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为什么也是证券

今日早间,据知情人士透露,稳定币发行商 Paxos 因 BUSD 相关问题将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诉讼。美 SEC 执法人员已向 Paxos 发布“韦尔斯通知”(Wells notice),告知可能的执法行动。SEC 表示 Paxos 发行和上市的 BUSD 是一种未注册的证券,计划起诉 Paxos 违反投资者保护法,并可能采取强制行动。

“韦尔斯通知”是美国 SEC 对在美上市公司进行民事诉讼前发出的非正式提醒,接到通知的上市公司可以在收到正式诉讼前跟 SEC 进行沟通和协商。美国 SEC 互联网执法办公室前主任 John Reed Stark 发推称,“在我在 SEC 执法部门的 18 年中,我不记得有任何一次我发出韦尔斯通知而没有采取执法行动。SEC 的加密行动持续进行。”

Paxos 发言人拒绝置评,SEC 没有回复置评请求。币安在声明中称,“BUSD 由 Paxos 发行和拥有,它只授权其品牌。我们将继续监测相关情况。”

据此前报道,纽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正在调查 Pax Dollar(USDP)和 Binance USD(BUSD)稳定币发行商 Paxos,具体调查范围尚不清楚。NYDFS 发言人表示,该机构无法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发表评论。

与持续数年之久的 SEC 诉瑞波一案有所不同,本次被传将认定为证券的代币与 XRP 不同,其价格并不会产生大量波动,而是锚定美元的 BUSD。

这也让市场产生了疑惑,为何稳定币也可被认定为证券?

SEC 尚未对 Paxos 做出正式行动,也并未披露任何文件,Odaily星球日报仅结合现有信息,对此做出信息整合与合理猜测。

监管眼中的加密货币 VS. 证券

提到“证券(Securities)”,自然要从概念开始明晰。《 1933 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 )是美国第一个规范了证券发行和销售的联邦法律。它最初由联邦贸易委员会执行,而后 SEC 成立,这一法案也成为 SEC 对主要执法依据。法案规定,除部分被豁免的情况外,任何证券必须向 SEC 注册。

而在这一法律中,也明确了证券的概念,证券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证券”一词系指任何票据、股票、库存股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债务凭证、盈利分享协议下的权益证书或参与证书、以证券作抵押的信用证书,组建前证书或认购书、可转让股票、投资合同、股权信托证,证券存款单、石油、煤气或其它矿产小额利息滚存权、或一般来说,被普遍认为是“证券”的任何权益和票据,或上述任一种证券的权益或参与证书、暂时或临时证书、收据、担保证书、或认股证书或订购权或购买权。

很明显,使用了新兴加密技术的加密货币难以被明确的归入上述多种产品的其中之一。

但诸多的 SEC 诉加密企业司法纠纷依然出现。

因为,在证券的内涵中包括“投资合同(investment contract)”这一较为灵活的类型,很多并未明确指出的金融产品均可与这一概念产生关联。而具体是否可通过这一条款被定义为证券,则可以著名的“豪威测试(Howey test)”作为准则,在已经存在的诸多司法实践中,SEC 均采用了豪威测试作为鉴定证券法中投资合同的标准。

豪威测试:SEC 拳打加密的主要武器

在上世纪的佛罗里达,William Howey 成立了 W. J. Howey 公司和 Howey-in-the-Hills Service 公司,并通过这两家公司开发一款新颖的产品。W. J. Howey 公司在佛罗里达购买了一片柑桔园,并将柑桔园的土地分割成小块,以此出售给投资者。他承诺,投资者可以将土地出租给 Howey-in-the-Hills Service,并由这一公司运营、照料柑桔园,投资者无需从事任何农业生产即可获取柑桔园的收益。

SEC 认为这一投资合同属于证券,而 Howey 并未将这款特殊的土地产品向 SEC 提交任何注册声明,已违反证券法。

1946 年,SEC 起诉W. J. Howey 公司。最终,在漫长的司法流程下,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土地销售和服务合同的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投资合同”,即这些合同可被认定为证券。这是确定联邦证券法普遍适用性的一个重要案例。

而该案导致了也衍生出了豪威测试这一概念,以此来确定某些投资产品是否应被认定为证券。SEC 认为,“投资合同”是指将资金投资于一家普通企业,并合理预期从他人的努力中获得利润。

具体而言,豪伊测试包含四项要素:

1、投入资金;

2、在一个共同的事业;

3、对利润的合理预期;

4、来自于他人的努力。

且豪威测试适用于任何合同、计划或交易,无论它是否具有证券的典型特征。

正是基于这一点,大量加密货币均涉及证券中“投资合同”这一类别,且和 SEC 发生了漫长的司法纠纷。在漫长的 SEC 诉瑞波一案中,SEC 依据这一原则而将 XRP 定义为证券。

2022 年 7 月,SEC 将 AMP、RLY、DDX、XYO、RGT、LCX、POWR、DFX、KROM 认定为证券。(注:PANews 2022 年 7 月据 The Block 报道,美 SEC 将“Coinbase 内幕交易”事件中、即上述 9 种加密货币列为证券。)

2022 年 11 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院作出判卷,依据豪威测试将 LBRY 认定为证券,在 SEC 诉 LBRY 一案中作出了有利于 SEC 的裁定(Odaily星球日报注:LBRY,一家加密初创公司,曾出售“LBRY Credits”筹集 1100 万美元,未进行过 ICO,于 2021 年 3 月被 SEC 指控其行为是未经注册的经纪交易商行为。)

稳定币如何成为证券?

然而,与 XRP 等此前被 SEC 盯上的加密货币有所不同,BUSD 为价格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投资者购买这一“产品”时并没有收益预期。该产品几乎无法通过豪威测试的任何一条,它又是如何被定义为证券的?

目前,SEC 尚未对 Paxos 做出正式行动,也并未披露任何文件,Odaily星球日报的猜测为:

需要明确的是,豪威测试仅是判断证券法中“投资合同”这一种类别的标准,而除此之外,诸如债券、票据、抵押信托证明等我们更为熟悉的金融证券均被包含在其中。

回到 BUSD,Paxos 2023 年 1 月披露的储备报告显示,BUSD 储备包括两种产品类别:美国国债、美国国债逆回购协议(隔夜到期和超额抵押)

这一持仓结构让其更像货币市场基金,也就是说,BUSD 的用户在间接持有债券(即证券的其中一种类别)。我们可做出推测,这或许是 SEC 将 BUSD 认定为证券的原因。

只不过,持有 BUSD 的用户,虽然买入了类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BUSD),却并未从中获利。

SEC 制裁大棒蓄势待发,但其影响尚未反馈在市场上(BUSD 未脱锚、BNB 在今日整体下行的市场中表现坚固)。

Nansen 数据显示,目前 BUSD 总市值 160 亿美元,排名稳定币第三。大约 90% (144 亿美元)的 BUSD 由币安地址持有。其中过去 7 天内币安净流出超 8140 万枚 BUSD。此外,Jump Trading 某地址在过去 7 天内从交易所净提取 5780 万枚 BUSD,该地址仍持有 1880 万枚 BUSD。

作者:Loopy

值得关注的10个AI代币

过去几周,由 ChatGPT 引起的人工智能(AI)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各大互联网公司或是表态或是投资,展现对 AI 的重视与决心。例如,谷歌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投资约 3 亿美元,微软宣称旗下所有产品全线整合 ChatGPT。

AI 浪潮不仅在传统资本市场搅动风云,引爆海内外市场 AIGC(AI 创作内容)概念股,同时也影响到加密市场,众多加密公司不甘示弱,加入战局。币安首席执行官 CZ 透露,目前 75% 的 Binance 客服工作已通过 AI 处理,在风险管理、交易监控、欺诈检测和市场操纵检测方面也有人工智能支持;在分析数据和检测风险的关键变化方面,将进一步实施人工智能技术。

具体到项目层面,一众主打 AI 概念的代币也由此获益,价格飙升。Odaily星球日报精选了目前主打人工智能概念的加密项目(下称「原生 AI 主题」),并覆盖近日宣布拓展 AI 业务的其他项目(下称「AI 概念+」」。

一、原生 AI 主题

  1. 项目名:Fetch.ai(FET)

网站:https://fetch.ai/

简介:Fetch.AI 是一个点对点的 AI 驱动协议,也是 Binance 第二期 Launchpad 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创建 AI 平台和服务,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大规模构建和部署 AI 服务。

2017 年该项目成立, 2019 年 12 月上线主网,目前已接入 Cosmos 的 IBC 协议,可与 Cosmos 生态的其他链互操作。网络内的数据、硬件、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部分,都可以通过 Fetch.AI 来进行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用户可以在数据交互中获得价值回馈。

融资方面, 2021 年 3 月, 多伦多数字资产公司 GDA Group 投资 500 万美元;2022 年 3 月,Fetch 推出 1.5 亿美元发展基金,用于鼓励开发者在其生态上开发项目,该基金有 MEXC Global 领投,火币和 Bybit 参投。

2. 项目名:SingularityNET

网站:https://singularitynet.io/

简介:SingularityNET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平台和市场,旨在建立一个”连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工具、创造有效应用的协议”。该项目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共同工作:

  • AI 市场:用户可以购买在人工智能市场上购买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
  • AI 发布器:一个门户网站,允许人工智能开发者在平台上发布他们的产品并实现盈利。
  • 开发者门户网站:开发者工具和 SDK 的集合,帮助开发者在 SingularityNet 生态系统中构建产品。

2021 年 5 月,SingularityNET 开始了第二阶段。AGI 代币被 AGIX 取代,项目在 Cardano 上启动,同时也采取了建立二层网络等措施以鼓励用户大规模使用。

融资方面, 2022 年 5 月 SingularityNET 宣布获得全球投资集团 LDA Capital Limited  2500 万美元投资承诺。

3. 项目名:Alethea AI

网站:https://alethea.ai/

简介:Alethea AI 是一个去中心化协议,用于创建使用 AI 与人互动的智能化身。该平台催生了一个新的 NFT 标准,称为智能 NFT (iNFT),它可以创建嵌入 AI 动画、语音合成和生成 AI 功能的 NFT。

近期,Alethea AI 宣布推出 MyCharacter.ai,以实现对 CharacterGPT 的民主化访问。MyCharacter.ai 是一个基于 AI 协议构建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它利用 CharacterGPT 来生成各种交互式和情感表达的 AI 角色。

融资方面, 2021 年 8 月 Alethea AI 宣布通过代币私募获得 1600 万美元资金,主要投资者包括 NFT 基金 Metapurse、投资公司 Crypto.com Capital、亿万富翁投资者 Mark Cuban、Dapper Labs、BITKRAFT、Galaxy Interactive、Sfermion 和 LD Capital。

4. 项目名:Cortex

网站:https://www.cortexlabs.ai/

简介:Cortex 成立于 2018 年 1 月,旨在打造一条独立公链,将 AI 推断模型的运算放到区块链上,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点让 AI 执行过程透明化。AI 开发者可在 Cortex 链上提供机器学习模型,用户可以使用链上智能合约进行 AI 推断。

Cortex 的主要内容包括:兼容 EVM 的 Cortex 虚拟机,AI 推理引擎 Synapse,AI 智能合约与 dApp,去中心化 AI 研究。

目前,Cortex 已建立其 AI on Blockchain 生态系统,AI 研究人员可以凭借开源其 AI 模型而获得奖励,dApp 开发人员可以将 AI 集成智能合约从而大幅提升 dApp 开发速度,而 AI 模型提供商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I 模型进化得越来越好。

融资方面,Cortex 于 2018 年 2 月 完成了其 CTXC 币的私募,该轮融资由比特大陆和 FBG Capital 等领投。

5. 项目名:Anchor Neural World

网站:https://anw.foundation/

简介:Anchor Neural World 于 2019 年 11 月启动,拥有日本与韩国的研发团队,目标是以人工智能(A.I)和 M.L 技术为基础,构建“去中央化”的服务生态系统。Anchor Neural 基金会成立于东京,主要负责 ANW 引擎的开发,该引擎为 Anchor Value Inc. 投资的业务提供基于 AI 的解决方案。

6. 项目名:Phoenix

网站:https://www.phoenix.global/

简介:Phoenix 是一个用于智能 Web3 应用的完整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Phoenix 为扩展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了区块链原生解决方案,并为 Web3 应用和 dApps 实现了高级分析、MPC(多方计算)和 AI 能力。

PHB 是该网络的原生代币。目前 PHB 的用例包括: 1 )价值单位,作为所有主网交易的价值单位;2 )二层网络积分:可转换为二层网络的数据积分;3 )预言机积分,可以用于 Phoenix 预言机的数据使用积分;4 )质押:PHB 可以通过 Phoenix 质押系统进行质押。

二、AI 概念+

  1. 项目名:Hooked Protocol

网站:https://hooked.io/

简介:Hooked Protocol 是币安第 29 个 Launchpad 项目,旨在为 Web3 构建入口,为用户和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 Learn&Earn 产品体验和基础设施以进入 Web3 世界。Hooked 已在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推出了一款名为 Wild Cash 的答题赚钱产品,目前月活跃用户超过 200 万。该应用程序配备了游戏化学习功能,并通过其内置的社交推荐机制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今年 1 月,Hooked 宣布推出由 Hooked AI 打造的 Avatar NFT,随后 Binance 创始人 CZ 转发了通过由 Hooked AI 生成的自己的头像,获得广泛传播。

融资方面, 2022 年 9 月,Hooked Protocol 完成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Binance Labs、红杉种子基金以及 A&T Capital,融资金额未披露。

2. 项目名:Jasmy

网站:https://www.jasmy.co.jp/en.html

简介:Jasmy 是一个区块链平台,由索尼前员工 Kazumasa Sato 于 2016 年在日本东京创立。它是一家开发并提供元宇宙与物联网(IoT)时代数据安全和共享服务的公司。这一愿景使用户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其货币化。 

通过 Jasmy 技术,网络上构建的元宇宙应用程序就可以为彼此间的数据交换建立起直接的桥梁。这种应用会产生适合元宇宙应用程序的去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

在最新的 2023 年路线图中,Jasmy 表示要开发人工智能引擎。

3. 项目名:Measurable Data

网站:https://mdt.io/

简介:Measurable Data 旨在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经济,数据提供者和数据购买者可以安全和匿名地交易数据。去年 7 月,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 Chain 宣布将收购 Measurable Data Token(MDT)及其生态系统产品,这笔交易价值超过 1 亿美元。据悉,该交易包括 MDT 代币、购物返利软件 RewardMe、区块链预言机 MeFi。

近期,Measurable Data 称其生态系统应用程序 MailTime App 拥有超过 200 万用户,正在采用生成式 AI。

4. 项目名:Gifto

网站:https://gifto.io/

简介:Gifto 是一个创建、发送和分享区块链礼物的平台。GTO 是项目的原生代币,目前的用例包括: 1 )虚拟礼物:内容创作者可以创建他们喜欢的礼物,并鼓励他们的粉丝通过 Gifto 钱包使用任何种类的加密货币进行购买;2 )质押:GTO 可以被质押以获得各种特权,同时在抵押者经营节点时按比例分配网络费用。

在近期的推文中,Gifto 表示将与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如何在礼品分配中应用 AI 技术。

加密人工智能板块还有一些「蹭」热点的项目,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需要提醒读者,近期一些长期没有流动性的项目正借着 AI、VR 以及元宇宙概念重新炒作,短时间暴涨暴跌,请务必注意参与风险。

作者:晓峰

新加坡币圈的浮浮沉沉

在新加坡公司KEY3.id看来,2022年对于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整个Web3.0行业,是急速降温的一年。

  KEY3.id并不与加密货币交易直接打交道,而是为用户提供未来在去中心化世界的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但Luna币的爆雷,让KEY3.id拿到的首轮融资金额比事先获得承诺的规模大缩水,身边不少Web3.0项目也都没拿到理想融资。

  接着是估值32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破产。“如果说Luna事件让资本变得犹豫,FTX则是直接劝退资本。”KEY3.id创始人Kory Pak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许多主流资本不仅完全停止对Web3.0的投资,而且开始清算历史的投资。FTX事件将导致传统资本对Web3.0的投入倒退数年。”

  作为加密货币“避风港”的新加坡,正身处风暴中心。11月30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议会上表示,新加坡没有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枢纽,而是成为一个“创新且负责任的数字资产参与者”。新加坡警方则正就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可能违反付款服务法开展调查。

  “早前和很多行业伙伴交流时,他们还是倾向于将和虚拟资产相关业务的重心放在新加坡。但最近,他们也在考虑将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公司HashKey Group法律部主管刘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加密货币“避风港”新加坡转弯

  对KEY3.id来说,将总部地址设为新加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加坡拥有相对集中的区块链行业资源。

  过去几年,相比全球日益紧缩的监管,新加坡对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创新的包容开放态度,吸引了诸多企业、投资涌入。毕马威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对新加坡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公司的投资已激增至 14.8 亿美元,是上一年总额的 10 倍,接近2021 年亚太地区总额的一半。

  为何新加坡如此积极投身数字资产生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长孟文能在今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解释道,加密行业的价值在于对资产进行代币化,并将它们放在分布式账本上,以提高经济效率或增强社会包容性。换句话说,新加坡看重的是技术所承载的金融行业未来。

  德勤数字资产香港领导合伙人吕志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加坡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积极、清晰的监管环境,为加密货币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规则。

  自2020年1月起推行的《支付服务法案》(PSA) ,允许在新加坡运营加密货币交易业务的公司,暂时性豁免持有“数字支付代币”(DPT)牌照。若要长久合法经营,需向MAS申请牌照。2022年5月底,MAS共收到196份提供DPT服务的牌照申请,截至12月,约有17份已获得正式牌照或原则上(in principal approval)批准发牌。

  新加坡政府也参与了虚拟资产的布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简称GIC)曾在2021年投资了专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投资的基金公司Digital Currency Group,与NFT项目开发独角兽Dapper Labs。早在2018年,GIC还曾参与美国首家上市交易平台Coinbase的融资过程。

  此外,MAS还推出沙盒(Sandbox)监管机制,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在事先报备的情况下试验新的金融产品,包括从事与目前法律法规有所冲突的业务,区块链企业也属于沙盒机制适用范围。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数字资产托管提供商Propine已从沙盒中毕业,获得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DigiFT在2022年6月进入沙盒,计划成为第一家持牌的去中心化证券型代币交易所。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监管更为严格。2021年9月起,内地就严格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包括币安在内的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随后宣布退出中国内地市场。香港则秉持严格的许可程式,截至目前,仅有两家公司获得香港证监会的批准,并且发牌交易所只能为专业投资者或机构提供服务,资金门槛高达800万港币。

  一边让行业“野蛮”生长起来,一边让监管不断跟上,是新加坡的策略。然而现在,“避风港”新加坡却不得不直面FTX破产及其连锁反应带来的重大损失。

  11月17日,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表示决定减记对FTX的全部2.75亿美元投资。淡马锡解释对FTX的投资逻辑是,投资一家领先数字资产交易所,能提供对加密市场的无关于协议、市场中性的敞口。但淡马锡承认或许对FTX创始人弗里曼的“行动、判断力和领导力的信任有所误置”。黄循财则评价淡马锡的投资“不仅造成财务损失,而且还损害了国家声誉”。

  在吕志宏看来,FTX并非第一家出现问题的加密货币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新加坡也不是第一次面对市场危机。单在今年,稳定币TerraUSD、UST-Luna币双崩盘,使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基金公司三箭资本倒闭。获得MAS原则性批准的新加坡加密货币贷款机构Hodlnaut,在Terra崩盘中亏损近1.9亿美元,已停止提款和代币兑换服务,正在接受当地警方调查。“新加坡也必须向外界展示,当局对风险的注重和把控”,吕志宏分析道。

  一切都在提示,新加坡必须转弯了。

  业界尝试重塑信心 

  传统金融领域为了确保应付突然、大量的存款提取,商业银行须将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到中央银行,这部分金额便是准备金(reserve)。20世纪30年代以来,法定的准备金制度确保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处于可控范围。

  而在加密货币的世界,并无强制披露准备金的规定。即便如此,FTX风波过后,全球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仍争相公开储备金。根据Nansen数据,币安公布了价值约为690亿美元的资产储备金,包括33%的BUSD、23%的USDT,以及分别占比9%的比特币、以太坊等。随后,包括OKX、KuCoin、Crypto.com在内的多家交易所亦公布了储备的币种及数量等。

  “这样做是想给投资者信心,表明他们不会向FTX一样‘资不抵债’”,吕志宏分析指出。但这是否真正能起到稳定甚至重建行业信心的作用,吕志宏认为并不一定,“所公布的资金储备只能显示公司当下的财务状况,可能有的公司今天披露完,明天就将钱转走”。

  商业及科技顾问公司Capco亚太地区数字化与科技业务合伙人Paul Sommeri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信心、透明是任何新技术能得到广泛采用的关键,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在他看来,想要在市场上建立起广泛的信任,就需要包括法律、金融、物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监管框架,以此来保护零售投资者,并让大型机构投资者有信心进行投资。

  显而易见,新加坡早已意识到这一点,除了数次警告散户注意投资加密货币的投机性以外,还通过实际行动收紧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今年1月,MAS明确限制数字资产公司向新加坡公众推广服务,禁止在公共场所或报纸、广播、社交平台等公共媒体上推销服务,只能在其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上进行宣传。因此,当由新加坡加密货币公司Crypto.com赞助的F1方程式赛车大奖赛9月底重返新加坡时,曾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蓝色背景、白色字体的广告消失在了该公司家乡的赛场上。

  8月,孟文能出席研讨会时表示,许多散户投资者似乎对加密货币的风险“不理智地无视”,当局将修订新规来加大散户交易加密货币的难度。

  随后,在10月的记者会上,MAS就建议收紧加密货币监管发布两份咨询文件,当中包括禁止向散户借贷供其进行加密货币交易、要求当地加密产业从业者区分公司与客户资产,以及限制当地稳定币发行。该咨询在12月下旬结束,之后当局将制定最终指导措施,增订于《支付服务法》中。

  “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新加坡想成为加密资产中心吗?”孟文能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说。

  “如果加密中心是关于试验可编程货币……如果它是关于将数字资产应用于原子结算等用例……如果它是关于对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进行代币化以提高效率并降低金融交易的风险,是的,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加密中心。但如果它是关于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投机,那不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加密中心。”

  但日益收紧的监管,在新加坡从业者眼里,可能会成为离开的信号。KEY3.id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新加坡吸引了不少来自监管政策趋严的国家和地区的从业者,其中中国内地的从业者占“相当重要的比重”,“近期各地区的政策可能会对该人群带来较大影响。”

  香港抢占发展窗口 

  同样是在2022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在金融科技周的第一天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表示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并明确提出“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

  “其实这个重磅政策让我们整个行业都非常兴奋”,刘佳说道,“因为这是首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香港(在发展虚拟资产方面的)决心和愿景”。此外,刘佳认为这次表态还释放了一个关键信息,也就是尽管内地目前禁止加密货币相关交易,但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下,香港仍可以发展虚拟资产。

  在吕志宏看来,新加坡方面的态度转向无疑为香港发展虚拟资产带来了一个更加稳健的窗口。但与此同时,前者的经验也更加证明了,监管不仅是为了预防及管控“最坏的情况”,也是在为投资者注入信心。

  12月7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制度的(修订)条例草案》,其中规定在香港经营虚拟资产交易所必须向香港证监会申领牌照,此项新规将于2023年6月1日生效。

  事实上,在此之前,香港证监会已经在2018年提出关于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选择参与”制度,该制度并非强制性。迄今为止,亦仅有两家交易平台获发相关牌照。而HashKey Group旗下的HashKey Pro平台则是其中之一。

  刘佳坦言,获得牌照是业务发展的阶段性里程碑,但“拿牌过程并不简单”。

  一方面,虚拟资产行业不论是对企业,亦或是对监管部门都属全新领域,许多问题目前仍没有明确答案。

  另一方面,行业中主动拥抱监管的企业并不多,多数参与者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巧妙避开监管雷区,只确保自己不踩红线。“但我们是专门去往合规的方向走,整个申牌过程中没有太多先例可以遵循”,刘佳说。

  但她依然强调监管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无论是何方向的监管,都是一个很好的指引,因为它会告诉我们不可以做什么,(我们都觉得)比较有安全感。”

  对于未来的监管发展,刘佳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表示,希望香港能尽快建立一套完整、清晰、与传统证券监管有所区别的监管框架。她认为,虚拟资产作为新兴资产类别,监管应当非常“贴近市场”,了解行业需求。“举个例子,是不是要以股票上市的标准,来要求我上币呢?”

  吕志宏则指出,后续监管或将落实到具体产品层面。“从风险把控的角度来看,如果产品是来自全球流通量前十的虚拟资产,(其市场)相对而言较为透明,则可能开放给零售投资者交易,”吕志宏举例,“比如一些ETF,或是STO(Security Token)。”

  而早在今年10月底,香港证监会宣布,准许合资格的虚拟资产期货ETF在港公开发售。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当时表示,港证监会正研究设立一个制度,向可供投资于主流虚拟资产,并且设有妥善投资者防护措施的ETF给予认可。

  12月16日,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两只虚拟货币期货ETF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个提供以太币期货ETF,及亚洲首个提供比特币期货ETF的市场。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产品上市仪式上表示,这两只虚拟货币期货ETF的成功上市,“不仅显示证券市场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代表着香港就提供受规管的虚拟资产相关产品进入了新阶段。”

  KEY3.id表示,近期香港的政策跟新加坡形成一松一紧的对比。如果政策支持持续,香港凭借特殊地理优势,物理与战略空间都不亚于新加坡,“相信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项目迁移赴港,我们也在保持密切观察。”

币圈人的心声

和在新加坡待了3年的互联网创业者聊天,感叹这几年新加坡的物价飞涨,特别是房租,一室一厅的公寓动辄 3000-5000 新,并且极为紧俏。

我自作多情表示,主要还是 Web3 行业太多有钱人润到了新加坡,而在他看来,加密圈仅仅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和资金,更多的还是来自互联网新贵以及香港的资本。

如今的新加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互联网老兵可以在街边偶遇十年前的老同事,也可以在街角偶遇罗永浩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美元基金合伙人。

至于原因,大家心照不宣,当失去安全感,资本总是用脚投票。

有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新加坡聚集了一众中国互联网黄金时代上岸套现的创业者,以及在互联网战争中斗争失败,被迫上岸的“失败人士”,如今他们反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比如,携程合并了去哪儿了,众多去哪儿高管被迫套现出局,成为拿钱躺平的“失败者”,但现在携程的不少高管都很羡慕他们。

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曾经“痛哭离场”,但是如今在 Scotts 路的私密酒吧天天喝着波尔多酒,日子过得比王兴滋润多了。

有一个段子,一个人在以 1500 万的价格卖了房子套现,躺平一年后,发现此前自己的房子以 1000 万的价格出售,于是又买了回来,白赚了 400 万。

如今,在新加坡躺平的前互联网创业者们成为了众多美元基金以及 Crypto Fund 争抢的 LP。

在历史的进程面前,个人的努力不值一提。

新加坡做对了什么?好像也没做什么,不过只是一直延续过去的方针政策,外部环境风云突变,让新加坡躺着成为了大赢家。

这也是这个世界法则的吊诡之处,选择不做什么有时候比选择做什么更加重要

政府与民众

在新加坡,政府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他的存在感实在太强,属于啥都要管的大家长,但是总体贯彻两大方针:实用主义与精英主义,或者叫任人唯贤

在新加坡久居的朋友总是对新加坡政府大加赞赏,一是新加坡政府敢于认错,当一件事做错了,愿意承认错误,问责修正,比如 FTX 爆雷给很多新加坡公民以及主权基金淡马锡造成了损失,政府以及淡马锡也面临了来自议会的质询。

其次,新加坡政府对本国国民,特别是底层民众的民生有着较好保护。

曾经,我有一个问题,新加坡物价如此之高,那么底层民众岂不是很惨

后来发现,新加坡贯彻了一个方针,内外有别,严格区分公民和非公民的待遇,在各方面优待本国公民,提高了普通人的生活下限。

如果你是外国公民,那么在新加坡不得不面临高昂的成本,从住房到教育、医疗等。比如,新加坡人买房印花税 4%,外国人是 34%,且只能买昂贵的公寓,小到连公立运动场馆租场地,公民与永居都优先,费用也比较便宜。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公民可以申请购买政府修建的组屋,90 平米左右仅需 40 几万新币,最低 10%首付,30 年贷款,优惠利率为 2%左右,这保障了几乎所有新加坡公民都有条件住上自己的房子。

总体上,新加坡算是对外国人征高税,用户补贴和保护本国人。

风水

作为华人社会,新加坡保留了相当多传统的中华文化,并且还将部分文化“发扬光大”,比如风水。

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朋友告诉我,新加坡社会极其看重风水。

比如,新加坡人买房,一定要请风水师看看风水的好坏再做决定,包括很多人华人家庭起名字也要请风水师,甚至连新加坡的一元硬币、地铁修建都有许多风水传说,这也让风水在新加坡变成了一门大生意。

2012 年 6 月 28 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在华人世界里,它的名字是缘中秀,主要销售风水产品,以及提供风水顾问管理。

早在 2011 年,它的净利润达到 160 万英镑(折合人民币 1438 万),在新加坡拥有一大批高端大客户:渣打银行、花旗银行、远东地产等大型企业。

如今,不少 Web3 项目方也会到 Kaki Bukit 附近的缘中秀总部找大师开光。

生育率

要说新加坡社会的问题,那么生育率就是新加坡“胸口永远的痛”,或者是整个东亚内卷社会的顽疾。

在国内,很多人会将生育率问题归结为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支持不够,但无论是新加坡还是日本都在这些方面解决了后顾之忧,甚至有各种现金补贴,比如在新加坡,生一胎可以获得累计超 10 万元人民币的补助。

然而,生育率一直逐渐走低,其中华人生育率最低,其次是印度人,但依然不高,只有马来人支撑起了新加坡的生育率。

因此,从新加坡、日本的实践来看,光给钱拯救不了生育率

症结在哪儿?几个新加坡朋友对此的看法是,一方面女性更加独立自主,受教育时间更长,经济独立,女权意识崛起;另一方面,整个东亚文化强调竞争,比较内卷,“如果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何必生出来和我一起受罪呢?”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态度。

新加坡有个独特的词汇“Kiasu”,源于闽南话里的“怕输”,很大程度反映了新加坡华人,甚至是全球华人的心态。

如果要养孩子,就要给她/他最好的资源,赢在起跑线上,哪怕在新加坡有免费的公立学校,廉价的组屋,很多人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读国际学校,住高档的公寓,养一个“精英孩子”的成本必然高昂。

东亚、新加坡生育率难题,目前无解。

移民

在 70%公民为华人的新加坡,移民是在中国人中不可避免常被谈及的一个话题。

我发现身边很多入籍新加坡的中国人,他们与新加坡的缘分来源于中新奖学金项目(SM 奖学金),有的从高中甚至是初中就到新加坡读书,然后大学毕业后可以马上拿 PR,然后入籍。

曾经,很多 SM 项目的毕业生面临是否加入新加坡籍的时候,选择了否,因为当时他们认为“新加坡太小”,回国或者去美国才有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的新加坡今非昔比,很多当年放弃入籍的人不得不再走 EP-PR 的路线,毕竟全球免签 192 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护照还是吸引力十足,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逐渐认识到了新加坡的双重属性和身份,新既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也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

对于新加坡公民来说,他们似乎是天然的 Global Citizen,这种身份也是 WEB3 从业者所需要的,目前我认识在新加坡的加密从业人士几乎都有申 PR(永居)入籍的打算。

不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涌入,拿 PR 的难度早已呈倍数增长,新加坡也从“求人来”,变成了“挑人”。

2022 年,EP 月薪门槛从 4500 新币调高至 5000 新币,2023 年的顶级专才签证(ONE Pass),要找月薪 3 万新币(约 15 万人民币)以上的高级人才。

不只如此,2023 年 9 月,新加坡工作签证 EP 申请将采取打分月薪,5000 新币只是最低标准,月薪愈高、学历愈好,才能从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新加坡以“实用主义”为本,只挑选那些对新加坡有贡献的人,比如,交更多的税,招聘更多的新加坡本地人,为新加坡生更多孩子…… 务实且残酷。

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新加坡依然是中国人,特别是顶级富豪移民的“首选城市之一”,移民难度将持续增大。

不是加密天堂

在所有谈及新加坡的热门文章中,总是会出现 Crypto、Web3 的身影,在许多人眼中,新加坡似乎成为了加密天堂,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事实。

新加坡或许是币圈富豪们的温柔乡,但却不是 Crypto 的热土

“实用主义”立国的新加坡政府想得也很明白,他希望吸引到加密行业的富豪以及他们的钱(美元),但是不允许开展本地业务。

新加坡金管局从没发过加密货币交易所牌照,11 张加密货币牌照都只是用在支付领域。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同时也是“下一任总理”的黄循财曾在 2022 年底公开表示,数字资产是可以改变金融市场、跨境支付、结算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新加坡一贯的立场是,即使面对外界批评,都需要对加密货币的投机和交易采取强硬立场,尤其是散户投资者

FTX 爆雷后,黄循财在国会上强硬表示,新加坡并不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中心

从意识形态来看,Crypto 是一种解构的力量,秩序濒临瓦解崩溃之地才是其最大舞台,而在新加坡这样一个秩序井然,规则森严的国度,Crypto 本身并无太大的发展空间,更多是以新加坡为中心,将业务辐射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

当然,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是,新加坡用人和生活成本太高,很多人想留也留不下来,新加坡终究属于币圈老板和高管们。

新加坡人来人往,终究不是加密家园。

作者:0xmin新浪财经

2023币圈潜力项目盘点

1. Scroll

Scroll 是一个等效于 EVM 的 zkRollup,用于扩展以太坊。从技术上讲,Scroll 是建立在两个主要部分之上的。核心部分是 zkEVM,用于证明第 2 层 EVM 执行的正确性。

今年 4 月,Scroll 宣布完成 3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 领投,Bain Capital Crypto、Robot Ventures、Geometry DAO 等参投。值得一提的是,几位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和以太坊社区成员也作为天使投资人加入了这轮融资,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得出 Scroll 和以太坊社区保持的紧密关系。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2) Arbitrum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Arbitrum 是一套以太坊扩展解决方案,可实现高吞吐量、低成本的智能合约,同时保持无需信任的安全。Arbitrum 具有三种模式:AnyTrust Channels、AnyTrust Sidechains 和 Arbitrum Rollup。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跨链教程:网页链接

Arbitrum Nova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Arbitrum Nova 于(2022 年 8 月 10 日)正式上线,它是基于 Arbitrum 的 AnyTrust 技术构建的新主网,是针对超低成本交易优化的新技术,它类似于 Arbitrum One,但 Arbitrum One 是使用 Arbitrum Rollup 技术构建的链。

Nova 是一个全新的链,具有一组不同的假设,专为游戏、社交应用程序和对成本更敏感的用例而设计。与 Arbitrum One 关键的技术区别在于,Arbitrum One 始终将所有交易数据放在以太坊上,而 Nova 则利用了数据可用性委员会来实现显着的成本节约。

随着 Nova 的运行,Arbitrum 现在有两条独立的链运行,可以支持几乎所有区块链用例。相比于 Arbitrum One,Nova 将成为游戏和社交应用程序的首选解决方案,Arbitrum One 则将继续成为 DeFi 和 NFT 项目的所在地。

Arbitrum Nova 教程:网页链接

Arbitrum 生态重点关注项目附教程:网页链接

Arbitrum 生态重点关注项目

3 )zksync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zkSync 是以太坊的扩展和隐私引擎。它目前的功能范围包括以太坊网络中 ETH 和 ERC 20 代币的低 gas 传输、原子交换和限价订单以及原生 L2 NFT 支持。本文档是对 zkSync 开发生态系统的高级描述。

zkSync 建立在 ZK Rollup 架构之上。ZK Rollup 是一种 L2 扩展解决方案,其中所有资金都由主链上的智能合约持有,而计算和存储则在链下执行。对于每个 Rollup 区块,都会生成状态转换零知识证明 (SNARK),并由主链合约进行验证。这个 SNARK 包括 Rollup 块中每笔交易的有效性证明。此外,每个区块的公共数据更新都通过主链网络以廉价的 calldata 发布。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跨链教程:网页链接

zkSync 生态重点关注项目附教程:网页链接

zkSync 生态重点关注项目附教程

4 )StarkNet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 融资:超过 20 亿刀,投资阵容豪华,传闻 V 神是天使投资人。
  • 数据:ZK 系的头牌,链上数据碾压其它 ZK 系项目。
  • 技术线路:StarkEx & StarkNet,技术上接管了以太坊现有的很多工作,核心解决能力问题和汇报信任问题。
  • 生态项目: dydx、sorare、immutable、deversifi、celer、argent 等。
  • 布局逻辑:交互 starkware 以及 starkware 的 dapp,博未来的空投。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跨链教程: 网页链接

Starknet 生态重点关注项目附教程:网页链接

StarkNet 生态上八个可测试交互项目

5 )Optimism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Optimism 是一种低成本且闪电般快速的以太坊 L2 区块链。已发币,但是根据官方介绍,这里空投未发完成,未来更多空投会分发给生态项目等。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生态必做项目附教程:网页链接

6 )Aztec network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简介:AZTEC 是以太坊的隐私引擎,可在公共主网上进行机密交易。该协议利用零知识证明来加密和隐藏启用 AZTEC 的交易的价值。

由 Paradigm 领投,IOSGVentures、Variant Fund、Nascent、imToken、Scalar Capital、Defi Alliance、ZK Validator 以及天使投资人 Anthony Sassano、Stani KulecFhov、Bankless、Defi Dad、Mariano Conti 和 Vitalik Buterin 参投,上轮投资方 a_capital, Ethereal Ventures, and Libertus Capital 继续注资。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7 )Argent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Argent 是一款支持以太坊和 zkSync Layer 2 的移动社交恢复钱包。在 zkSync 网络,Argent 基于 Aave、Lido 和 Yearn 协议提供了 Layer 2 DeFi 投资机会。Argent 通过一系列的集成或许将为你提供获得 zkSync Token 的机会。

4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Fabric Ventures 和 Metaplanet 领投,投资方包括 Paradigm、Index Ventures、Creandum 以及包括 StarkWare、Jump 和 Animoca Brands 在内的战略投资者。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8 )Zecrey Protocol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Zecrey 是一个在 Layer 1 和 Layer 2 的去中心化资产聚合器,兼容以太坊和其他智能合约平台,也是第一个基于账户模型保护交易隐私的可行方案。

Zecrey 的隐私跨链解决方案有两个核心功能:以隐私为中心的跨链桥和资产交换。为了支持这些功能,在产品功能上, 当前 Zecrey 表现为一款支持多链网络的多合一插件钱包,并且可以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多链资产管理。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9 )Yield Protocol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以太坊、Arbitrum 上基于抵押的固定利率借贷。

该项目的 FAQ 有这样阐述:「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 Yield 协议由社区拥有」,因此看起来发行 Token 的确定性较高。该 Token 是否会在 Arbitrum 或 Ethereum 上实现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Yield Protocol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0 )DeFi Saver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DeFi Saver 是一站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适用于以太坊上的一系列去中心化金融协议,和应用程序。它支持多种 DeFi 协议,包括 Maker、Fulcrum、Compound 和 dYdX。

这个项目的 TVL 一直很高,如果发币值得期待,以前开户非常贵,现在 gas 低的情况下几 U 就搞定了。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1 )Cozy Finance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Cozy 是一种开源协议,使投资者能够参与自动化和信任最小化的保护市场。

保护市场减轻了通常与投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市场和应用程序相关的风险。由于 DeFi 应用程序协议似乎比某些投资者的传统金融工具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利用,因此 Cozy 提供了一个以编程方式保护资产免受损失的平台。对 DeFi 应用程序安全性有信心的投资者可以使用 Cozy 平台通过向保护市场提供资产来赚取利息。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2 )Zapper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Zapper 是一个 DeFi 投资组合管理仪表板,可让您快速轻松地部署和管理 DeFi 头寸,并始终将您的投资组合、流动性池和流动性挖矿头寸放在单一界面的顶部。Zapper 是一个流动性池聚合器,目前提供对 200 多个不同池的访问。此外,它最近使用 Uniswap 和 Balancer 交易所实现了 AMM 兑换功能。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13 )Zerion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构建和管理 DeFi 投资组合。

完成 123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Wintermute Ventures 领投,参投方包括 Mosaic、Coinbase Ventures、Alchemy 和 Placeholder 等。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14 )Slingshot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Slingshot 是一个基于 Polygon、Arbitrum 和 Optimism 的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平台。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1500 万美元,Ribbit Capital 领投,K 5 Global、Shrug Capital、The Chainsmokers、Jason Derulo(美国歌手)、Guillaume Pousaz(Checkout.com 创始人)和 Austin Rief(Morning Brew 首席执行官)、现有投资者 Framework Ventures 和 Electric Capital 参投。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5) Fuel Labs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Fuel v1 最初是作为整体以太坊的第 2 层 (L2) 可扩展性技术。这是 2020 年底部署在以太坊主网上的第一个 optimistic rollup。Fuel 是模块化区块链堆栈的最快执行层,它更专注于执行层通过平行的方法进行交易 (并行执行),使 fuel 能使用更多 cpu 的核心和线程 。

完成 8000 万美元融资,Blockchain Capital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领投,Alameda Research、CoinFund、Bain Capital Crypto、TRGC、Maven 11 Capital、Blockwall、Spartan、Dialectic 和 ZMT 等参投。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6) Mint Square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Mint Square 是基于以太坊第 2 层 ZK Rollups 的 NFT 平台。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7) Starkswap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Starkswap 将利用 StarkNet 一流的速度和安全性,作为原生第 2 层 dApp 在 DeFi 中提供顶级的 DEX 体验。构建由公共 ZK-Rollup 技术提供支持的下一代 DeFi。

Starkswap 团队由具有 FAANG 和顶级初创公司背景的加密原生开发人员和企业家组成。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8) zkLend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zkLend 是一个货币市场协议将 zk-rollup 可扩展性、卓越的交易速度和成本节约与以太坊的安全性相结合。 zkLend 是一个建立在 StarkNet 上的 L2 货币市场协议,它结合了 zk-rollup 具有以太坊安全性的可扩展性,使参与者能够有效地赚取利息 存款和无缝借入资产。

Zklend 发行的 zend token 将会由三个大的作用(i)优惠借款利率,(ii)提高借款能力,以及(iii)治理参与。

由 Delphi Digital 领投的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其他主要投资者包括 StarkWare、Three Arrows Capital、Genesis Block Ventures、Alameda Research、CMS、MetaCartel DAO、DCVC、Amber Group、TPS Capital、Ascensive、D 3 Web Capital、 4 RC 和 SkyVision Capital,以及其他天使投资者等。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19) Aboard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Aboard 是一个多链、多平台、订单簿式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该交易所将是一个品种齐全、高效、一体化的平台,将 TradFi 交易体验带入 DeFi 世界。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20) volmex finance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Volmex 的使命是为加密货币波动率交易者建立尽可能最好的加密货币波动率指数和经验。Volmex 首创了第一个加密波动率指数和可交易的加密波动率产品,波动率代币 v1。Volmex 隐含波动率指数(例如 EVIV 指数和 BVIV 指数)分别追踪比特币和以太币的 30 天隐含波动率。Volmex 正在建设一个永续期货交易所,这将是第一个交易波动率指数永续期货的场所。

Volmex Labs 是加密波动率产品和指数的领导者。Volmex Labs 团队由来自各种加密和 TradFi 公司的世界级人才组成,包括 Staked、IMC Trading、ConsenSys 等。Volmex 得到领先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和交易商的支持,包括 Robot Ventures、CMS Holdings、Orthogonal Trading、Huobi、DWF Labs 等。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21) AltLayer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AltLayer 是基于 OptimisticRollups 构建的临时扩展层,与以太坊、Solana、波卡、Cosmos ,甚至是 Arbitrum、Optimism  等等 Layer 1 和 Layer 2 连接。

AltLayer 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应用程序专用执行层系统,从底层 L1/L2 获得安全性。它被设计为多链和多 VM 世界的模块化和可插拔框架。AltLayer 的核心是一个由多个称为闪存层的乐观汇总式执行层组成的系统,具有新颖的创新,使它们成为一次性的,因此高度资源优化。

完成 72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Jump Crypto 和 Breyer Capital 领投,波卡创始人 Gavin Wood、前 Coinbase 首席技术官和前 a16z 合伙人 Balaji Srinivasan、Circle 联合创始人 Sean Neville 以及 Synthetix 和 Bodhi 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 Kain Warwick 和 Jordan Momtazi 参投。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22 )ZKEX

一文盘点2023年Layer2潜力未发币项目

ZKEX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多链订单簿交易所(DEX),建立在三个 ZK-rollup 之上:zkLink、Starkware 和 zkSync。ZKEX 是去中心化、信任最小化和非托管的,交易以零知识证明为保障。

官方推特:网页链接

官方网站:网页链接

操作教程:网页链接

作者:追风 Lab

薅羊毛特辑:2023年空投项目一览

我们梳理了 2023 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并且按照不同赛道进行了梳理。

此文是 Biteye 2023 空投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后续我们会持续增加和更新项目信息,请大家关注我们推特 @biteyecn 获取最新资讯,以及添加小助手微信 Biteye 01 加入微信交流群!

01 

公链&L2

1. Arbitrum(推特 @arbitrum)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尚未发放代币的 L2 之一,也是目前 L2 中 TVL 最高的链。在 2022 年的奥德赛活动中,Arbitrum 展示出了对用户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也因为体验不佳而暂停了活动尚未恢复。我们预计 2023 年合适的时候奥德赛活动将会重启,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代币发放的重要条件。

2. zkSync(推特 @zksync)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 L2 解决方案之一,在即将到来的 2023 年也许会有发币计划。交互方式除了从 ETH 跨链过去 swap 外,还可以尝试 Gitcoin 捐赠、铸造 NFT 发送到主网、在 crew 3 进行答题等。

zkSync 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自己的 2.0 版本,我们相信用户主网的行为也可能被考虑进空投的标准中。

3. Starknet(推特 @StarkWareLtd)

除了 zkSync 之外另一条备受关注的 L2,目前主网生态较少,跨链测试还存在一些问题,交互体验不佳。

但是作为 L2 估值很高,且官方有针对空投作出过说明。用户目前可以将 ETH 链的资金通过 Starkgate 跨链到 Starknet 中,再与几个 DEX 进行交互。

4. Aztec(推特 @aztecnetwork)

A16z 领投融资 1 亿美金的隐私 L2 Aztec。Zk.Money 是 Aztec Network 的第一个应用,用户可以将 ETH 或者 DAI 存入协议,并在隐私层发送和购买理财。

5. Celestia(推特 @CelestiaOrg)

第一个提出模块化区块链的概念,具体可以细分为共识层和数据层,结算层和执行层,通过细致的分工来解决公链不可能三角问题。

Celestia 属于 Cosmos 生态,但实际上可以作为所有公链生态的数据层,目前以太坊主网也正在往这条路发展。

开发者测试网已经开启,想要参与的可以尝试部署轻节点或者 dapp 开发,普通用户可以在 discord 里多多活跃,参加 community call.

6. Scroll(推特 @Scroll_ZKP)

Scroll 是基于 ZK rollup 的以太坊扩容项目,致力于研发 zkEVM,从而让以太坊上的项目更加容易地迁移到 Scroll 链上。

项目融资 3000 W 美金,zkEVM 测试网已经开启,想要参与的用户可以在测试网使用 bridge 和 swap 功能。

7. Fuel(推特 @fuellabs_)

Fuel 正在建立模块化区块链中最快的执行层,同时保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最主要的 三大特点:

  • 并行交易
  • FuelVM(相比传统虚拟机,FuelVM 能节省更多资源,且对于开发者来说更加灵活开放)
  • Sway 语言 和 Forc 开发工具,使开发者可以有更好的体验

融资 8000 W 美元,目前测试网已经开放,想参与的用户可以去体验一下 swap,添加流动性,和钱包转账。

8. Namada(推特 @namadanetwork)

Namada 是 Cosmos 生态的隐私公链,使用 zk-SNARKs 隐私加密技术。融资 3000 W 美金,Polychain Capital 领投,公开测试网已经于 12 月 20 日开启,参与的方式有运行全节点,验证节点,或者隐私转账。

9. Shardeum(推特 @shardeum)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Shardeum 是一条 EVM 兼容的公链,通过动态分片技术实现高吞吐量,简单来说就是节点越多,TPS 越高。

种子轮融资 1820 W 美元,Foresight Ventures 参与。目前测试网已经公开,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测试网项目进行参与(注意在领水的时候选择 Liberty 1.x)

10. AltLayer(推特 @alt_layer)

AltLayer 是一个全新概念,今年下半年才公开进行宣传,先前 7 月最后一周的周报中也曾介绍过 AltLayer 的 NFT,因此项目处于较早期,机会比较多。

AltLayer 旨在解决 Web3 大规模应用以后单一区块链的承载能力的问题,它被设计成一个模块化和可插拔的闪存层,系统流量大的时候为性能扩容,流量小的时候再自动退出,实现节能与性能之间的自动平衡,完美适应牛熊转换。

02 

DeFi

1. Opyn(推特 @opyn_)

Opyn 是去中心化的期权协议,链上衍生品赛道仍然在早期。Opyn 在 2022 年推出了 Crab Strategy 螃蟹策略和 Zen bull 牛市策略,并进一步支持 ETH 和 USDC 等代币投入。

用户可以将 ETH 或 USDC 存入协议进行交互,但要注意本金可能因为策略的不同和市场行情等因素受到损失。

2. Slingshot(推特 @SlingshotCrypto)Odos(推特 @odosprotocol)Matcha(推特 @matchaxyz)

聚合器是 DeFi 赛道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1 年 ParaSwap 的空投也给用户带来惊喜。用户可以在平时养成使用这些聚合器的习惯,既能减少交互费用,也能收获未来的空投预期。

其中 Slingshot 推出了 APP 并空投了一部分 NFT,Odos 推出了一系列 Galxe 的 OAT 任务,Matcha 不时在推特上进行空投暗示。

3. LayerZero(推特 @LayerZero_Labs)

LayerZero 是第一个去信任的全链互操作性协议,机制比较创新,也有较高的安全性,获得了知名机构 1.35 亿美金的融资。

项目有一定的发币预期,据说用户在官方代码中找到了代币名称,交互方法是参与其生态中的项目,比如 Stargate,gh 0 stlygh 0 sts,Rage Trade 等。(注:LayerZero 的领投方包括 FTX Ventures,这个是大家需要了解的一个风险)

4. Rage Trade(推特 @rage_trade)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Rage Trade 是一个建立在 Arbitrum 网络上的全链永续期货协议,通过利用创新的 Uni v3 保险库策略回收未充分利用的 LP 以创造深度流动性,致力于成为市场上流动性及可组合性最佳的永续协议。

同一赛道的 dydx 之前空投不错,Rage Trade 也值得关注和交互,交互 Rage Trade 同时也交互了 Arbitrum 和 LayerZero。

5. Yield(推特 @yield)

Yield Protocol 是一个超额抵押的借贷协议,其特点是用户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借贷利率是固定的(周期一般为 3 个月),该协议由 Paradigm 领投 1000 W 美元,目前已经部署到了以太坊主网和 Arbitrum,想要交互的用户可以在主网和 Arbitrum 上提供流动性和借贷。

6. Perennial(推特 @perenniallabs)

Perennial 是一个衍生品市场,Peer-to-Pool AMM 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 Maker 提供流动性获得利息收益,Taker 借用流动性来进行杠杆操作,在 Perennial 上 Maker 也可以进行杠杆操作。

其作为一个衍生品门户,可以为有需要的用户和协议提供对应资产的对冲。种子轮融资 1200 W 美元,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目前协议已经部署到主网,支持以太坊最高五倍多空,有想参与的用户可以去尝试一下。

7. Mero(推特 @merofinance)Brahma(推特 @BrahmaFi)Pods(推特 @PodsFinance)

我们选择了三个具有良好投资机构、积极进取的开发者、新颖的解决方案的 DeFi 协议推荐给大家进行交互。

Mero 解决了借贷资产清算时来不及添加保证金的问题,资金在没有进行补仓时可以获得挖矿收益,进一步释放了资金的流动性。Mero 获得了由 Advanced Blockchain AG 领投的 356 w 美元融资,其开发者与Curve关系颇深。目前项目进行到第二阶段,用户可以在将Aave上的抵押接入 Mero 开始交互,也可以在 discord 中做贡献。

Brahma 创新性的提出了业力积分来引导用户进入不同风险的机枪池(类似于 degen score),他们获得了由Framework Ventures等投资的 420 w 美元,在今年五月的 UST 脱锚中保全了用户的资产,技术和责任心都较为不错。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分数选择机枪池,并通过存款和社交媒体活跃来提高分数。

Pods 针对 ETH 的抵押资产创建了期权金库,叠加 stETH 的收益,为用户提供更多回报。Pods 有 IOSG、Tomahawk、Republic、Framework Ventures、 4 RC 等参投的 560 w 美元融资,我们判断随着 ETH 2.0 带来更多抵押资产,这种期权金库会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我们建议用户低滑点购入 stETH 在 Pods 交互,这很适合 ETH 本位玩家。

03 

NFT

1. Blur(推特 @blur_io)

Paradigm 投资的 NFT 聚合协议,以宝箱的形式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放了空投,预计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开启宝箱。明确代币为$Blur,用户目前仍然可以通过 Bid 参与第三轮空投。

2. Zora(推特 @ourZORA)

NFT 创作平台,由 A16z 的前投资人 Katie Haun 创建的 Haun Ventures 领投 5000 w 美元,目前用户可以购买创世小球,也可以在 Zora 上创作属于自己的 NFT。

3. Tessera(推特 @tessera)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以前的名字叫 Fractional,是一个为 NFT 提供流动性解决方案的协议,具体做法是将 NFT 进行碎片化处理,并且建立对应的 AMM 池子来为碎片化的代币提供流动性,从而增加 NFT 的流动性。

两轮融资 2800 W 美元,Paradigm 领投。参与方式可以是购买碎片化代币或者自己将所拥有的碎片化代币进行出售。

4. PartyDAO(推特 @prtyDAO)

PartyDAO 是一个众筹购买 NFT 的平台,亮点是获得了 A16Z 领投的 1640 万美元,估值 2 亿美金,是估值最高的社区驱动型 DAO。用户可以在 PartyDAO 的网站 partybid.app 进行创建和参与 Bid。

04 

Web3 钱包

1. Argent(推特 @argentHQ)

Argent 是一个合约钱包,不同于助记词生成的形式,该钱包通过部署合约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也免去了助记词丢失或遗忘的烦恼。

钱包作为 Web3 重要的入口,具有巨大的流量,同时用户可以直接在钱包中 swap 和参与 DeFi、购买 NFT,钱包因此能获得可观的手续费,市场上对钱包的估值很高。Argent 目前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其中 B 轮融资 4000 w 美元。

Fabric Ventures 和 Metaplanet 领投,参投方包括现有投资者 Paradigm、Index Ventures 和 Creandum,以及战略投资者 Starkware、Jump Trading 和 Animoca Brands。

作为用户直接接触的产品,钱包也有去中心化的要求,所以发币预期也很足。建议注册,激活二层,并添加守护者等保护功能,在二层上购买理财或 swap。

2. MetaMask(推特 @MetaMask)

作为 Web3 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钱包,MetaMask 被认为具有潜在的空投。MetaMask 目前提供了几条主要链的 swap 和跨链,用户可以在 gas 比较低的链上进行交互,也可以定期参与 MetaMask 的会议获取 POAP 等出席证明。

大家在 MetaMask 交互的时候请注意滑点和手续费,这个是交互的额外成本。

05 

Web3 应用

1. Cyberconnect(推特 @CyberConnectHQ)

备受关注的 Web3 社交图谱协议,目前的 Link 3 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项目方举办活动的工具。用户可以收集 CyberConnect 相关的 NFT,也可以 mint Link 3 的域名,参与 CyberConnect 的年末活动。

2. Lens(推特 @LensProtocol)

Lens Protocol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开源社交图谱,旨在重塑 Web3 和去中心化时代的社交媒体概念。Lens Protocol 于 2022 年初推出,由于开发其社交产品的是知名借贷协议 Aave,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用户可以通过 Lens 的合作伙伴获得 Lens,也可以直接在 OpenSea 等 NFT 市场上购买,然后体验如 Lenster 等生态内的产品。

3. Golden Protocol(推特 @Golden)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去中心化知识协议,最简单的比喻就是 Web3 的维基百科。Golden Protocol 两轮融资 5450 W 美元,都是由 A16z 领投。

目前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有质押测试网积分进行数据验证(Tripple Verification) 或者提交词条的相关信息。

以上是 Biteye 选出的部分空投列表,同时我们还开发了空投交互系统,帮助大家更好的做交互任务,核心功能包括:

  • 推选高质量项目
  • 帮助用户管理交互任务进度
  • 项目介绍和交互任务的详细教程
  • 记录交互笔记

请大家关注 @Biteyecn 或者添加小助手微信 Biteye 01 获取早期访问的权限。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盘点2023年值得关注的空投项目

作者:星球日报

炒币的十种法则,牛熊皆可用

2022年,币圈熊到不能再熊。但韭菜永远不放弃希望。以下是十种可以在牛熊间灵活运用的炒币大法:

1、双向交易:适合牛市、熊市。双向交易是巨石财富GGtrade目前最普遍的交易方法,它可以根据币市行情的走势进行操作投资,可买涨、也买跌,而且接近年末,巨石财富GGtrade平台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福利,比如:投资收益率提升20%,可谓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一大福音啊。

2、囤币法: 适合牛市、熊市。囤币法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玩法。最简单是因为就是买入某个币或者几个币之后,拿着半年或者一年以上不操作。基本上,收益最低都有十倍。但是新手很容易看到收益高,或者遇到币价腰斩,就打算换车或者下车,很多人很难坚持一个月不操作,那就不要说一年了。所以这其实也是最难的。

3、牛市追跌法:只适合牛市。 用一部分闲钱,最好不超过五分之一资金。这个玩法适合玩市值在20-100内的币,因为起码不会套牢太久。例如你买了第一个山寨币,等涨了50%或者以上的话,就可以换成下一个暴跌的币,如此循环。假如你第一个山寨币套牢了,那么就继续等,牛市肯定能解套。前提下币种不能太坑爹,这个玩法其实也不好控制,新人需要谨慎。

4、沙漏换车法:适合牛市。牛市基本上买什么币都涨,资金就是一个巨型沙漏不断慢慢渗入每一个币里面,从大币开始。币价涨有一个明显规律,就是龙头币先涨,比如BTC,ETH, DASH,ETC先涨等,接着主流币开始涨,比如LTC,XMR,EOS,NEO,QTUM等。然后就是没有涨的币普涨,比如RDN,XRP,ZEC等等,再接下来就是各种小币轮番涨。但假如比特币涨了,你就挑下一级别,还没有涨的币,再开始建仓。

5、金字塔抄底法 : 适合预测到的大暴跌。抄底方法:分别委托币价的80%买入子弹的十分之一仓位,委托币价的70%买入子弹的十分之二仓位,委托币价的60%买入子弹的十分之三仓位,委托币价的50%买入子弹的十分之四仓位。

6、均线法 : 要懂点K线基础。指标参数设置MA5,MA10,MA20,MA30,MA60,级别选一日线。假如现价在MA5和MA10线上方,持有拿稳。假如MA5跌破MA10,卖出币,假如MA5涨破MA10,买入建仓。

7、暴力囤币法:做你熟悉的币,只适合长线优质币。 有一笔流动资金,某个币现价8美金,那就委托7美金买入,当买入执行成功,委托8.8美金卖出。利润来囤币。流动资金拿出来继续等待下一次机会。根据现价来动态调整。假如一个月有三次这样的机会,就可以囤不少币了。公式就是建仓价等于现价乘以90%,卖出价等于现价乘以110%!

8、爱思欧暴力复利法:不断参加ICO,当新币涨幅达到3-5倍之后,拿走本金,再投下一个ICO,利润就继续留着,不断循环。

9、循环波段法 : 找类似ETC这种黑车的币,在币价不断跌的时候就加仓,再跌再继续加仓,然后等盈利了继续抛出,不断循环。

10、小币暴力玩法 : 假如你有10000人民币,分成十份,买十个不同类型的小币,价格3元人民币以内的最好,买入之后,不要管。不翻3-5倍不出货,套牢了不出货,放着变长线。 假如某个币翻了三倍之后,拿走本金1000元,再投下一个小币。那么复利收益很夸张!

炒币炒的就是心态

币圈交易是一种心理博弈,是千百万人智力的角逐,是一场激烈的心理战。币市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交易双方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炒币博的就是心理素质。从长期看,币圈市场中最终的赢家大多数是那些心理素质较高和心态较平和的人。

炒币开始是炒好奇,炒兴趣,后来是炒技术,再就是炒出其不意,炒独到的眼光,炒判断力,炒智慧,最终是炒心态,炒境界。

币圈谚说得好,“炒币最重要的第一是心态,第二是心态,第三还是心态。”

成功在心态,失败也在心态。在一定时期,参与者的情绪、参与者的疯狂与理智,对币市的买卖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若无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平和的心态,最终很难成为大赢家。

有时盘面走势事后才能看得很明白,为什么事前没有看明白?为什么总是亏损?除了技术原因之外,可以在心态上找找原因———上涨时总是涨了还想涨,贪欲取代了理智;下跌时心态不稳定,总是怕跌了还跌,恐惧蒙蔽了眼睛。有的人往往在过分自信和缺乏自信之间摇摆,往往是过分自信时出错,缺乏自信时也出错,后来可能会彻底丧失信心。

有人说,炒币的好心态就是不以涨喜,不以跌悲,不以赚喜,不以赔悲。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进币圈市场的人大多是凡人,见买对方向就高兴,买错方向就烦恼,这也是人之常情。追求的应是一种心态的平和。买对了,不盲目乐观,忘乎所以。买错了,赔钱了,不为赔钱盲目悲观失望,增加心理负担,以致丧失判断力,错上加错。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管发生了什么,心态都不应受到影响。这样就多了一分平静,少了一分急躁,多了一分理智,少了一分盲目,使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不为市场的变化而影响心态。有好心态,就会有好成绩,没有好心态,最终就不会有好成绩。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有时也是受利益支配的。要在币圈市场上成功地操作,首先就要认清币圈市场的复杂与风险,自我培养良好的心态。有的散户很少注意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心理素质总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比如指导别人交易时比较准确,一旦自己买卖就容易出问题。

币圈市场需要冷静而不是犹豫,需要谨慎而不是恐惧,果断而不是盲动,大胆而不是贪婪。若能做到手中有单,心中无单,手中无单,心中有单,悟性基本上就到了七八分。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最主要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总是受胜负心、得失心的影响,未战先已输给了自己。

只有懂得币圈市场内在规律、头脑冷静的少数人,不盲从市场的孤独者,才能最终获得盈利。只要比别人多一分冷静,便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

拥有一定的实战经历和看盘经验及丰富的炒币技术知识,才会拥有好的心态。在涨跌不定的市场中,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态,平和地对待币圈市场中的涨涨跌跌,就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赚自己能赚的钱,做自己能做的事。

心平,才能平和地对待市场的浮躁;心静,才能冷静地认识到纷纷扰扰表象背后的本质。盈,不为所骄;亏,亦能吸取教训。真正平静地对待一切之后,投资观甚至世界观都能得到升华。平静中积蓄的是一种力量,是不断奔向成功的力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交易,更好地完善个性,要逐渐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会对心理的调节能力、自我调节方法,随时调整情绪、思维、意志等心理。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与和善的性格必定会使你在币市上有所收获。

炒币就是炒的心态,心态决定你的命运,态度决定深度,炒币心态决定成败。

作者:羽哥论币

特朗普NFT前景如何

特朗普14日在其创建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称,“美国需要一个超级英雄”。他还预告自己将于当地时间15日宣布“重大消息”。

据《新闻周刊》报道,特朗普当日在其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十几秒的视频,里面有一个他站在特朗普大厦前摆出一个酷似超人动作的画面,他穿着西装,双手撕开西装里面的衬衫,露出红色紧身衣,上面印有一个代表特朗普的字母“T”,双眼随后发出激光束。特朗普当时并未在帖子中明确说明“重大消息”具体指的是什么。

特朗普口中的“重大消息”被证实只是发行NFT后遭到大众嘲笑,就连他的支持者也对他发行NFT的行为表示失望,但特朗普数字交易卡仍然引起了交易者的注意。

自带流量,上线即售罄

OpenSea数据显示,特朗普数字交易卡NFT系列在周四推出后交易量飙升,截至周二下午总价值已达6,732 ETH。该项目目前在OpenSea主页已上升到Top1。但特朗普数字交易卡的价格在过去一天一直处在波动状态,底价在周六达到0.84 ETH的峰值,在周日跌至0.32 ETH。截至撰写本文时,特朗普数字交易卡的地板价再次下跌,在OpenSea的地板价为0.248 ETH。

Trump Digital Trading Cards来源:Opensea

特朗普数字交易卡NFT系列在Polygon区块链上铸造,初始创建了总共4.5万个NFT,起始价格为每件99美元,购买45张数字交易卡,将获得一张与特朗普共进晚餐的门票。该系列NFT可支持信用卡和WETH购买,需要KYC和邮箱,这些NFT在推出后不到一天就宣告售罄。根据polygonscan的数据,该系列中的一个1-of-1 NFT 周六以37 ETH的价格售出。

该系列每张卡片都有特朗普的个人形象插图,均被重新设计成超级英雄、牛仔或宇航员等形象。据悉,插画家克拉克·米切尔设计了特朗普NFT的图像,该艺术家拥有40多年的数字插图和设计经验。根据NFT官网信息显示,特朗普售卖NFT所得收入不会用于其政治竞选活动。在此之前,特朗普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在2021年已经推出了一款NFT产品 “梅拉尼娅的愿景”(Melania‘sVision)。该NFT在梅拉尼娅的网站上出售,使用的区块链网络为Solana。

据CollectTrumpCards.com的信息,项目细则规定特朗普数字交易卡上10%的二次销售金额将定向到NFT INT公司,该公司购买了该项目使用特朗普肖像的权利。NFT INT是一家由 Wyoming Corporate Services 注册的影子公司。在监管不严的怀俄明州,Wyoming Corporate Services是提供影子公司建立服务的专家。如此背景的 NFT INT引发了许多人的猜想。有人认为,特朗普与该项目的关联并不仅仅是往常NFT圈常见的明星卖授权赚钱那般简单,但目前依然缺乏足够的信息来支撑种种猜想。

Reddit上该项目的怀疑论者警告那些有兴趣购买该项目收藏品之一的人应该远离此项目。他们声称1000张(约2%)数字交易卡由一个钱包持有,该钱包似乎正在收取版税。这表明该项目的创建者仍然持有大量藏品 ,如果所有NFT被一次性出售,理论上他们可以带崩项目的价值。

链上分析师OKHotshot发推表示,特朗普NFT系列团队在他们自己的金库地址里铸造1000枚NFT,其中包括许多带有特朗普签名的稀有款NFT。此外,Delphi Research研究员Teng Yan回应表示特朗普可能并不知情,其委托的NFT团队存在问题。

热度背后陷侵权风波

除去坊间流传的NFT团队存在的一些问题外,有大量推特用户还指出了特朗普数字交易卡所用的图片存在侵权盗用行为。

推特上的一些用户研究了特朗普NFT使用的视觉元素,找到了图片库的水印。一位用户指出,特朗普穿着飞行服的NFT有Shutterstock照片的水印残留,另一张则有Adobe公司图片库的部分水印。

除了特朗普的脸,配套的穿搭取自很多不太知名的时尚品牌,可以轻松从谷歌批量搜索。该系列中的许多具有猎人、宇航员、超级英雄风格的图像,与亚马逊上服装品牌的照片或来自 Shutterstock的照片完全相同。由于这些图片可能是商业图片,出现在特朗普NFT 藏品中极大概率会引发版权侵权的质疑,将未授权的网络图片加工成NFT并以99美元的价格出售也已违法。

总结

发行NFT之前,特朗普对加密货币一直呈负面态度,在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时他多次批评加密货币,称其为“非常危险的事情”。他多次警告称,投资加密货币“可能是一场等待发生的灾难”,并称自己“不是加密货币的忠实粉丝”。特朗普称:“我喜欢美国的货币,投资加密货币‘损害了美国货币’,我们应该投资于我们的货币”。

但现在看来即便是特朗普也逃离不了“真香定律”,目前特朗普 NFT 热度不减,对加密货币曾嗤之以鼻的特朗普,估计也已暗自窃喜。不论NFT项目是否成功,项目的生命周期是否昙花一现,对于特朗普个人来说,赚了小钱、得了流量,他已经“赢麻了”。

作者:大章鱼哥

无抵押贷款为什么做不下去

12 月 5 日,当前链上规模最大的无抵押贷款协议 Maple Finance 发布公告称,因合作方 Orthogonal Trading 对其财务状况存在重大陈述失实,致使协议面临巨额违约风险,将断绝与该公司的所有合作(包括取消 Orthogonal Trading 附属公司 Orthogonal Credit 的代理人资格),并寻求所有适当的法律途径来追回资金。 

Maple面临3600万美元恶意违约,无抵押贷款是不是伪命题?

根据公告及 The Block 的跟进披露内容,Orthogonal Trading 隐瞒了该公司早已资不抵债的事实,在 M11 Credit 作为代理人的 USDC 池和 WETH 池合计借走了约 3600 万美元的资金,并持续拖延欠款,致使 Maple Finance 协议以及所有存款用户面临巨额损失风险。

Maple Finance 的运行机制

在解释 Orthogonal Trading 这笔违约具体构成什么影响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解释一下 Maple Finance 的运行机制。Maple Finance 的系统循环依赖于四种角色——存款人、保险人、借款人、代理人。

存款人和保险人很好理解,即向池内提供可借资金的用户,以及负责应对池内突发情况、垫付损失的保险方,二者均可通过各自的行为获得借贷利息收入以及 Maple Finance 所释放的代币激励。这里我们需要着重解释的是后两种角色。

借款人即有着借款需求的用户,在 Maple Finance 内一般都是机构客户,借款人提交借款申请前需填报公司资料、借款用途、还款规划等等信息,申请最后会交予代理人审核。

Maple面临3600万美元恶意违约,无抵押贷款是不是伪命题?

代理人则是负责审批贷款的角色,在 Maple Finance 一般都是专业信贷机构,代理人会审核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信誉质量、方案合理性等等来决定是否发放这笔贷款,并通过有效运行来赚取一定的收入。

Odaily 星球日报注:为了隔离风险,Maple Finance 每个代理人所负责的每个币种都会有单独的池子。

违约细节

从 Maple Finance 协议内可看出,当前该协议在以太坊链上共拥有三名合格的代理人:M11 Credit、Orthogonal Trading(作为代理人的实际上是子公司 Orthogonal Credit)、Icebreaker Finance,其中 Icebreaker Finance 作为最近达成合作的代理人,其所负责的池子尚未发放任何贷款。换句话说,目前 Maple Finance 上活跃的代理人只有 M11 Credit 和 Orthogonal Trading。

Maple面临3600万美元恶意违约,无抵押贷款是不是伪命题?

这时候再回头去看违约就很有意思了……Orthogonal Trading 在作为代理人的同时也作为借款人从 Maple Finance 申请借款,所以只能选择仅剩的一家活跃代理人 M11 Credit,这等于说是协议之上的两家代理人都出了问题,一家财务信息造假,一家所谓的专业信贷机构愣是没看出来……

事后,涉事各方已通过官方渠道给出了不同角度的称述。

M11 Credit 称导致事态发生至此的主要原因是 Orthogonal Trading 一直都在故意虚报财务信息。具体来说,Orthogonal Trading 虽然在 11 月里多次向 M11 Credit 表示确实在 FTX 上有资金被困,但实际损失比他们给出的数字要大得多。而在事情发生后,Orthogonal Trading 也没有向 M11 Credit 披露风险,反而是试图通过进一步交易来弥补损失,最终损失了大量资金。

Orthogonal Credit 方面也发布回应称,母公司 Orthogonal Trading 确实存在歪曲风险敞口的行为,但 Orthogonal Credit 一直都是独立运营,对母公司作出的虚假陈述一无所知……

损失规模及追偿方案

如前文所述,Orthogonal Trading 的违约合计造成的损失约为 3600 万美元,影响了 M11Credit 作为代理人的 USDC 池和 WETH 池。其中,约 3100 万美元的 USDC 违约占相关池子总规模的 80% ,且该池的保险规模总额仅有约 185 万美元,预计会对存款用户造成较严重影响;约 500 万美元的 WETH 违约占相关池子总规模的约 17% ,虽然该池的保险规模总额仅有约 20 万美元,但影响相对也小一些。

Maple面临3600万美元恶意违约,无抵押贷款是不是伪命题?

不过,由于还有小规模的借款人也存在违约风险,比如 M11 Credit 数日前曾提到加密交易公司 Auros Global 因受 FTX 事件或已无力偿还 2400 WETH,所以不同池子潜在的损失情况仍存有一定变数。

截至发文,业内多家公司已向用户及社区披露了潜在的损失可能。

DeFi 保险平台 Nexus Mutual 披露,其在 M11 Credit 作为代理人的 WETH 池存有资金,现已启动了撤资程序,但由于存在 10 天的强制性等待期,希望届时能顺利收回大部分资金,但预计仍会损失 2461 ETH

智能合约审计平台 Sherlock 也披露称,其在 M11 Credit 作为代理人的 USDC 池中存有 500 万美元,或因借款人违约损失约 400 万美元

根据 Maple Finance 以及 M11 Credit 方面的表态,未来双方均将寻求所有适当的法律途径来收回资金,必要时会选择仲裁或诉讼。

同时,Maple Finance 也提到预计可以收回 250 万美元左右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 Orthogonal Credit 作为代理人的借贷池,特别是 Orthogonal Trading 在该池启动时所提供的保险资金,以及运行至今所产生的代理人收入。

无抵押借贷是伪命题吗?

信用贷款乃至无抵押贷款一直被视为解决 DeFi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的潜在路径。

不过,受限于加密世界暂时仍缺乏较为成熟的信用体系及配套的清偿体系,这一方向的创新始终未能实现规模化。在诸多探索信用贷方向的项目之中,Maple Finance 从实现规模上看已是罕见的“优等生”代表。

然而,这次的 Orthogonal Trading 还是暴露了 Maple Finance 的设计缺陷,当所有借款人和代理人都能够有效履行职责时,该协议确实可以满足用户更高的资金利用效率需求,但一旦某方或双方渎职甚至蓄意作恶(极端情况下还可能联合做局),协议还是没能表现出足够的鲁棒性。

回顾本次违约事件,虽然你也可以说如果 Orthogonal Trading 没有走到山穷水尽,如果 M11 Credit 的审核再严厉一些,或许就可以避免这起人祸,但这种人性依赖本质上就与 DeFi 所倡导的 code is law 存在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 Maple Finance 所采用的信誉方案仍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征信模式,只是把这套模式搬到了链上,并为在范式上实现任何突破。

作为 DeFi 的信仰者,我们仍期待着未来的 crypto 世界能够出现真正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信用贷方案,但就目前来看,当下或许还是太早了些。

正如 Maple Finance 创始人 Sid Powell 事后所说:“我对这一事件感到震惊与失望,我们会采取更严格的尽职调查,并考虑引入部分抵押机制。

作者:星球日报

Solana真的要凉了吗

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的崩溃在加密领域造成了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很多贷款机构、交易所和基金都破产了。这种内爆也打击了市场,加密货币总市值从 11 月 6 日(FTX 开始挤兑的那天)的 1 万亿美元下降了 14% ,目前约为 8600 亿美元。

许多代币下跌得更厉害,包括 Solana 在内的 Alameda Research 公司持有的代币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根据 CoinDesk 披露的 Alameda 资产负债表报告,Alameda 在 6 月 30 日持有约 12 亿美元的 SOL 代币。

Solana要亡了?

SOL/USDT 。来源:TradingView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最近的下跌有多少是由 Alameda 本身或交易者的恐慌造成的,但在 FTX/Alameda 崩溃后的几周内,SOL 从 35 美元暴跌至 11 美元(-68.5% )。

曾是 2021 年牛市中表现最好的代币之一的 SOL,现在比历史高点低了近 95% 。如此规模的崩溃不仅会动摇其最狂热支持者的信心,而且有可能对其 DeFi 生态系统和整个网络的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Solana 已经死了吗?它会反弹吗?让我们来看看 FTX 余波的影响及展望 Solana 的未来。

对网络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

L1 原生代币在 72 小时内下跌 60% ,这是一次巨大的“压力测试”。如此规模的崩溃会通过大规模清算给链的 DeFi 生态系统带来风险,因为大规模清算可能会给贷款协议带来坏账,而且还会增加宕机的可能性(Solana 过去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和降低网络级攻击的成本,带来稳定和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

在 FTX 崩盘后,Solana 经历了大规模的质押流失。

自 11 月 6 日以来的 9 个周期(通常持续 2-3 天)的 SOL 净值为 5460 万,SOL 的总持仓量从 41120 万降至 35660 万,下降了 13.2% 。这约占 SOL 循环供应量的 15% 。

Solana要亡了?

按周期划分的 SOL 质押。来源:Solana Compass

其中,在 11 月 7 日至 10 日的危机高峰期,有 2910 万美元(占总净值的 53% )取消质押。结果造成确保网络安全的质押的美元价值下降了更大的幅度。确保该网络安全的 SOL 价值从 147 亿美元暴跌至 51 亿美元,跌幅达 65.3% 。

如果不是 Solana 基金会在云服务提供商 Hertzner 改变策略后,决定推迟其在 11 月 7 日至 10 日末取消 2850 万 SOL 质押的计划,这种质押外流量可能会更大。

尽管出现了这些资金外流(可能是由于未质押余额变为流动资金的时间延迟了约 3-4 天),但 Solana 没有遇到任何安全问题或重大攻击。即使在这次质押外流之后,L1 仍在 Staking Reward(质押奖励)追踪的 PoS 网络中拥有第四大美元计价质押,保持在质押率第 19 位。

稳定性

极端的市场环境会影响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因为在市场动荡期间,链通常会看到区块空间需求的激增,这给验证者带来了压力,因为用户和机器人会疯狂地补充质押品、执行清算和捕获其他由市场混乱产生的套利机会。

Solana 因难以应对这些问题而出了名,经历了多次性能下降和宕机。自 2021 年 9 月以来,该网络已发生 4 次完全宕机,共停机 37 小时 11 分钟。

Solana 社区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升服务质量(QoS)和 QUIC 在主网上的在线等方式来改善活跃度。其他升级,如费用市场和交易规模的增加,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

Solana要亡了?

Solana 90 天正常运行时间。来源:Solana Status

这些升级正在产生影响,因为 Solana 在整个危机期间没有经历任何宕机或性能下降。无论如何,区块链都需要 100% 的活力。但考虑到它的历史和危机的严重性,Solana 在这段时间的表现是值得注意的,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该网络正变得更具弹性。

对 Solana DeFi 的影响

流动性危机

在 FTX 崩盘后,Solana 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流动性紧缩。

Solana要亡了?

Solana DeFi TVL(USD)来源:Artemis

该网络以美元计价的 DeFi TVL 从 11 月 6 日的 10 亿美元下降至 2.783 亿美元,降幅为 72.1% 。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存入 DeFi 协议(如 SOL、ETH 和 BTC)的许多资产都是不稳定的。因此,TVL 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正在撤出资金。

Solana要亡了?

Solana DeFi TVL。来源:Artemis

然而,SOL 计价的 TVL 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自 11 月 6 日以来,从 2720 万下降到 1970 万,下降了 27.5% 。这表明,以美元计价的 TVL 的下降可能不仅仅是价格下跌的结果,而是因为用户将其资产从 DeFi 中撤出。

最近几周,Solana 平台上稳定币的供应也大幅收缩。

Solana要亡了?

Solana 稳定币循环供应。来源:Artemis

自 11 月 6 日以来,该网络的稳定币市值已从 39 亿美元缩水至 21 亿美元,减至 46.1% 。这一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Tether 的跨链桥(chain-swap)推动的, 11 月 18 日,USDT 发行者将 10 亿美元的供应从 Solana 转移到以太坊。自危机以来,这笔交易占稳定币总流出量的 55.5% 。

Serum 受到致命打击

许多 DeFi 协议在 FTX 之后受到了严重影响,其中与 Alameda 关系密切的项目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Serum,这是一个基于订单簿的 DEX,其治理代币 SRM,已经成为“低浮动,高 FDV(完全稀释估值)”代币设计的典范,使公司能够以虚高的估值利用代币获得大量贷款。即使在过去三周半的时间里价格下跌了 69.2% ,SRM 仍然以 24 亿美元的 FDV 交易。

Serum 也是 Solana DeFi 的核心原始产品,Raydium、Zeta Markets、PsyOptions 等协议都建立在该协议之上。如果 Serum 的合约是不可篡改的,这也不一定有影响。因为尽管它的治理代币崩溃了,协议仍能正常运行。然而,Serum 的合约由 FTX 持有的管理私钥控制。这使得 Serum 和代理 Solana 的生态系统面临风险,因为 Serum 的“hard-rug”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

Solana要亡了?

Serum USD TVL。来源:DeFi Llama

到目前为止,这种情况基本上得以避免。尽管 Serum 中的 TVL 从危机前的 1.127 亿美元下降到仅 43.4 万美元,Raydium 暂停了 DEX 做市,Zeta Options 停止了存币。Solana DeFi 社区还部署了一个 Serum 分叉——OpenBook,该分叉在 TVL 中吸引了 150 万美元。分叉是否会继续存在仍有待观察,但它可能为基于 Serum 的项目提供临时解决方案,作为比其“母协议—— Serum”风险更低的流动性场所。

倒下,但未出局

正如我们所见,Solana 虽经历磨难,但没有死亡。虽然 SOL 的价格比几周前更接近 SBF 推文中的 3 美元,但 Solana 作为一个网络,在极端波动事件中没有宕机或性能下降,其弹性非常出色。到目前为止,该链还经受住了很大一部分质押撤回的考验。考虑到 Solana 的不稳定和宕机的历史,在这段动荡时期却能够平稳运营,将有助于加深对网络未来的信任。

但这并不是说 Solana 的前途又光明了。

Solana DeFi 遭受了重大打击,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性外流——与 FTX 和 Alameda 有密切关系的项目,如 Serum,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区块链也需要时间来摆脱 FTX 的余波,而 FTX 被许多人视为该网络的关键盟友。此外,目前尚不清楚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 Alameda 目前持有多少 SOL,他们肯定会在诉讼过程中清算账簿上的任何剩余资产。

围绕 Solana 在技术层面的长期竞争力的担忧也依然存在,因为他们很可能不得不拥抱模块化,而不是坚持单一的架构。值得思考的是,开发者和社区成员(他们之前可能没有经历过 95% 以上的下跌)是否会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继续坚守。

Solana要亡了?

Solana每周 NFT 交易量。来源:Nansen

话虽如此,加密 OG 知道 Solana 不仅仅是 SBF 的“宠儿”,甚至在熊市期间,它的使用率也一直很高。最近的区块链黑客马拉松有 750 次提交,而 SOL 计价的 NFT 交易量增长了 102% 。

从长远来看,Solana 生态系统不会受到 FTX 掠夺性商业行为和自身代币设计的影响,Solana 可能因此成为一个更加去中心化和公平的地方。

Solana 受了严重的打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迄今为止,有关其“死亡”的报道被严重夸大了。

作者:星球日报

DCG为什么深陷困境

最近,因FTX暴雷影响,Genesis深陷泥潭,连带着总公司DCG、Grayscale(灰度)各种负面消息在市场传播。

随着一条“DigitalCurrencyGroup(DCG)通过一张此前未披露的、对潜在投资者隐藏的本票,对子公司Genesis欠款超11亿美元,并要求不要披露”消息传出,大家对于DCG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状态保持怀疑态度。

而当Genesis的紧急融资目标从10亿降低至5亿美元的消息传出,也仿佛证实了这一家上下游连接紧密的加密集团公司存在问题,市场的“信任危机”从DCG集团开始诞生。

“信任危机”蔓延之下,Grayscale(灰度)也没有躲过这场来自市场用户的“怀疑”,最开始大家开始怀疑灰度的资产储备,随着灰度的公告和Coinbase披露,确认了63.5万枚BTC和300万枚ETH确实存在,灰度的“信任危机”才算躲了过去。

然而受“恐慌”情绪的影响,市场对于DCG集团的怀疑并没有散去,整个DCG系的公司纷纷出来发文辟谣、证明,以避免遭遇FTX的前车之鉴,但因为DCG欠款的问题,“灰度要被出售”的消息再度袭来。

随着人们对于灰度的业务分析后发现,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DCG也宁愿保留灰度而不是Genesis的业务。据Bernstein称,灰度是DCG的旗舰业务及其“摇钱树”,每年产生约3亿美元的费用收入。

DCG、Grayscale和 Genesis到底是什么关系?

无论是恐慌还是信任危机,对于整个DCG集团,DCG、Grayscale和 Genesis这三个始终是重点关注对象,作为行业内的加密帝国,DCG为何会陷入如此地步?就此金色财经来做一个简单拆解,方便大家观看。

首先,DCG拥有Grayscale(灰度)和Genesis这两家公司。

ny3GSy5IHbiDFlZHf09EawieocOTIiFwcy6AYrHD.png

Grayscale(灰度)负责发行/管理/等 GBTC 基金,并不断向美国SEC申报ETF,在整个市场,灰度的资金规模是最大的一家基金公司,同时在商品界的类似基金中排名第二。(BTC在美国属于商品类)

Genesis提供 BTC、GBTC 和美元的借贷服务等,也是加密领域唯一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主要经纪商,它在使大型机构获取和管理加密货币风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DCG集团的“借”“化”“发”生态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这个生态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具——GBTC。

GBTC是在美国注册的证券,全称Grayscale Bitcoin Trust,中文就是“灰度比特币信托”,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每个GBTC约等于千分之一个比特币,最开始每个GBTC与BTC实际价格存在比较高的价差。

那么到这里我们先需要了解一个模型,由于GBTC与BTC的价格存在溢价,那就会出现获利的机会,再结合“借”“化”“发”为一体的DCG集团,就会产生如下模型。

借:通过抵押给Genesis资产借贷BTC

化:通过把借贷的BTC提供给Genesis授权给Grayscale锁定来兑换GBTC

发:通过对溢价后的GBTC进行交易获取利差

或者通过对GBTC质押,继续进行贷款

然后用利差继续循环,形成一套“借化发”组合拳。

1OfsfNsbY5JjD4I1Dy9gRaYzxFj127Jgafw7hles.png

只要GBTC信托保持较为长期的溢价交易,那么任何可以用 BTC 发行GBTC的人只需要撑过6个月的锁定期内最后出售套现,就可以获得这个利差资金,。

这样就可以从GBTC对BTC的溢价中获取利差资金。

DCG集团的“运动员”

当然还有一个“小”的问题,那就是这么赚钱的方式,DCG集团整个体系为什么不直接下场套钱呢?主要是因为会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所以无法撸起袖子下场。

但在这样一个较为“完美”的套利模型, “裁判”、“场地”、“赞助”都是自己,那么自己无法下场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找一个运动员来完成这套“接化发”?

这个时候,三箭来了。

还是按照上面的套利模型

借:通过抵押给Genesis资产借贷BTC

化:通过把借贷的BTC提供给Genesis授权给Grayscale锁定来兑换GBTC

发:通过对溢价后的GBTC进行交易获取利差

借:通过把溢价后的GBTC质押回Genesis获得美元贷款。

循环………

QYSYL7W4mBkzwmc24swS0ZCdvunt1yH5hI4aA40X.png

(此图片来自网络)

(备注:比如对Genesis抵押0.2BTC资产获取1BTC;把1BTC在Grayscale兑换为1GBTC,由于溢价的问题,此时1GBTC价格约等于1.3BTC,然后再交易后赎回净赚0.3BTC;或者继续拿1GBTC去Genesis抵押获得价值1.3BTC的美元贷款,继续循环。)

据公开数据显示,三箭资本GBTC持仓占比一度达到了6%(机构持有比例占总流通不超过20%)。据彭博报道,Genesis Trading 为三箭资本提供了超过 23.6 亿美元的融资。

GBTC高溢价的底气

这里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式,但也存在BUG,那就是这样的玩法全部建立在GBTC溢价上面,那为什么GBTC会持续溢价?

这里先解释GBTC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GBTC可以通过美国401(k)(备注: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直接购买,由于美国相关税收政策,通过该账号购买的GBTC没有收益税;

第二个优势是传统机构因为监管的问题,无法直接购买BTC来进行投资,但是GBTC是可以购买的;

第三个优势是在当时市面上没有竞争对手;

三个优势相辅相成,最终促成了GBTC与BTC之间的正溢价,对于各个机构而言,只要有正溢价,就能按照上面的模型套利。

那么GBTC溢价的基础支撑就出来了

1.机构大举购买BTC现货,存入Grayscale变成GBTC

2.GBTC解锁期结束后以更高的价格倾销给二级市场的散户和机构。

3.市场现货不断减少,BTC价格受影响继续拉升,GBTC价格继续上升

4.GBTC价格上升,投资者继续投资GBTC

完美………

高溢价消失,DCG集团危机初现

按道理来说,这一套组合拳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直到加拿大的比特币ETF上市,GBTC优势彻底丧失,GBTC的溢价随之消失。

2021年2月19日,加拿大比特币ETF(BTCC)首日交易量达2亿加元(约合1.55亿美元),打破了加拿大的记录,在美国ETF历史排名中跻身前五。

BTCC上线之后,机构投资者大举抛售GBTC,希望将GBTC溢价货币化。这种抛售压力不仅给GBTC相对于资产净值的溢价施加了下行压力,而且由于GBTC的高流量和重要信号,在当时也给比特币价格带来了下行压力。

大举抛售下,对GBTC的影响不仅仅是溢价消失的问题,还将GBTC价格变为负溢价。

这个时候,DCG入场了,从2021年3月,DCG开始大举购买GBTC。3AC将大约一半的GBTC卖给了DCG。

同时,三箭资本将剩余GBTC抵押给Genesis和Equities First。由于BTC在2021年4月期间价格飞速上升,最高突破6.4万美元,对于三箭而言,即便是负溢价,也获得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贷款。

三箭之殇,始于GBTC

2022年,市场行情一直处于反弹无力的状态,从5月6日开始,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下跌。GBTC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从4万美元上方跌至2.9万美元左右,这也导致他们使用GBTC支持的贷款被追缴保证金。

但因Luna等其他暴雷的问题,三箭资本已经没有资产能够追缴保证金,最终在6月,各个平台开始对三箭资本的抵押品进行清算。

2022年6月15日~6月18日,仅仅三天的时间,三箭帝国就此陷入暴雷危机。

最后稻草,也是GBTC

对于三箭资本而言,各个平台的清算虽然让其伤筋动骨,苟延残喘,但三箭还有自己的底牌,也是整个DCG集团的底牌——GBTC ETF

早在2021年10月,灰度就向美国SEC提交了将GBTC转换为比特币现货ETF的申请,SEC批准或拒绝该申请的最后期限为2022年7月6日

GBTC EFT申请通过,对于行业而言是超级大的利好,这在行业将会拿到很多第一,所以在这期间虽然GBTC一直存在负溢价,但是DCG集团一直保持对GBTC的购买。

这里又存在另外一个套利模型,严重的负溢价可以进行反向套利,因为等GBTC转化为ETF成功后,ETF会有效的跟踪BTC的价格,也就是说GBTC的溢价和负溢价都会消失,最终跟BTC价格保持紧密的锚定。

负溢价模型如下:

负溢价30%购买GBTC,也就是0.7GBTC=1BTC

等GBTC的EFT通过

GBTC价格锚定BTC价格,原价出售原本7折购买的GBTC

获利30%

而这也是三箭资本最后的救命稻草,GBTC的ETF通过,三箭资本的GBTC资产价值提升40%,这将有效解决三箭资本暴雷危机。

所以就出现以下的情况。

DCG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购买了1500万GBTC。然后在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又购买了约300万GBTC。

2022年3月10日,灰度宣布要回购2.5亿美元的GBTC,并大举招聘ETF相关人员。

2022年4月3日,灰度发布声明称要将GBTC变成一个真正的可赎回的BTC ETF。

5月初又说要再追加5亿,合计回购到7.5亿。

但是,SEC夺走了DCG所有人的希望。

失败

6月2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拒绝灰度将其135亿美元的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转换为现货比特币ETF的申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文件中表示,该申请未能回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防止市场操纵以及其他担忧的问题。

晴天霹雳,一纸拒绝状带走了三箭资本所有的希望,也带走了整个DCG集团的野望。

7月2日,三箭资本向纽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作为三箭最大的贷款方,Genesis曾向三箭资本提供23.6亿美元的贷款,当三箭资本出现问题后,Genesis立即清算三箭资本的抵押品,但还有12亿美元的缺口,Genesis只能在法院向已破产的三箭资本提出12亿美元的索赔。

DCG集团的至暗时刻

Genesis因三箭资本损失的12亿美元,很有可能超过DigitalCurrencyGroup(DCG)历史总净收入。

Grayscale总净收入约为10亿美元。Messari预估Genesis在2020年的收入为5000万美元,假设去年收入增长5倍,并且一直保持30%的利润率,额外的2亿美元也会抹去该产品线的所有净收入。

整个DCG集团也因为三箭资本陷入泥潭,灰度取消了Genesis加密信托产品的授权参与者身份,DCG集团重组调整,同时裁员10%。

DCG的野望因三箭资本彻底覆灭,但还能苟延残喘,但随着FTX的暴雷,再度对Genesis造成1.7亿美元的打击。

灰度也因市场问题导致负溢价暴涨,本月,GBTC负溢价率一度高达45%。目前灰度比特币信托负溢价回升至40.17%,以太坊信托负溢价回升至42.65%,ETC信托负溢价为70.21%,LTC信托负溢价为49.7%。

结语

如今,DCG集团下的三驾马车只剩灰度苟延残喘。

对灰度而言,ETF转换失败意味着无法开放的赎回窗口,以及保留AUM,这意味着灰度每年将减少2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GBTC一直保持极高的负溢价,短时间无法与市面上其他通过ETF的产品抗衡。

Genesis目前自身难保,累计亏损接近14亿美元,已经面临破产清算的问题。

DCG陷入欠款超11亿美元风波。

原本的套利模型全部失效,而剩下诸如其他的DCG集团军也都陷入难以为继的状态

……

自此,DCG集团的加密帝国开始崩塌。

作者:金色财经