式来惩罚不诚实行为、保证状态有效性。该主合约还负责跟踪状态承诺(前面已解释)并通过欺诈证明惩罚不诚实行为。「 欺诈证明 」意味着任何人在这段挑战期(通常是7天或者更久)内,都可以通过默克尔树校验的方式来提交证明用户资产的退出是不合法的。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状态根State Root:

首先刚才提到了Plasma在主链上拥有一个(或者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合约,用来维护plasma子链中的状态记录,这个状态记录实际上是一棵默克尔树的根节点存储的哈希值,这个哈希值被称为state root。

具体解释:默克尔树(一颗二叉树),在二叉树的叶子节点上记录着当前rollup层账户的状态信息。

对于每两个状态信息(例如State 1/State 2),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哈希公式计算出一个唯一的哈希值(eg: Hash(1,2) )来作为这两个叶子节点的父亲节点,依次一层一层往上类推,最终得到一个哈希值存储在根节点中:你不需要知道怎样计算哈希值,你只需要记住几件事情。

1) 任何一个状态的变化都会导致Root hash发生变化。

2) 如果两棵树的根哈希值相同,那说明他们的叶子结点存储的信息完全一致(因此只需要对比两个根节点哈希值就可以确认底层状态信息的一致性)。

3) 根据根节点的哈希值和下载相邻哈希值,我们可以确认某一个状态信息存在于这棵哈希树中。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当rollup上发生交易的时候,会产生新的state root。任何子链的用户这时候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子链上下载记录的交易信息来对比、证明新的状态根是否正确。(因为刚才提了,但凡记录的交易/叶子节点上完全一致的,根哈希值一定会相同。

为了保证他们的资金完全安全,用户(也就是潜在“验证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等离子链,去记录链上的交易信息。这包括运行一个自动同步(下载)等离子链并确保一切按预期运行的软件。用户应至少每隔几天运行一次该软件,但具体时间取决于 Plasma MVP 智能合约设置的参数。

如果等离子链运行正常,那么用户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但是,如果出现不可逆转的错误(希望极少发生),那么用户的钱包将自动开始从 Plasma 链中提取资金。这种自动取款保证了用户资金的安全,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当恶意运营商试图窃取资金时也是如此。

数据不可用:

但Plasma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不可用性。欺诈证明有效预防了用户作恶,也能保证只要有还有哪怕一个诚实节点,就能保证链的安全性。但如果是运营商作恶,同时用户/验证者没有可以证明真实性的相关交易信息呢?由于用户可以提交欺诈证明的前提是用户自行记录了子链上的交易数据 + 运营商将所有真实交易数据打包上主链,所以当运营商作恶提交无效数据时,只要将防欺诈所需的相关信息隐藏,网络中的用户便无法拿到真实信息来证明交易是无效的。

大规模退出:

由于“运营商作恶” 这个问题在plasma方案中无法有效预防,只能想解决办法。plasma就设计了一套“大规模退出”“mass exit“方案,但这个方案又有可能引发以太坊本身的全网拥塞…

Plasma项目:

Matic最早期就是使用plasma,区块链研究人员此后不久发现了数据可用性问题(后面会在报告中进一步讨论),导致 Plasma 被其他解决方案弃用。改名后,polygon项目就转为全方面,全站式扩容方案。

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1)提供高吞吐量和

2) 每笔交易的低成本。

3)适用于任意用户之间的交易。使用的人可以将资产发送给plasma以外的人,收款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回到plasma只要拿着收款证明,去兑现就可以。而如果两者都建立在等离子链上,则每个用户对没有开销。所以plasma也可以适应与主链无关的特定用例。包括企业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定制 Plasma 智能合约,以提供可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的可扩展基础设施。

4)不需要像channel去提前锁定资金.

5)安全性高,plasma的安全性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主网。(fraud prove欺诈证明)侧链的validator 定期将状态树根state root传到主链,但主链不去验证,允许任何人在一周内提交质疑,和欺诈证明。以此来保证sv状态有效性。

-ve:

1)无法运行智能合约。plasma仅支持基本的代币转移、交换和其他一些交易类型。

2)固定提交周期,如果在这个周期内去支付,支付是不会被确认,需要等周期到了才可以。

3)提款慢,通常需要等7天,以允许提交质疑和欺诈证明。

4)需要定期观察网络(活跃度要求)或将此责任委托给其他人以确保资金安全

5)依靠一个或多个运营商来存储数据并根据要求提供服务。

6)如果太多用户试图同时退出,以太坊主网可能会变得拥挤。

所以这边可以看出来,Plasma 和Channel通道对比,核心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将资产发送给从未参与过系统的参与者,并且资本要求要低得多。但代价是:Channel通道不需要任何数据在链上运行,但 Plasma 要求每条链定期发布一个哈希值。此外,Plasma 转账不是即时的:用户必须等待挑战权结束。

但plasma自身最核心的问题是,Plasma子链为了提升效率,只会定期提交其状态结果上主链,而非所有交易数据。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Plasma无法建立和以太坊主链同一级别的信任,因为确保”数据有效性“的重任就落到了”运营商“身上,而非以太坊主网。但运营商是存在动机去作恶的。

于是乎,就有了roll-up方案…

C. Roll-Up:

Rollup是目前最主流的扩容方案,可以算是原始主链处理方式和Plasma方式的折中:他和plasma一样在以太坊主链(也就是一层)之外执行交易,然后将多个交易成批处理在一起,最后将它们的状态发送回以太坊主网络。但是不同之处在于,1)roll-up也会将交易数据提交给主链,2)rollup会最大限度压缩这些交易数据,同时基于Rollup本身的特性适当删除和缩减一部分数据,只要保证最终的提交能够上主链从而供任何人验证即可。(这两种roll-up 都是在plasma的基础之上,针对交易数据部分提供了不同的证明方案。)

因此,Rollup的安全性要比Plasma高。而他的核心优势也就是同时保证了状态有效性+数据可用性。

Roll-up具体上怎么实现的呢?

State Root(先前提到过):

首先Rollup在主链上拥有一个(或者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合约,用来维护Rollup层中的状态记录,这个状态记录实际上是一棵默克尔树的根节点存储的哈希值,这个哈希值被称为state root。

具体解释:默克尔树(一颗二叉树),在二叉树的叶子节点上记录着当前rollup层账户的状态信息。

对于每两个状态信息(例如State 1/State 2),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哈希公式计算出一个唯一的哈希值(eg: Hash(1,2) )来作为这两个叶子节点的父亲节点,依次一层一层往上类推,最终得到一个哈希值存储在根节点中:咱不需要知道怎样计算哈希值,咱们只需要记住几件事情。

1. 任何一个状态的变化都会导致Root hash发生变化;

2. 如果两棵树的根哈希值相同,那说明他们的叶子结点存储的信息完全一致(因此只需要对比两个根节点哈希值就可以确认底层状态信息的一致性;

3. 根据根节点的哈希值和下载相邻哈希值,我们可以确认某一个状态信息存在于这颗哈希树中。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Batch(这也是rollup非常棒的一个改良):

当rollup上发生交易的时候,会产生新的state root。

但是如果每发生一笔交易就签名并在主链更新一次state root,产生的成本反而会比将这些交易在Layer1上执行还要高。

所以rollup中产生的交易就被按批次打包汇总,同时根据这批交易全部执行完成后的状态,会产生一个新的state root。无论是谁将交易打包提交给主链上的智能合约,他都需要计算这个新的state root,并将其和上一个state root以及交易数据一并提交。

这一部分的打包被称为一个”batch”,运营商将batch提交给Rollup 合约后,主链会去验证新的state root是否正确,如果通过验证,则将state root更新为最新提交的state root,并最终完成一次rollup内的状态转移确认。

所以,Rollup的实质是将一大笔实际产生的交易汇总成一笔主链上的交易,这些交易由Rollup链来执行和计算,但会将数据提交给主链。这样既利用了主链的共识和安全性,同时提升了实际上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压缩:

这两种技术方案能够做到扩容,核心都是交易数据的压缩和打包(前面提到了rollup的一大改良就是将交易数据上链 因此“压缩”是针对这部分)。这是因为以太坊的区块 gas limit 是有上限的, 压缩后的交易越小,一次能提交给主链的交易就越多,平摊的费用越低。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以下是Vitalik在其文章中描述的一种zk的压缩模式,作为例子帮我们理解:

以太坊主链上一笔简单的交易(比如发送 ETH)通常消耗约 112 字节。然而,在 zk-Rollup 上发送 ETH 可以缩减到约 12 字节。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达到这样的压缩效果,一方面是采用了更简单高级编码,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巧妙的压缩技巧。

这个图表很有意思,不考虑rollup,一般在以太坊网络上交易会涉及到这些参数:

Nonce:此参数的目的是防止重放。如果一个账户的当前 nonce 是 5,那么来自该账户的下一笔交易处理后,账户中的 nonce 将增加到 6。nonce一般来说可以到几千几万,但它是通过rlp编码可以动态缩短字节,所以以太坊网上的nonce大约是在3字节左右

Gasprice:是以10的负18次方为单位的一个数,也是rl编码,大概是8字节

Gas:这边指的是你愿意付出的gas个数,一般都不多。一般以太坊一个block的gas上限是允许2千万个gas。一般一个转账交易gas差不多是2万,调个合约差不多是10万-20万,顶多几十万。所以这边平均差不多3个字节

To:以太坊上一个地址差不多是21个字节,而且以太坊地址范围很大

Value:指的是转账时的钱数,很多时候调合约value都是0,因为你不需要往合约里转账。但比如我转5eth给你,那value就有个值。单位也是10的负18次方,rlp编码,9个字节差不多

Signature:签名就比较固定 差不多68个字节

所以这样算下来,一个eth交易差不多112个。因为roll-up是往L2发,所以只要能表达出完整信息,L2方案是可以自定义格式的。但是这些信息他可以挑选,和压缩。比如:

Nonce:在 rollup 中可以完全省略 nonce。因为完全可以从 pre-state 中恢复 nonce。

GasPrice:可以在每批中设置一个固定的费用水平,或者甚至将 gas 支付完全移到汇总协议之外,并让交易者通过渠道向批次创建者支付费用。

Gas:可以在 batch 层面设置 gas 限制,选择一些特定的值,

To:可以通过默克尔树上的索引来替换 20 字节的地址(例如,如果地址是添加到树中的第 4527 个地址,我们只需使用索引 “4527” 来引用它。就可以限制到4个字节

Value:钱数把单位改一下,或者用其他技术法来存储。

Signature:使用 BLS 聚合签名,将多个签名整合为一个。然后可以一次性地针对整个消息批次“batch”验证签名。因为每个区块中可验证的聚合的签名数量上限是100,所以即使包含100笔签名的 大批次(batch)也能聚合成一笔签名。

最后省下来差不多12个字节。其实相当于限制了精度,但信息范围不变,依旧几乎表达了完整的信息。这就是roll up为什么能扩容的重点。但这扩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主链上,calldate是有限制的,因为calldate它每个字节都会消耗主网上的一点gas,而主链上一个blcok的总gas数上有限制的。所以就限制了calldata能包括的字节的总数。

这些压缩技巧是 rollup 扩容的关键,如果我们不对交易数据进行压缩,rollup 或许只能在主链的基础上的有大约 10 倍的提升效率,但有了这些压缩技巧,才能做到100倍甚至更高的压缩效率。

Data availability :

如何验证提交的信息是正确可用的?

Roll-up和plasma的一大不同在于它也提交了交易数据上主链,来保证任何人可以验证。那现在就涉及到了如何验证提交的信息是正确可用的?

对于这一问题,大体上有两种解决方案,而根据解决方案的不同,rollup也被分成了两类:Optimistic rollup乐观卷叠 和 Zero-knowledge (ZK) rollup零知识证明卷叠。

a)Optimistic rollup 顾名思义,它们乐观地假设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并在没有任何初始证明的情况下提交批次。任何人可以在挑战期内,检测并证明有数据是虚假的。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如果批处理被证明是有欺诈性的,那么Optimistic rollps会执行欺诈证明,并使用以太坊主链上的可用数据运行正确的交易计算。

还可以用刚才这个图(下图)来解释optimistic roll-up中的 欺诈证明构建:

batch所包含的信息包括了pre-state root,post state root,和交易信息。

根据pre-state root这一部分能够构建完整的默克尔树。

根据交易信息,我们可以模拟执行batch中提交的交易,从而得到了新的账户状态,得到新的默克尔树,得到新的state root。

将上一步得到的state root和batch中的state root进行比对从而验证batch中的是否正确。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vitalik.ca/general/2021/01/05/rollup.html

为了威慑提交者不作恶,提交者往往需要质押资金,当他的提交被验证为错误时,一部分质押资金将会被扣除作为惩罚。同时,提交了相应欺诈证明的验证者会得到被扣除的押金,以此来激励监测和提交欺诈证明的行为。

如果我们将OR和Plasma进行比对,我们会发现一些相似性,例如他们都使用了欺诈证明机制,需要有一个验证者的角色来监测OR给主链的提交。但由于OR同时向主链提交了交易数据,所以OR上的验证者不需要在自己去保存记录OR上的交易。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1)提供高吞吐量

2)和低交易成本

3)roll-up交易数据存储在第 1 层链上,提高了透明度、安全性、抗审查性和去中心化性。在不牺牲安全性或不信任的情况下提供可扩展性的巨大改进。

4)optimistic rollup的欺诈证明保证了去信任的最终性,状态的有效性,而且并允许诚实的少数人保护链(理论上哪怕只有一个诚实节点都可以保证整条链的安全性)

5)optimistic rollup也通过将交易数据上主网保证了数据的可用性。

6)与 EVM 和 Solidity 的兼容性允许开发人员将以太坊原生智能合约移植到汇总或使用现有工具来创建新的 dapp。

-ve:

1) 提款慢,通常需要等7天,以允许提交质疑和欺诈证明

2)安全模型依赖于至少一个诚实节点执行汇总交易并提交欺诈证明来挑战无效状态转换。

3)Optimistic roll-up必须在链上发布所有交易数据,也需一定的成本。

Optimistic Rollup项目: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b)另一类Roll-up解决方案是Zero-Knowledge rollup (ZK rollup)

先来说说什么是零知识证明ZKP?

零知识证明(ZKP)是现代密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其相 信自己知道或拥有某一消息,但证明过程不能向验证者泄漏任何关于被证明消息的信息。通俗的来讲就是:

既证明了自己想证明的事情,同时透露给验证者的信息为”零”。eg 数独

完备性

可靠性

零知识性

与Optimistic Rollup不同,ZK Rollup 要求提交者在提交batch(zk rollup也是将交易捆绑成批次,链下执行,一同上链)时除了交易数据以及post/previous state root 之外,还要携带一个“有效性证明”。有效性证明被提交到主网的roll-up合约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来验证zk Rollup层中特定batch的交易是否正确。证明可以在提交batch几分钟后完成,验证成功后主链rollup合约会将State root更新为提交的最新数据。这基本等同于省略了验证人的工作,在提交的同时完成验证。

这意味着:1. zk Rol-Up省略掉了验证者保存数据,在挑战期提交欺诈证明的环节(如下图);2. 也不再需要在提交后再等待7-14天来做验证。所以交易速度也比其他L2方案快很多。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目前市面上有两种零知识证明的解决方案:

zk-SNARK(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是简洁非交互式知识论证的缩写。该种方案的特性是简洁的,即验证过程不涉及大量数据传输以及验证算法简单,这就意味着验证时间不会随着运算吞吐量而成倍增长。

zk-STARK(Scalable Transparent Argument of Knowledge)是可扩展的透明知识论证,是作为SNARK的替代版本而创建的。与SNARK的Succinct的“S”不同,STARK的“S”代表的是Scalable(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STARK生成证明(Proof)时间复杂度近似于计算的复杂度(呈拟线性关系),而验证证明(Verify Proof)的时间复杂度远小于计算的复杂度。也就是说随着STARK扩展性提高,STARK的证明复杂度并没有相应增加。

但由于零知识证明这部分涉及到很复杂的底层技术和密码学概念,所以这个日后可以单拎出来再做个分享。今天这边就简单说一下,不进入具体细节。

总之,我们知道ZK rollups 特有的几个重要压缩技巧是:

1. 生成的证明体积远远小于证明内容的体积(因此比op 上传到主网的字节要小很多)。

2. 如果事务的一部分仅用于验证,并且与状态更新无关,那么该部分可以下链,从而减少字节。但这不能在optimistic roll-up中完成,因为该数据仍然需要包含在链上,以防以后需要在欺诈证明中进行检查(比较zk不需要挑战期和欺诈证明)。

但zk的挑战在于生成、以及验证一个zk证明本身需要非常非常大量且复杂的计算,这也是为什么目前ZK-Rollup研发进度和实际应用都非常慢的原因之一。而且正因为其技术上的复杂性,并不是随便一种语言,编译环境,虚拟机,指令集都能够无缝支持完成以上提到的过程,需要做额外的适配,这导致zk项目天生就很难兼容evm(这一部分也、可以在日后专门聊zk的分享细说)。

这边是@W3.Hitchhiker团队做的一个不同方案的费用和TPS对比: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w3hitchhiker.mirror.xyz/7dwD76ZZIlR7ep731K6y9vTTuXGHOojxWSnkXKzqPzI

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1)有效性证明确保链下交易的正确性。

2)由于省略了验证者的工作和挑战期这个概念,一旦在 L1 上验证了有效性证明,就会批准状态更新,从而提供更快的交易最终确定性。(无须再等7-14天)

3)OR 的数据可用性来自于经济学。为了能够良好的运转,OR必须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驱使一批主链上的验证人随时监测提交者,并准备提交欺诈证明,而zk的数据可用性依赖于密码学和代码。

4)安全性依赖于主网的安全性和共识。因为恢复链下状态所需的数据都存储在 L1 上,从而保证安全性、抗审查性和去中心化。

5)更好的数据压缩有助于降低calldata在以太坊上发布的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的汇总费用。属于目前压缩能力最强,效率最高的方案

6)所以用户交易费用也低。

-ve:

1)由于其有效证明所需计算量大,复杂度高,所以开发速度慢

2)因此应用不广泛。不像op有那么多的应该和迭代

3)目前很难支持以太坊虚拟机(EVM),使其难以运行 智能合约、DeFi 协议等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4) 硬件方面的中心化风险。生成有效性证明需要专门的硬件,硬件垄断有可能会导致对链进行集中控制。

ZK Roll-Up项目: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ata from https://l2beat.com/scaling/tvl/, 22/09/2022

Rollup 小总结:

现在就能明白为什么Roll-Up方案能够取代Plasma方案:

1)效率 – zk-rollup 会生成链下交易处理的有效性证明。直接省略了运营商打包数据、发布“状态承诺” 和 用户欺诈证明提交的环节,从而消除挑战期和退出机制的需要。这也意味着用户不必定期观察链来保护他们的资金。

2)支持智能合约 – Plasma 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支持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执行。Optimistic roll-up与以太坊虚拟机兼容,甚至现在不少zk项目(zkSync,StarkWare等)也在推进zkEVM的实现。使其成为更理想的、即安全又有用的去中心化扩容方案。

数据不可用 -如前所述,Plasma 存在数据可用性问题。如果恶意运营商在 Plasma 链上提交了无效数据,用户将无法质疑并提交欺诈证明。Rollups 通过强制运营商在以太坊上发布交易数据来解决这个问题,允许任何人验证链的状态并在必要时创建欺诈证明。

3)大规模退出问题 – ZK-rollups 和Optimistic Rollups 都以不同的方式解决了Plasma 的大规模退出问题。例如,ZK-rollup 的加密机制确保运营商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窃取用户资金。

同样,optimistic rollup对提款施加了延迟期,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发起挑战并防止恶意提款请求。虽然这类似于 Plasma,但不同之处在于验证者可以访问创建欺诈证明所需的数据。因此,roll-up方案不会涉及到有可能损害主网络的“大规模推出”。

V神这几年也强调了未来以太坊的发展路线将是以roll up为中心,底层链为区块的数据可用性提供保证,而Rollup为区块的扩容和有效性提供保证。

然而…

随着向layer2大规模迁移的推进,即便是压缩能力强的rollups,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相同的扩容问题——因为rollup交易数据仍必须传播到所有完整节点,其扩容程度依旧受到以太坊的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

与主网相比,Optimistic rollup可以实现25倍的可扩展性升级,zk rollup可以实现100倍,约 3000 TPS。

可以说 Rollup方案们在扩容方面提供的是线性增长,而非指数级的。那有没有可能够既保证性能,又提供指数级的扩容增长?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于是StarkWare团队又首创了Validium方案,一个有可能达到2-3万tps的链下扩容方案…

D. Validium链

它的运行方式类似于ZK rollup,也通过发布零知识证明来验证以太坊的链下交易,但是最主要的区别在于Validiums 的数据可用性是链下的。因为这样吞吐量不受以太坊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从而提高扩展性、交易速度、降低用户费用(发布成本calldata更低)等目的。

存款和取款:

存款和取款也和rollup类似,用户的存款和取款由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控制。用户通过在以太坊主链合约中存入 ETH(或任何与 ERC 兼容的代币),在validium链上铸造出与其存款相等金额的代币。

取款的话,validium 用户将其提款交易提交给运营商。用户在validium链上的资产在退出系统前也会被销毁。一但批次的有效性证明得到验证,用户就可以通过提供merkle证明来调用主合约进行提款。所以和zk-rollup一样,Validiums 提供近乎即时的提款。

Batch批次:

和rollup类似,用户向运营商提交交易,运营商将交易打包成批次然后提交上主链。批次中包括状态根state root/merkle root和有效性证明。要执行状态更新,运营商必须计算一个新的状态根(在执行交易之后)并将其提交给主链上的合约。如果有效性证明通过,将切换到新的状态根。

与 ZK-rollup 不同,validium 上的运营商不需要发布交易数据。这使得 validium 成为一个纯粹的链下扩展协议。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Validium的链下数据存储主要好处是进一步提高可扩展性(吞吐量不受以太坊数据处理能力的限制)、提高交易速度、降低用户费用(发布成本calldata更低)、以及保护隐私,因为公众无法在链上访问交易数据。

数据可用性:

然而,链下数据的可用性带来了一个问题 —— 如果运营商作恶向用户隐瞒链下状态数据,同时用户无法访问交易数据,那么用户就无法计算执行提款所需的 Merkle 证明,用户的资金就会被冻结。

如下图所示:如果运营者更改了trasaction 6,则交易transaction1的所有者将无法证明其帐户所有权,因为丢失了证明过程中所需的节点 hash (5,6,7,8)的信息。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Drawn by RJ

因此,Validium 有必要采用额外的链下数据管理机制,以便确保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到链下交易数据。

Validiums 的链下数据可用性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些依赖受信任方来存储链下数据;而另一些则使用随机分配的验证者来完成任务。

第一类:数据可用性委员会Data Availability Committee (DAC)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tarkWare提出了数据可用性委员会(DAC)的概念,以消除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依赖。

通过指定一组受信任的实体(统称为数据可用性委员会)来存储链下数据副本并在运营商不为用户的提款请求提供服务的紧急情况下将其(链下数据副本)变为公开可访问。由于成员较少,DAC 更容易实施并且需要较少的协调。但伴随的是集中化风险。

直接退出,无需通过运营商。

在紧急情况下,主网上应用程序智能合约(ASC)将不再接受新的状态更新,而是只允许能够为最新状态提供merkle证明的用户直接提取资金。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无需通过运营商,直接调用主合约的提款功能,将他们的资金提回。

由于其仍使用零知识证明,所以不存在广播不正确状态的危险。

但是,用户必须信任 DAC 以在需要时提供数据(例如,用于生成 Merkle 证明)。数据可用性委员会的成员有可能受到恶意行为者的损害,然后恶意行为者可以扣留链下数据。

第二类:绑定数据可用性 Bounded Data Availability

这种是通过经济激励机制和去中心化的形式来保证链下数据的可用性。此方案要求负责存储离线数据的参与者在担任其角色之前在智能合约中质押(即锁定)代币。这种代币作为一种“纽带”来保证数据可用性管理者之间的诚实行为并减少信任假设。如果这些参与者未能证明数据可用性,则保证金将被削减。

在绑定的数据可用性方案中,一旦质押所需的代币,任何人都可以被分配存储链下数据。这扩大了符合条件的数据可用性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了影响数据可用性委员会 (DAC) 的集中化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依赖于加密经济激励措施来防止恶意活动,比指定受信任方来保护离线数据更安全。

Validium的优缺点: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ve: zk roll-up的很多优势和劣势validium也有:

1) 有效性证明强制链下交易的完整性,并防止运营商用无效状态来更新

2) 交易速度快。将资金撤回以太坊时不会出现延迟(无需欺诈证明)

3)适用于特定用例,例如优先考虑隐私&可扩展性的交易或区块链游戏。(比如DeversiFi 是一个使用第二层网络(Validium)实现隐私交易和可扩容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DEX V1.0 选择链下数据解决方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的客户——专业交易者——不能将他们的交易历史记录在链上,因为这会将他们的策略暴露给竞争对手。

4)链下数据可用性提供更高水平的吞吐量。

5)通过不将交易数据发布到以太坊主网来降低用户的gasfee

6)指数级的可扩展性增长将承载更高的流动性,这会是新兴 DEX 的一个重要属性

-ve:

1)由于其有效证明所需计算量大,复杂度高,所以开发速度慢。对于低吞吐量的应用程序不具有成本效益。

2)因此应用不广泛。不像op有那么多的应用和迭代

3)目前很难支持以太坊虚拟机(EVM),使其难以运行 智能合约、DeFi 协议等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4)硬件方面的中心化风险。生成有效性证明需要专门的硬件,硬件垄断有可能会导致对链进行集中控制。

5)模型依赖于信任假设和加密经济激励,不像 ZK-rollups 纯粹依赖加密 密码学安全机制。

6)链下数据的可用性的问题:创建或验证 Merkle 证明所需的数据可能不可用。这意味着如果运营商作恶,用户可能无法从链上合约中提取资金。即时有数据可用性委员会,依旧存在中心化的风险。

Validium项目: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from https://l2beat.com/scaling/tvl/, 22/09/2022

E. Volition

这边可以多提一个混合方案——StarkWare创立的volition的概念:结合了 ZK-rollup 和validium,并允许用户在两种扩展解决方案之间切换。通过Volition,用户可以利用 validium 的链下数据可用性进行某些交易,同时保留在需要时切换到链上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ZK-rollup)的自由。这实质上使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的独特情况自由选择权衡取舍。

万字科普:详解以太坊扩容全方案
https://medium.com/starkware/volition-and-the-emerging-data-availability-spectrum-87e8bfa09bb

例子:在zkSync2.0中,就用到了volition的概念。他们L2 状态分为 2 个方面:具有链上数据可用性的 zkRollup 和具有链下数据可用性的 zkPorter。这两部分将是可组合和可互操作的。

四、总结:

各类方案对比,rollup有效地保证了状态有效性+数据可用性,保留了先前方案的优势,同时解决了他们的局限性。从而成为目前扩容领域的的龙头。

在roll-up方案中,短期来看,optimistic rollup技术更加成熟、运用更广泛,op roll-up可能会在通用 EVM 计算中胜出,而 ZK roll-up可能会在简单的支付、交换和其他特定于应用程序的用例中胜出。

但从长远来看,而ZK Rollup的弱点基本都属于技术问题,随着大量优秀的开发人员投入到相关研究,ZK Rollup在未来会是更优的扩容方案。ZK-Rollup 技术的基本原理将使其能够取代 Optimistic Rollups,有能力达到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更全的性能,从而带来更加广泛的采用。目前已经有不少像 Scroll、zkSync 和 Polygon 这样的 Layer 2 项目已经在尝试引入 zk-EVM 的计算环境,这将使 ZK-Rollups 能够独立运行所有类型的通用智能合约。

未来会有更多融合。从扩容方案发展过程来看,以太坊的扩容并不是某个单一方案能够一劳永逸的。很多解决方案提供商也都在多条路径上进行着探索和布局。个人相信这也势必会产生更多融合方案(eg. Optimism 的“Bedrock”;StarkEx的 Volition;Polygon)

读完本文应该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扩容方案的发展迭代,往往是意识到一个解决方案存在的局限性后,用另一种更好的方案来尽可能地保留优点,解决缺点,突破局限。就像当初很长一段时间开发人员都认为Plasma 就是“the right one”,直到意识到它的局限性无法被突破,从而探索出了roll-up;目前 roll-up看起来好像就是大家公认的答案了,但也许随着探索的深入,还会出现颠覆roll-up的更优的解决方案?

最后就是我整理完感觉这些扩容方案目前有无数种走向,对于我这种二级投资的个体户 感觉可以慢慢来,等项目跑出来做右侧交易,因为变化太快,可能好不容易搞明白了,他们发现走不通,改方向了(就像plasma) 。然后判断出一个大趋势广撒网,广押宝也许是笨但比较有效的办法哈哈。但这是二级思路 不适用于一级,一级最后还是看团队、看项目背后的网络、资源。

作者:LD Capital Research

AI和Web3能擦出什么火花

最近,闲来无事,问一些在硅谷的互联网投资者,重点关注什么领域?

本以为又是“Saas”、“Web3”等老名词,结果出乎意料,“AI”成为了高频关键词,众多一线硅谷 VC 开始瞄准 AI 初创公司,巨额融资不断浮出水面。

比如,Meta(原Facebook)工程师 Lin Qiao 离职之后,开始基于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 PyTorch 进行创业,为诸如 Stable Diffusion 之类的 AI 图像创建工作提供支持。

众多一线 VC 竞相追逐,尽管只有一个 PPT,一个梦想,但是该项目最终以上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千万美元融资,Benchmark 和红杉资本均有参与。

这只是 AI FOMO 下的一个缩影。

10 月 17 日,英国开源人工智能公司 Stability AI 宣布获得 1.01 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 10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由Coatue、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O’Shaughnessy Ventures LLC 参与投资。

如果聊到最近大火的 AI 生成艺术一定离不开这家公司,StabilityAI 于今年发布了深度学习文字转图像模型 Stable Diffusion,主要用于根据文字的描述产生详细图像,Stable Diffusion 的诞生让 AI 绘画这个领域愈发火爆。

根据最新 Tiger 致投资者信中的内容,他们已然悄悄投资了AI领域巨头 OpenAI。

一场 AI 飓风席卷科技创投界,这股Fomo 浪潮也和红杉资本的一篇文章有关。

2022 年 9 月 23 日,红杉美国官网发表了最新一篇题为《生成式AI: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的文章,认为AIGC(AI-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会代表新一轮 Paradigm shift(范式转移)的开始

原文作者是红杉的两位合伙人,Sonya Huang 和 Pat Grady,有趣的是第三位作者,赫然还写着 GPT-3,OpenAI 旗下基于深度学习原理的语言预测模型,简单理解就是基于上下文的生成 AI 系统

当你向 GPT-3 提供提示或上下文时,它可以填写其余内容,也就是说你给GPT-3提供素材,他帮你撰写文章

此外,这篇文章插图也是用 Midjourney 生成的,输入关键词,即可得到一张精美的插画,这也让众多绘画师感到忧心忡忡,甚至在微博上有了“绘画会被 AI 替代吗”的热搜,引得众多画师下场讨论。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图源:知著网

文字、图片可 AI 生成,音频和视频同样不在话下

在 Podcast.ai 推出的第一集播客里,已故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竟然成为首位嘉宾,与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 Joe Rogan 进行了一场长达 20 分钟的交流,讨论了乔布斯对大学、计算机的看法以及工作状态、信仰等。

人死不能复生,这背后当然是 AI 作祟。

Podcast.ai 是一个完全由 AI 生成的播客通过乔布斯的传记和收集网络上关于他的所有录音,用 Play.ht 的语言模型大量训练,最终生成了这段“假 Joe Rogan 采访乔布斯”的播客音频内容。

以上种种都是 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前 AI 还只是辅助内容创作的工具,今天 AI 已经可以成为内容创作的主体,能够独立完成写作、设计、绘画、视频制作等创意性工作。

从 PGC 到 UGC,内容产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而 AIGC 的兴起,则将给内容产业带来革命性突破,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历史进程

Play.ht 表示,“我们相信在未来,所有内容创作都将由人工智能生成,但由人类指导,而最具创造性的工作将取决于人类将他们想要的创作表达到模型中的能力。”

AIGC 与元宇宙

谈到 AIGC 与 Web3 的结合,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元宇宙,道理很简单,一个真正的元宇宙是需要海量的优质“内容”进行填充。

在 PGC 的商业模式下,生产内容与变现的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人力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大规模的元宇宙内容生成。

UGC 让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能瓶颈,中心化,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的问题,但是内容创作质量良莠不齐,大量的“垃圾内容”反而是损害,仍然难以满足元宇宙对于内容的需求。

只有 AIGC 才能让人类突破生产力枷锁,高效率生成高质量内容,让人类进入到真正的元宇宙之中。

拿最落地的一个场景游戏举例,游戏中的美术、配音、文案等理论上都可以由 AI 辅助或者自主完成,比如,最近 B 站 UP 主“拔丝柠檬制作组”利用 AI,花了 6 小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二次元 galgame 游戏Demo。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这一领域的成长速度将远超大多数人的预期。

站在 AI 与Web3 的交叉口

如果说 Web3 的内核是“去中心化”,那么现在的 AIGC 毫无疑问是中心化的。

过往,AI 模型往往开源存在,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型模型变得越来越封闭,以及和互联网巨头绑定愈发紧密。

以 AIGC 之王 OpenAI 为例,成立于 2015 年,由马斯克发起创立的 OpenAI 从第一天便将自己定位为“非营利组织”,目标是以安全的方式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使全人类平等收益,而不是为公司的股东创造利润。

但在2019 年,OpenAI 违背其初衷,成为了一家名为“OpenAI LP”的营利性公司,由一家名为“OpenAI Inc”的母公司控制。

OpenAI 更改结构数月后,微软便注资了 10 亿美元,附属条件是微软有权将 OpenAI 的部分技术商业化,比如 GPT-3 与 Codex。

批评纷涌而至,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所长 Oren Etzioni 表示:“我不同意非营利组织不具备竞争力的观点……如果规模更大、资金更多就代表(这个机构)会发展得更好,那 IBM 就不会被挤下第一名的位置。”

就连OpenAI 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在“微软获 GPT-3 独家授权”的新闻后,给予批评:“这种决定似乎是与‘开放’相悖的。实质上 OpenAI 已经被微软控制了。”(注:马斯克于 2019 年离开了OpenAI 董事会)

超越 Web3,资本新宠 AIGC 的奇幻漂流

如果 OpenAI 是生产力的王者,那么他则是遇到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公共产品还是盈利组织,如何长期维系发展……

在我们看来,Web3 提供了一个开发公共产品和公地范式的机会,过去,公共产品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没有一种价值获取方法来自我维持,Web3 的经济系统可以帮助公共产品定义新的价值获取途径,又可以确保将获取的价值优化分配给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

首先,AI 模型所需要的数据生产可以通过 Web3 的组织形态进行聚合。

一个成熟且强大的 AI 模型需要被喂养海量的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同时也需要外部训练与调教,因此也产生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这样的职业。

数据天然具有“垄断性”,目前海量的数据是被大型科技公司所有,并且几乎没有动力开放对其数据的生产或分发的访问。

但是,我们也看到全球也有一些开源社区正在向全球研究人员开放数据和模型训练。

Common Crawl,十年互联网数据的公共存储库,可用于一般的AI训练。

LAION,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向公众提供大规模机器学习的模型和数据集,并发布了LAION5B,一个58.5亿个经过CLIP过滤的图像-文本数据集,一经发布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开访问的图像-文本数据集。

EleutherAI,一个去中心化社区,发布了全球最大的开源文本数据集之一,The Pile,一个 825.18 GiB 的英语语言数据集,用于使用 22 个不同数据源的语言建模。

目前,这些组织依然还是非盈利性质,主要靠志愿者“用爱发电”。

那么,如何用 Web3 对AI数据的生产与访问进行优化?

CoinFund 曾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比如 Token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鼓励创建开源数据集,根据数据贡献来进行分配,比如给大型文本-图像数据集贴标签进行AI训练等,这样的一个开源社区也可以转变为一个 DAO 社区,一个编译良好的开源数据集对于扩大大型模型的研究可及性和提高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一个优质的大型 AI 模型可以有属于自己的 Token,而建立在模型之上的产品的下游收入可以累积到 Token 价值中,这样一来,数据集贡献者可以获得合理分配,总之,Web3 可以更好将数据货币化以及建设更好的公共产品。

其次,训练大规模神经网络需要海量的算力,在过去十年中,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计算需求每 3、4 个月就翻一番。

例如,OpenAI 的GPT-3有1750亿个参数,训练时间为 3640 petaFLOPS-day,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两周时间,而标准笔记本电脑需要一千年以上的时间来计算。

因此,AI 训练一般需要因数学运算需要而优化的特定硬件,如 GPU、ASIC,这些硬件基本被少数寡头垄断的云服务提供商所控制,如谷歌云、AWS、微软 Azure 和 IBM。

这可以成为 Web3 去中心化治理/市场模式与 AI 计算的另一个交叉点。

比如,去中心化的治理和激励系统,可能被用来激励和分配计算资源,想象一下,一个通过Token来众筹模型培训的赏金系统,成功的众筹者将获得模型的优先计算权。

目前,市场中已有类似的参与者,比如 Gensyn ,使用区块链来验证深度学习任务是否已正确执行,并通过 Token 触发支付,将未使用的计算能力货币化。

如果说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革新优化,AI 就是生产力的跃升,二者的交叉结合或许可以擦出火花,这也成为不少投资机构所关注的领域,比如 CoinFund 投资人 Rishin Sharma 明确表示在寻找 AI 与 Web3 交叉的三类团队:

1.以开放人工智能为核心任务的团队

2.更好地管理公共资源(如数据和计算)以帮助构建 AI 模型的社区

3.利用人工智能将创造力、安全性和创新带入主流应用的产品

作者:巴比特

穷人的原宇宙

“web2.0的时候,我们追求资讯共享、跨越地域和种族的交流,web3.0的时候,我们发行货币,模拟娱乐,复制一个消费至死的地球,你们管这堆虚拟世界的玩具叫元宇宙?”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在探访元宇宙里的贫民窟之前,先看看科技巨擎们向我们描绘的理想元宇宙:

“在元宇宙,你几乎可以做任何能想象的事情–与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学习、玩耍、购物、创作——以及完全不符合我们如今对电脑或手机的看法的全新体验。”——Meta CEO 扎克伯格

“我认为元宇宙可能会通过AR技术,来提升计算的沉浸感,并且会开启各种沉浸式、交互式的多样化体验。”——谷歌CEO Sundar Pichai

“元宇宙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场所……我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愿景、一个共同的障碍或一些创造娱乐渠道的东西聚在一起。”——Roblox CEO Craig Donato

CEO们在布局,NFT卖出了天价,搜索页面的前10页看起来都欣欣向荣。

或许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宇宙模型的一些基建,也是普通人更容易参与的部分。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Facebook@Mark Zuckerberg

NFT游戏对没钱没技能的普通人来说,是进入“元宇宙”最容易的方式,P2E(Play to Earn)模式让玩家可以通过做任务来换取加密代币作为奖励。

在今年3月份,Finder发布了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NFT游戏统计报告,以菲律宾为首的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和南非,NFT游戏玩家比例比欧洲发达国家还高,但他们不是来玩游戏的,是来打工的。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Finder

40%的Axie Infinity玩家都是菲律宾人,这个游戏有点像Pokemon Go,玩家需要买三个怪物Axies,做任务获得的游戏币可以兑换成加密货币,同时每个Axies都是一个NFT代币,可以拿去出租或交易,巅峰时期,每天有270万人在Axie Infinity打怪升级。

Orias原本是一个做章鱼烧的厨师,一个月能赚4000比索(约80美元),去年他刚开始玩Axie Infinity的时候,每周能到手29美元,加起来比工资还高。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Orias,图片来源:TIME@Ezra Acayan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Axie Infinity游戏页面

Orias这样的菲律宾穷人大量涌入Axie Infinity,很多人连买三个入门级怪物的钱都拿不出(最便宜的一个37美元),于是又崛起了一批游戏公会,把怪物租给这些玩家,从玩家的收入里收30%-50%的回扣。

这类NFT游戏也叫区块链游戏,游戏机制大多枯燥甚至幼稚,只能用奖励机制吸引玩家,而吸引来的“玩家”,更像是花钱雇来的NPC。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没有游戏体验可言,科技巨头许诺的未来感、虚拟娱乐和他们毫不沾边,贫穷让大家相遇,忙忙碌碌,只为加密货币的小数点后几位数。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TIME@Ezra Acayan,出租怪物的人被叫做“经理”,Albert Oasnon就是其中之一,最多的时候手下有20个租客

玩家一多,竞争就激烈,碰到加密货币全线暴跌,做任务换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再加上今年三月份,Axie Infinity被黑客入侵盗走了6亿美元的加密货币,Axie NFT价格缩水99%,曾经只要每天玩几个小时手机就能养家糊口,如今有些人连租怪物的钱都无力偿还。

Axie Infinity的陨落没有让其他NFT游戏吸取教训,但吸取了一批穷人NPC。

一部分玩家转战Critterz,这是一款搭建在“我的世界”(Minecraft)里的NFT游戏,玩家可以买Critterz的NFT作为门票,访问专属的Minecraft世界,在里面耕地、造建筑、生产商品来获得代币奖励,最多时一天能挣上100美元。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Critterz NFT=打工人图鉴

Big Chief在“我的世界”里建了一个赌场,为了收集建筑材料,他雇了一帮菲律宾孩子,每天给他打工8个小时来赚钱。

面对剥削童工的指责,Big Chief还觉得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明明帮助了这些想赚外快的穷人:

“我不能告诉你每个小时收入是多少,但我可以告诉你,菲律宾人挣的钱很少,生活成本也很低。”

直到今年7月,“我的世界”开发商Mojang宣布禁止在游戏里玩NFT交易,玩家们再一次下岗。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比他们更惨的,可能只有矿场里日夜兼工的显卡了

虽然没有人关心这些打工人的死活,但这种雇佣模式也带来了一些启发。

Wolves DAO成员 Mikhai Kossar建议发展中国家的玩家可以在富裕玩家的世界中扮演 NPC:

“只是在世界上居住——也许做一份随机的工作,或者只是来回走动、钓鱼、讲故事、当店主,一切皆有可能。”

这剧情怎么莫名熟悉?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不想在元宇宙里打工的人,可以创作并出售NFT作品,元宇宙里的艺术家,你们挣到钱了吗?

CryptoArt.io只收录了身价最高的一万名NFT艺术家,第一名是Pak,一个已经在数字艺术领域活跃了二十多年的数字艺术家,把自己的NFT送进苏富比拍卖,他的团队可以在2年的时间创作并卖掉18万幅NFT作品,赚了3.9亿美元。

而排在第10000名的chrisparks卖了8幅NFT,价值2084美元。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CryptoArt.io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YouTube@Gamertag VR

NonFungible显示最近7天内,NFT作品的平均售价是461美元,同时,售价最高的一幅NFT卖了49万美元,这样摊出来的平均价格,跟平均工资水平一样没什么参考意义。

艺术家Kimberly Parker曾经在NFT交易网站OpenSea上,收集了一个星期的NFT销售记录,数据表明有一半的NFT作品售价不超过200美元。

你在新闻里看到的动辄上千万美元的NFT作品,只是统计图里最细的一线生机,而这统计的还是那些能卖出去的NFT。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图片来源:Kimberly Parker

至于那些没有卖出作品的NFT艺术家,虽然还没有挣到钱,但他们丰富了NFT交易市场,是一串串漂亮数据背后的无名英雄,以另一种NPC的形式,活跃于元宇宙中。

NVIDA的CEO Jensen Huang曾经这样描述他眼里的元宇宙:“很多人是这样想的——当你说‘虚拟世界’的时候,他们想象着戴上VR头盔,但显然不仅仅是这样。我最喜欢的享受虚拟世界的方式之一是一大堆的机器人在虚拟世界中工作,并与物理世界中的其他机器人进行交流。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连接,不一定只有人类,可以是机器对机器。”

目前看来他才是真正的预言家,这些元宇宙里的NPC,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

下沉市场中的元宇宙:我们造了一个“虚拟贫民窟”?
“加入元宇宙吧,你也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过上我的现实生活。”

或许又如一位reddit网友所困惑的:“web2.0的时候,我们追求资讯共享、跨越地域和种族的交流,web3.0的时候,我们发行货币,模拟娱乐,复制一个消费至死的地球,你们管这堆虚拟世界的玩具叫元宇宙?”

这是我们迈向未来必经的阵痛,还是某条岔路上竭泽而渔的巅峰?

作者:陈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