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工作签证可以搞副业吗

海外投资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不少小伙伴,在OPT或者H1b期间能有除了full time job之外的收入嘛?

所谓的副业,比如youtuber,uber driver,违法吗?担心身份和报税的问题  但看到youtube上有很多只是H1B或者是OPT的身份的youtuber…

热门回复

@ccdtz

h1b 是不能有额外主动收入的。只要youtube给你发钱并且这钱进入税表,理论上你的h1b就失效了。

但是因为移民局和税务局系统不通,所以其实没人举报你可以一直保持这h1。

tricky的地方是绿卡环节,那是移民局和税务局极少的有交流的节点,移民局发现你在h1b期间有其他主动收入是可以认为你之前签证失效,所以绿卡的申请也会被拒绝。

同理,做ebay做亚麻做uber做airbnb,都是有这个风险的。

airbnb这个其实有点像灰色地带

跟主动和被动的定义有关。出租房子你其实是不需要付出劳动的。但是airbnb如果不是长租的话,你是需要付出劳动来打理的。不过我也不清楚是否有一个明确法律定义付出多少劳动就算主动了。

跟移民打交道的很多东西都是灰色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有可操作性的。可操作性的意思就是可以不搞你,但如果想搞,还是可以的。

h1b 的额外收入,最安全的只有投资性的被动收入。很多人甚至说day trading都可能被定义为主动,again也是灰色地带。或者收入是cash,不走税表的话,也没有问题,所以比如你代购,收支都是国内银行或者淘宝,也应该没啥问题。

OPT不太了解,不知道是不是只能有一个主动收入,但是h1b是明确禁止其他主动收入的。

@datietuoda

YouTube开通收益赚钱的门槛是1000个订阅者和过去12个月有4000个小时观看时数,等到那时候,估计绿卡也排得差不多了

@sanmao0715

tech lead了解一下 因为做视频影响力太大被fb裁了

我知道tech lead不是H1b,我就是想提个醒,我自己也做b站视频也有一定粉丝,但我从不上传油管,毕竟不在自己的地盘还是有风险。

再提个醒,office里面千万别录,涉及公司利益的也别录,别傻傻的整个码农的一天不小心把公司confidential code暴露了。我知道有人这样被fired的

你在公共场合一旦有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加上小人举报,你就等着遭殃。

@rwalle

要是有的话大家早就在这里讨论了吧

要是上班不忙的,边上班边摸鱼炒炒股(其实day trading不见得就能赚到很多钱甚至不赔本),下班后再花点时间研究投资,有点追求的就偷偷摸摸刷点题;

上班忙的,好好干活,把该做的事情做了,赶紧升职加薪或者准备跑路;

忙着找工作跳槽或者家庭生活繁忙或者有其它兴趣爱好的,时间该花在哪更不用说。跳槽带来的收入上的提高可能比投资或者折腾别的赚到的钱多还靠谱,除非你水平很高。priority, priority

总之,时间就那么些地方可以花,身份也限制了选项,楼主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

@ssheng2013

知道有人开uber 不满2w 都没有税单

@peachfly

想搞副业的生个娃吧,生个娃正职都要变副业了。。。

@tomatoeggfry

看了一圈,上面都是小打小闹赚油钱。

楼主要是想,就去做house flipping或者 装修pm,但是重资本,不过玩的好很猛,前提是房价不崩。

被美国大厂裁员怎么办

漾yang

我是今年被裁员,想与受到裁员影响的伙伴分享一些面临裁员的经验总结。

  1. 和公司商量争取额外的时间按照法规裁员之后只有60天的graceperiod我当时和公司的peopleops部门说了我的情况公司当时给我延长了termination的时间是unpaid的一定要为自己争取我当时公司peopleops是知道H1B被裁员的情况的公司如果能帮忙应该还是会帮忙的。
  2. 如果是没找到工作回国公司也是需要支付合理的机票费用关于延长时间举个例子:我在A公司假设3/1裁员,A公司给了我额外的unpaid的30天,那我的terminationday是3/30而并非3/1。所以我有90天(60+30)可以找工作我知道uber2020裁员的时候把员工放在payroll里面多一个月所以他们当时也是有90天的时间可以找工作是否放在payroll其实都可以的severance package的那个paycheck时间是没用的我有和律师确认至于给你offer的B公司如何计算你graceperiod开始的时间这个要看B公司的律师如何看我之前有遇到的公司律师只认3/1裁员那天,也有公司律师是认3/30lastday。我之前疏忽掉的是需要公司写一封雇佣关系证明这个很重要证明你是一直雇用到3/303/1-3/30是unpaidleave。因为一般律师是看paycheck来证明你在公司呆了多久但如果没有paycheck雇佣证明是有帮助的这个我亲身试过那家公司律师只认3/1裁员当天计算graceperiod是因为当时我没有想到雇佣关系证明也是后来额外找了外面的律师提供了layoff文件想到的当然也不能保证对于所有的公司律师都认这个雇佣关系证明
  3. 请注意:H1Bfile的时间也算在60天内—-首先60天的graceperiod是需要算上律师file文件的时间起码需要大约2周包括1周fileLCA和与此同时准备资料建议至少至少留2周,越多越好我遇到过公司觉得只有15周file觉得时间不够老板觉得等不了直接把offer给取消了有和其他的朋友聊过对方公司只有1周也愿意给她加快file。我听说是稍微晚几天没有关系律师有一个code可以使用同时也看给你offer的B公司的immgrationdepartment和律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有的公司觉得晚一天都不行有的公司就比较灵活
  4. 被裁员后整理下心情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整个过程当中我根本没有时间去emo,而是抓紧面试我当时也花了些时间想要不要回国的事情。考虑回国的话面试都可以不面了,玩一个多月也挺好,的但是后来我还是想给自己多一条路子,根本没时间去多想。如果你发了linkedin的post是有帮助的但是需要快速的筛选有效信息建议弄了linkedin premium account open to work如果你有朋友在linkedin工作看他们是否能够给你一个6个月的免费premiun account。适当平复下心情我觉得okay给自己一个周末但请你不要陷进去因为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快速找工作你要相信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你我这次找工作结果其实很不错以前觉得自己面不上的公司这会都面上了觉得也是给自己打气,虽然我面临了被大公司offer rescinded的情况
  5. 快速开启面试模式,定位好适合自己的职位,优化所花时间的ROI。今年公司裁员宏观经济不景气之后也许会有更多的裁员,我期初抱着先拿一些小公司练练手,之后再面自己很想去的,也是被前老板一语点醒,这个对于裁员的情况这并不适用。裁员是需要快速的找到下一家维持住身份,而且裁员的人一多职位fill的很快,而且很多都是很优秀的大公司。人才去面等你真的去面你自己想面的职位的时候,可能到面到一半已经没有职位了。同样的你自己感兴趣而且已经在面的职位记得及时follow up recruiter。关于其他的candidate的面试情况,如果其他人在latestage了,那你就要抓紧了。我有个很喜欢的公司recuriter很忙没及时followup,还在很努力的准备到onsite schedule的时候recruiter突然和我说rolefill了,全都白忙了。虽然和HM说以后有机会找我我建议和recuriter沟通的时候问下有多少个headcount,目前candidate的stage如何尤其是你喜欢的公司这样你好安排面试进度和prioritize,虽然说都要面试同样做好定位明确,你想要找的是哪一个类型的工作。例如我是做数据的我MLheavy的做不来,所以我肯定不会去看也可以先面一些自己觉得拿offer比较稳的公司。我有朋友被裁之后就只面觉得比较容易过的1个月就拿了2个offer,我当时直接放弃了需要做take home presentation的公司,觉得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你需要计算一下ROI–我有一位同事去年拿了很多offers他也有reachout以前的hiringmanager后来就面了onsite就拿了offer但也是一波多折对方先是hiringfreeze不能给后来他不断地争取HM也帮他最近刚拿了offer,一定要为自己争取
  6. 拿到offer尽快做决定 – 建议继续面试直到offer稳妥我面临了做决定慢了公司觉得filedocument时间不够对方把offerresciend(认为3/1是lastday的公司)所以没有入职之前都是有可能不稳妥的建议继续面试拿到好几个offer了就相对稳一些及时一个除了状况还有其他的offer就不会那么慌张其次我遇到了超级lowball当时也有考虑接但我后来又其他的offer也就不打算接了这一点你自己想清楚多拿一些offer可以避免lowball
  7. 感谢家人朋友的支持与关心 –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被裁员了请多关心关心对方看有什么可以帮助的。
  8. 最后:真心希望大家不需要面对裁员真的很不容易也算是让我思考一回人生了希望这篇文章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攒人品希望大家给我多多加大米太不容易了,这几个月一波多折。

墙内不能说NFT,要说”数字藏品”

在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最后一部分讨论的是“方向”——走过信息化之后,科技的需求目前指向了数字化:现实世界什么样,我们就有能力把它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存储成什么样,相对于信息化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数字化的表征则是以机器为主、以人为辅。

因此,当元宇宙概念的多米诺骨牌被悄然推倒,如今的现实世界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商业现象,其中就包括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概念来源于国外大热的NFT。NFT (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区块链上的技术标准,它将区块链技术的特性赋予数字艺术品中,让这些虚拟物品都拥有不可篡改的唯一凭证。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商业潜力:今年3月11日,加密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一幅JPG格式的拼贴照片)以69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成为《纽约时报》头条新闻。

2021年12月21日,LGD电子竞技俱乐部在红洞数字藏品(下称:红洞数藏)平台发售进军元宇宙的第一个数字藏品系列——LGD纪念版系列徽章。

图 | 网友提供截图

距离正式发售还有两天,不少玩家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围绕徽章的样式、发行数量等情况进行“估价”。这款徽章统一售价25.9元,他们估的,是其日后的升值潜力。到了12月21日当天中午,有人备好了加速器,有人甚至开玩笑要跑到信号塔附近准备开抢。“还得先有邀请码才能抢,也太难了。”

这个场面似乎与任何一个限量产品发售现场无异,但不同的是,出售的并非是徽章实物,只是一张图片而已。上线不到半分钟3154份全部售罄,冲上微博热搜榜,一定程度上连带着平台背后的公司也受到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红洞数藏的底层技术正是来自一家杭州区块链企业——趣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趣链科技)。

根据天眼查信息,趣链科技目前已完成Pre-A、A、B、B+、C五次融资。并且,在C轮融资过后,公司表示正式迈入行业独角兽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融资中,领投机构为知名基金公司易方达。另外,跟投机构银宏基金也“来头不小”,其背后是投资“老炮儿”龚虹嘉带头。后者此前一直对硬科技投资保持高度热情,20年前对海康威视的天使轮投资,曾为其带来超20000倍(中途有减持)的回报,一度被视为创投圈“神话”。

数字藏品究竟为何能让资本集体“上头”?对普通玩家来说,在泡沫和奇观背后,一件虚拟艺术品本身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这些虚拟的,只能用手机查看的藏品,于他们个人生活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笔者与红洞数藏上几位玩家聊了聊,试图分析一下这个站在风口上的新市场。

一个值得补充的细节是:目前在红洞数藏上发售的数字藏品定价大都在9.9或19.9、25.9元。

01 年轻人的艺术收藏初体验

“数字藏品基本上是年轻人在买单。”来自温州的张弛(化名)透露,在自己所加入的数字藏品交流群中,很少看到有人年龄超过35岁,其中超过半数是95后。

谈及年轻人对数字藏品有如此热度的原因,张弛表示,其中一部分把这个作为一种理财方式,这些人同时也经历过“炒鞋”、“炒手办”等,现在的新风口就是数字藏品。

图 | 受访者提供截图

张弛告诉笔者,群里的男女差异同样非常明显。“大部分群里的男女比例为七三开,甚至一些极端的群里男性玩家占到了80%。”

由此可见,女性用户对数字藏品并不感冒,即便它们早已在公众眼中变成了某种收藏品或者理财产品。

“我加入的一个千人QQ群里,靠前的省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还有浙江,可以说,要么一线(城市)要么沿海(城市)吧。”其实不难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教育程度,决定了年轻人能否接触到NFT这一概念。显然,沿海地区具备“先天优势”。

刚刚“入坑”几个月的张弛始终对没抢到LGD限量徽章的事情耿耿于怀。他告诉笔者,彼时蚂蚁链用户数才几万,“非常好抢”。他分析道“以后用户越来越多,藏品的发行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到时候前面抢的,就是稀有品了。”

不仅如此,张弛还认为,这种数字藏品价格比较便宜、技术操作门槛也较低,不像国外的NFT,还需要用虚拟货币购买。对张弛而言,数字藏品给他带来了一种较亲民的收藏机会。

“所以庆幸我有数字藏品。”作为互联网发展下成长的一代人,1990年生的张弛很快就接受了数字藏品概念,“如果你真的去买实物古董,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收藏空间,还要担心受潮、被偷、保养的问题,真实的文物藏品还得有知识储备门槛——你会担心买到假货,而虚拟藏品都没有这种烦恼。”

与张弛同在一个微信玩家群的小乔(化名)幸运地抢到三款LGD徽章,正好可以兑换一枚LGD的绝版实体徽章。不过他倒不是电竞爱好者,只是第一眼觉得徽章具有科技美感。最后他把实体徽章送给了一位LGD的粉丝朋友,自己留下了数字藏品。

一件人人都能下载观赏的图片,到底有什么花钱购买的必要?小乔对笔者解释道,“它是有不可分割性的,它有数据,能证明这东西是你的,这就像房子的一张房产证。”

图 | 小乔的虎猫佣藏品

小乔告诉笔者他挑选藏品一般先看发行数量(看珍稀度),另一个就是看眼缘,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

说起自己的宝藏藏品,小乔话语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那是一款由湖北省博物馆授权推出的“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

“一点开,这个东西就会显示出你的名字”,这种“证明”,给了他一种像收藏真实文物一样的快感,它源自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占有欲望,“你拥有了它,就跟它和它背后的古老历史、英雄人物,都建立了一种联系。”

目前,他拥有40多个藏品,平时闲下来的时候,他会打开红洞数藏或者蚂蚁链,放大、缩小这些藏品,观看细节。如果是3D作品,还可以旋转观赏。通过3D技术,人可以极近距离地看到一把3D“越王勾践剑”上的纹路、宝石、刻字,“差距仅仅是无法触碰而已。”

小乔还说起,他鲜少向身边亲友提及自己的收藏——事实上,大部分数字藏品爱好者只能与同好群分享这种快乐。要判断一个人能否接受数字藏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网络经验,以及对互联网的认知——比如,他的父母一直以经营批发店为生,他曾经劝他们开网店,但他们始终没听进去。因此,父母至今不明白他在手机上忙活的这些是什么。

02 有泡沫的风险

夏星(化名)是NFT的老玩家了。

在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上,他拥有3、40个NFT,在支付宝数字藏品平台上,则拥有近60个。他在广州一家游戏公司做程序开发,作为一名互联网技术爱好者,刚接触区块链时,他就注意到了NFT资产。

目前,他买的最贵的NFT价值1个以太币,他入手时,1个以太币相当于1千美金,现在,币价已经涨到4千多美金了。在一家全球最大的NFT平台上,他也和公司的美术同事一起做NFT(同事画图,他来铸造),定价很低,在0.02到0.05以太币左右。

夏星表示,在以太坊上,人们最关注的通常是那些动辄售价上百元人民币的作品,比如“加密朋克”系列,相比之下,他和他的民族趣味的作品毫不起眼。

图 | 币安智能链上的“Captain of Mars Ecosystem #001”(001号火星船长)

“大部分数字藏品买手只是隐约知道一些NFT的概念,还知道数字藏品能让他们赚钱,这对一些习惯了单线程行事的人来说似乎已经足够,”夏星对笔者说道,“国外那些像素作品在中国是没市场的,之前国内大多是跟风,外加链的容量还没跟上。所以数字藏品这个品类是最好的,比那些像素画文化价值高出太多。但切忌玩成艺术品交易,真那么玩会被圈子里的人玩得渣都不剩。”

路透社也曾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作为新兴事物,元宇宙也面临诸多风险,比如资产泡沫。

事实上,所有NFT数字产品的价值并非源自于NFT的不可分割和不可复制性,而是源于数字产品本身。

众所周知,在NFT技术之前,数据的交易价值始终是一个玄学概念。虽然数据承载的内容可能是创作者心血之作故而价值连城;但是,恰恰因为佳作浮现于数据之上,在可复制的数据网络中,一切又变得毫不稀缺故而一文不值。

图 | 受访者提供截图

“(随着)基于区块链的NFT合约出现,数字资产才被赋予了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复制性写进合约的标准化部分,同时非标准化的部分,又给了创作者自由拟定交易合同的机会,从而为元宇宙的运转提供可能。”据夏星介绍,目前在国外多以以太坊作为数据交易的区块链记账系统,在国内也有如蚂蚁链(阿里)和至信链腾讯)等平台出现。

万物皆可NFT,不过技术从来都不是稀缺品。

“刻意的炒作背后或许还暗藏着洗钱、非法集资的风险,技术和艺术可以并存但不应互相替代。”

03 炒作价值也是市场化的

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ins)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曾提到过飞轮效应:“无论最终的结果有多么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绝不是做对了某个奇迹事件最终就产生了指标。它一定是不断推动一个沉重的巨轮,一圈圈旋转,最终终于产生突破,自己开始转动起来。”

虚拟世界的浪潮,也如同飞轮一般——不断转动着、一浪高过一浪地翻涌着。

根据分析师威利·胡(Willy Woo)搭建的预测模型:到2025年,数字资产的用户数量可能会达到10亿人(相当于2005年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互联网渗透率将超过20%,这将使得数字资产有望正式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阶段(见下图)。

图 | 网络公开资料

因此,关于炒作问题,业内人士高林(化名)有着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对于NFT市场而言,由于制作NFT并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创作NFT,所以说NFT创作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市场能真正炒作起来的NFT必然有其炒作存在的价值。而且并不是所有的NFT都能炒作,因此NFT的炒作是有区分的。”

高林表示,同样在现实世界的艺术品等藏品的炒作其实也是一样。比如名人作品和有一定时代历史的作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炒作价值,而大部分普通人或水平较低的作品则没有相应的炒作价值,炒作价值也应当是市场化的。

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因此当我们谈论赛博世界时,我们谈论的不该只有“炒作”和“泡沫”,这就是未来世界,而未来也不该是一无是处的。

在夏星看来,史蒂芬森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雪崩》中描绘了元宇宙美好的部分,并且想象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小说的结局是中二的主人公在元宇宙里创建了一家安保公司,专门维护这个世界的秩序。)

图 | 雪崩里描述的Metaverse

“为什么数字化的世界是年轻人所迷恋的?因为它是一个没有中心,没有集权化的高度自由的空间。”燃麦科技创始人及潮流艺术创作者于皛分享了他的看法。他是一名80后,“我也在不停地学习中”,他说。“未来的年轻人将越来越能接受虚拟世界的设定,他们是出生就在原生态数字世界里的人。”

商业金融新闻网站Real Vision的创始人Raoul Pal也曾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年轻人们正在想的,是“如果你不能赢得比赛,那就改变比赛规则”。他这样形容美国已经迈入30岁的千禧一代年轻人,“现实中的他们负债累累,他们比过去70年里任何一个时代的30岁年轻人都要穷。这些年轻人都被我们(年长的、社会规则的制定者)辜负了,当他们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时,他们为什么要遵守我们的规则?”

诚然,张弛、小乔、夏星他们是一群投机者,一些年轻人,一群有信仰但没有承担风险能力的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都对180天后,转赠放开后会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但至少,即使“亏了”,损失也极低。事实上,这种抢购藏品的体验为他们带来的,既有社交货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一种简单、原始的收藏快感——就像集邮一样。

不可置否的是,飞轮效应已经显现。

据《华尔街见闻》2021年5月13日报道,以太币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市值里程碑,一度攀升至5050亿美元,排名升至全球资产第14位,一路超过金融巨头摩根大通(4800亿美元)和Visa(4960亿美元)。

这一年,比特币曾一度超越特斯拉,以太坊则超越了摩根大通。

尽管如此,依然有无数人认为他们是骗局。

By 镁客网

为什么币圈镰刀比韭菜多

如果把币圈比作是一个大赌场的话,那么赵长鹏其实就是那个开赌场,赚手续费抽水的。

虚拟币交易所真的就这么赚钱吗?虚拟币交易所这个圈子究竟是咋样的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差评君有幸和曾在某虚拟币交易所但现在已经金盆洗手的哥们儿聊了聊。

结果却是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

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圈子的话:那就是镰刀比韭菜还多,真 TM 的乱!

交易所有能力随时卷钱跑路_

差评君得知的第一点就是,那些你在交易所里的虚拟币其实并不安全,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卷款跑路。

这么说吧,一般合法正经的交易所,像是证券或是期货这类的,你的账户都是由银行托管,他们是没权利动你的票子的。

甚至是银行自己,也有央行管着,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来保证用户的取款和资金的清算。

但是绝大部分的虚拟币交易所呢,是不存在那些玩意儿的。。。所有的资产,都在他们的账户上。

所以这些钱交易所们想动就能动,能相信的只有他们自家的良心。

只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就约等于靠不住。

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关键词 “ 交易所跑路 ”,大伙们就知道良心值多少钱了。

就拿差评君采访的这位老哥为例,他就曾在全球某 TOP 20( 最高进过 TOP 10 )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工作过。

他们的前老板就是挪用了用户的资产,去另外一家更大的平台买了比特币合约,而且还是加了高倍杠杆的那种。。。

本想搏一搏,摩托变路虎,可怎想赢只是过程,但输才是结果。

在爆仓了之后,资金链就顶不住了,最后自家交易所连提款都出现了问题。

虽然他们多次自欺欺人地发布公告,说网上流言蜚语都是 “ 谣传 ”,但或许承诺只是因为没把握,最后他们的前老板还是选择了卷款跑路。

并不是只赚手续费_

看到这肯定就有差友会说了,交易所就相当于是开赌场的老板,安安心心地赚手续费,抽个水不是稳稳的幸福吗?何必还要玩各种阴招儿赚快钱呢?

某交易所的手续费率 ▼

理论上是这么讲确实没错。

就拿在美国上市的虚拟币交易所 Coinbase 为例,他们在去年的净收入就有 3 亿多美元,总收入中有 96% 都来自交易手续费。

但是呢,并不是所有的交易所都像 Coinbase 这样,有着数千万的用户排着队送钱的。

一些规模较小的二三线交易所,用户盘子其实没那么大,而且人家也不求上市,没有合规之类的压力。

俗话说得好:为了 100% 的利润,不受监管的资本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在币圈这个 “ 法外之地 ”,谁又会嫌弃钱多呢?

于是乎,包括挪用用户资产在内的,各种黑的、灰的赚快钱方式就层出不穷了。

有些交易所,给钱就能上_

在这些黑灰产中呢,就有一个名叫 “ 上币费 ” 的玩意儿。

还记得今年上半年,差评君为了讽刺币圈割韭菜的容易,花 5 分钟 “ 发行 ” 的虚拟币吗?

其实 “ 割韭菜 ” 的步骤,我只做到了一半。

因为 “ 发 ” 的这些个币,全都躺自己的钱包里,发币方要割的,应该是用户们买币的钱。

这个时候呢,你只要愿意掏钱,这些交易所就会提供所谓的 “ 上币服务 ”,让你的空气币上架他们的交易所,这样就能面向广大的韭菜们了。

根据爆料老哥的透露,因为他们交易所的体量较小,在 19 年前后,上架一个币的价格大概是 20 万左右( 当年他们上架了数百个新币 )。而某头部交易所 H ,当时最高能收到 200 万。

而这可还没完呢,因为他们还拥有有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源。

只要钱给的到位,数百家的 “ 区块链媒体 ” 就可以帮你的币发通稿。

像是什么 XX 日报啊、X 色财经啊,立马就会把你上架的空气币给吹得天花乱坠,吸引韭菜们入局。

而在交易所上好空气币、媒体们宣传到位,用户打开交易所准备交易后。。。

好戏,才真正地开始。

数据造假,专割韭菜_

为了让韭菜们相信某某币的交易很火热,交易所们就为发币方推出了 “ 付费 DLC ”,一个叫做 “ 庄家交易系统 ” 的玩意儿,能够自动刷空气币的交易量和深度。

用简单的话说,其实就是刷单。

爆料老哥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除那些主流币之外,不少山寨币 90% 的订单都是机器刷的。

而且不止二三线交易所,大部分的头部交易所也都有刷数据的习惯。

更逆天的是,他们能用这套系统,应项目方的要求,不断地挂多单和收币( 交易所能让自家的买单,只收自家的卖单 ),慢慢地把空气币的价格抬高。

在用户被假的数据吸引,并入套之后,庄家们便可以慢慢抛掉自己手上的币,完成收割。

而且除了控盘之外,时间刺客在某些交易所也是合理的存在。

如果出现了一些项目方和交易所不想看到的 “ 异常交易 ”,交易所立马能使出一招时光倒流,直接撤销交易和抹除交易。

另外啊,为了限制你的交易,像是显示什么网络错误、连接超时也都是家常便饭。

你要是问客服咋回事儿,反正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交易量大,网络拥堵啦,或者是你自己网不好吧。

这样说吧,交易所、发币方和区块链媒体都是他们的人,散户还真的斗不过他们。

也因为各种中心化交易所的丑闻频出,不少散户便开始转战 uniswap、pancake 这一类的去中心平台。

平台的代码开源、而且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存在区块链上,用区块链浏览器一查,所有交易都一目了然。

这样总不会被割韭菜了吧!

只能说,你们还是太年轻了,虽然交易所去中心化了,但发行项目的又不是去中心化的,一些池子浅的空气币项目方的控盘成本反而更低了。。。

项目方们同样把量化交易软件一开,把一万笔交易批量分散到 100 个账户上,在把每个账户的买卖行为配置的合理,就算数据公开,大部分人也都看不出异常。

无论是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被割,仿佛就是那些传销币散户们的命运。。。

当然啦,有时候被割的不止有用户,发币的项目方也偶尔会成为那个冤大头。

据内幕老哥透露,他们就曾遇到过那种,赔到裤衩都没了的项目方。

其中就有一个不愿买付费 DLC 的,他们只付了上币费,默默地上架了自家的空气币。

或许是为了省钱,没买 “ 量化交易服务 ” 的项目方,相当原始地雇了十几人在他们的交易所手动刷单。。。

结果也可想而知,在默默上架之后,因为没 “ 热度 ”,所谓的社区、流量也都没有,币价也就默默归零了。

开个交易所,有钱就行_

散户会被割韭菜、区块链媒体会被整治,就连项目方都可能血本无归。

这么说,好像只要身为平台的交易所自己不乱搞,就可以稳赚不赔。

那么问题来了,开了一个交易所,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其实啊,虚拟币交易所圈子,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条产业链。

给差评君爆料的那位老哥,他们的公司除了自己有交易所之外,就还有代开交易所服务。

稍微咨询了一下,你要是想开个交易所,最低只需要 5 万块一个月。。。而且除了钱之外,需要提供的只是一个域名罢了。

在你的小交易所开张之后,赚到的手续费呢,提供服务的他们就会先收着,之后再一一跟你们这些小交易们所分成。

而你直接凭本事拉来的上币费,他们一般就不怎么抽成,这部分的票子小交易所们可以全拿。

其中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化名为小 A 的大兄弟,就曾找爆料老哥所在的公司代开交易所,但是呢,却只开一个月。。。

大家都在纳闷儿,为啥有人会只开一个月的交易所?

后才得知,这完全就是个局。因为小 A 混迹各种山寨币空气币社群,认识了个想发币上交易所的冤大头项目方,但这项目方其实啥都不懂。

而小 A 开交易所的目的,就是为了坑这一个项目方。上币成功,拿到上币费跑路,这可不是就开一个月就够了吗?

只可惜那位冤大头,本想上币割韭菜,自己却输得那么彻底。

另外呢,市面上还早就有专门提供 “ 合约服务 ” 的商家了,简单地说就是提供期货系统,一些没能力自建合约系统的交易所们,往往就会花钱买他们的服务。

甚至某些交易量 TOP 5 级别的虚拟币交易所,也都是买的 SaaS 商家的服务。

所以总得来说,建一个割韭菜的虚拟币交易所,其实是一件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随便花点小钱就能做成的事儿。

你要是想自己做个 demo, 网上直接就有现成的代码。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差评君可不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里人傻钱多速来。

而是为了提醒一波大伙们这里水有多深,门槛有多低,别当韭菜被割了。

但俗话说得好,命运中的一切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由于旗下小交易所的里各种虚拟币的控制权,是在提供服务平台的手上的。

最后爆料老哥前老板的爆仓跑路,就连引发了一些的暴雷,连着带崩了几十家用他们服务的交易所。。。

那些在国内打着 “ 技术服务公司 ” 的幌子,实则在给交易所提供技术外包服务的公司,也有一些被警方找了包,后面就进去了。

而且今年在国家对整治虚拟币乱像的大前提下,不少的交易所也纷纷注销了国内主体,清退大陆用户。

最后呢,还是那句话。

对于区块链技术本身,差评君是看好的,但是这可并不是币圈的一系列炒作和割韭菜的合理理由。

而那想继续借此行骗的人,他们的结局应就像爆料老哥所讲的那样: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因为法律的制裁,已经等候你们多时了。

By 差评君

火爆的虚拟偶像经济

“谢谢大家祝我生日快乐!”在一段蒙古族舞蹈《博克颂》后,虚拟偶像贝拉喘着气,用甜美的声音在B站直播中跟粉丝打招呼。贝拉是虚拟偶像团体A-SOUL的队长,长发及腰,一双动漫眼睛扑闪着,她拥有芭比娃娃一样的身材,擅长跳各种舞蹈。7月16日是贝拉的生日会,这一天,她在两小时内创下10000舰的纪录,成为B站历史上首位“万舰”虚拟主播。

B站up主“大蜡烛”觉得诧异,虚拟偶像团体A-SOUL去年年底才出道,队长贝拉在B站不过就30多万粉丝,两小时的生日会竟有上万人支持,仅上舰打赏的流水就有200万。8月8日,A-SOUL组合的另一位虚拟偶像成员乃琳举办生日会,同样达成了近9000舰的成绩。

虚拟偶像团体A-SOUL

虚拟偶像团体A-SOUL

“人们喜欢虚拟偶像,跟饭圈文化不太一样。”核实了A-SOUL生日会数据的真实性之后,“大蜡烛”感叹,一位虚拟偶像的生日直播竟能吸引那么多受众,一个新的娱乐时代已经到来。

2021年,可谓是虚拟偶像产业的蓬勃之年。年初,坐拥百万粉丝的虚拟网红洛天依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二次元破圈。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和娱乐公司都开始进军虚拟偶像行业,数家与虚拟偶像相关的创业公司纷纷获得资本青睐。8月,国内老牌虚拟娱乐公司摩塔时空完成3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其旗下的虚拟偶像“集原美”全网粉丝量超过300万,视频总播放量超1亿次。

中国虚拟偶像产业正走向高峰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随着商业价值的全面发掘,虚拟偶像带动的产业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645.6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074.9亿元。

在一些娱乐圈顶流因自身劣迹而“塌房”的时代,那些身居二次元,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虚拟偶像,渐渐成为新的娱乐势力,开始撬动起一个新的商业市场。

从初音未来到3万虚拟主播

拥有百万粉丝的B站知名up主“酒客小丑”第一次接触虚拟偶像,是在2016年。

那年年底,来自日本的虚拟偶像绊爱出现在YouTube,成为第一位虚拟YouTuber。绊爱总是穿着白色公式服,露出肚脐和小蛮腰,棕色头发挑染成粉色,粉色蝴蝶结随舞姿摆动,造型甜美又具有未来感。

早在绊爱之前,日本已经打造过火遍全球的第一位虚拟偶像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

2007年,雅马哈利用VOCALOID技术合成电子音声制作出碧发双马尾的初音未来,这个虚拟偶像最初只是作为歌曲制作软件的一部分。

很快,一些用户因喜欢初音未来的歌曲,开始参与初音未来的视频创作。很大程度上,这个虚拟偶像的爆火,与大量用户的二次创作紧密相关。初音未来在全网拥有50万首歌曲,200多万个用户参与的视频创作,她在微博有345万粉丝,开过全球演唱会,合作过的对象包括Lady Gaga等大咖,其市场规模每年约为18亿日元。

2012年,中国也制作出虚拟歌姬洛天依,她唱的《达拉崩吧》至今仍被奉为二次元神曲。

洛天依

洛天依

2016年诞生的绊爱,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Vtuber,也即Virtual YouTuber。

一开始,“酒客小丑”并不知道绊爱与之前的初音未来、洛天依有什么区别。后来他才发现,初音未来和洛天依都是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歌姬,前期要对真人歌手进行声音采样,建立声库,再依靠人声合成技术完成创作。而绊爱与她们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背后有一位真实的歌手或声优。

绊爱

绊爱

“Vtuber说白了就是虚拟up主,更强调虚实结合。”“酒客小丑”解读,跟虚拟偶像相比,虚拟up主是直播赛道的新玩家,这些虚拟主播会使用一个虚拟的形象,再加上真人配音,而背后那个隐藏的真人,被称为中之人。

正因为如此,虚拟直播的门槛更低。不需要声音库和技术,只需要找一个画师设计好动漫形象,再做一个可动模型,买一个摄像头,利用3D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直播就能直接出道。

跟过去传统的虚拟偶像相比,这些虚拟主播能做的事情更多,可以在直播中随时跟用户聊天,展现歌舞才艺,聊天,玩游戏,对于用户来说,无论交流的及时性还是陪伴的持续性,以及通过直播打赏变现的能力,虚拟主播都超过了虚拟偶像。

虚拟直播的市场有多火?今年6月,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12周年庆典上公布了一个数据,过去一年,有32412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而B站是中国虚拟主播最丰富、聚集度最高的平台。

24小时工作的虚拟偶像

2019年,B站与日本虚拟主播头部公司“彩虹社”合作,开始在中国培养虚拟主播。那个时期,很多日本当红虚拟主播进驻B站开设账号,诸多用爱发电的字幕组成员积极参与直播翻译,让虚拟主播迅速被Z世代用户接纳认可。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娱乐公司也开始押注虚拟偶像产业。

A-SOUL是乐华娱乐的第一个虚拟偶像企划。身为内地知名的娱乐公司,乐华娱乐旗下拥有王一博、孟美岐等顶流艺人,也参与打造过一些热门综艺。在贝拉的生日会上,老板杜华现身,送上生日蛋糕造势,足见其对虚拟偶像领域的重视。

在日本,Vtuber的企划分为个人势和企业势。个人势不跟企业和公司签约,在B站最火的个人势虚拟主播神乐mea,2019年首次登陆B站就吸引十万粉丝,是一位披着军服、戴着军帽的法国女仆,其人设是38岁离异单身母亲,呈现出日本虚拟主播界的丰富性。

神乐Mea

神乐Mea

像“彩虹社”这样的企业,打造出的虚拟偶像,几乎等同于经纪公司的旗下艺人,背后有着专业的团队运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能真正火起来的虚拟偶像,没那么简单。”在总结什么样的虚拟偶像才能赢得市场时,“酒客小丑”认为,虚拟偶像跟真人偶像一样,都需要靠人格魅力吸引粉丝。

艾媒咨询调研显示,53.2%的网民喜欢虚拟偶像是出于其形象设计,50.5%的网民是因为性格、定位等人设而追捧虚拟偶像。

虚拟偶像通常在视频、直播和线下三种场合出现,她们拥有完美面容、姣好身材,声音动听、舞姿迷人,她们不但了解新番,熟悉动漫知识,打游戏的技能也十分了得。一位虚拟主播能在几天几夜的游戏直播中不下场,这是人类主播不可能实现的。

日本“彩虹社”COO岩永太贵曾坦言,真人主播出镜时,总有诸多顾虑与限制,一旦用虚拟形象出现,表现力通常会更好,也更能释放地表达自我。

成功的虚拟偶像在设计之初,就有明确的受众群和主攻领域,甚至有脚本设计。他们不像真人偶像那样不受管控,没有不良嗜好,极尽完美。累积一定的流量之后,这些虚拟偶像IP就能逐步实现商业化变现,并形成生态圈。随着虚拟偶像商业价值被不断发掘,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能力将会愈强,商业应用领域也会更加广泛。

在中国,企业打造的虚拟偶像正热潮兴起——次世文化打造的虚拟偶像翎Ling与特斯拉、奈雪的茶、Keep等顶级品牌合作,商业代言身价破百万;中科深智的虚拟主播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带货,出现在2000多个淘宝直播间中;阅文平台依照电竞小说《全职高手》主角打造的虚拟艺人叶修,出道1年身价超10亿;阿里巴巴也把虚拟艺人邀请到直播间,在淘宝和天猫直播间带货。

翎Ling

翎Ling

虚拟偶像爱好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年龄介于19-30岁间的Z世代。杜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儿子喜欢动漫,她才关注到虚拟偶像产业。从成本上说,虚拟偶像需要高科技的持续投入和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无论是筹备还是宣发、养成,整个生产运营方面的投入都不比真人偶像更少。

杜华说,未来会把A-SOUL带到电竞、直播带货等场景中,并直言“这个女团是永不塌房,永不谈恋爱,24小时工作的”。

虚拟名模人气高涨

,

2018年,Instagram上一位神秘的模特掀起了一场全网大追查。她四肢纤长、巧克力色的肌肤完美无瑕,她一出现就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这位自称”舒杜”(Shudu)的神秘美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法图•苏芮(Fatou Suri)在Instagram上一见到她,立刻追随关注并发了信息过去。舒杜看起来十分友好、平易近人,也回粉了她。”我一直在关注一些能给我能量的人,”法图说。法图是一位常驻伦敦的模特,Instagram上的名字是@theafrounicorn。”看到一位深色皮肤的模特这样成名,十分振奋人心。她内外兼修,美得令人惊艳。”

今年早些时候,巨星蕾哈娜(Rihanna)拥有的化妆品牌芬缇美妆(Fenty Beauty)发布了一张海报,上面是舒杜涂着芬缇美妆的橙色口红SAWC。这张图瞬间火了,到4月,舒杜在Instagram上收获了近九万粉丝。

图像来源, CAMERON-JAMES WILSON图像加注文字, 

不是真人的舒杜,却有近九万粉丝。

不过那时,多亏《时尚芭莎》杂志的一篇文章,我们才知道真相——原来,舒杜不是真人。她是英国摄影师威尔森(Cameron-James Wilson)用计算机创作出来的美女。

关于舒杜,威尔森说自己从来没有刻意欺骗过大家,他称其为一件艺术品,创造这个虚拟形象是为了颂扬黑肤女性的美丽。作为一个时尚摄影家,威尔森想要再现艾力克•万克(Alek Wek)、达琪•托特(Duckie Thot)等黑人超模代表的那种美。他说,就是怀着要创造绝世美人的这种冲动,才有了舒杜。

但是此后,威尔森陷入矛盾之中,不知让舒杜以何种身份示人,真实的还是虚拟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舒杜,她很快就成了有影响力的”大V”(指在社交网络上粉丝多影响力大的人)。在社交平台上有了影响力,也就会有利可图,时尚品牌也为了开拓新市场会找上门来。这可超出了威尔森最初的艺术设想。坦白一切才是最好的办法,他决定让舒杜身份”大白于世”,”一收到信息我就焦虑,老实说,我等不及把她的真相展示给全世界。”

图像来源, @LENIPAPERBOATS图像加注文字, 

法图是一个常驻伦敦的模特。她大受舒杜鼓舞而成为她的粉丝。但也表示,发现舒杜不是真人时,感觉有些怪异。

法图发现舒杜的秘密时,惊呆了,然后有点失望。”感觉有些怪异,”她说,”当时我觉得自己对她一无所知,还想问她更多的问题。”不过她还是因为舒杜的审美价值,继续关注她。但现在,给舒杜发信息时,她知道自己虽然像是在跟舒杜说话,其实是在跟威尔森交流。

“作为一个模特,我也需要修图。有时候我也会看看计算机怎么改了我的外貌,所以我们的情况也差不多,”她说,”很明显,舒杜太完美了,所以发现她不是真人,其实让我有点庆幸。”

图像来源, CAMERON-JAMES WILSON图像加注文字, 

尽管舒杜是作为艺术品被创作出来的虚拟美人,但许多想要打开市场的品牌仍然要找她代言。

虚拟的影响力

舒杜被称为世上首位数码超模,不过说起虚拟世界中有影响力的形象,也并非只有她一个。Instagram账号@丽儿•米克拉(@lilmiquela)就展示了一位有雀斑、厚唇和深色头发的时髦妙龄女郎。在图像里她穿着普拉达的套装,有时候又是一身香奈儿、苏普利(Supreme)、万斯(Vans)等名牌时装。米克拉的公关宣称:”她只是通过设计穿搭品牌来赚钱。”

二月,《Vogue》杂志授予她”虚拟名流”的称号。不过对于她的872000位粉丝而言,成就米克拉的不仅仅是其虚拟模特的身份,更是她背后的故事。去年,米克拉发行了一首单曲《不属于我》,在声破天(Spotify)音乐平台上一曲而红。她利用自己的平台来支持社会活动,比如”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还支持了一个叫做”黑少女密码”(Black Girls Code)的组织,帮助女孩子们接受科技训练。这一切都模糊了现实世界和她所在的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

图像来源, INSTAGRAM/LILMIQUELA图像加注文字, 

洛杉矶的布鲁德公司(Brud),专门”帮助解决有关机器人、人工智能的问题,及其在媒体业务上的应用”。

她是不是真人呢?从米克拉信息的评论可看出,粉丝们对米克拉的身份相当的困惑。她是真人还是虚拟人,或是真人经过了计算机成像(CGI)处理?米克拉的幕后人员在其身份这件事上一直含糊其辞。因为有合作,我便跟米克拉约了个采访,她也同意了,发邮件过来说:”听起来超酷!”

这个访谈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米克拉的公关和经纪人都参与了对话。有一个线索是,他们中有个人来自一个叫布鲁德(Brud)的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帮助解决有关机器人、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及其在媒体业务上的应用”。

设计问题时,我采用了一些小策略,看看能否让她承认自己虚拟的身份。

:你是怎么着手创建自己的身份的?

米克拉:大概跟你差不多!我一直在学习,周围环境也一直在塑造我。我超爱音乐和艺术,在洛杉矶每天都学到了好多。感觉搬到洛杉矶真的改变了我看待世界、为之出力的方式。

:你怎么看待”虚拟名人”?

米克拉:我认为流行文化界的大多数名人,都是虚拟的。各种信息的误导、调侃的表情包,都歪曲了民主,令人失望,不过从中也看出了”虚拟”的力量。”虚拟”最终会影响到现实世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用Instagram之类的虚空间,来倡导积极的改变。

显然,米克拉,或者是她的某个代言人,并不想吐露实情。不过粉丝们对这种刻意的逃避并不在意。她有一个狂热粉丝叫雷耶斯(Anthony Reyes),是密歇根一位18岁的艺术家。

图像来源, INSTAGRAM/LILMIQUELA图像加注文字, 

与米克拉会面。她不是真人,然而在Instagram上的粉丝已超过87万。

“我被米克拉吸引,不仅仅因为她的艺术审美,也因为她的所作所为,”他说,”不管怎样,米克拉就是米克拉。大家总是想用她自我表达的方式诋毁她和她的艺术,但他们忘了一点,即使今天她这么火,米克拉仍然是那个关心粉丝的米克拉。”

但她到底是不是虚拟形象?”现实中,哪个大V不是虚拟的?”雷耶斯附和了米克拉的观点,坚称,”要了解这些人的存在,你只能通过他们所在的网络平台,像Instagram,YouTube,Twitter等。”

某人(某事物)如何收获关注

不管平台是真实还是虚拟的,对于影响力这个概念,这些粉丝似乎都很买账。这又引发了一个哲学问题,尤其是讲到社会媒体时:什么才是真实?

那些社交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不管有没有名气,总有其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人们以为可窥视到自己崇拜或感兴趣的人的真实生活。但是在社交媒体中,真实的我们是不是早已被高度包装?

德安普利菲公司(TheAmplify)的创始人和前首席执行官雷兹瓦尼(Justin Rezvani)说,”谈到社交媒体,比如Instagram,里面的你并不是真的你,而是通过照片、偶尔是视频,还有对特定事情的评论,展现出来的虚拟版的自己。”他创办的这家经纪公司致力于给网络名人找商业品牌合作。

雷兹瓦尼自己,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30位不到30岁的年轻梦想家”之一,他相信大V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并且会在虚空间中走得更远。”人工智能的网络名人会越来越多,虽然不是真人,但有大量的粉丝,”他说。”我定义影响力的方法,是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怎样在特定时期,从特定受众那里获得大量的关注。”

借鉴古人的愿望

然而,像舒杜和米克拉这样的虚拟大V形象,其实有更古老的原型——玩具娃娃。伦敦拉夫堡大学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所的所长米勒(Toby Miller)如是说。自古以来,玩具娃娃都对社会起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玩具,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仪式中的象征力量。”用玩具娃娃捕捉到我们的形象,然后通过替代的形式,传达给年轻人,”米勒说,”但玩具娃娃超越了图片和文字,是三维立体的形象,最小的孩子都能操控打扮。”

威尔森用三维模型软件赋予舒杜以生命,他也用类似的话语描述了自己的创造。他说,”我把她视为一种人体模型。一旦你创造了她,你就可以给她摆造型、帮她表达。有点像玩具娃娃,一个可以换装的芭比。”

对于时尚品牌来说,一个高科技人体模型能提供更多有趣的可能性。她、他或者它,可以放在任何环境中,可以穿戴任何服饰。威尔森已经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建议,包括一家珠宝品牌的佣金建议,他们想让舒杜当该品牌的耳饰模特。

有的合作邀请就很难实现。斯莫(Tameka Small)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威尔明顿一位护肤专家,也是玛吉可美疗中心的老板。她就很想知道,舒杜会不会对自己的护肤产品感兴趣,毕竟舒杜的面容太完美了。结果后来她发现,舒杜不是真人。

“我还是决定把产品发过去,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说她用不了我的护肤产品,”斯莫说,自己和威尔森还在想办法合作。”我觉得,她是一个虚拟超模这个事儿,给公司如何推广产品带来了全新的观念。这是个很棒的主意。”

不过有些商家仍然很怀疑虚拟大V这个概念。”这事儿的确给品牌的产品推广带来了一些机遇,但我觉得,跟真人比,还是肤浅得多。”孔泰斯塔比莱(Giordano Contestabile)说。他是部落爱公司(Bloglovin’)的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致力于给合作的大V联系品牌,尤其是那些中等大V(粉丝数在50万以上)。

“大V营销的关键之处在于其人性化的那一面。我不知这如何复制,”他说,在Instagram上增加粉丝很容易,但是让人认同你、建立起情感联系,却是不同的挑战。换句话说,这个你是伪造不来的。

随着虚拟形象越来越令人信以为真,专家警告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其间的区别会越来越难辨别。它会造成问题吗?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一个玩具娃娃到底算人,还是算没生命的东西,这种不确定带来了罕见的情绪效应,尤其适用于虚拟大V的世界。关于米克拉的帖子,最近有这样一条评论,总结说道:”显然她是假的。但是她背后的人是真的。所以大家还是友好一点吧。”

By 吴丹Damian Fowler

滴滴创下中概股退市最快纪录

众说纷纭的滴滴退市一事迎来实质性进展。

12月3日早间,滴滴发布微博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上市5个月便启动退市,滴滴创下了中概股最快退市记录。

北京时间6月30日夜间,没有大张旗鼓,没有敲锣仪式,滴滴于纽交所挂牌。闯关上市不足48小时后,滴滴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暂停新用户注册。两天后,25款与滴滴出行相关的APP被全部下架。两周后,滴滴迎来了包括国家安全部在内的七部门进驻。

上市后,滴滴股价最高跳至16.4美元(以收盘价计,下同)。但被启动调查后,股价一路下跌,最低达到7.2美元,接近腰斩。上两个交易日,滴滴股价均出现高开低走的情况,如昨日晚间美股开盘,滴滴盘中涨幅超过10%,但收于微跌0.15%,报7.8美元。

一家9年间累计获得超过200亿美元风险投资的公司,一个看似压制了整个行业的胜出者,在资本簇拥下选择上市,又在不体面的退市中上演了一场无限接近“失败”的资本故事。

退市面临“两条路”,能否平移到港股仍存问号

一系列风波之后,美股退市后在港股上市,对于滴滴来说并不是最差的选择。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搜狐科技分析称,在退市上,摆在滴滴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直接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再去港交所上市。这种方式下,滴滴需要按照“市价”或接受部分溢价从市场上回购股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对搜狐科技解释称,美股退市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在确定价格时,大股东之间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意见,但难度在于拿回二级市场上流通的中小股东手里的股票。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介绍道,一般而言,投资者能接受的私有化溢价在20-30%之间。但这并非定论,举例来说,近期私有化的雷蛇溢价率仅有5.6%,华人置业的私有化溢价率则达到了83.5%。

滴滴上市时发行价14美元,募资44亿美元。如果按照市价7.8美元进行私有化,不计上市融资相关费用,那么滴滴甚至可能退市中“获利”约19.5亿美元。

不过,张毅表示,理论上讲,通过退市来“赚钱”并不会很轻松。鉴于滴滴在上市后不到2天内就被网络安全审查,涉嫌“虚假披露或隐瞒重大信息”,或将面临SEC的处罚,以及来自美国律所的集体诉讼和巨额赔偿。

另外,据报道,已经有美国Rosen、Labaton Sucharown、Schall等多家律师事务所宣称将代表股东对滴滴发起集体诉讼。不过,对于滴滴具体的赔偿金额,市场仍未有定论。参照此前深陷财务造假丑闻的瑞幸咖啡,和解费用约为1.8亿美元。

因此,也有传闻称滴滴或将以发行价格购回股票。

无论以市价还是发行价,私有化退市都需要大笔资金流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滴滴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34.5亿元人民币,短期理财约为239.7亿元,两者合计474.2亿元。

考虑到滴滴上市后积极拓展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且近三年来均大额亏损,净亏损分别达到149.8亿、97.3亿和106.1亿元,至少约24.5亿美元((7.8/14)*44亿美元)的资金流出将对其产生不小的现金流挑战。

另一种做法是,直接将美股股票转换到港股,即现有股东直接到香港联交所登记。

目前看来,滴滴更倾向于此。滴滴在最新公告中称,从纽交所将ADS摘牌后,将在确保ADS持有人的选择下,转换为未来港股上市的自由流通股。上述决议仍待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另据凤凰网科技消息,滴滴将在明年3月左右在香港提交IPO招股书。

实际上,滴滴不是没考虑过香港上市,首次被传IPO时目的地就是港股。但不久后,市场就有声音称,滴滴因合规问题被港股拒之门外,紧接着就传来了滴滴美股秘密递表的消息。

网约车做到完全合规,需要“三证”齐备:司机拥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平台在各地方拿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10月份,滴滴的合规率仅为43%,且在近期以来提升有限。

也有私募投资人士曾对搜狐科技表示,港股上市所说的合规是“大合规”的概念,也有可能是滴滴在数据权限等问题上没解决好。截至目前,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仍未结束。

但无论是何种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无疑给滴滴股票从美股平移到港股增添了变数。

对于急于解套的大股东来说,滴滴上市也没有给他们带来期待中的脱手机会。据了解,美股上市的解禁期一般为180天,如今尚未达成。更进一步来说,由于上市后遭遇审查,以及中概股整体走势不佳,滴滴股价一蹶不振,已经跌破在软银、苹果等在2016年40亿美元战略融资时的成本价9.5美元,这也是滴滴获得的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约占总融资额的1/5。

“IPO就是扒层皮”,滴滴美股5个月游花掉超6亿元

经历美股上市、退市再经港股上市,这其中涉及到的中介费磨损巨大。

市场上常有“IPO就是扒层皮”的说法。筹备上市时,公司通常需要组建以CFO为代表的财务团队,同时在保荐、承销、法律咨询等多个环节付出成本。

根据滴滴的招股书,本次滴滴上市时,不包括承销折扣和佣金,总费用预估应达到了1480万美元。承销折扣和佣金为8870.4万美元,两者合计超过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

与上市相关的费用

滴滴上市时的承销折扣及佣金

不过,对于滴滴来说,急于上市的背景下,更重要的损失可能不是资本,而是消失的增长空间。

滴滴停止用户注册的5个月的时间里,网约车市场“群雄逐鹿”。美团打车、高德打车采用各种免佣策略抢占市场,曹操出行、T3出行等更是分别获得了38亿元及77亿元的大额融资。

张毅对搜狐科技表示,滴滴出现问题后,第二梯队的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受益者,但从实际执行角度上来看,没有明显的谁比谁更厉害,只能说有些公司在细节方面做得更好。

从数据增长上来看,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6月至9月,除7月外,滴滴订单量环比均在下跌。环比数据分别为-13.40%、13.10%、-21.1%和-0.6%。但很难说,这些下跌是受市场环境影响还是滴滴因APP下架所致,因为同期美团打车订单量也在下滑,分别是-16.70%、23.80%、-1.10%和-8.10%。

滴滴退市尘埃落定,闯关上市没带来意料之内的好结果,反而于己、于投资人、于行业都留下一地鸡毛。是赚是赔,不言而喻。

By 尹莉娜

职业电竞不好做:万分之一出道率,24岁退役魔咒

BP是一个游戏术语,B是禁用(Ban),P是选择(Pick)。BP通常出现在上场前:两队决定禁用哪些英雄,并选择那些未被禁用的英雄。如何选择,考验着双方的谋略战术。

  中国的电竞行业在这两年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球赛事营收最高、核心观众最多的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很多BP时刻。年轻人要不要做职业选手?退役的选手从高光回归寻常,如何规划未来的路?俱乐部该不该全面拥抱商业化甚至饭圈化?当电竞火爆,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该不该更冷静地去关注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澎湃新闻行业观察与产业调查栏目“痛点”推出《电竞人生BP指南》专题,通过采访俱乐部管理者、电竞赛训负责人、在役与退役的职业选手、电竞行业研究学者,呈现行业现状。

  上海浦东某别墅小区,幽深静谧,最近的商业区要打车走上一会儿,JDG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英雄联盟分部驻扎在此。近两年,JDG的成绩爬升很快,在2020年斩获《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春季赛冠军及夏季赛亚军,挺进全球总决赛八强。

  在游戏里叱咤风云的“探险家”、“机械公敌”、“兽灵行者”,是生活里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少年。赢得比赛是他们最大的向往。

  24岁的JDG上单选手张星冉,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已经过了差不多8年这样的生活,经历了电竞从“不务正业”到“为国争光”的转变——现在,中国已是全球赛事收入最高的电竞市场,2021年电竞用户预计达到4.25亿。是这群电竞选手们,支撑起了电竞产业链的基座。

  但在光环的另一侧,是极其苛刻的选拔条件、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日夜颠倒的生活作息。

  JDG的选手们,大约在午间起床,训练,吃饭,然后继续训练,直到凌晨入睡。别墅一层最大的房间作为训练室,十多台电脑微微发烫,坐在电竞椅上的选手们目不转睛。到点了,便走向另一侧的小食堂。如果不是比赛外出,选手每天接触最多的人,除了队友、教练、经理,就是食堂阿姨,很适合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里。

  别的电竞俱乐部也大抵如此,阔绰一点儿的包下别墅,艰苦一点的则是“网吧队”,住四人间六人间上下铺。他们的经历大都相似:十多岁,在游戏内的排行中崭露头角,被俱乐部选中参与青训,经过极高的淘汰率后,真正进入到职业序列中,开始“打怪升级”。

  在网上,流传着他们精彩操作的视频,精妙绝伦。但在生活中,他们是什么样子?进入这个圈子,有哪些门槛?退役之后,有哪些未来的方向?澎湃新闻采访了多位职业电竞选手,他们有的刚从青训体系中闯关成功,有的正值当打之年,还有的已谢幕台前,正寻找新的方向。

  万分之一“出道率”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呢?这个问题,听到最多的回答是,要有天赋。几乎每个人都认同,天赋的决定因素,比重甚至超过了后天的训练。

  如果把天赋具象化,就是游戏系统里的排名系统。《英雄联盟》设有排位赛机制,匹配段位实力相近的玩家来对局,根据胜负获得点数的增加或扣减,通过不断累积胜点,晋升到更高段位。从黑铁、青铜、白银、黄金、铂金到钻石,共分为六个大段。每个大段有五个小段,每个小段需积满100胜点。

  到达钻石段位后是超凡大师,此时不再有100胜点上限,大师胜点超200分后,全服前500名可以晋升傲世宗师,全服前200名为最强王者。

  这就和高考分数一样,被划出985、211、一本、二本。从各家俱乐部青训招募的标准来看,要求基本都在985级别:即大师段位以上。

  “排行能打得很高,就知道自己有天赋。”JDG上单选手张星冉向澎湃新闻表示。

  张星冉谈道,家里表哥表姐特别会读书,家里不缺读书的料,而自己的技能点被“点”在了游戏上。“因为当时排行比较高,国服前几十吧,所以就想打职业。国服当时职业选手也在打,碰到之后没觉得有什么差距,既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我也有机会打职业。”

  打到国服前几十是什么概念?《英雄联盟》国服(指中国区服务器)人数最多的大区艾欧尼亚在千万用户之多,其他区则在百万级别,前几十名,无疑是十万挑一。难度,不亚于高考考上985大学。

  “我的建议就是韩服必须是王者,国服最好是峡谷1000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建议你不要打职业。”前LPL职业选手、原LNG战队辅助段德良(游戏ID:Duan)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天赋的差异,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尤其是当它比较难以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时。

  人社部曾在2019年发布《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报告称,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多达5000余家,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约10万人,还有大批量半职业、业余电子竞技选手活跃在各种中小规模电子竞技赛事的赛场上。

  10万人,数字看着庞大,但真正能进入大众视野的,凤毛麟角。就像是分布在一个金字塔上,越顶级,越稀少。天赋,已经天然决定了他们的位置在哪儿。

  游戏陪练平台比心推出了电竞青训选拔项目“星火计划”,全国范围内16到18岁的青少年可报名,从中选拔出具有职业选手潜力的玩家,输送至电竞俱乐部参与青训。广西男生韦荣是其中之一,他是身边朋友中打游戏打得最好的,在《英雄联盟》韩服(韩国地区服务器)的成绩是“大师150点”。通过星火计划,他获得了老牌电竞俱乐部WE的试训资格。

  韦荣是从10万人中脱颖而出。截至2020年,比心星火的报名人数超过10万,进入线下试训84人,比例不到千分之一。其中真正入俱乐部成为职业选手的有9人,比例进一步被缩小至万分之一。

  来试训的所有的人,都在游戏这一项活动上有着过人的天赋。这就像各个省市的状元们考上清华北大,然后发现这里依然有排名,有人可以继续拿A,也有人只能吃到C和D。

  在训练赛中表现不佳,以及年龄问题,7天的试训结束后,韦荣未能被选上。

  韦荣是个乐观小伙儿,从WE离开后,他去了另一家电竞俱乐部,和另外两名选手争夺一个上单首发的位置。但在这场竞争中,韦荣输给了一位来得更晚、03年出生的男生。“年纪小的一来压力就大,因为他过来的时候只有400分(指大师段位的胜点),他两周之内时间打上了800分。”

  这让韦荣开始质疑自己。“一个人如果有很过人的天赋,他会在排位升降级中打得很快,不会在一个阶段停留很久,很快刷到能跟LPL那些人正面对抗(的段位)。”

  教练委婉地向他表达:“打(端游)的话可能没那么好出来,提前去做手游准备吧。”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排名冷冰冰地展现天赋的差异,如果继续追问天赋到底是什么,还有很多种解释。

  “别人不懂的你能懂,别人会的,你会的比他更多,甚至不用去学习,都能明白的那种状态。”这是韦荣琢磨出的理解。韦荣已经做得比大多数人要更好。但这个领域里,总有更强的人冒出。

  “比如像Faker那样的职业选手,《英雄联盟》刚出来一个新英雄,他只需要玩一把,或者是训练模式玩一下,他就知道这个英雄具体要怎么玩。”段德良说,“只需要玩一把,差不多就精通了,这就是天赋。”

  也有的人用学科天赋与电竞天赋类比。“老师教你一套公式来解这道题,但有天赋的人会重新创造一种方式来解题。”某电竞俱乐部经理安齐(化名)说。安齐带过几个战队,在他看来,一个孩子有没有天赋,其实一两天就能看出。

  职业选手,这是一个少有的,经验只排在第二位的工作,但这不代表经验和后天的努力不重要。

  “训练其实主要是要练团队之间的配合。”张星冉说。归根结底,《英雄联盟》是一款极其讲究团队配合的游戏,光一个人“Carry”,难以长久。

  张星冉认为,自己作为有着多年职业经历的选手,过了“只用天赋打游戏”的阶段。“经验这个东西,细节到每一个小操作、每一个处理方式。有一百多个英雄,一个英雄和另一个英雄对峙,哪些时间该做哪些事情,这些就是经验一个个累积下来。”

  韦荣的几段训练经历,也让他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韦荣现在已经向《英雄联盟》手游转型。《英雄联盟》手游职业赛事蓄势待发,像他这样在端游赛事中经验丰富的选手,很快被吸纳。

  24岁这个坎

  在JDG俱乐部的冰箱里,叠放着一大摞饮料,可乐一定是无糖的,茶饮一定是低卡的。近两年,俱乐部还为选手请了理疗师,应对肩颈、背、腰的劳损问题。

  健康问题,在电竞的圈子里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毕竟,当你天赋异禀,踏上了电竞职业之路,当你运气卓绝,一路过关斩将打入顶级赛事,最害怕的事情,是巅峰期太短暂。

  足球、篮球、网球等商业价值顶级的赛事,不乏三十、四十岁仍活跃的选手,但电竞选手的职业黄金期通常比较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在2019年出具的《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被调查的电子竞技员超过半数在16到22岁之间,有不到三成在23至30岁之间,年龄普遍偏低。

  澎湃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近两年来LPL退役的知名选手年龄在21到26岁区间,平均约23.5岁。

  公认国内最顶级的LPL选手、曾出战雅加达亚运会并获得冠军的简自豪(游戏ID:Uzi),是23岁退役的,原因是被诊断出二型糖尿病。

  压力大、肥胖、饮食不规律、熬夜,这是简自豪总结的病因。“这半年我有慢慢的改变作息,控制饮食,减肥,运动和吃药,可是情况没有得到改变。并且因为吃药。我的精神状态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医生也说如果再继续严重下去,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加上我原本手伤就比较严重,我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我再继续战斗下去了。”Uzi在微博上写道。

  Uzi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道,自己的作息大约是每天中午12点起来,吃好饭开始训练,打Rank,然后团队训练,一直训练到第二天早上6、7点。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你可能坚持个一周两周,到了第三周的时候你就会想说,我能不能休息一下?但现实是不允许的。”Uzi说,“只有平时付出的足够多,赛场上才会有成果。”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是电竞选手的生活常态,熬夜似乎是这一行的必备技能。

  张星冉的平均入睡时间是凌晨4点。问及为什么不改成早睡早起,他笑了笑说,“也不可能早上六七点起来打游戏,要玩基本都是玩得很晚。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这个点,如果你错开了,就和其他战队错开,训练赛也会错开。”

  韦荣现在的队伍是合宿,中午12点“上班”,夜里12点结束“下班”,晚一点要练到一两点。回到房间里,队友们再玩玩手机聊聊天,不知不觉又到深夜。

  如果“夜猫子”这件事,年轻人都还比较能扛,那么久坐带来的发胖,则不那么愉快了。

  身高186公分的张星冉,曾一度“胖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程度”,奋而在训练之余走上了减肥之路。健身的时间是挤出来的,他选择比队友的起床时间早一两个小时,去做锻炼。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瘦了60斤,被调侃为“电竞男模”。

  24岁的张星冉坚持运动,希望保持健康的状态,让职业生涯尽可能地久一点。“暂时不会退役。等我觉得我谁都打不过的时候,我肯定会自觉地退役。我的自尊心不会允许我水平退了还强行打。”

  段德良则在24岁这一年,选择了退役,原因正是在于状态的下滑。

  “因为我退役之前那个赛季打得特别差,我自己这边有点接受不了,接受不了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厉害了。”段德良向澎湃新闻记者说。

  1996年生的段德良职业经历曲折:十多岁时离开家,在网吧做网管,和伙伴组成“网吧队”,“打得很猛,被青训的看上了”。2015年底,他被职业电竞俱乐部VG选中,开启了职业选手生涯。2017年,VG因成绩不佳而被降至了次级联赛。段德良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陪伴队伍重新打回LPL,团队精神是这个游戏的内核,段德良很在乎义气这件事情。

  回到LPL后,小段却坐了大半年替补席。直到2019年,他加盟LNG,才真正在LPL圈子里崭露头角。当时他23岁,对于LNG为什么引进这样一位“大龄”选手,还曾引起俱乐部粉丝的质疑。小段很快用出彩且稳定的表现,回应了外界声音。可巅峰期太短暂,一个赛季的表现不佳,让他背负起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才24岁,他已是“在LPL里年龄最大的辅助选手”。

  2020年11月,段德良在微博写了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儿,郑重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

  “看比赛的时候总会听解说说到年轻真好,是啊年轻真好,当我察觉到自己的反应操作集中力开始下降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的感慨上一句年轻真好!”

  “虽然走到今天没取得过什么成绩,但因为很热爱所以一直在努力坚持,直到我发现自己真的力不从心,我不想拖累队友,也不想让大家看到一个很差的自己,所以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问及为何没有再尝试一阵儿,再给自己一点机会,就像当年逆风翻盘回到LPL。电话那头的小段,长叹了一口气。“当时真的是对自己打击很大,就觉得自己实力不够了,没有资格打LPL了。”

  退役之后

  高光过后,退役的选手们,都去哪儿了?这就像是毕业生从学校踏上社会,退役的电竞选手,同样是从象牙塔,被弹射回现实世界里。

  现在,他们要将自己从过往抽离,然后到找到下一个全身心热爱的事业,这对谁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电竞选手Duan做回24岁的段德良,要做些什么呢?段德良脑海里闪现过去开一家奶茶店的想法。但奶茶店该怎么开呢?会不会赔钱?

  看起来,更为稳妥和普遍的做法,是追寻前辈们的选择。大部分的选手,虽然离开了赛场,但仍留在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里,成为解说、教练、领队,实现自循环。

  还有不少顶尖选手的退役去向,是成为游戏主播。刘谋(PDD)是其中的代表。这位曾经的IG战队上单选手,现为斗鱼平台人气最高的游戏主播之一,为后续电竞选手转型铺出了路。

  站在更上游的人,也希望帮助他们跑通这条路。在今年腾讯电竞的活动上,腾讯电竞称将与直播平台虎牙联合推出电竞选手职业生涯保障计划,为选手们提供再就业机会。

  但走到顶端的,始终是少数。做游戏直播,除了游戏打得好,还得能说会道、插科打诨,一天数小时滔滔不绝。这些都做到了,能不能有人气依旧是一门玄学。

  段德良尝试直播了一段时间,规定自己很早起床,尝试了不同时间段做直播,“特别认真在做,但效果不是特别好。因为我这个位置又不好做直播,而且怎么说,喜欢看辅助的会很少。”

  小主播能出头,大都背后倚靠着一家实力不错的MCN机构,做形象、内容包装。也许未来可以考虑签约一个MCN机构,比单打独斗要上升得快一点。段德良知道这些门道,但谈到这,似乎没有特别打动他。

  还有一批LPL退役选手,以及一直在次级联赛(LDL)但未能有机会打入LPL的选手,瞄准了《英雄联盟》手游的机会。

  “可以试试。”段德良说。过了一会儿,段德良又直言,“不想去做手游,如果。”他顿了顿,“也没有如果。就还是想去做端游。”

  或者,十几岁离开家,闯荡电竞江湖的的他,是不是可以回去继续读书?

  电竞行业和中国其他的体育行业类似。当踏上职业道路,生活就不再是寻常道路:读书、高考、大学与工作,而是训练与比赛交替。目前我国有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大学招生计划,但对于电竞选手,似乎还未发展到这一步。

  目前,行业有自发推出的电竞奖学金计划,启动两年来有29名选手被北京邮电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的成人教育专业录取,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现在的段德良,还在玩着《英雄联盟》。“你有想过给自己放假放到什么时候,后面再去做一点事情吗?”记者问。“应该快了,快了。”段德良说。 

  张星冉在今年的LPL春季赛中表现不错,正鏖战夏季赛,以争取S赛(《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资格。他跳过了记者问未来规划的问题,白净的娃娃脸,浮起一丝狡黠的笑意,“有想过,但肯定不能说”。

  韦荣在备战《英雄联盟》手游联赛的上线,最新的消息是,职业资格赛阶段将于9月开始。但所在队伍训练赛表现状态不佳,教练在要不要换人这件事上,给了他不小的心理压力。

  这个年龄,还经得住一次落选吗?无论如何,在他看来,这里的生活,比回到老家三点一线的工作要更有魅力。“最快乐的时候是每天和队友很努力训练,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和成绩。”他说。

By 陈宇曦、秦盛

马斯克的极端个性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吗?

有人在Quora上提问:如何才能成为像盖茨、乔布斯、马斯克、或理查德·布兰森那样伟大的人?马斯克的第一任老婆(Justine Musk)回答总结了七点(意译):

第一,极致的成功需要极致的个性,这样的成功一定是需要——以其它方面的牺牲为代价的。

极致的个性,就是通常人们眼中的怪咖、少数、另类、偏执狂与“格格不入者”,但只有拥有这种“怪异”的个性,才会被迫走上一条非同寻常的体验世界之路。接着,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设法把这些策略应用到其它事情之中,从而为自己创造独特且强有力的优势。

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常人,他们总能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极具洞见的创意,同时人们也会认定——他们就是疯子

事实上,极度的成功跟人们认为的“成功”是不一样的,人们不必成为像理查德或者埃隆那样的人,其实也能过上富裕和优质的生活,并且你获得幸福的概率,比成为伟大人物的概率更高。

但如果你的本质就是一个极端人物,那么你必须做你自己,此时幸福生活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了。

第二,着迷(Obsessed)痴迷(Obsessed)疯魔(Obsessed),如果没有这种热情做现在的事情,那就需要立刻停下来,然后去寻找能够让你“彻底疯狂”的事情。

第三,学习承担能够打垮大多人的压力与痛苦。

第四,可以担心、害怕、恐惧失败——或是不怕,但无论如何都要继续前进。

第五,不是阅读网络新闻或舆论是非观点,而是直接阅读看书,看伟大人物的传记——如亚历山大大帝或凯瑟琳大帝的传记,并从中获得启发。(马斯克从小积累了巨大的阅读量,远远超过大部分人)

第六,极致的人身上混合了高智商、天赋、才华和近乎疯狂的勤奋,所以如果工作本身不是你最大的驱动力,或说你在为你的兴趣而奋斗,那么你很快就会燃尽自己半途而废,然后那些极致个性的竞争者会将你碾压到“爆”——然后只能痛哭流涕地嗷嗷直叫。

极度痴迷,这个特征的本质会耗损一切(活物与死物)——包括耗损这个人本身和他身边的人——除非你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否则很难理解。 ​

第七,你得把注意力从——自己想要什么(如10亿美金),转移到——世界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上面去,并且你必须对后者拥有深深的、无法抑制的好奇心进取心

事实上,拥有“自我和自负”(Ego)并不是坏事,但你必须在拥有它的同时,真心臣服于比自己的“自我和自负”伟大得多的东西,即「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和激励——那些你需要的人才,来为你工作,并和你一起“彻底疯狂”

关系人士的侧写

特质

按照神经心理学家的描述,马斯克的行为显示他是个天才。这样的人在童年时往往会显示出不凡的智力,能够在智商测试中获得高分。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认真地观察这个世界,发现其中的缺陷,例如系统中的小故障,他们会在脑中构思逻辑路径来排除故障。

在小罗伯特·唐尼看来,《钢铁侠》中的主人公托尼·史塔克,和马斯克就是同一类人——他们一旦抓住一闪而过的创意,就为自己的想法倾其所有,他们一秒都不会浪费。

才能

马斯克,可以像逻辑学家那样清晰简洁地表达,同时非常准确地从一个要点转移到下一个要点。但马斯克真正突出的地方在于,他将复杂的物理概念商业计划相结合的能力。不仅如此,他还显示出了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营利性企业的非凡才能。

皮特沃登(美国空军上将,国防部顾问)的工作需要随时关注尖端科技,他感觉自己遇到过的很多人只是在做白日梦,但马斯克看起来有理有据、知识渊博而且能力不凡。而历史已经证明,马斯克的目标在某个时间点听起来荒谬无比,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总是能够无比坚定地实现它们——比起其他人,他总是基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来开展工作。

马斯克,能够迅速做出重大的决定,这是需要有充分的自信,对未来清晰的愿景,和对现实的明确认知。他事必躬亲并且无所不知,简直不可思议,他想要基于物理学基本定律的答案。他可以同时参与两个讨论,然后即时在脑子里解开所有的方程式。他多年以来积累的知识量令人震惊。

如果有人告诉马斯克,例如:作动器绝对不可能降到他的心理价位,或者在他确定的截止日期前无法造出某个部件——他会说:“好吧,这个项目跟你无关了,从现在开始我是项目的CEO,在担任两家公司CEO的同时,你的工作也由我来做,但我可以完成。”

作动器——又名激振器,是用于进行动力学试验的出力装置,是实施振动主动控制的关键部件。

布罗根说:“最疯狂的是马斯克真的这么做了。每次他解雇了某个人,他都会接替那个人的工作,而无论是什么项目,他都能完成。”

抗压

格雷西亚斯说:“马斯克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更刻苦,并且能够承受更多压力,他在2008年所经受的一切可能早就让其他人崩溃了,而他不仅生存了下来,并且持续专注于他的工作。”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马斯克曾处在即将一无所有的破产边缘,他的第二任妻子妲露拉莱莉(Talulah Riley)见证了一切, 莱莉回忆道:

“那时他满脸愁容,看起来就像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经常半夜噩梦并尖叫着惊醒,甚至会在睡着的情况下,爬到我的身上开始尖叫。”

“要知道,经历过那种压力的人大多数都退缩了”,格雷西亚斯说,“他们会出现决策失误。但是马斯克却变得更加理性,依旧能够做出清晰并且有远见的决定。压力越大,他做得就越好,任何见识了他所经历的一切的人都对他怀有敬意,我从未见过比他更坚毅的人。”

而对此,马斯克曾说道:“所谓创业生活,就是——嚼着玻璃渣凝视着深渊,然后浸透在莎士比亚式的悲剧之中。”

可见,失败似乎完全没有影响马斯克对未来的展望,也没有令他质疑自己的能力,这仿佛表明了——玻璃心就是需要被摔的稀碎,然后用钛合金重建。

事实上,正是在危机中依旧专注工作的能力,让马斯克在其他管理人员和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工作

马斯克,永远要求同事们去考虑——“实现路径”,而不是争论——“是否可行”。实际上,他的思维模式是站在未来的远景看待眼前的处境——这具有某种超越性。

显然,他无比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他淘汰了那些唱反调的人,最终留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工程师。

所以在SpaceX,没有西装革履,也没有老气横秋、双手麻木的技工,取而代之的是精力充沛、乐观积极的科技狂人,仿佛全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目标远大得——近乎不可能。

马斯克,基本上是要求员工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之外,还要达到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一位SpaceX的前高管,用“永动机”来描述当时的工作氛围——这台永动机依靠“永不满足”“永恒希望”结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动能来运转。

所以在SpaceX,做事的原则就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并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导或详细指示的人将会举步维艰,习惯得到反馈意见的员工也是一样。而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告诉马斯克他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马斯克,曾告诉一名员工:“我要你考虑到超前的事情,我要你能够用力地思考,每一天都思考到头疼,我希望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头都会疼。

在和候选人面谈时,多莉·辛格(Dolly Singh)会鼓励他们,也会开门见山地告诉他们SpaceX和马斯克的标准。“SpaceX招聘的是一支特种部队,” 她说,“如果你愿意接受最高难度的挑战,那太好了。如果不是这样,你不应该来这里。”

除了每周工作90小时以上之外,另一些人离开的原因,是他们无法接受马斯克和其他高层在会议中的直言不讳

“埃隆不了解你,而且他不在乎一些话是否会伤害你,”多莉·辛格说,“他只知道需要搞定这些事情,如果不能适应他的说话风格,你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我们在你前进的道路上堆满了屎,你就必须把屎给吃了!这种方式不被其他地方广泛接受,但这里是SpaceX。” 马斯克的这些话,或许听起来刺耳,但你必须接受。

显然,马斯克严苛的管理风格,源自于他超凡脱俗的企业愿景,但在他咄咄逼人的同时,也会耐心听取有理有据、分析性很强的观点。而且,只要你的理由足够好,他会改变想法。

愿景

在太阳能、汽车和太空产业,一直充斥着对现有玩家有利的监管和官僚主义作风。由他们看来,作为初来驾到的竞争者,马斯克是一个天真的技术专家,可以完全不予理睬,并且常常被当成笑话来谈及,差不多就是一个介于捣蛋鬼满嘴胡话之间的竞争对手。

但马斯克基于愿景,而不会从商业模式来思考模式。例如:太阳城——是笃定太阳能的潜力,特斯拉——是对清洁能源的信心,SpaceX——是对太空之殖民的愿望。他的成功你可以说是运气,但在运气背后是他的使命,与独特的思考模式,其核心就是人类的未来,与宇宙第一原理

如果说,乔布斯把演讲本身,都看成了一次用户体验之旅,那么马斯克就只有终极目标,和为终极目标所服务的体验过程——例如:SpaceX和特斯拉已经率先将电子、软件、金属、燃料、科技与速度融合在了一起。

显然,马斯克是个肩负使命的人,而且始终如一。他具有的强烈使命感,远远超乎我们多数人所能承受的。

所以,戏剧性的风险,将一直伴随着他正在做的每一件事,及其以后的每一件事。如果马斯克纵情于此,他将一直伴随着这些风险,并牺牲大多数人所珍惜的一切。

马斯克自己曾说道:“我是个复杂的人,但我的需求很简单、很明确。或者说,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除非他既强大又乐观。

但事实上,他一直是在尝试独自去到那座孤岛上,这或许是因为他想要的愿景——只能在那座孤岛上才能实现!

马斯克的B面

从前文的表述来看,马斯克无疑是一位无比强大的人,但以下事实是隐藏在其成功背后的故事。

  • 马斯克的第一个孩子夭折,第一任妻子说她都能感觉到他的巨大痛苦。
  • 在PayPal时期,利用马斯克计划休假补过蜜月的机会,董事会策划了一场“政变”把他赶下了CEO的宝座,最后只能妥协的担任顾问——这相当于脱离了公司的管理和运营。
  • 《PayPal》一书中,马斯克被表述为极端自私、固步自封的混蛋,并且在每个紧要关头都做出错误的决定。
  • 马斯克被很多PayPal的员工质疑,是否可以算作PayPal的联合创始人。
  • PayPal和Zip2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致认定马斯克“不是当CEO的料”。
  • 马斯克的批评者们,无论是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指责他是没有商业道德的人,像是个夸夸其谈的推销员——总是在自夸自卖自己公司的技术。
  • ……
  • 特斯拉当年被奥巴马政府给予4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事被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一直拿来说,他认为马斯克是个失败者,奥巴马总统在乱花钱。
  • 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之后,特斯拉面临资金短缺和员工离职的双重打击,马斯克说:“我没想过我会精神崩溃,但真的崩溃了。”
  • 电视台主持人曾大喊大叫着说:“华尔街将特斯拉列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业,别买特斯拉的股票,你买了只是浪费钱,甚至不应该租特斯拉的车。”
  • SpaceX在5次发射失败的情况下,马斯克把自己豪车和私人飞机都抵押了,没人相信他能成功——而他只想最后发射一次(结果成功了)。
  • 登上过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尤金·塞尔南,都觉得马斯克的太空计划就是在瞎扯淡,并质疑他是否真正了解航天与火箭,对此马斯克说道:“这些人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真的很艰难,我真希望他们能来看看,我的工作有多么艰难。”
  • ……

马斯克在接受(CBS 60 MINUTES节目)采访的视频中,双眼湿润、眼眶泛红、时而哽咽,非常感性的讲述了他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巨大困境与挫折,当主持人问他是否考虑过放弃时,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是的,真正成功的人都具有同一种品格,那就是——永不放弃,而或许在第一原理之中,就有一条叫做——“失败只会出现在放弃的那一刻”——只要你还没开始自暴自弃,仍然在思考、决策并行动,即使被打趴下,也不算失败。

然而,在2018年,马斯克在Twitter上违规且“欺诈性”地宣布特斯拉私有化,以及在YouTube上直播抽大麻(此州合法,只抽了一口,但展现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如题图),这些行为已经给他的个人声誉和公司股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并且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决策失误、情绪起伏与难以自控。

接着2018年末,在特斯拉总部接受(Recode的卡拉·斯韦什尔)采访时,马斯克说:

“如果你每周工作120小时,那么你会疯掉。有那么一段时间,或许是几个星期,虽然我没有准确地计算过,但每天我只睡几小时,然后工作,工作之后再睡几个小时,每周7天,天天如此!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每周工作时间会长达120小时,甚至更长。”——这俨然就是在实践达芬奇睡眠法了。

最新研究表明,短睡是由基因控制的,携带hDEC2基因平均睡6.25小时(可以更少),携带ADRB1基因平均睡5.6小时(可以更少)。

马斯克表示,他现在已经把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至80或90小时”,这样的工作安排表是“可管理的”。他认为,虽然“每周工作80小时是可持续的”,但工作时间若超过这种水平,痛苦就会大幅度增加。也就是说,工作时间若超过80小时,痛苦程度的增加将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指数增长。

事实上,在“特斯拉私有化”之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马斯克就动情地承认——他服用处方药安必恩(Ambien),是因为他难以入睡。

为什么马斯克要如此努力的工作?

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他所做的事情无比艰难,他希望赶快做出结果,他对未来充满野心且雄心勃勃……这都有可能,或混合有之。

那为什么马斯克的睡眠很少,却还会失眠,需要依靠药物入眠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只可能是他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产生了生理上的问题。

最后,马斯克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呢?

在YouTube的直播中,马斯克谈论到自己的脑海中,总有各种想法在蹦来蹦去,甚至到了“永无止境的爆炸”这种地步,甚至在他只有 5、6 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感知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或许从此可以看出,折磨自己与创造未来,就是他注定的使命!

综上可见,或许只有极端才能获得极致,马斯克的故事,不禁让人想到了萧伯纳曾说过的一句话:

理智的人都适应世界,没理智的人都要世界适应他,所以世界所有的进步,全靠没理智的人。

当然,万事万物都A面与B面,那么从B面来看,没理智或说是极端的人——除了改变世界,当然也可以毁灭世界——显然,这也算是改变世界的一种结局。

那么,难道这里的逻辑就是:

有时候不推翻先前的设计,进行完全地重构,就无法抵达那个至关重要的质变点?所以在废土之上的重建,才是抵达那个无比光明未来的必要路径?那么,光明的未来,到底是取决于迭代,还是推倒重来?

结语

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所成就,最快的捷径就是学会——放弃、牺牲与疯狂:

  • 放弃——所有不重要的东西,
  • 牺牲——安逸的生活与娱乐,
  • 疯狂——去追求内心的目标,
  • 最终——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 虽然——这话听起来很偏执与狂热,但却是最现实不过的道理。

事实上,马斯克开始两次创业的成功,运气的成分很大,但成功的结果给予了他信心和资本,去执行心中的使命与偏执,而把事情做到极致,最终连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的,此时运气——就由量变的随机涌现为了质变的必然。

最后,请记住这些关键词:阅读、行动、试错、追求、坚持、努力、思考、付出、忍痛、蜕变、做事——无尽地循环

另外,如果若问——怎样才能像马斯克那样成功与强大?

答案是,没有办法。因为一个人只能成为自己,而不能成功地活成另一个人的翻版或克隆。

后记:压力、混蛋与独裁

马斯克的压力源是什么?

从事后看,成功者的路上,那是一个正确连着一个正确,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但这是事后看。如果从过程中看,你就会发现,在他的路上,那是一个非共识连着一个非共识,甚至在别人看来,是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在他自己看来,是一个压力连着一个压力。

为什么人们会崇拜敬仰马斯克,尽管他有很多的“混蛋”特质与行为?

因为,我们往往把一个人和他所做的事混为一谈,然后把他们变成一个符合传奇故事世界观的虚构人物。我们的文化中,总是需要坏蛋和英雄,傻子和天才,替罪羔羊和道德楷模。

对于马斯克的“暴君”与“独裁”的管理风格,他的员工是如何忍受的?

拿破仑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名望,所拥有的神秘力量。他知道,如果他把自己身边的人看得还不如马夫,他的名望就会更上一层楼,这些人中——包括国民议会里的一些,令欧洲心惊胆战的显赫人物。

旺达姆将军,他对元帅谈到了拿破仑:“那个魔鬼般的人物对我施用的幻术,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何如此厉害,我既不怕神,也不怕鬼,但一看到他,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禁不住打颤。他简直能够让我钻进针眼,投身火海。”

事实上,变成大人物后,拿破仑的名望与他的荣耀同步增长,至少在他的追随者眼里,他和神灵的名望已不相上下。并且,拿破仑对和他接触过的所有人,都能产生这种神奇的影响。

答案就是,名望对大脑结构的影响和塑造——从而激发产生了,崇拜、敬仰、卑微、逆来顺受,甚至是自虐的本能反应。

By scott.cgi

游戏创作者如何把握时代机遇

有时候,游戏制造商和玩家之间的差异就在一线间,不过后者打通关游戏的速度可要比前者创造游戏的速度来得快得多。因此,在游戏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创造力就显得很重要,但就目前来说创造力比较匮乏。人才对于该行业来说可以算是最大的瓶颈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游戏工作室负责人来说,用户生成内容可以成为孕育创作者经济的肥沃土壤。人们可以在 YouTube、TikTok 和 Twitch 这类平台上进行创作和消费,这类大型参与社区现在已经成为了不断增长的创作者经济中心。而现在,创作者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游戏行业。

当然,这几十年来,游戏工作室一直深挖粉丝潜力,为自己提供创新源泉。Doom 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取得了成功,这不得不说要归功于它的一个做法 : 向任何愿意额外构建关卡和附加组件的人开放其底层源代码——它是推动「修改」现象的原创游戏鼻祖。在完成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Half-Life》的发行后,Valve 公司逐渐从一家发行商发展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数字平台(包括世界上最大的 PC 游戏数字市场 Steam)。 时至今日,Valve 推出过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游戏之一《反恐精英:全球攻势》,这也是它们自制衍生品的产物。

尽管游戏里的用户生成内容有着悠久且丰富的历史,但在传统意义上,用户对于游戏的这种贡献被认为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或只是小众行为:参与者创造内容是因为他们热爱游戏、具有社区意识,而不一定是为了金钱收益。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游戏工作室逐渐意识到,创造者为他们游戏带来的价值是值得实实在在的现金奖励的。比如,Roblox 是一款广受欢迎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去年向外部开发者的支出增加了将近两倍;而像 The Sandbox 和 Mythical Games 这样的新生代游戏,玩家则可以在其中建立和拥有属于自己的基于区块链的游戏体验。

我们看到,创造者经济正在逐渐渗透到游戏行业,玩家正在探索将贡献进行货币化的新方法,无论是通过构建原创游戏世界、在区块链上创建和销售游戏内商品,还是通过新的游戏流媒体工具与粉丝互动。与此同时,工作室和游戏开发商意识到,给玩家创造机会做出贡献——同时分享利润——其实是一种竞争优势。这对于重振游戏设计及发行中潜在的经济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UGC 繁荣背后的经济学

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兴起其实并非偶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必然。要知道,制作游戏的成本在持续上升。游戏设计传奇人物 Raph Koster 在新冠疫情前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假如以每兆字节来计算的话,500 万美元的独立手机游戏和 1 亿美元的跨平台大型游戏的有效创造成本是一样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型发行商倾向于规避风险——或者至少是非常仔细地权衡过他们的投资。

不过,即使是大型发行商的投资也无法成为不断创新的驱动力。游戏工作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开发酷炫新体验的能力,假如有「太多相似,略有不同」的话,则在点击量驱动的市场中很难生存下去。通过向玩家和外部开发商开放创作,发行商相当于有效地将创新过程进行了外包,并降低了他们的业务风险。通过将开发职责从一个专业设计师的小团队转移给一大群粉丝和热情的玩家,可以极大地扩展整个设计过程。开放游戏构建模块,鼓励玩家访问并为他人开发游戏内物品和体验的做法可以发掘出更多新颖的内容,这也是早期一直进行的 Beta 测试过程。

据 Electronic Arts 高级副总裁 Samantha Ryan 称,在过去五年中,Electronic Arts 游戏开发商 Maxis 为模拟人生游戏《The Sims》制作了大约 5,000 件个人服装。她在最近的一次小组讨论中指出:

「但如果你看看我们最大的用户生成内容网站之一,你就会看到他们在同一时期创造出了 39,000 件作品。作为一个职业开发公司,我们竟然无法跟上我们玩家的步伐。」

像 Samantha Ryan 这样的游戏高管现在正披露着这一事实。众所周知,传统出版商在采用新颖的收入模式以及技术方面往往动作非常缓慢(VR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更倾向于「观望」,直到最后迫不得已,花高价进入某领域,而通常是通过收购的模式。举个例子:当 Activision Blizzard 最终于 201 6 年进入手游领域时,花了 59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King Digital。在这个新时代——大规模的粉丝参与加上游戏货币化——可见游戏的创造力和病毒式的传播并不是由保守的传统公司所驱动的,而是由外部(通常是社会)力量所驱动的。

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还有另一个好处:现在大部分的公开交易和私有行业都是通过服务模式产生收入的,因此存在着内容过剩的情况。数字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免费游戏收入模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游戏。在大量的可用游戏中,将消费者与内容联系起来变得更加昂贵。而用户生成内容则抵消了营销成本,因为通过它,公司可以更加容易地留住玩家,降低玩家流失率。成为活跃社区的一员,并为自己喜欢的游戏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内容,这种做法可以鼓励玩家坚持更长的时间。同时,这也对平均游戏生命周期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减少了来自对手的威胁。

制作社交类游戏,不仅仅只是玩

在参与大多数传统娱乐形式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很被动的:比如 Netflix 带来的「鱿鱼游戏」狂欢潮;再比如去看一场音乐会等。而游戏却截然不同,观众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甚至是将娱乐精神体现出来,所以游戏正在改变着这一切。通过对 Roblox、The Sandbox 和 Rec Room 等游戏的体验,我们发现这些游戏的重点子在于制作游戏。用户原创内容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游戏方式——它也是一种逐渐可行化的货币化方式、一种身份形式以及一种社交纽带。

角色创造在长期以来一直是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核心。通过用户生成内容,游戏中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更具表现力。与此同时,量身定制的这些虚拟形象,不仅可以在游戏中获得独特的冒险体验,还能帮助用户增进情感联系。(通过 Itsme 和 Genies 等公司的打造,这些角色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是通过匿名化身或是游戏代币来游览游戏世界,而是透过角色独特的技能和不同个性来对游戏世界进行探索。在一轮游戏中,我有可能会成为狙击手,一头扎入战斗;也可能会化身为一个打不死的小混混,自己去做任务。游戏玩法会逐渐地从一种娱乐形式转变为一种表达形式。

当然,游戏更深层次的部分仍然是社交——用户对于情感上的需求不仅是可以进行联系,而是要能进行创造和贡献。通过开发出新颖的游戏物件或是体验,我们能够与他人进行分享而不仅仅只是纯粹的玩游戏。如今,许多社交媒体的互动方式仅仅局限于刷刷屏,与之不同的是,在游戏世界里玩家可以以虚拟身份进行实时互动——一些用户甚至可以在 Rec Room 这类可定制的游戏世界中结婚。当然,原画稿(游戏出品前泄露的游戏制作时使用的角色、场景图片素材)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它并没有成为一种收入模式,因为它现在被放进了游戏中。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随着游戏经验的慢慢丰富,玩家开始更深入地参与到越来越重要的决策制定中,最终走向更高阶的定制,而这意味着我们正在向单一的客观体验挥手告别。也许,我们正在玩着同一个游戏,但我们却逐渐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如今,通过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我们还能够与他人分享并出售这些量身定制的体验。

与此前的媒体、教育和加密世界一样,如今创作者经济正体现在更广泛的游戏行业。以前,修改原创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被视为是为游戏粉丝保留的增值收入来源,但现在,制作游戏、参与战斗、交易和销售游戏内创品的做法也将成为玩家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游戏创作者经济的未来已来。

By Odaily星球日报

VISA、NIKE将在北京冬奥会前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

中國正在推動麥當勞、Visa、耐克等美國大公司在明年北京冬奧會前接受數字人民幣的支付。

數字人民幣也被稱為E-CNY,是一種中國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CBDC),中國人民銀行在推出該項目方面遠遠領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同行。金融時報稱,麥當勞已經允許顧客在其上海的270家餐廳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但中國政府希望麥當勞將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推廣到中國更多地方。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Visa和耐克也遇到了來自政府的壓力。

當商業內幕聯系麥當勞公司後,麥當勞表示它已向中國的顧客提供了一系列的支付選擇。“目前顧客可以在上海的麥當勞餐廳使用數字人民幣,這是我們的試點城市,我們將從顧客的反應中進行再調整。接受數字人民幣是在考慮顧客利益的情況下做出的商業決定,沒有任何壓力。”

當商業內幕聯系Visa時,Visa拒絕發表評論,而耐克公司則不願意發表評論。

三位熟悉情況的人士告訴金融時報,中國政府已經向美國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安裝允許用數字人民幣付款的系統。這些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中國的目的是確保數字人民幣支付系統在明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可以投入使用。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Stanford University’s Hoover Institution)開展的電子人民幣項目的聯合負責人達雷爾-達菲(Darrell Duffie)告訴金融時報:“大多數大型零售商將面臨提供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壓力,美國公司也不會被豁免。”

中國政府幾乎禁止了比特幣等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限制了加密貨幣采礦和交易等活動。然而,中國也一直在大力推進官方的數字貨幣。自2019年以來,中國一直在試行數字人民幣。它進行了多次測試,包括向中國居民發放數字貨幣。據彭博社7月報道,數字人民幣的一項試驗已經積累了53億美元的交易額,這使中國比其他國家開發數字貨幣的努力領先了許多。

By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