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是全球最大的资金蓄水池

最近比特币之类的虚拟货币炒作之风受到了全世界主流政府的联手打击。中国方面是直接断开了虚拟货币与整个金融的兑换链接,将虚拟货币兑换成人民币构成刑事犯罪。在美国那边稍微缓和一点,它规定一万美元以上的虚拟货币交易都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报备,私下交易构成洗钱和逃税等重大违规,将予以严惩。这事好玩就好玩在,中美两国已经很久没有任何共识了,没想到在打击炒币圈的问题上居然达成了一致。

好吧,整个炒币圈现在游离在全球正统金融体系之外,那些所谓的虚拟货币交易所都不知道算个啥玩意,交易和兑现规则都是几个数码狗瞎编的,也没有任何备用金或其它任何金融保障措施。但就是这种堪称是小孩过家家级的烂玩意,近三年来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资金蓄水池。根据比特币家园网站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比特币交易量2.21万亿美元,2019年暴增到6.11万亿美元,2020年继续暴增到11.67万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又干到了6.13万亿美元,全年超过20万亿美元不是梦。20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股市年成交量约50亿美元,中国股市年成交量约30亿美元。虚拟货币市场,这个连最基本的交易规则都是胡扯八道的玩意,居然已经成为美国上市股票和中国上市股票之外,全球第三大交易品种,把全球各大商品期货市场那小小的万把亿美元成交量,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在这里,我必须详细阐述,资金蓄水池这个概念。各位,所谓资金蓄水池,就是将资金死死的圈在金融账户之内,让它无法流向实体经济。在这个角度上,股市和期货市场,都是蓄水池。在这个池子里的资金,是不会流出去买米买油买钢材的。那些在期货市场给螺纹钢下多单的货,他们也绝不愿意真的拿下这批钢材,他们也就是跟空头相互拿着钢价赌博罢了。资金在股票账户和期货账户之间流转,你输我赢,爆仓或者大赚,资金池越来越大,由此,就吸纳了社会上泛滥的现金,尽可能的抚平通胀的浪潮。实在是抚不平的,比如极度恶性通胀的委瑞内拉,其实股市指数近四年来也是五十倍五十倍的涨,好歹也起到了一点点资金蓄水池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房地产当然不是什么蓄水池。你买房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变成土地款(然后被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变成钢筋水泥,变成地产公司的工资,变成银行的利息,总之,没有任何一毛钱会沉淀在金融账户里。恰恰相反,由于在整个资金循环过程中不停的放杠杆,你花的一分钱,经过循环以后轻轻松松就能变成一毛钱,放大十倍容易得很。所以,你越是买房,被各种信用杠杆创造出来的资金洪水就越大,就越想找地方发泄。而这,恰恰是全球走投无路的资金,最终归集到虚拟货币这种垃圾之上的原因。实在是没有其他的蓄水池了,唯有比特币这个粪坑可以稍微承载一下全球泛滥的资金洪流。

不过这还算不上好玩。好玩的是,2021年全球明明已经陷入通胀潮之中了,中美两国却开始不约而同的,要干掉虚拟货币这个最大的资金蓄水池。之前还没发作通胀的时候你不去填粪坑,现在通胀都发作出来了,你转头把粪坑给填了,满出来的资金潮你打算往哪里引?尤其是美国,你接下来还有足足五万亿美元的各种疯狂印钱计划,你到底打算咋办?搞美国版大基建可不是在建蓄水池,由于基建投资的每一毛钱都花在了实体上,没被封闭在金融账户内部,它恰恰会造成全行业资金泛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总之,这事实在是过于玄幻,我个人目前唯一的想法就是:时逢乱世,必生妖孽。啥奇奇怪怪的破事,我觉得在这两年,都能见识到。总之,每一天都能见证历史。所以,就让我们继续见证吧。

By 数据归集处

P2P从辉煌到崩塌的血泪史

跌跌撞撞,终究归入尘土。此后,中国真的再无 P2P。

11 月 27 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对外透露,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 P2P 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 5000 家逐渐压降,到今年 11 月中旬完全归零。

一句表态, 名噪一时的 P2P 惨淡谢幕了。

1

大风口

2007 年 6 月,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宣布成立,向海外 P2P 公司学习得有模有样,做着提供借贷双方撮合的生意。

之后很多年,这样的创新模式与业务并没有在中国掀起什么波浪。因为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知道 P2P 是什么玩意,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换取回报。

萌芽之后,不少人发现了其中的 “商机”。

唐宁就是其中一人,曾在华尔街工作,联合几位海归于 2012 年 3 月正式上线了宜人贷的网贷功能。但与拍拍贷纯粹做撮合不一样,它做的是类影子银行,将多个借款人的钱拿过来,打包后再发产品,最终兜售给投资者。

舶来品的 P2P,在中国玩起了变种,从信息中介变成了信用中介,开启了网贷行业的新标杆。

那时,市场仍然对 P2P 仍然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不过,2013-2014 年,一轮又一轮的政策新风吹来,彻底改变了行业无法破圈的现状。

部分互联网金融政策梳理

来源:机构

P2P 机构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金融的春风,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另外,P2P 投资回报率普遍大于 10%,甚至 15% 以上,还宣称 “保本保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了这个理财新风口。

不断有风投机构、创业者、老百姓加入这个游戏,P2P 名噪一时,成为了那时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最靓的仔。

2017 年鼎峰时期,P2P 网贷平台高达 5000 家。当年 5 月底,网贷余额逼近 1 万亿元大关,当月成交金额高达 2488 亿元。

当年 7 月,P2P 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 50782 亿元,突破 5 万亿大关,相较于 2016 年同期猛增 112%。

人性的贪婪,驱使着人们从银行搬家去 P2P,因为那边收益高,还保本。当时的人们,无不乐在其中。

2

风停了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历史并无新鲜事。

2018 年,宏观大针方针是去杠杆,叠加国际贸易摩擦,A 股跌成了狗,股民损失惨重。当然,高处不胜寒的 P2P 也迎来了 “清算”。

2018 年端午节期间,著名的高返平台唐小僧突然给雷了,拉响了 P2P 爆雷大潮的导火索。

千亿庞氏骗局的轰然倒塌,让大伙慌得一比,市场的恐慌情绪也开始蔓延开来。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联璧金融,至此,“高返四大天王” 全部阵亡。  

当然,理性投资人还是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因为这一批下去的都是打着 P2P 旗号的骗子平台。然而,随着一颗颗地雷的炸响,看似正规的 P2P 也开始出事了。

7 月 3 日,二线大平台——牛板金突发公告称,9800 万元资产项目逾期了。这个平台有着不错的知名度,它倒下了,让本就如惊弓之鸟的投资者们更加恐慌,开始审视 “自己在其他平台的本金,还能不能回来” 的问题。  

击溃 P2P 投资者最后一道防线的是紧接着雷掉的投之家。作为知名的第三方 P2P 资讯平台——网贷之家的兄弟平台也出事了,大家也就疯狂地开始互相踩踏,互相伤害,很多人最终是血本无归。  

截止 2018 年 12 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平台仅有 1034 家,全年共曝出 848 家问题平台,同比 2017 年扩大了 42.7%。

投资者的信心急剧下降。同样是去年底,当期活跃出借人、借款人数量分别为 371.7 万人、602 万人,同比 2017 年 12 月出借人数 686.5 万人、借款人数 689 万人均有所下跌,其中出借人数下降明显,降幅高达 46%。

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急剧下滑,投资者人数也猛降,成交额也急剧下滑。2018 年 6 月前,每月的交易额在 3000 亿元左右,唐小僧爆雷开始引发的大溃败,已经降至了 1000 亿元左右。每月交易少了 6 成,行业整体的蛋糕也急剧萎缩。

2019年1月21日,一份红头文件在互金圈流传,大致的意思是除了严格合规的平台以外,其余机构要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当年,知名大平台也陆续爆雷出事。2019年3月28日,东莞市公安局官方通报,团贷网实控人唐军、张林投案自首,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团贷网是 P2P 绝对的头部平台,累计成交超过 1300 亿元。它的爆雷,彻底击溃了出借人已剩不多的投资信仰。

接着,地方紧急出手,决心要团灭 P2P。

9 月,宁夏将辖区内 6 家机构 P2P 网络借贷业务 (第二批) 予以通告取缔。

10 月 16 日,湖南表示要将辖区内的 24 家网贷予以取缔。

10 月 18 日,山东省通知将对未通过验收的 P2P 平台予以取缔。

11 月 8 日,重庆市对于市辖区 29 家网贷平台予以取缔。

12 月 4 日,四川省也要全部取缔 P2P。

最后,P2P 集中的大省——浙江、广东、上海、北京,在今年陆续采取行动。本以为头部平台能留下了几十家、结局万万没想到——P2P 寒冬之后,根本没有春天,合规路上苦苦等来的只有消亡。

今年年中,全国只有 29 家还在运营。

8 月末,运营平台只剩 15 家,较 2019 年初下降 99%,借贷余额下降了 84%,出借人下降了 88%,借款人下降了 73%。

9 月末,官方再发声,只剩 6 家。

11 月中旬,完全归零。

3

全掉落

从无到有,再到繁荣,最终消亡,P2P 怕是最为短命的行业之一。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游戏当中,没有一个赢家,全是输家。

当然,最大的输家一定是最为普通的老百姓。到底输了多少?

2019年12月23日到 12 月 31 日,网贷之家做了一份调研问卷活动,一共有 1090 人参与,有效参与人数 904 人。

2019 年,P2P 行业退出平台高达 732 家。其中,网络出借人有 60% 以上的比例要踩雷。踩雷 1-2 家的平台出借人高达 43%,踩雷 3-4 家的比例也高达 11.8%。

地雷阵中,只有不到 4 成的人能够幸免于难,全身而退,而大多数人无可避免的成为了牺牲品。我们继续来看一组数据:

1-5 万元之间的,占比超过 19.14%;

5-10 万元之间的,占比 11.99%;

10-50 万元之间的,比例 17.03%;

100 万元以上,比例高达 3.76%。

踩雷金额 100 万元以上,可不是什么笨人,最后还有一定比例的人被收割,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P2P 这场收割究竟有多少惨烈。P2P 瞄准的不仅是小产、中产,连富人也跑不掉。

行业不行了,很多投资者又把钱重新搬回银行系统。有的人幸运,有的人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钱永远回不来了!有人说,P2P 行业就是来割韭菜的,简直就是一部出借人的血泪史。这话说的挺对的。 

当然,这场游戏的输家,还有投资 P2P 公司的股民朋友们。

中国第一家 P2P——拍拍贷,在 2019 年末把名字修改成 “信也科技”,但还是没有阻止资本市场的狂泻。上市 3 年时间,股价累计跌幅 81%,成为如中石油一般的财富收割机。

另外,还有信而富暴跌 97%,和信贷暴跌 93%,微贷网暴跌 81%。总之,诸多平台上市即是巅峰,从此不归路。

但绝大多数 P2P 公司还不知道盈利为何物,就要黯然面临退市、转型的窘迫。有趣的是,点牛金融项目逾期,被立案调查,不搞 P2P 了,把名字更为比特数字,近来还涨了一波。

股价低迷,市值缩水,背后则是 P2P 行业的艰难和凋零。如此糟糕的市场表现,你说这一波又要收割多少股民投资者呢!

当然,很多 P2P 网贷平台的创始人也是输家,有的进了笼子,有的背负骂名与巨额债务。还有,前期想要捞金的风投机构,基本被团灭,背后还是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

还有,为 P2P 行业服务的资讯平台——网贷之家,也成为了输家。行业都消亡了,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呢?

P2P 之殇,全是输家。

By 格隆汇

重拳出击:比特币矿场集体断电

币圈迎来历史性的一天。

  不仅被拔了网线,直接把电都给你断了!

  四川清退加密货币挖矿

  矿场集体断电,所有矿场被关闭

  据悉,因为政策原因,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比特币矿机聚集地四川将迎来大面积矿机关机。据推算,关机的负荷大概在800万千瓦。随着内蒙古、新疆之后,以清洁能源水电为主的四川也没能成为中国比特币挖矿的最后的堡垒。

  一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关于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通知》的文件显示,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在川相关电力企业需要在6月20日前完成甄别清理关停工作。

  文件显示,各市(州)人民政府,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能投集团,中央在川发电企业、省属国有发电企业,应按照省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51次会议关于“打击比特币挖矿行为”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完成重点对象甄别关停,省电力公司已上报26个疑似“挖矿”项目,于6月20日前完成甄别清理关停;

  2、开展发电企业自查自纠,立即停止向虚拟货币挖矿项目供电;

  3、做好全面清理排查,各市(州)政府立即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疑似项目立即关停,6月25日前完成;

  4、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务必保质保量完成清理关停任务。

  由于水电资源丰富,每到丰水期,四川都有大量的水电被放弃,对此,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曾在2019年8月印发《四川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将在甘孜、攀枝花、雅安、乐山、凉山、阿坝等6个市州分别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2020年,四川陆续批准两批水电消纳示范企业,名单中曾覆盖多家以大数据科技为名义的矿场企业。

  19日晚,一个小视频开始在朋友圈传播,内容为矿工正在切断比特币矿机的电源,一排排跳动的绿光逐一熄灭。现场有很多人说:Bye,See you。

  有矿工A表示,“一个时代结束,bye bye!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也有矿工B发文称“去年这个时间左右,刚处于国内解封期,圈里第一个大会就是四川成都丰水期矿业大会,今天时过境迁,当时的矿业繁荣融入到了今夜璀璨星河,后来行业从业者也应该铭记这里曾经的辉煌~。”

  更从业者C称,“四川800万负荷,今晚0点,集体关闭,区块链历史上,矿工最惨烈和最壮观的一幕要发生,这里究竟有多深远的影响,未来才会知道。”

  从业者D:“今天,可以正式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当然最开心的是,显卡终于可以降价了。

  比特币全网算力隔夜骤降

  据报道,四川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比特币矿工聚集地,大约有800万的负荷正用于加密货币挖矿。

  btc.com数据显示,当前比特币全网平均算力126.83EH/s,相比历史最高点197.61EH/s(5月13日)已经跌去近36%。同时,Huobi Pool、Binance、AntPool及Poolin等具有中国背景的比特币矿池算力急剧下降,近24小时算力下降幅度分别是36.64%、25.58%、22.17%、8.05%。

  多地此前已经出手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二是要维护股、债、汇市场平稳运行,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严惩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5月下旬,内蒙古、四川等地相继召开虚拟货币挖矿有关情况座谈会,强化相关行为的打击力度。

  5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坚决打击惩戒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八项措施(征求意见稿)》。

  6月9日,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全面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通知》,要求开展清理整顿。严禁各地区立项、批复各类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对现有的各类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全面关停。同时,坚决查处纠正以大数据、超算中心等名义立项但从事虚拟货币“挖矿”的项目主体。

  6月12日,云南省能源局办公室人士确认,根据通知要求及时组织各用电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在今年6月底完成比特币挖矿企业用电清理整顿,严肃查处比特币挖矿企业依托发电企业、未经许可私搭私接用电、逃废国家输配电费、基金以及附加牟利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中止供电;严肃查处发电企业未经许可,利用所发电量私自向比特币挖矿企业供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比特币挖矿企业用电安全隐患,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关停整改。

By 中国基金报

数字人民币亲测

今年初收到了交行的一条短信,说有数字人民币的红包可以抢,当时随手申请了一下试用体验就抛到了脑后。最近看到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讨论越来越火热,前不久支付宝也接入了数字人民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类似当年线下刚开始可以用移动支付时候的吸引力。

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数字人民币吧,以及为什么我觉得它会是下一个移动支付大事件。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简称 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其实就是数字化的纸币,功能和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

我们现在的数字人民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实质上它就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也就是说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另外一点就是和纸钞、硬币等价,换句话说,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流通中的现钞和硬币)。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是要从数字化货币替代流通中的纸钞和硬币入手,并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账户里的余额,实际上已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替换。

数字人民币怎么发行?

发行纸质现金需要印钞、铸造、发行、流通、贮藏、回收,这一系列的过程会产生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通俗的例子比如纸、油墨、ATM 机,运钞机,运钞人员,磨损钞票的回收等等费用。而数字人民币就没有这些成本。

数字人民币运营采用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即“中央银行-商业机构”的模式,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公众去商业银行兑付、赎回数字人民币,银行不会收取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将与纸钞长期并存。在数字人民币时代,微信和支付宝的钱包里会增加数字人民币这一内容,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支付的工具里面不仅包括银行存款货币,还增加了数字人民币这个选项。

发行数字人民币,是否会增加流通中的人民币总量?

数字人民币采用的双层运营体系决定了其发行既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较大影响,也不会对整体经济带来影响。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不直接对公众发行和兑换,而是先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指定的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民众,运营机构需要向中国人民银行缴纳100%准备金,1∶1进行兑换。这种双层运营体系和纸钞发行基本一样,因此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对实体经济或者金融稳定产生大的影响。

而微信支付宝或者说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很可能也成为其中一家运营机构存在。

数字人民币有什么优势?

  1. 便捷性:数字人民币不需要绑定银行卡,不依赖于银行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这一点和现金一样,现金也是只由央行发行,在人和人直接转移是和商业银行没任何关系的。我们只需要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把数字化的人民币充进钱包,就可以用它来完成交易,部分场景甚至不需要联网。而目前微信支付宝都是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的,如果不绑定一张银行卡,你收到的微信红包的钱或者支付宝余额里的钱就无法提现。而微信支付宝和银行间的结算等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就不过多赘述了。
  2. 法偿性: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法币,由政府信用背书,普及后和纸质人民币一样,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拒绝接受,否则违法。大如腾讯阿里,都不可能和国家信用相比,万一这俩巨头破产,或许经过破产清算后,你账户里的一百块钱只能拿回十块。而央行则是没有破产风险的,或者说就算会破产,但真要到这地步,能不能拿回来其实都意义不大了。
  3. 匿名性:对微信和支付宝来说,你的每一笔交易都会在它们的平台上记录,你的消费行为在二马面前暴露得干干净净,他们就可以再进行精准营销掏空你的钱包。比如某些有匿名性需求的成人情趣用品之类的消费,你肯定不希望买完以后再上网发现各处的广告位都在给你推荐新款吧!                                                                           数字人民币则具有匿名性,就好比拿纸质现金你去买了啥根本没人知道,除非老板认识你或者日后查监控来辨认到你。不过数字人民币的匿名是可控匿名,具有可追溯性。对于日常小额支付,钱包只需手机注册不需绑银行卡,商家收了你的数字人民币也不知道你是谁;如果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则可以有更大的限额;如果去银行面签,甚至可以没有限额。由于数字人民币是一串数字信息,可以清楚记录货币的流动去向,所以你想用它来犯罪,国家可以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不管怎么说,对于普通人,交易数据曝露给国家总比交给微信支付宝安全对吧?央行肯定是不会通过倒卖用户个人信息牟利的,隐私泄露的风险极小。
  4. 双离线支付:现在的微信支付宝需要至少一方在线才能达成交易,而数字人民币则可以在双方都离线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达成交易,就像是我们用纸质现金买东西,完全不需要联网。使用数字人民币只需要两方的手机碰一碰就可以达成交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专利,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支付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芯片卡(可能会集成在手机SD或SIM卡中)来实现,付款钱包在断网时构造交易报文(收款人ID,付款额)并签名,通过 NFC 发给收款方,收款钱包在联网后再由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来进行交易校验,交易成功并记录。双离线支付可能还是存在双花问题,就是同一笔钱重复花两次或多次,因为从发生交易到收款方联网后系统进行校验是有时间差的,所以央行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只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可以对离线交易采取限制额度、次数来缓和双花问题。但也有专家表示,每个数字货币都具有唯一ID,用户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消费同一ID数字货币,也可以解决双花问题。

数字人民币 App 初体验

准备开始体验数字人民币,我就去 App Store 搜了一下,发行并没有叫「数字人民币」的这么个 App,切换到国区发现还是没有。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是 iOS 用户无法使用吗?或者难道央行也要搞个 TestFlight 测试?一番搜索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要用到 App Store 里被遗忘已久的「兑换」功能!

通过兑换功能兑换

在银行网页上填写好姓名(不一定要实名)和手机号后就可以获得兑换码了,到国区的 App Store 输入兑换码即刻开始下载安装。

Android 手机可在银行网页上直接下载 apk 文件安装。(注意别自己去网上搜,可能下载到假的 apk,被钓鱼了银行卡号和身份信息)

打开 App 后,先用刚才留的手机号注册,完成后可选一个银行或者支付宝来开立你的第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

可以看到,除了五大行和邮储银行外,还有支付宝和微信对应的金融机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目前已经可以用网商银行开立钱包了,但不能充值,而微众银行则还不能开立。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你随便选一个银行都可以,并不一定要你拥有它的银行卡,因为充值和存银行的时候可以从别的银行 App 付款,或者存到你自己的银行卡。

我开通了一个建行的和一个交行的,外加一个支付宝:

总额五元

刚开始都是0元余额,要开始使用,先要往钱包里充值。

不用担心,数字人民币的充值和提现都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的,完全的来去自由。

未绑定银行卡的时候,可以选择调起手机银行 App 直接充值,绑定银行卡后就只能从绑定的银行卡充值了。

上图是我从招行 App 充值了10元到建行的钱包。

日常使用的主界面和点钱包后进入的交易记录界面

在主界面上划和下划分别是付款和收款功能:

可以看到,收款就是和支付宝微信一样,展示一个二维码,朋友用他的数字人民币 App 扫你的二维码就可以输入金额直接付钱给你,相当于递给了你一张纸币;你也可以自己设置一个收款金额让朋友直接付。

而付款界面可能是日常试用频率最高的,日后数字人民币普及了,在商家处买瓶水就可以展示这个二维码让商家扫,体验和微信支付宝一样,但是商家是不能拒收的,因为数字人民币是法币,除非技术条件达不到,否则拒收就是违法了。

长按图标也是有快捷菜单的

除了二维码,付款还可以用碰一碰的方式,也就是NFC,iOS 上目前只支持碰一碰向商家付款,android 系统因为 NFC 的开放性可以额外支持两台手机之间的碰一碰付款,但需要将系统的默认付款应用为数字人民币 App,可能会影响日常刷公交卡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NFC 方式比二维码更安全,所以可以在部分支持数字货币芯片卡(可能会集成在手机 SD 或 SIM 卡中,目前 Mate 40 系列手机自带这个芯片)的手机上实现双离线收付款,也就是在支付双方都没有网络的极端情况下也能完成支付。

彩蛋:这个码是可以扫出来付款的……

部分商家处有这种 NFC 和二维码二合一的收款牌,希望路边小贩有朝一日也能用这个来实现NFC 收款,就看芯片成本能降到多低了。

我在线下还没有碰到能用数字人民币付款的商家,所以只能体验一下和朋友之间通过手机号来转账的功能了。

注册的时候用的手机号就是你的钱包号码了,也是在上文的付款界面选择第三种方式「转钱」就可以通过朋友的手机号给他付钱了:

非常简单,和支付宝的转账功能体验基本一致。

另外一个可以花掉钱包里的数字人民币的途径是子钱包,目前有京东、苏宁、盒马、饿了么、滴滴、顺丰都已经支持了数字人民币支付,但需要用户手动打开子钱包开关才可以。

等数字人民币普及后,不管是在京东还是淘宝,都可以花你存在任何地方的数字人民币了,还是那句话,法币是不能拒收的,如果淘宝拒收你存在微信/微众银行里的数字人民币,央行就要找他麻烦了。

最后,如果你体验完还是花不掉最后一点余额,也可以将余额存回银行。(试点的各地政府发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不行)

以上就是我目前的一些使用体验分享,整体感觉这个 App 的设计和交互还是可以的,期待日后逐渐普及开来后,体验能更上一层楼。也希望 Apple Cash 能借这个机会入华,支持将数字人民币直接存在里面,付款时就不需要打开数字人民币 app 而是直接将手机碰一碰NFC标签就能调起 Apple Pay 支付。目前还不清楚现款 iPhone 在硬件上是否支持,不过下一代国行版本是有希望将 Secure Enclave、Secure Element 与 DC/EP 实现兼容的。

支付宝微信会走向何方?

根据上文所述,我以后能用数字人民币的地方,就会尽量用数字人民币,而不是微信支付宝了。而商家由于收到数字人民币后提现存银行是不收任何手续费的,也会倾向于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而不是微信支付宝。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两大移动支付巨头会走向没落呢?

当然不会。

首先,数字人民币没有理财增值的功能。就好比现金藏在家里不会增值,反而会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所以,如果有大额的存款,不管是原来的纸币还是数字人民币,想保值还是需要投资股票基金或者购买货币基金,余额宝和微信零钱通都依然还是一个比较方便的选择。

同时,微信支付宝已然成为了社会基础设施,远程缴纳电费水费暖气费都在这上面实现,这些都是便捷支付的一部分,极大提高了用户体验,而央行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做这些配套设施的。

开立网商银行钱包后支付宝内就会出现数字人民币入口,弹出的教程里可见还是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扫码来进行数字人民币支付

另外,腾讯和阿里都在积极配合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普及,估计不久的将来,又会重现红包大战的胜景。我已经收到了交行的推广短信,邀请一个好友开立交行的数字钱包就可以获得最高35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从两大巨头手里收复移动支付失地的一次巨大机遇。可以想见,腾讯阿里也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不惜代价把用户继续留在自己的 App 里,对用户来说,能薅则薅就对了!

如果你也想体验一把数字人民币,记得留意线上线下的各种试点活动,数字人民币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内测阶段,并非每一位申请者都可以通过审核,但是银行对申请者没有特殊限制,无论申请人是本地还是外地,在上海、苏州等参与内测的城市均可申请。

By 广陵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